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为救助孤贫们敞开胸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475
颗粒名称: 呼吁,为救助孤贫们敞开胸怀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205-2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身处困境的安临来夫妇,没有因难而退,他们采用各种方式,向众人宣传,介绍中国孤贫人的悲惨境遇,呼吁为救助他们捐助的情况简介。
关键词: 泰山 孤贫院 安临来

内容

身处困境的安临来夫妇,没有因难而退,他们采用各种方式,向众人宣传,介绍中国孤贫人的悲惨境遇,呼吁为救助他们捐助。安临来书房里的打字机,从一部增加到五部,用中、英两种文字打印书信、传单,还编印了《收获志》、《岱声》报等,邮往美、英、瑞典、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各教会。安临来还让一些稍大的孤儿写出自己的身世和入院后的成长情况,印成宣传品,向海内外散发。有一次,他让院里的工作人员把一个入院的盲童放在筐里抬着,拍摄照片,寄到美国教会机关宣传。1934年,安临来还亲自撰写了《阿尼色弗洛斯孤贫院》一书,他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并配有十几幅照片,系统地介绍了孤贫院的建立与发展。在这本书的结束语中,安临来写道“在中国,还有更多的孤儿需要救助”,“全国各地不断地向我们提出申请,但因资金缺乏,我们不得不告诉他们,要等待我们有足够的资金为他们做好准备以后再到孤贫院来。”他呼吁人们:“我们正期待着上帝的孩子们,向那些无家可归、陷入困境而呻吟的人们敞开自己的胸怀?”
  安临来的宣传,引起了宗教界及一些人士的关注。美国许多布道团体和个人,通过安临来设在芝加哥的办事处,把捐款汇往泰山孤贫院。每当收到汇款时,安临来便眉飞色舞,笑堆满面,立即吩咐营业部买来米面,让全院人高高兴兴地饱餐一顿。
  有些“达官贵人”为装潢门面,借游览泰山之际,来到孤贫院参观、“视察”。安临来从不放过这宣传、募捐的良机。1931年,马洪逵来到院里,安临来带他“视察”全院以后,把《劝捐簿》放在他的面前,马洪逵不得不拿出钱来为院里买了五台缝纫机。从此,孤贫院里办起了缝纫制衣部。韩复榘到泰安时,安临来派孤儿们带着他的书信,到火车站请韩复榘来到了孤贫院。
  募集的资金,安临来多数用于扩建院舍和购置设备,只拿出每人每月五元钱供孤儿们的生活费用。他购置民房、土地不欺不讹。有一年,他为了修一条田园道路,需要买下一位姓毕的二亩田,花费半年多的时间,虽屡经协商,却终未成交。
  孤贫院近邻刘仙成的房院,三面与院毗连,若不买下来,会直接影响到院舍扩建。而刘仙成却偏不肯将房院出卖。安临来每逢必问:“刘先生,你的房产何时卖给我们,需要多少钱?”对此刘仙成很不耐烦。一次两人相遇,安临来又问他,刘带气地回答:“你若想买,就拿3500元!”当时这是个很高的价钱,刘仙成认为谁也不会出这么多钱买他的房子。然而,安临来却当即表示同意了。
  1934年,安临来为筹集资金,在中国发起了“拾万元基金募捐活动”,把精制的《劝捐册》发送工商界和国民党军政要员。他还亲自率人带着印有“善于善同善”字样的劝捐簿,赴南京找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大员们劝捐。孔祥熙、朱家骅、汪兆铭(汪精卫)及地方官僚吴铁诚、韩复榘、沈鸿烈、葛光廷等,有的捐二百元,有的捐一百元。汪精卫之妻陈璧君只“破囊”五十大洋。“拾万元募集活动”只好收场。安临来气愤地说:“中国的这些官僚们,只顾自己花天酒地,不管穷百姓的死活,上帝要惩罚他们!”

知识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分述了,回忆抗日战争初期郓城县的统战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斗争中的滨海区、抗日战争初期党对泰山区道会门的统战工作、争取刘子昭部杆子会加入八路军的经过、忆汉斯·希伯参加英模大会片断、沈鸿烈在沂蒙山区、抗日战争时期的李先良、李先良与赵保元角逐的前前后后、忆省立第一乡师老校长鞠思敏先生、刘景良部活动片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兴友洪
责任者
范永年
责任者
郑新道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