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良在崂山抗战简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420
颗粒名称: 李先良在崂山抗战简况
分类号: K827
页数: 13
页码: 96-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抗战时期李先良在在青岛,出任鲁东行署主任、代行市长职权筹组青岛市临时政府,建立青岛市政府办事处、解决登瀛日伪据点、攻克伪大崂据点等的抗战简况。
关键词: 抗战初期 李先良 青岛

内容

一、李先良的出身及其与沈鸿烈的结识
  李先良是江苏吴县城里人,幼年丧父,从小就依其母仉氏经营小商业谋生。他在江苏第一师范毕业后,又考入国民党中央党校(中央政治大学前身)。毕业后到中央党部任干事,1933年调青岛市党部任委员,继升任常务委员,负青岛市党务之责。李在青岛工作之际深得沈鸿烈的支持与赏识。
  二、李先良出任鲁东行署主任
  1938年春,沈鸿烈继韩复榘之后,出任山东省政府主席。沈主鲁之后,为筹组山东省党部,推荐李先良为山东省党部委员。同年冬,沈鸿烈设置鲁东行辕,以卢斌为主任;同时设置鲁东党务督导区,以李先良为督导员。原期党政并进,冀收臂指之效。讵于1939年1月,变生肘腋,莱阳县长王海如、胡鼎三等在厉文礼受意下,制造了“鲁东行辕事件”,将卢斌等杀害。因此,沈鸿烈将行辕撤销,改设鲁东行署。当时,鲁东国民党派系之争甚烈,沈鸿烈鉴及李先良既为青岛旧识,又系国民党嫡系,遂荐拔他担任鲁东行署主任。李先良得此重任,喜出望外,所以在行署期间之所作所为,悉迎合沈的意旨,尽忠报效,堪称积极。1940年日军“扫荡”鲁东后,国民党游击队不战而溃,八路军在鲁东的解放区日益扩大,李先良依持赵保元、姜黎川等又组织了“鲁东绥靖团”,妄图镇压人民革命力量,扩充国民党的势力。
  三、李先良代行市长职权筹组青岛市临时政府,建立青岛市政府办事处
  1941年5、6月间,鉴于于学忠与沈鸿烈矛盾甚大,李先良感到鲁东政局未必长久,遂建议沈鸿烈建立青岛市行政机构,以为将来开展青岛市工作的张本。沈鸿烈深表同意,即委派李先良为青岛市政府秘书长,就近规划进行。李先良得到沈的同意后,在莱阳成立了青岛市政府办事处,以姜黎川的政治部主任丁德先为处长。李拉丁的意图是:青岛沦陷后,一些青岛青年多投到胶县姜黎川政治部内参加抗战,用丁当处长,主要是把这部分青年拉到办事处充实基干力量。同时,李先良从鲁东行署的卫队连拨出一部分人和枪支,成立了青岛市保安大队,由沈鸿烈派孙廷镛当大队长。新机构建立之后,李先良派遣卫队连、保安大队,保护办事处人员深入崂山乡区开展行政工作。
  鲁东行署撤销,李先良组织青岛临时政府。沈鸿烈不堪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的牵掣和压制,愤而辞职,于1941年秋回重庆。于学忠保其军长牟中珩继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牟中珩接任之初,即于1942年2月将鲁东行署撤销。3月份,李先良带领卫队5、60人,职员8、9人,到省政府驻地临朐赶办行署事宜。他满以为原行署人员必然另有安置,谁知,乃事与愿违,于,牟不但对李没有安排,就是跟去的职员也无一人得到安置。李在省府呆了3个月,尔后垂头丧气地退到寿光,在省保安第15旅旅长张景月的防区内(贤村)寄居下来。束手无策之际,他再电沈鸿烈为其设法。10月中旬,他接到了国民党行政院皓电如下:
  “青岛市府李秘书长,电悉,着饬该员以秘书长名义代行市长职权,加强推动青市工作。特电遵照。”
  李先良接到这个电报后,于1943年2月冬返莱阳濯村(以前行署旧址),组织青岛临时市政府。
  青岛临时市政府的主要人员为:
  代市长李先良
  下设第一、二、三、四科及秘书、电务两室。
  第一科科长朱乃洪(掌民政、庶务,抗战胜利后任青岛市参议会秘书长及中央立法委员),科员王景皓、孙百诗等。
  第二科科长张益瑶(掌财政,抗战胜利后任青岛市工务局长),科员林梅、朱谓等。
  第三科科长朱乃洪兼任。科员王子美、段永宝等。
  第四科科长庞希俊(掌军事,不久调任市府参议,抗战胜利后任市政府第一科长),科员李箕南、李振升等(不久李箕南、李振升都调任参谋)。
  秘书室秘书薛丕洲,科员姜玉衡、许习之等(后姜调任市府秘书,许调任金库主任)。
  电务室主任马献三(抗战胜利后任青岛市党部秘书长),译电员李尧栋、宋庆吾等。
  视察员战庆辉(抗战胜利后任中央立法委员)。
  会计主任牟绍光(直属李先良领导)。
  军法官彭永年、马祯安等(后马兼任乡区办事处秘书)。
  建立青岛市保安总队。李先良当鲁东行署主任的时候,深深感到自己没有队伍的痛苦。所以,他一接到代理市长职务之后,就积极地将以前的保安大队、督察大队合并改组,成立了青岛市保安总队。
  当时青保总队编制概况如下:
  总队长李先良(兼任)
  副总队长高芳先(后升任总队长)
  第一大队长孙克送 中队长张志俭等
  第二大队长于承芳 中队长段国庆等
  第三大队长董修璋 中队长刘辉卿等
  特务大队长许京武 中队长毕序江等
  参谋主任董静波
  政治部主任葛焕斗
  军需刘建中(抗战胜利后任市参议会议员)
  副官许树栋、梁华轩等
  书记李亚乔
  (附记:当时青保总队实有人数不过五、六百人,大队编制不全,中队长姓名多已忘记)。
  这支由武术师徒组成的武装部队。封建味很足。李先良凭恃这个队伍维持崂山地盘。
  四、李先良攻占崂山日伪据点情况
  李先良成立青岛临时政府和建立青保总队后,深遭国民党暂编第十二师师长赵保元嫉恨;加以高芳先与赵保元的栾志超团在崂山争夺地盘,栾团被高逐出崂山,因而赵保元更加仇恨李先良。1944年6月,他将李先良驱逐出境。李先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前途,只有打进崂山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因此,他于6月底下令由高芳先向崂山日伪据点进行了3个月的攻战。攻战期间,他们采取了联伪打伪各个击破的手段:
  1944年7月,青保在攻夺崂山之初,一是利用人事关系和威胁手段劝日伪军投降。例如:王哥庄伪军130余人,是利用伪乡长金玉亭劝说白大队长自动瓦解的;沙子口伪军一中队,是利用伪区长王哲卿劝说自动撤退的。二是先攻弱点,而后集中攻坚。令第一大队长孙克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鸿园伪军30余人缴械;令第二大队长于承芳乘敌不备夜袭旱河,迫使伪军20余人缴械投降;高芳先则自率特务队,将柳树台10余人缴械。
  五、解决登瀛日伪据点
  登瀛驻有伪军一个中队,由徐队长率领,控制崂西区。1944年8月上旬,高芳先率第三大队董修璋、特务大队许京武等包围了该据点,激战2、3小时,中队长徐某被打死,伪军全部投降,获步枪7、80支。
  六、夺取青山、黄山伪据点
  青山、黄山两村,靠崂山东沿海,形势险要,是青岛通往崂东的咽喉要道。日军在此筑有两个碉堡据点,由伪军贾惠卿部一个中队防守。8月中旬,高芳先令第一大队长孙克送攻打黄山;令第二大队长于承芳和特务大队长许京武攻打青山,由第三大队长董修璋接应。孙克送部与敌激战两小时即将黄山攻下,伪军30余人全部缴械。青山贾惠卿持碉堡高固,顽强抵抗。于承芳、许京武亲率爆破队员20余人冒弹前进,贴近碉堡将其炸毁,各队乘势冲上,俘日伪军6、70人,贾惠卿被击毙,获枪6、70支。
  七、攻克伪大崂据点
  大崂是通往崂山北部之咽喉大道,日军在大崂村北构筑了三层楼的碉堡,驻有伪军相官臣部百余人,并在碉堡周围挖了3米深,3米宽的壕沟,沟外布有坚固的铁丝网。1944年9月15日下午3时,高芳先率第三大队长董修璋,特务大队长许京武等向敌包围进攻,令第一大队长孙克送截击西路增援之敌。敌人凭恃碉堡坚固,用机枪扫射,一时无法逼近。高遂叫日本人机枪射手杜冠峰一等用机枪压住敌人,第三大队长董修璋乘机率爆破队员架上车板,冒弹冲进,贴进碉堡,用16管炸药将敌碉堡炸塌,伪军全部投降,获机枪2挺、步枪7、80支。
  至此,日军在崂山乡区设立的据点全部解决。伪军投降后,只要枪不要人,发2元或3元的遣散费全部遣散回籍;所得枪支用于扩充实力,于是青保由原来的5、600人扩充到800余人。
  八、歼灭黑须部队
  1945年4月5日为青保特务大队长许京武之弟结婚的日期。婚前两天,许家派出二人前往李村购办婚礼用品,回至李村东门日军岗哨时,日军岗哨见物品甚多,发生怀疑,即将二人带至黑须部队审讯,在残酷毒打之下,二人说出真情。日军黑须队长遂亲率日军7、80人,携带机枪、步枪,化装便衣,由被扣人引路,星夜向许京武家龙口村进发。及抵该村,已是深夜,突将许宅包围,越墙而入,各室搜捕,除将新媳妇及眷属十余人抢劫押回李村外,却不见许京武的踪影。他遂派遣便衣二人前往登瀛方面侦察。此时天已黎明,特务大队岗哨发现便衣二人蠕进,问话不应,象是日本人化装,便衣即向许京武报告。许即转报高芳先。此时,第三大队亦驻附近,高即率领第三大队、特务大队向日军黑须部队迂回包围,黑须部队走到登瀛村前土岭口子夹谷之间,已陷入“青保”四面包围之中。双方激战3、4小时,日军渐渐不支,溃退到登瀛大石岩洞内负隅顽抗,“青保”见日军悉入洞内,遂蜂拥而上,用手榴弹向洞内猛烈轰击,黑须队长受重伤身亡,余者举手投降。是役日军死亡20余人,逃脱10余人,投降30余人。事后,“青保”为解救许弟媳妇及其眷属与日军妥协,以30余名日军俘虏交换了许弟媳妇等。
  九、李先良在崂山的政治活动
  1944年9月5日,李先良被国民党十二师赵保元驱逐出境后,即到胶南王村一带暂驻。同年9月中旬,“青保”将崂山伪军据点铲除,李先良即于9月底率卫队及市府人员,由胶南搭乘4只帆船,深夜越过青岛日军的封锁线进入崂山,在崂东区的华严寺后院一间狭窄的小屋内寄居下来。青岛临时政府就暂设于华严寺。
  这里西有日军强敌环伺,北有十二师的敌对,东南两面皆临深海,使李先良处于孤军绝地之境。为了在崂山一带能够站得住脚,他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
  1.成立青岛市地方行政人员训练班
  为了利用地方人士,扩大政治影响,李先良提出“青人治青”的口号,他把在崂山的行政大权委托给青岛市豪绅朱乃洪、孙式庵(以前任夏庄区长多年)等人,成立了地方行政人员训练班,遴选地方一些豪绅作为训练对象,轮训区乡镇保甲人员。该班以李先良为主任,朱乃洪任副主任,孙式庵为大队长,定期一月结业,并发给结业证书。主要课程有:精神讲话、地方自治、兵役法、保甲法等。精神讲话由李先良担任,其他课程由朱、孙二人担任,每期还约我担任公文程式课目二次。训练班约办了二三期就结束了,这对李先良在崂山的政治统治起过支持作用。当时的区乡镇保甲长人员,都是经过这次训练,由李先良重新委派的。重新委派的区长为:
  崂东区区长 杜维乾
  崂西区区长 曲永鉴
  夏庄区区长 孙寿庭
  李村区区长 臧元俊
  浮山所区区长 仲维信
  阴岛区区长 吴志馨
  薛家岛区区长 薛
  这些区长大都是本区人,在当地具有相当的封建势力。
  2.创办《青岛简报》
  李先良为了宣传国民党的抗战功绩及国际形势对日军侵华逐渐不利的消息,就责成“青保”政治部主任葛焕斗出刊《青岛简报》,由电务室供应国内外消息。每日油印若干份,发给各区乡镇及“青保”等单位。李先良还叫葛焕斗题写“抗战剿共”4个大字,镌刻于华严寺门前的大石之上,以夸耀其抗日反共的决心。
  3.成立青岛市立中学
  李先良为了争取青年,维护其统治,在崂山区之王哥庄、晒子等村成立了青岛市立中学,吸收崂山青年及抗属子弟入学,以王文坦(齐鲁大学毕业)为校长。该校在晒子村设中学班,我被派担任该班国文等教员半年。李先良担任精神讲话,向青年灌输反共、抗日、拥蒋、爱国拥李信念。这个市立中学,就是日军投降后李先良在青岛所办的私立崂山中学的前身。
  4.关于“青保”军队的布置
  “青保”总队部设于崂东区之下清宫,由董静波(时已升任总队副)负责分批训练下级军官和士兵。在长岭村还设立修械所一处,由许树栋负责;成立被服厂一处,由孙言庭负责。高芳先则率各队轮驻崂西区、夏庄区一带,以防堵日伪军进扰。各大队的任务是:
  第一大队长孙克送,负责夏庄一带治安。
  第二大队长于承芳,负责崂西区一带治安。
  第三大队长董修璋,负责崂东区一带治安。
  特务大队长许京武,负责市内袭击敌人、提供物资,以扩张“青保”实力。
  5.组织各区通讯网建立目标树
  ①组织通讯网
  崂山乡区在日军肘腋之下,敌人频繁出动,使李先良受到重大威胁。为保生存及防范敌人侵害,他令各区乡镇保甲长等,在交通要道建立周密的通讯网。如有敌情,随时报告。
  ②高山上建立目标树
  在各冲要山顶之上建立目标树,由村民轮流看守。日军如出动时,立即将树放倒。李先良或“青保”马上采取行动,以便应付。
  十、李先良在崂山的经济来源
  李先良进入崂山后,为扩张实力,开辟资源,设立了以下机构:
  1.成立青岛市统筹给养委员会(设于九水),以张振东(青岛人)为主任,负责征敛给养、柴草等,以供应“青保”等部需要。
  2.成立青岛赋税征收处,以于命九(青岛人)为主任。除征收农民田赋外,还大量征收农民的水果、木柴、柞炭、渔业等等税捐。
  3.进行“物资交流”。李先良派财政科长张益瑶开辟饷源,成立了青岛市经济合作社(设于大河东村),张益瑶为社长、李子文为副社长兼会计,与市内进行物资交流。他们将崂山生产的木柴、柞炭运往敌区销售,从敌区运回需要的物资。
  4.向市内商民捐款。李先良为了扩大经济来源,一方面向市内商民印发捐款公函,派其会计牟绍光进入市内,与伪商会委员王玉生交涉为其募捐。另方面派其财政科长张益瑶,利用黄县同乡关系,向市内各大商号征募捐款。据当时伪商会会长时品三说,仅他经手的捐款,就约有二、三千万余元。
  5.劫取日本人丰田纱厂的布匹,为制作全军服装之用。李先良进驻崂山后,已是秋冬之间,兵无棉衣,遂命“青保”劫取日本人丰田纱厂的布匹。组织盐滩农民出车,到日本丰田纱厂劫布1,200多匹,解决了“青保”冬季服装问题。
  6.夺取日军商业学校的枪支。日军在西镇贵州路新建了一所商业学校,内有很多训练学生用的机枪和步枪。放寒假后,即将枪支存于储藏室内,仅有一名日本人看守。“青保”特务队遂于1944年12月底某夜,派遣便衣四、五十人,乘坐小船数只,由海西下地突入该校,用枪逼令日军交出钥匙,开了储藏室,将机枪数挺、步枪130多支全部劫出。
  7.其他在市内的活动。“青保”特务大队在市内的活动很多。如特务队分队长苏锡九利用汉奸关系,劫出伪台东分局(警察局)步枪30余支。为了筹款,在谦祥益门口置定时炸弹两次(谦祥益经理时品三系伪商会会长)。这些劫枪和威胁商号的恐赫手段,扩大了李先良在崂山的政治影响,迫使市内商民向李先良捐款。
  十一、日军扫荡,李先良与敌周旋
  1944年10月底,日军集结海陆空军三、四千人到崂山大“扫荡”。日军军舰一艘驶进港东海面,炮击华严寺;飞机数架盘旋于华严寺上空。日军分三四路包剿崂山,在华严寺、下清宫一带往来搜索,为时达三、四天之久。李先良被迫在棋盘石山洞内藏了四天。以后,日军在二、三十天内又连续“扫荡”崂山数次,意在消灭李先良。而李先良就在这峰上有峰,谷中有谷的峦峰高峻的崂山上与日伪周旋。日军“扫荡”过几次,也没达到消灭李先良的目的。
  十二、利用敌伪矛盾,争取伪军同情,度过难关
  日军在李村一带集结3,000余人,并调集伪军姚良臣部3,000之众配合“扫荡”崂山。李先良接到报告,认为形势至为危急,立即与高芳先磋商,决定派庞希俊(迈千)率苏少农、许树栋、参谋李振升等前往伪军姚良臣部做说客。(姚在莱阳时,李先良任行署主任,姚任赵保元的副指挥,有隶属关系)一方面说明李先良已下令着高芳先准备应战,另一方面请姚良臣不要参与作战,避免双方作无谓牺牲。庞希俊一行带着李先良致姚良臣的亲笔信,当晚就到了夏庄,由区长孙寿庭转经周乡长介绍,在高家台与姚良臣见了面。姚对我们说:“我这次来到崂山,对李主任很有利,但我是听命日军配合作战的,不能单独行动,‘扫荡’计划也是由日军下达。”他沉思了一会又说:“就这样吧,你们留下3个人,住在我这里,关于我军行动,随时可以报告李主任,让他设法躲避。”当即决定将李振升、许树栋、苏少农等留在姚处,并由夏庄区长孙寿庭派出6人,作为传达情报的交通兵。这次日军“扫荡”崂山共计5天。由于情报灵通,李先良及其“青保”队伍又度过一劫。
  十三、李先良与何思源争当市长
  李先良盘踞崂山,好容易挣扎到全国抗战好转的时候,忽然接到国民党行政院的漾电内开:
  “青岛市府李秘书长:兹派何思源为青岛市长兼青岛市党部主任委员,饬即遵照。”
  李先良接到这份电令非常恼火,他对我说:你看!你看!中央怎么来了这份电报?委派何思源当青岛市长,岂有此理!赶快复电,严词拒绝。我问,怎么复法?李愤怒地说:青市军民30万众坚决拒绝,请收回成命。因此,我在李的授意下复电如下:
  中央农林部长沈暨果公师座钧鉴:自日寇侵华,山河变色,民遭涂炭,日处水火!职躬率部曲,负隅抗战,八载以来,备历艰辛。青市远处敌后,睽隔万里,中央既不能予以物质援助,亦应给以精神安慰。项奉行政院电令委派何思源出任青岛市长兼市党部主委一节,群情闻讯,咸表愤慨!青市军民30万众,坚请收回成命,以慰〓望。职李先良叩
  李先良复电以后,不久,国民党行政院就改派何思源为山东省政府主席。至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李先良被国民党中央正式委派为青岛市市长。

知识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分述了,回忆抗日战争初期郓城县的统战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斗争中的滨海区、抗日战争初期党对泰山区道会门的统战工作、争取刘子昭部杆子会加入八路军的经过、忆汉斯·希伯参加英模大会片断、沈鸿烈在沂蒙山区、抗日战争时期的李先良、李先良与赵保元角逐的前前后后、忆省立第一乡师老校长鞠思敏先生、刘景良部活动片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姜玉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崂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