胞兄张自忠的家世和青少年时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666
颗粒名称: 胞兄张自忠的家世和青少年时代
分类号: K825.2
页数: 6
页码: 170-1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自明口述、 林治波整理的张自忠的家庭情况和青少年时代的情况。
关键词: 张自忠 青少年 家世

内容

我们的家乡临清,处于卫河与古运河交汇的三角洲上。卫河古称清河,临清即临近清河之意。此外,临清在历史上还曾有过清河郡、清渊县和清泉县等名称,也皆由清河而来。
  临清的发展与运河息息相关。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临岸的临清由此获益,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商业繁盛、手工业发达的小城市。南北各地商贩纷纷来此经营生意。据说,明初的金陵巨富沈万三就是在临清发家的。民国时期,临清北关的冀家,济美的汪家,也都是来自南方的生意人。
  除集散南北各地货物外,临清也出产一些土特产品。民谣相传:“临清宝,真不少,瓜干枣脯千张袄。陈家剪子毕家刀,王一摸镰刀不用挑。竹油篓,柏木筲,桑家秤杆灵又巧。甜酱瓜,百籽糕,进京腐乳味道好。”此外,临清烧砖也久负盛名,故宫、长城及十三陵地下宫殿的建筑用砖,多为临清所产。
  最初的临清城是座砖城,位于现在临清城的北面,人们称之为砖城里。随着运河的开通,新的商业区发展起来。三里阁是运河的口岸,往来船只很多。大寺街是商业区最繁华的街道,因街旁有座大清真寺而得名。寺中有高大的泥神,还有戏台。还有一座碧霞宫奶奶庙。每年的农历四月初,方圆百里各县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庙会,庙中有唱戏的、杂耍的,也有做生意、卖小吃的,历时一月,热闹非凡。新城还有一条考棚街,
  算是文化街,街旁有座很大的考棚,过去是考秀才的地方,后改为第十一中学。清末,武训行乞兴学,又在这条街上开办了武训高等小学。
  在近代史上,临清曾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太平军攻临清。听母亲讲,1854年4月,一路太平军进至临清,与守城清军发生激战,清军伤亡惨重,宋将自尽而亡。城里有个万人坑,据说就是埋葬清军的地方。另一件是黑旗军起义。1861年,临清附近的堂邑人宋景诗,与白莲教首领联合,以黑旗为帜举行反清起义,进攻附近各县,远近为之震动。
  我们的祖先原本生活在山西洪洞,明朝末年迁徙到临清,定居在城里一个叫土桥的地方。到了我的前五世张大成那一辈,我们这一支又迁到了临清乡下的唐园,从此与留在城里的张姓族人分了支。不过,我在老家的时候,每逢春节,唐园的张姓族人还都赶着大车,拉着鞭炮,去土桥祭祖。
  唐园距临清城约三十华里,这里原本只住着几家种地的佃户,张家迁来之后才逐步发展成一个象样的村子,到我父亲时,村庄已发展得很完整了。庄子周围垒着一圈土围子,东西各有一门,中间一条大道相通,两旁是瓦房。路南,住着大哥自修和一些张姓本家,还有一些外姓人家、佃户和几个粮场;路北,东边主要是出了五服的本家,西边是我们家的大院和三哥自清、四哥自严的院子。我们大院里约一百余间房,是最早的正院。中间是一栋高大的北屋,共五间,东西均是二层楼房。院里长着一棵大槐树,据说已有几百年。那时,社会动荡,匪患猖獗,因此一些高大的房屋上多筑有碉楼,用于瞭望和防卫。村里还设有局子,也就是把各家大户的民团集中起来,共同出钱出炮,合力维护治安。除此之外,我们家里还有自卫的团丁,负责看家护院。团丁们都住在碉楼里。
  唐园不足百户人家,张姓为首姓,此外还有韩、宋、谢三姓,但人口都不多。村里的佃户大多是我们家的,他们大部分集中住在村东头的一个大园子里,每户都有两三间土坯房。若是外村人,就用大车把他们一家子拉来,安置在大园子里。
  我父亲叫张树桂,字冬荣,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在堂兄弟中排行第六,被人称呼为张六爷。父亲亲兄弟两人,他居次。伯父早亡无嗣,父亲就把我的长兄自修过继给了伯父那边,以承袭香火。他们这一支至今仍生活在唐园。
  到父亲这一辈,家境已比较富裕,大概有几百亩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棉花。父亲的原配夫人姓范,她生下自修之后就过世了,我母亲是续弦。母亲姓冯,也是临清人。嫁到唐园后,她生下了二哥(天折)、三哥自清、四哥自严、五哥自忠、我,还有三个姐姐。
  父亲读过书,但并未中过秀才,他做官是花钱捐来的。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父亲带着我母亲、五哥自忠和我,到江苏青口就任巡检,负责管理治安。后来因为政绩较好,升任赣榆县县令。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父亲因脑溢血死于任上,享年58岁。
  父亲去世后,母亲便成为一家之主。她虽没读过书,但为人通达,性格刚强,处事很有主张,教子也很严,子女们在他面前都规规矩矩。本来,封建大家庭内部关系一般很难处好,但我们家还算不错,这主要是由于母亲治家有方。母亲乐善好施,每逢春天青黄不接,她常常拿出粮食和布匹,救济那些贫穷的乡亲们。
  三哥自清比我大十几岁,父亲去世后,家里家外的具体事务就由他出面操持。
  五哥自忠,字荩臣(后改为荩忱),乳名宝勤,光绪十七年古历七月初七(1891年8月11日)出生于我们家正院的东楼。
  父亲去江苏做官时,把我们哥俩带在身边,并请了个先生教我们。但五哥生性好动,不太安心学习,常借故跟老先生捣乱。老先生没办法,就到父亲那里告状,父亲怕他惹事,就让四哥自严把他带回了临清。不久父亲去世,五哥16岁。
  五哥自小就不太爱讲话,但好打抱不平,爱结交朋友。回家后,他开始读私塾。五哥虽然话不多,却也很调皮。塾里有一个远房本家兄弟叫张自遂,憨头憨脑的,五哥喜欢与他玩闹。一次,老先生叫背书,同学们都过了关,唯独自遂不行,傻乎乎地站着。五哥趁老先生不注意,用笔筒把烟灰吹到自遂的鼻孔里,呛得他猛打喷嚏,老先生过来打他板子,五哥就在一旁偷偷乐。
  五哥待人慷慨,同情穷人,视钱财为身外之物,看得很轻。那时在乡村,馒头是上等食物,只有富裕家庭才能吃得上。看到穷乡亲吃糠窝头,他不忍心,便跑回家拿馒头跟人家换。为顾全对方的自尊,他还一再说自己爱吃窝头,从不摆出一副施舍的样子。有时与伙伴们赌钱玩,每次他常常要赢,但赢来的钱他却不要。这一点体现了五哥要强好胜而又轻鄙钱财的性格。自遂家开了个点心铺,逢年过节,五哥就与自遂等几个伙伴在铺子里赌点心玩,他赢了就把点心端出来,让大家共享,嘴里高喊着:“张自遂请客啦!”遇到街上卖挑的,他常常把整筐全包下来,让大伙吃光分净,然后从家里拿几吊铜钱付上。每年到了麦收季节,佃户们都要为我们家割麦子,一次母亲让他下
  田查看查看。哪知他一到田里,就漫不经心地坐在麦捆上,什么也不管。佃户们知道五哥待人好,就让孩子们给自家捡麦穗,有的顽皮孩子竟明目张胆地从五哥坐着的麦捆里抽麦穗。五哥深知穷人日子不好过,便听任孩子们胡来,直到被抽得坐不住了,这才站起来拍拍屁股,坐到另一捆上。有人回来告了他的状,母亲就不再叫他下田了。到后来,五哥的这种性格一直没变。在济南读法政专科时,他用许多钱来帮助贫困同学,连衣服都借给人家穿。后来在军队里当了排、连长,人家都是往家里寄钱,他反倒跟家里要,钱都用来帮助部下解决困难了。
  父亲去世的次年,五哥由母亲做主,与教场村李敏慧结了婚。嫂子娘家与临清城隔着一条河,过去曾是个练兵的地方。嫂子的父亲是临清县议员,算个小地主。他比五哥大一岁,没念过书,平常也是不太爱讲话,但很要强。她从小丧母,由继母带大。
  1911年,五哥去天津上法政学堂。次年又转到济南法政专门学校就读。就在这个时期,他产生了投笔从戎的想法,便跑回家与母亲商议,母亲不允,他又找到舅舅帮忙说情,并扬言不让走就偷跑,反正要当兵。母亲见他主意已定,最后还是同意了。
  五哥为什么一定要当兵呢?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其一,当时临清商业发达,较别处开化一些,我们的家境也不错,五哥本人又接受了系统的教育,目睹国家贫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心中逐步产生了反清和救国救民的思想。1912年,五哥在济南加入同盟会就说明他在这方面是有所觉悟的。其二,五哥从小就抱有这样一种观念:好男不吃家里饭,应当出去闯天下,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业。而要救国救民和干一番大事业,仅仅坐在学堂里啃书本是难以实现的。另外,选择从军的道路,也与他对自身的认识有关。五哥身高体健,秉性坚毅,他可能意识到自己的素质更适合于当兵,而不是读书。所以,弃学从军的决定,是五哥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决非一时的感情冲动。
  一回到济南,他就忙着收拾行装,准备投军。他把几箱子衣服和用具都送给了要好的同学,就同事先约好的五个伙伴一起,远足北上,赴奉天(今沈阳)新民府投奔临清同乡、第二十镇(师)第三十九旅第八十七团团长车震。这是1914年夏天的事。
  车震的家馆先生刘冠千也是临清同乡,与三哥自清是同学。三哥特地给刘写了封信,让他帮助引见。五哥到了新民府以后,刘先生即把他们介绍给车震,车团长安排他们当了副兵。五哥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1990年3月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八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八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我国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烈士血染疆场,壮烈殉国五十周年。张自忠将军,是一位军人的楷模,是一位民族的英雄,是值得我们缅怀、景仰和纪念的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本书内容包括:追述张将军一生或某个时期的文字,回忆淮河与临沂战役、鄂西会战的内容及张将军的亲属纪念他的文字和追忆他的史料,选择了周恩来同志和冯玉祥先生的纪念文章,作为对张自忠将军一生抗日功勋和精神境界的整体评价。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自明
责任者
林治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自忠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