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查拳名师张英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200
颗粒名称:
查拳名师张英振
分类号:
K827
页数:
8
页码:
218-2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查拳名师张英振,我国全能武术家。精通十八般兵器,尤以祖传查拳独步武林、为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是一位身手不凡,德高艺精,贡献卓著的查拳名师。
关键词:
山东
查拳名师
张英振
内容
先父张英振,号俊卿,是我国全能武术家。精通十八般兵器,尤以祖传查拳独步武林。20年代名冠鲁西,30年代声震吴越,40年代誉满巴蜀。解放后,为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是一位身手不凡,德高艺精,贡献卓著的查拳名师。
我家祖籍山东冠县张尹庄。父亲生于1896年农历3月18日。听父亲讲,我的家庭是查拳世家,代代习武。尊查密尔为查拳创始人。查密尔以后,继承其拳艺的近代名家有沙亮、张乾、张坤诸人。张乾老人武功造诣颇深,在鲁西一带极享盛名。他的得意传人是张其维,即我父亲的堂伯,也是我父亲的师父。张其维一生练武,功力深厚,特别是铁砂掌,动作迅猛机巧,数十人莫想近身。张其维的高徒很多:张锡彦、张锡泰、张英贵、张广治、张风岭、常振芳、李健刚、张英健等名家皆出其门下。
查拳是北方回族的传统拳种,弹腿是它的基本功。弹有十路,腿法讲究弹、踢、踹、扫、勾、挂、缠、点、擦、拐、扑、跺。父亲的开手拳就是弹腿,爷爷张其维每天盯着父亲踢弹腿,不得少于300次。后来在亲友的资助下,家境有了好转。父亲被送到一家私塾念书,离家二里地,每天踢着弹腿上学、下学,二年来,从未间断过一天。
以后父亲的功课又加码了,爷爷张其维要求他每天三更天早起练功。踢弹腿时,每条腿要绑三斤重的沙袋,仍旧不得少于三百腿。苦练几个月后,父亲的腿功已非常人能比了,用手摸时,坚硬似铁,踢出腿来,力有千斤,走起路来,快疾如风。
冬春之时,地里没活,父亲就专门练拳。由于风大,他在坡地上挖个一丈来深的大坑,每天凌晨进去锻练,晚间有时点上油灯或借着月光,一直练到深夜。
父亲抱着全盘继承祖传拳术的决心,细心琢磨十路弹腿的不同要点。经过几个春秋的艰苦锻炼,他的一招一式功架齐整,他的一步一腿合乎规矩,爷爷张其维每逢看他练过一个时辰,汗水涔涔,总是说:“有出息、有出息。”
父亲常对我讲,张其维爷爷是一位严师,他教徒弟宁缺勿滥,宁可少教,要你学精。让父亲足足踢了两年半的弹腿;才开始教套路。查拳十路,先教第四路。第四路乃是查拳的母拳,其他套路都由此派生而出。张其维爷爷告诉父亲说:“练不好这趟拳,休想往下学。”
原来,第四路拳的创编还有纪念伊斯兰教艾卜·伯克尔、欧美尔、奥斯曼、阿里这四大哈里发(穆罕默德逝世后相继执掌教政的四位继任者)的含义,足见这套拳在查拳中的地位,如今社会流传的四路查拳,就是这套拳。
父亲在练拳的同时还练站桩,查拳的桩法叫作“汤瓶式”。汤瓶,是穆斯林做礼拜前小净的器具。净身表示信仰的虔诚。穆斯林经商也常把汤瓶的图案绘制在牌匾上,赋于它“至淸至真”的含义。这汤瓶式,在查拳中的动作则是:一手柱腰,如同汤瓶把,一手呈掌形前伸,如同汤瓶嘴;头正顶天,如同汤瓶盖;工整的马步,笔直的身形,如同汤瓶肚。它表示信仰至诚。从练功角度来讲,强调长时间站这种汤瓶式桩,可大长功夫。
父亲用三年时间尽学套路、器械、对练,以及流传在当地的洪拳、炮拳、腿拳、滑拳。在他十八九岁的时候,爷爷才开始教他查拳的攻守之道。查拳的技击方法,有十字要诀,即是缩、小、绵、软、巧、错、速、硬、脆、滑。并将技法一一拆讲、把招数一一传授。父亲日夜操练,反复揣摩,认真记忆,终于精确地掌握了“十字要诀”,并运用得出神入化。
那时泰安古庙常有香火大会,张其维爷爷不顾古稀高龄,百里遥远,常带徒弟去泰安庙会演武。鲁西人多闻张其维的大名,观众总是围得水泄不通。一到那时,父亲就成了登场的主角。他练出的查拳,动作勇猛刚劲,身法矫捷雄健,手法神速清晰。特别是查拳中的龙、虎、蛇、鹤、猴五形,他体现的最好:时隐时现,变化万端似蛟龙;勇猛善扑,俯坐纵跃如猛虎;折叠盘转,曲伸仰翻若游蛇;动静相间,耐久稳健象仙鹤;灵活轻便,窜蹦闪展同猿猴。赢得观众啧啧称赞,不断鼓掌,竟相传告:张其维又带出了一个高徒张英振。
当时泰安三中校长是个热心武术事业的人。后来竟主动请求张其维爷爷要聘请父亲到三中教武术,从此我父亲凭着两年私塾的资历,十年练武的功底迈进了泰安三中。年方21岁的父亲在该校教学相长,度过了九个春秋。
当时山东镇守使马良,很喜欢武术。一次,他召集许多武林高手到济南比武,在演武场上,父亲的一趟查拳,一趟查枪,震惊四座,再一过手,势如破竹,锐不可挡,更显身手不凡。马良见了,喜上眉梢,遂一道令下,调父亲到济南,任省府武术教习。
在泰安三中以及在省府任教期间,父亲多次登泰山,我老和尚,以武会友,互相交流,切磋技艺。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本领。
1928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举办武术国考,全国武林高手汇集南京。山东派出数人,其中便有我父亲。当时他有一只眼正害严重眼病,用纱布蒙着。不少关心他的人劝他放弃比赛,父亲觉得国考是全国武林高手云集的大会,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即便亏输,也落个见世面,开眼界。
那次比赛除了演练拳术、器械套路之外,还要打擂。在擂台赛中规定不许戳目、扼喉、踢下阴;三战两胜为胜,臀部着地,自愿认输或受伤不能再战为负。当时参加比赛的有三四百人,到打擂时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大会用抽签的方法分组捉对,我父亲与江南名手岳某分在一组。岳某虎背熊腰,极有功力,比赛成绩一直不错,态度傲慢。他得知与山东张英振对垒,又看到我父亲个子比他矮一头,又蒙着一只眼,便有些看不起。便轻慢地说:“你是张英振吗?我就是岳某。”父亲答道:“有幸相识,我们以武会友,点到为止吧。”岳某不可一世地说:“我非把你揍扁不可!”说着还攥着拳头在父亲脸上乱晃,拳头都快触到父亲的鼻尖。旁观者大惊,担心二人会在台下动起武来。父亲对这突如其来的轻侮付之一笑,拱手道:“好!好!好!”这一切不仅被各路选手看在眼里,而且还被大会主持人张之江看到了。他十分惊奇地说:“张英振真有涵养。”
比赛那天,擂台前人山人海,因为都听到了岳某侮辱父亲的言语,不少人认为他二人定在擂台上决一死战。轮到他二人上场时,场内鸦雀无声,裁判员手铃一响,两人从左右分别上场。父亲左摇右晃突突几步到了场中,一个“英雄交艺战当场”的架式立在岳某面前。岳某突然举起右手表示认输。场内顿时大哗,裁判是更是莫名其妙,便问我父亲是否同意,父亲不允,岳某无奈,只得应战。二人一交手,父亲出手勇猛激烈,招招紧逼,岳某连连招架,两三回合便退至台口。观众们为岳某捏一把汗,若是父亲飞起一脚,岳某不死即伤。可是父亲没有用查拳弹腿绝技,仅是进身挤乱岳某的步法,然后伸出左手一个崩拳直奔岳某肋下,岳某躲闪不及,失去重心,“扑通”一声倒在台上,场上掌声四起。
比赛之后,很多人赞扬我父亲有心德、口德、手德。岳某又专门拜访了我父亲,他说:“我一见你出的步子,就知道你不是一般练武之人,必有家传奥妙,所以临阵胆怯,当场认输。”原来父亲上场这几步包括了查、滑、腿、洪、炮五种拳的步法,叫做“走风摇晃式”,能使对方看不清门户,无从下手,不及近身,方寸己乱。父亲说岳某一眼能看出习武者的功夫高低也算得是武林高人。事后父亲因眼疾住院,岳某特地登门探望,二人遂成相知,分手后还常有书信来往。
国考结束公布了名次,父亲跻身最优等十五名中的前五名,发奖大会上授于“优胜纪念”锦旗一面;冯玉祥送“救国源泉”锦旗一面;大会特制道德剑一柄,上镌:“张英振同志优胜纪念,术德兼重,文武兼修。冯玉祥赠,中华民国十七年”。大会主持人张之江在授剑时说:“张英振除了获最优等奖之外,特嘉奖他一把剑,作为他的品德奖。人在血气方刚的年龄,拳头都要揍到脸上了,却以笑待之,这一笑实属不易啊!”
父亲在南京国考之后英名大振,被当时的中央国术馆聘为一等教授。
在国术馆期间,他广泛寻师访友,丰富学识,提高自己的技艺。除学习其他流派的拳术、器械之外,还学习了西洋拳击。练习拳击那阵子,每天早晨和当时有名的“朱氏四杰”中的老三朱国祯一起练。每天练下来吃饭都张不开口,用小勺往嘴里送饭。他终于在国术馆内部拳击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在国术馆期间,父亲多次参加武术比赛,在与日本、蒙古等几十名外国武术家的交手中,百战百胜,轰动国内外武坛,为中华民族争了光,当时美国好莱坞米高梅公司来中国拍摄介绍中国武术的电影,我父亲与王子平合练“双手带进枪”,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迈出了先行的一步。在国术馆的几十年里共获奖章、奖旗、兵器等上百样奖品。为祖国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现任中国武协副主席的著名拳王蒋浩泉,昆明体院教授何福生,武汉体育学院院长温敬铭等都是父亲早年的学生。
父亲在国术馆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早已破裂,军校已变成国民党的内战工具。我父亲虽然武术方面造诣精深,但对于政治、军事不懂,只是为了生计去军校教武术。虽身陷污泥,倒也洁身自好,对学校实行法西斯教育很反感,时常为学员受体罚与官长争吵。为此得到学员的尊敬,都说他功夫好、心肠好。
父亲在军校任教期间,遇上了“七·七”事变,日寇大规模侵华。父亲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便想利用武术激发人们的抗日热情,于是他在南京国术馆技术室主编了可用岳飞《满江红的词调配合的一套拳和一套剑,定名叫《满江红拳》、《满江红剑》。其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数句的动作编排,气魄雄伟,难度很大,成为套路的高潮。这套拳和剑先后在国术馆和军校中教授,接着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在举国要求抗日的声浪中,它激励人们“驱逐鞑虏、直捣黄龙”,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938年,军校西迁,我们一家也都到了成都。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父亲愈来愈看清了国民党政府的面目,特别是国民党的腐败专制政策,更使他感到在军校前途渺茫。他终于毅然决然地辞去了武术教官的职务。以后,父亲在成都一家军用被服厂谋了个差使,1949年,解放大军挺进大西南的时候,他随被服厂起义,投向了光明。
1953年父亲在成都办起了回民水饺馆,1958年公私合营成为职工。1963年退休。
想到1977年农历八月初十,一场疾病夺去了他的生命,一代著名拳师溘然而逝了,享年81岁,安葬于成都北郊凤凰山回民公墓。
他临终时,还念念不忘祖国早日统一,武术事业兴旺发展。
1983年6月,日本著名武术家松田隆智率领武术代表团来华学习交流,赠送国家体委的《图说中国武术史》和《查拳世家正宗——张英振》两书,专门介绍了父亲的生平业绩以及对查拳的继承、创造和发展,现保存在中国图书馆。1984年,《体育报》以名为《查拳名师张英振》的文章,连载六篇,对父亲的一生作了详细介绍。1986年《中华传奇》杂志第二期在《一代武宗》这篇文章里,记有罗成立带徒弟温敬铭(武林体育学院教授)向我父亲学查拳的故事。中国《武术大词典》对父亲的事迹也有专门条目介绍。
父亲离开人世已13年了。祖国的今天呈现了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国家对人民的健康,对武术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北京体委从1983年就开始了对冠县查拳的挖掘、整理工作,对他的生前友好都作了调查、访问;对他们的论著、遗物做了广泛的搜集,对他的一生也做了公正的评价。
父亲在军校从八期任教到二十期,不少向他学过武术的学员后来都成了国民党军队中的中高级军官,有些人现在还在台湾军队中担任要职。父亲每想起往事,总是感慨万分,回忆当年与学员共同练功的情景,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在有生之年与军校出身的学员们团聚。原中央国术馆某学员在对台湾同胞的广播中,曾替父亲表达过他的这种心愿。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九辑并发表了《革命老人范明枢》、《抗战功臣万春圃》、《从举人到革命者——亓养斋生平》、《附录打不得九论》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铜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