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日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474
颗粒名称: 艰难日月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203-2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泰山孤贫院创办时的艰难情况简介。
关键词: 泰山 孤贫院 安临来

内容

泰山孤贫院创办时,正值我国内忧外患,人民处于战乱、灾荒的水深火热之中。收容众多的孤贫,吃、穿、上学,资金从哪里来?日久天长何以维持?更兼浸信会教堂牧师白太理等,大肆攻击、诽谤安临来办孤贫院是教会的“叛逆者”,一时对安牧师的斥责、非难遍及基督教界,几乎全部断绝了对孤贫院的外来捐助。安临来有位名叫辛伯艾的教友,在办神召会时曾助过他一臂之力,这时却因经济维艰,生活每况愈下,而与安分道扬镳,到上海做生意去了。
  从创办孤贫院,安临来夫妇就再没有得到他们本国教会的差会供给,全院几百口人的生计,全靠他们向教友募捐,或组织孤儿们生产自救来维持。有时孩子们缺衣少食,安临来也不得不忍饥挨饿,在寒冷的夜晚,他们分出被褥、衣物给他人御寒。
  孤贫院创建时期的确是艰难的。由于收入无定,资金无源,不仅衣食难保,疾病危害尤为严重。1922年传染病流行,院里有60余人丧生。在那些日子里,孤儿们每日的早餐要等到中午才能吃上,过了今天还不知道明天要吃的饭在哪里。安临来日发书信百余封,向本国的朋友求助。这时安临来,与他初来华时判若两人。他的生活清贫,衣着俭朴,一件西服穿多年,呢子外套磨去了绒毛,制服裤子上打着补丁,即是外出去济南等城市也是这副装扮。有些人见这位洋牧师如此寒酸,称他是“泰山的穷洋鬼子”。他专聘教师教其学华语,学习中国史书,还向当地人学方言土语。平素作礼拜、讲演或同人交谈,他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在一位中国语文教师的帮助下,他取“安临来”为自己在中国的名字。以致后来,他在美国的姓名已很少有人知晓。他曾多次向孤贫院的人们表示,我和我夫人决定,只要我们活着,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愿意把孤贫院当作自己的家。在孤贫院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卖掉了结婚时的戒指,给孤儿们买米充饥,恰巧。这戒指卖到泰安的一位传教士手里,认出这是安临来夫妇的一件信物,便又赠给了他们。
  这一年,安临来为解除孤贫院的困境,同妻子亚娃回到了美国募捐。院里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动员岁数稍大的孩子出院谋生;留下的孤儿们,成群结伙地爬到泰山上采摘野莱野果充饥。缺粮少食,严重营养不良,使许多孩子患了夜盲症,有的永远失去了光明。泰山孤贫院的人们,信主不信医,有人患病,传教士便带领众人祈祷上帝保佑。可是信仰诚心,病魔无情,一次天花病流行,又有一批孤儿死去,一位年轻的美国教士也因此而丧生。病儿张传恩,服了家乡近人送来的药物才免于一死。安临来从美国返院后,见病灾严重,便请来一位名叫白保罗的医生,成立了医疗所。后来这个医疗所的医疗卫生人员增加到十几名,除对本院人员医疗外,还为泰城东关的群众治病。

知识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分述了,回忆抗日战争初期郓城县的统战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斗争中的滨海区、抗日战争初期党对泰山区道会门的统战工作、争取刘子昭部杆子会加入八路军的经过、忆汉斯·希伯参加英模大会片断、沈鸿烈在沂蒙山区、抗日战争时期的李先良、李先良与赵保元角逐的前前后后、忆省立第一乡师老校长鞠思敏先生、刘景良部活动片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兴友洪
责任者
范永年
责任者
郑新道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