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见闻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337
颗粒名称: 留英见闻录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5
页码: 185-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都武扬以辽宁纺纱厂职工的名义投考并被录取英国的道伯生纺织机械制造公司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 留学 都武扬 英国

内容

1928年,我由南通纺织工学院毕业后,在上海德商兴办的德孚洋行化验室实习染色工艺。当时世界经济危机正在蔓延,各国的各个行业都不尽景气。英国的道伯生纺织机械制造公司为推销其产品,采取了出资供给3名中国留学生到其工厂实习并上学,毕业后帮助宣传和推销该公司纺织机械的办法。有此机会,我很高兴,跃跃欲试;即以辽宁纺纱厂职工的名义投考并被录取了。
  时光流逝已半个世纪之多了,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涯依旧历历在目。我把其中的一些片段写下来,一则作为对往事的追忆,二则也供大家对国外生活有一点了解。出国前的准备
  当时政府的外交部在各主要城市都设有交涉署。办理出国护照时先经交涉署批准签字盖章,然后由英国大使馆许可,再持护照到沿途所经过之国家签名认可,就算全部完成护照的准备工作了。当时,我是穷学生,家境也不太富有,飞机票买不起,只能乘火车。经费总共1000元,车票和做衣服(西装)用去七八百元,所余二三百元兑换了20多英镑。当我站在英格兰土地上之际,手中只有这20镑钱了。
  初到英国
  来到异乡异地,第一道难关即是语言的障碍。我在国内时,英语水平还算是不错的,然而一到真正的英语国家,便感到绝对听不懂人家的话。我的房主是爱尔兰人,说的爱尔兰口语,十分难懂,所幸邻居有一护士,语言比较正规,于是乎便请她来做翻译,过了好一段时间才算能与英国人交谈。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咱们国家的方言土语也是五花八门,对外国人来说,他们所学的中国话也只是普通话,方言也绝对听不懂的。
  我到英国的目的地是波尔顿城(Bolton)的Dobson工厂。厂方为我安排了住处,又到警察局申报了户口,休息三五天后即开始进工厂工作。工厂的附近便是著名的曼彻斯特纺织学院,我每周3天去上班,两天到学院去上课,生活是相当紧张的。
  进工厂上班后,厂方的亚洲外事科科长对我国内的学历、就职单位、以及英文程度进行了询问,然后即按照纺织工程的程序依次让我实习。每个工序都派有师傅辅导我,出了毛病一一纠正,使我在此厂的两年多实习生活中彻底地掌握了纺织机械工程的全过程和基础知识,对其公司产品的机械性能也十分了解了。最后一个阶段是在工厂的设计室工作,着重设计一个例如五万纱绽的纺织厂需要多大的土地面积?需要哪些机械设备?纺何种纱?等等。实习结束后,由厂方出具工作总结,说明此阶段工作情况。同时在大学学习的课程也结束了,发给毕业证书。这样,学习和实习的任务便顺利完成了。
  我在波尔顿(Bolton)纺织学院学习时主选的科目是棉纺学、织布学、纺织计算学、经济管理学。同班同学约30余人,却有十几个国家的:如法国、德国、印度、苏联、日本、埃及、土耳其等。各国的人有各自的风俗习惯,五花八门,凑在一起十分有趣。然而那时的中国在国际上毫无尊严,很受外国人蔑视,不要说白种人瞧不起中国人,连日本留学生也欺负中国人。记得有一次是校长(兼教授)上课讲纺织计算,因我的英语听力不强,所以有一问题未听明白。我的习惯是课堂上若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当堂问清楚才罢。当我向校长提问时,他不耐烦地训斥说:“Yuorchinamanisverynuisance.”这是一句轻视中国人的口语。听了这句话后,我十分恼火,站起来大声质问他:“你英国人不懂英语文法吗?你怎么不说‘EnglandMan’?”同学们劝我说:“老都,不要再和校长计较了。”于是我也就不再发火了。
  尽管有以上种种不快之事,但大多数人对中国人还是友好的,特别当你努力认真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的时候,外国人也会对你表示尊重的。所以我的经验和体会即是:出国后你就代表了自己的国家。为了国家的尊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有所节制,千万不可给中国人脸上抹黑!
  英国的风土人情
  留学生散居在英国市民家中,有几大好处:其一节约开支。我的房东是一对年约六旬的英国老夫妇,他(她)们有3位女儿。我住其中一个房间,里面的一切用具都由房东提供,十分方便舒适。英国人很讲卫生,床单、被褥每周末一定要换洗一次,洗了浆了还要熨烫。我的衣服也由女主人洗熨。每天三餐一茶都与主人共食,饭菜做的不一定好吃,但很讲究,特别是饭后一定要吃水果,即使是没有水果也要做些水果羹,否则就要算是穷人了。住在英国人家的第二个好处是练习语言方便。饮食起居的习惯用语及口语都要天天使用,所以日久天长英文就英国化了。其三是了解了英国的风土人情。
  英国人很爱玩,节日也名目繁多。如“圣诞节”、“复活节”、新年等等。节日里大家聚会跳舞,往往是通宵达旦,一般到拂晓5点左右才散去。每当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就成了最受欢迎的客人——英国的习俗是:新年钟声响过后,第一个见到黑头发人的人,便会在新的一年中得到幸福。英国人中黑头发的不多,往往在新年前好几天,就有英国人邀请我们在新年午夜之后到他们家去做客。记得有一次我与同学苗海南一同到英国同学家庆祝新年。新年钟声响后,我们敲门,开门的女主人、男主人把我俩热烈拥抱起来,高声祝福“新年好”。其他的女客人也拥上来争抢着拥抱和亲吻我们,使我俩很不好意思。
  英国人不论男人或女人都很喜欢别人当面称赞他(她)们。在中国,如果一个男人当面对一个女人说“您真漂亮呵!”则会被当作不正经的人,引出轩然大波。然而如果在英国这样夸奖一位女人,则人家会乐滋滋地欣然受之,感到非常荣耀。
  英国人的宗教色彩很浓重,几乎所有的人都信仰宗教。如果有人说自己不信教,则大家都不愿与其交朋友。每当做“礼拜”的日子到来,男女老少都梳洗打扮一番,着装整洁地到教堂去做“弥撒”,听牧师讲道,唱圣诗,撒“圣水”,是个相当隆重的日子。
  英国人的葬礼别具一格。我在英的后期,我的房东(男主人)去世了。我住在他的房间隔壁,他死了我却一点声音都没听到。据说英国的习俗是不容许人大声哭喊,必须在葬礼上牧师念完祈祷后才能放声尽情地哭。从家中到坟墓场出殡路上,由长女或长子在灵车上陪伴,一路上凡是碰到的人和车辆,必须停下低头表示敬意和致哀。他们的埋葬也很特殊,一家人开一个墓穴,谁先去世则埋在最下部,然后按死亡的次序一个一个往上挨。不知其他国家是否也有此种风俗。
  (作者系济南国棉四厂高级工程师、原副厂长、九三学社成员,现已退休)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的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三辑的情况,主要内容为记述我国许多知识分子为了振兴祖国,造福人民,满怀救国之志,远涉重洋,赴异国留学,老一辈知识分子在海外留学的艰苦生活,旨在以生动、翔实的“三亲”资料,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人们为改革开放、早日实现小康目标而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阅读

相关人物

都武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都武扬
相关人物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