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流亡的苦读岁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529
颗粒名称: 抗日流亡的苦读岁月
分类号: K291.52
页数: 4
页码: 62-6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山东第一临时中学建校之初就是一所正规的完全中学,从初中到高中十多个班级,共有师生约600人。校长张敏之,抗战前曾在山东烟台第八中学任校长情况。
关键词: 抗日 流亡 岁月

内容

山东第一临时中学建校之初就是一所正规的完全中学,从初中到高中十多个班级,共有师生约600人。校长张敏之,抗战前曾在山东烟台第八中学任校长。教务主任张可为,训育主任张志清,事务主任宋源溪,都是大学毕业生,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办学经验。这个学校的领导人,特别是校长张敏之,主张教育救国,治学认真严谨,提倡学生自治,使学校还有些自由民主的空气。他们有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新知识;张敏之曾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学术介绍给学生;张可为在《认识苏联》的讲座中,赞誉当时苏联最讲国际信用;张志清在上地理课讲金沙江、大渡河时,介绍毛泽东的长征诗;借介绍苏德战争形势宣传反法西斯观点。这个学校还拥有一批具有大学毕业程度、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如英语教师姬天一,数学教师朱正珩(朱静航),国文教师王子约,历史教师王梓生,生物教师张梯青,物理教师王锦堂,几何教师姜瑞轩,理化教师李绩英等。他们具有爱国思想,有些曾参加过“民族解放先锋队”等进步组织,对国民党的腐败存有不满情绪,经常向学生灌输抗日救国、发奋读书的思想。他们甘愿在极为清苦的生活条件下执教,热心认真,勤勤恳恳。正因为学校有这样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和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所以尽管办学条件很差,设备极为简陋,学校的学习空气仍很浓厚,教学质量也较高。
  山东一临中的所在地长官店,是一个有数千人的大集镇。学校办公室、教室和宿舍,全是借用民房和庙馆。教室内桌凳是用土坯、秫秸和木板架成的,宿舍内先是垫草为铺,后来是用土坯和秫秸垒成的通铺,一排睡数10人。有些学生缺衣少用,学校搞来一些破旧棉军装发给他们,冬天御寒,夏天拆棉为单。大部分学生穿的是自己打的草鞋。更严重的是吃饭问题,伙食全靠那点少得可怜的“公费”,饭厅和伙房是借用原山(西)陕(西)会馆的殿堂。每日两餐,每人每餐一个约半斤重的高粱面或粗杂面馍,5个人一小瓦盆青菜或萝卜汤,很少见到油腥,甚至由于敌伪的封锁连吃盐都十分困难。冬天,馍冻得坚如石,汤菜成冰;夏天,有时馍霉菜馊,难以下咽。由于物质生活恶劣,卫生医疗条件极差,蚊蝇、跳蚤,虱子成群,疥疮蔓延,疫病流行。1944年春伤寒病袭击了整个学校,许多学生染病不起,由于无药医治,有十余名学生不幸客死异乡。
  由于学生们胸怀抗日救国之志,艰苦恶劣的环境丝毫没有减弱他们的读书热情;相反,更加激发了他们发奋自强的精神。他们战胜种种困难,刻苦学习,带病上课是极为常见的事。臀部生满脓疱疥疮的学生忍着如坐针毡的疼痛听讲;冻疮溃烂,手肿难屈的学生很少辍写。当时课本和教学用具极为缺乏,有的课本、讲义这一年级用完了,传给下一年级再用。有的学生缺笔少纸,就把钢笔尖绑在竹棒或秫秸上,用颜料配制墨水,一张土纸先用铅笔、再用钢笔、后用毛笔使用三次。冬天,教室内无取暖设备,学生们不惧严寒攻读不懈;夏夜,在如豆的自制小油灯下,学生们埋头复习,任凭蚊叮虫咬。为了弥补建校初因开学较晚而失去的时间,第一年未曾放假,一年完成了三个学期的课程,紧张苦累,学生们毫不在意,相反,他们沉浸在读书的陶陶乐趣之中。由于师严生勤,教学质量好,升学率高,在阜阳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吸引了许多山东流亡学生和当地学生前来报考。
  为了解决学校文化生活贫乏枯燥,减轻学生的思乡观念,校方及教师发动各班学生办壁报、赛篮球、开游艺会等。1945年秋季开学后,由各班学生推选代表成立了学生自治会,组织作文、演讲及英语对话比赛,打扫卫生,预防疾病,开展文体活动。这些活动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流亡和沦落患难的遭遇,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有困难互相扶持,有疾病互相医护,带衣物多的同学分给带衣物少的同学穿用,使用的文具常常彼此不分。高低年级学生之间,情同于兄弟姊妹;学生与一些老师之间,也是亲密无间,相互关怀照顾。初八级有一对年仅十二三岁的小兄妹陈实、陈璇,高年级的学生待他们亲如弟妹,吃穿用住照顾得无微不至。理化教师李绩英不幸溺死,学生痛哭流涕,在追悼会上用他生前对学生教诲的话“自强不息读书,光明磊落做人”作为挽联,以资永志。这种在患难中凝结成的深厚情谊,形成了一种好的作风,毕业后学生之间还一直保持着。高二级毕业生赵天增、张敬周在南京考取了北京大学,高二级学生丘淙源等无私捐赠路费,他们才得以北上就读。
  学校师生和当地群众相处关系也都很好。为了帮助当地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学校先后招收了数十名当地自费生,并派教师兼课;还帮助当地办了两所初中分校。1944年秋,日寇进逼皖北一带时,学校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进行疏散,每个本地学生收容一两个或更多一点的外地学生,当地群众也非常热心掩护学校师生。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六辑情况包括怀念綦际霖先生、回忆1902年——1916年的山东师范学堂、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三十年代的山东大学、山东大学1946年——1947年学生运动的回忆、从抗日流亡到投身革命——原山东一临中进步活动纪实、杨氏海源阁藏书记略、朱雨辰从文和堂书局到鲁东文化社与胶东文化社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悦
责任者
蒋向红
责任者
宫世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敏之
相关人物
张可为
相关人物
宋源溪
相关人物
张志清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姬天一
相关人物
朱正珩
相关人物
王子约
相关人物
王梓生
相关人物
张梯青
相关人物
王锦堂
相关人物
姜瑞轩
相关人物
李绩英
相关人物
赵天增
相关人物
张敬周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