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祝晨生平事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180
颗粒名称: 王祝晨生平事略
分类号: K827
页数: 8
页码: 111-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王祝晨一生平事略,自又12岁丧父,17岁丧母,少年失怙,家道中落,后祝晨曾以提学司科员身份整顿历城县教育事业,他以身作则,深入师生员工,扩建教室、宿舍、改善办学条件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山东 王祝晨 生平事略

内容

王祝晨名世楝,以字行,1882年10月28日(清光绪八年九月十七日)生于山东齐河县楼王庄祖籍。父又光、字晦圃,系前清补廪生员,务耕读,为邑人敬重。祝晨乃晦圃先生晚年独生子(得祝晨时已42岁),冲龄慈父督课,经数载培育,聪敏过常人,年甫十龄,过目成诵,被乡里称道。
  祝晨12岁丧父,17岁丧母,少年失怙,家道中落,18岁娶同邑女刘子澄,从此委家事于子澄,专心攻读,不敢稍辍,年20终以县案首举生员,次年岁试一等第二名补廪(食公费的学生)。从此祝晨立志,自食其力,决计离乡去省另谋出路。
  1903年考入济南书院校士馆受业(住书院的公费学生),同年又经齐河县备文保送,参与师范馆初试,因试卷被长清县某考生不慎泼墨沽污,榜发落第,次年幸而该校续招新生,祝晨得二次应试,入长期班受业,同年9月师范馆改称全省师范学堂。1907年7月,该校增设分类优级班,再易名为优级师范学堂(该校易名时间其说不一,此处采用祝晨先生自己的回忆),祝晨于分类科第二类(史地科)受业。
  先生自幼受庭训,早已铸成民族意识,当入堂攻读时、又恰逢同盟会革命热潮。斯时,面对清廷腐败,起义频仍,故先生常挺身直言,指责弊端,议论革命。我省同盟会会员、同学刘冠三办《白话报》于白雪楼,祝晨多撰文支持。先生的爱国行为以及学业成绩,早已蜚声校内外,故被推为文科班副班长。同辈多昵称先生为“二国民”(大国民是于明信先生)。某日同学崔月村为抗议学监勾结伙食承包商克扣学生伙食费,贪污中饱。开饭时推翻饭桌,大闹饭堂。事后崔某逸去,学监方燕年闻讯,立即亲赴饭堂查问,同学推脱不供,方某则恼羞成怒,借口副班长管理不善,挂牌记祝晨大过一次,以示惩戒。但祝晨代人受过不以为意。
  1910年初,先生毕业于优级师范,按照规定,需等待进京复试,曾暂充济宁师范学堂教习,是乃先生从事教书生活的开始。次年初(辛亥前)山东提学陈恩涛、师范学校监督李豫同共出贿赂学部银(其数不详),毕业生108人也各出银一部分(据先生晚年回忆,当时曾交纳纹银40两),银两凑足,提学使陈恩涛派直隶籍某吏员赴京打通关节,三月初优级师范学生108人晋京复试,全部及格。其中满族祁锡淯中师范科举人,以钦加五品衔内阁中节录用;王讷原以举人入堂学习,得受民政部主事;田信卿另纳纹银70两,亦得实受民政部主事。鞠思敏、王祝晨、陈贡三等105人,一律授予师范科举人,钦加七品衔待用(並无实缺)。祝晨等返回省城,曾集体奔走求职,被巡抚孙宝琦、提学使陈恩涛斥为聚众闹事。同学中有因此而悲愤患病致死者。嗣后,祝晨被委任为泰安中学教习,任职后每逢朔望,该堂监督责令先生冠带朝服赴孔庙谒拜。先生不肯奉命,昂然离去,转临清中学执教。十月,武昌起义,山东政局反复,祝晨自临清中学堂返回齐河原籍,任教于县师范讲习所,始为先生服务桑梓之年。
  民初,先生再回省城,供职于省提学司,旋出任省《教育报》经理。斯时,祝晨曾以提学司科员身份整顿历城县教育事业,并拟定全省教育普及计划,请教育部批准。
  民国二年秋,先生会同高密刘冠三、荣成鞠思敏、临淄于明信等,创立正谊中学于大明湖畔闫公(闫敬铭)废祠,借以抵制袁世凯复辟封建教育。王祝晨、于明信与夏津郭葆真、潍县反袁烈士高澎年、禹城秦少文等,为正谊中学首批义务教师,积极谋求校务之推进。
  1914年夏,祝晨离省,改任聊城三师教员;次年,再迁聊城二中任校长,直到1918年秋,先生当选省议员后,方辞去校长职务,来省议会供职。当先生就任二中校长之始,曾自费赴日考察教育。1915年再偕正谊中学校长鞠思敏联袂赴浙江、直隶、北京等地作教育之考察,借以扬长避短,改进二中校务。
  先生于二中任内,以身作则,深入师生员工,扩建教室、宿舍、改善办学条件:敦聘外籍教师,更新知识传授,制定奖惩制度,鼓舞青年上进;指导学生升学,开创就业门路;並常以个人薪金资助贫苦学生。先生于兹四载,建树颇多,声誉日隆。
  祝晨到省议会与思敏先生共同倡仪:(一)扩充本省官费西洋留学生名额;(二)商请山东协助经费的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增加录取山东籍学生;(三)倡仪多聘请外省教员引进人才,充实中学、师范师资;(四)号召山东教育界同仁赴外省参观访问,改进我省教育事业,並经省议会通过,咨请山东省政府当局推行。
  经鞠、王努力,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派专人来省垣举办考前补习班,故我省早年习水利工程者,多出自该校。嗣后我省公费留美学生也由16名增加到34名,其中并为女生专设4名、另增欧美公费补助生100名(其中包括赴法勤工俭学生)。先生于省议员任内,确为我省教育事业做出了在当时政治环境内难以做出的贡献,故赢得后学诸生敬意。
  先生作议员,概不逢迎,鄙视官场派系纷争、贿赂公行等恶习,是非明辩,难能可贵。次年,终离省垣返回齐河原籍,创办“强恕小学”于王举人庄,为教育家乡青年,继续努力。
  “五四”运动后,祝晨受聘于老友于明信先生(于任第一师范校长),出任济南省立一师教员兼附小主任。早具革命素质的祝晨先生,经“五四”运动的激荡,立即投入到爱国反帝的洪流中。斯时,一师、正谊等济南各校学生组成联合会,示威罢课,查禁日货,组织工商业者举行罢市。女师学生组成“爱国商行”,一师、正谊学生开办“华醒商行”提倡国货,先生都给予热烈支持。以鞠思敏为首的山东教育爱国人士,为研究时政,革新思想,推动新文化运动,创组“尚学会”于济南,众推祝晨主编会刊,定名《文化新介绍》,经先生亲自编辑,先后刊出文学、教育、哲学等专号,其中文学专号,后易名为《新文化概论》出版于上海。
  1920年元旦,一中、正谊根据学联布置,在大舞台演出具有反帝爱国内容的话剧,是日开幕前,舞台被济南镇守使马良部属捣毁,并大打出手伤害演员学生。鞠思敏闻讯后,立即呼叮教育界同仁,以济南教职员联合会的组织出面联络各界与当局力争,做学生后盾,祝晨先生被推为联合会宣传股长,挥笔声讨山东省长屈映光、济南镇守使马良。文章淋漓尽致,读者为之动容。借先生之笔,给军阀当局增加压力,终使当局承认错误,赔偿损失。
  1922年秋,祝晨代于明信先生出任一师校长,直至1926年春,先生前后于一师服务八载。宣传民主、科学、抵制强权专制;聘请女教师,增设体育、艺术、音乐等专科,于附小招收女生入学,邀请海内外学者、教授来济讲学,如周作人、陶行知、黄炎培、张伯苓等都曾来济讲学。先生责成一师学生笔录讲稿,印刷成册,分发省内各校。正如先生自己所乐道的:“对学生的培养教育、采取大包围政策。所谓大包围者,是指学生在校之耳闻目濡,无处不是教育之内容,无时不受文化之浇灌,促使培养一代青年从速成长。”
  1925年12月25日,为蔡谔誓师云南护国北阀十周年纪念日,祝晨于一师举行的纪念会上讲话称“吾人从云南起义,北伐讨袁这一历史教训中,悟出知识分子只有和工农结合,别无他途”。
  这番议论,立即触犯了省政当局及军阀张宗昌,1926年3月开学前、省教育厅明令撤销祝晨先生一师校长职务,祝晨交代校务后,于1926年暑假,赴北京艺文中学参加暑期讲习班,自称做“老学生”。同时,整理我省民歌、民谚准备出版。九月返回济南,正值广东革命政府秣马厉兵,行将北伐前夕。是年冬,济南政局动荡,侦缉密报奉系军阀张宗昌:济南赤化党(指当时的国共两党)的大本营在第一师范,并由前校长王祝晨暗中指挥。张闻讯后,当即手令逮捕祝晨先生,幸先生事先有所耳闻,连夜走南京,经武汉奔赴广州。
  1927年1月,祝晨自广州随北伐军回到武汉,据先生自称:“于武汉入党义训练班受训(据杨希文同志追溯先生是1923年参加国民党),所长董必武讲工人运动,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讲社会学,李季讲社会主义,恽代英讲青年运动,李汉俊讲唯物史观,在这里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比批判了形式逻辑学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结业后,祝晨服务于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农民运动促进会,随北伐军继续北上。不久,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农民运动促进会被武汉政府解散;祝晨奉命返回武汉,国民党中央党部改派先生为山东党务指导员。斯时,全国正处在白色恐怖中,先生从武汉来到山东后,国民党右派窃窃耳语:“王祝晨是赤化党,”这种谣传实乃是国民党右派借以抵制先生深入山东政局的挡箭牌。然先生不为所动,依然编辑《三民主义教育实施之研究》,以阐发孙中山先生晚年的革命主张,并以此揭露国民党右派企图加害于先生的阴谋。不久赴南京。出席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先生果敢的行动,再遭山东国民党的当权新贵连电攻击,终无奈先生何!
  1928年国民革命军入鲁,山东教育阵地被国民党右派控制,一些进步教育工作者多受压抑,先生亦在其中。自1928年到1937(抗日战争爆发)的十年间,先生先后任教于曲阜二师。聊城三师、济南一师、济南高中等校,常席不暇暖、即被迫离去。1929年于曲阜二师附小主任任内,曾支持二师中共党员学生马秀三、张风来的建议,排演“子见南子”一剧,参与二师校长宋还吾答辩书的拟定,引起了封建势力的强烈反对,终因“子见南子”案而去职。1930年先生转来聊城三师任教时,又因批评南京政府关于对中东路的问题措置不当,再次被迫去职。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祝晨正在济南一师任教务主任,为支持学生请愿,遭当局深忌。1932年春,济南各校大批共产党员、进步学生遭逮捕,先生也被当局视为“准共产党”,解除主任职务。此后先生迫于生计,应聘执教济南高中,常嘱工友将其锁于教员宿舍内,避祸读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祝晨已年过半百,仍激于民族大义,决计随流亡学生徒步南撤,辗转到鄂西郧阳、均县一带。山东各地学生会合后,教育部定名为“国立湖北中学”,祝晨任教于此校。当年12月,祝晨离开湖北中学,只身应聘去西安省立高中执教。武汉政府为组织山东流亡的中小学教职员,教育部特委派祝晨先生充任三战区教师服务团团务委员。
  1938年3月,先生赴老河口,从此先生又肩负了战地宣传工作。10月武汉失守,祝晨率教师服务团男女团员和山东籍千名流亡学生徒步入川。这时,祝晨年事已高,身兼数职,然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跋山涉水,从无倦容,同行诸后生为此缅怀至深。
  1943年教师服务团解散,祝晨任教于四川绵阳国立六中,1916年2月受三青团控制和影响的学生,在国立六中掀起反苏游行示威,纠合不明真相的青年,围攻部分抵制示威的学生,祝晨坚持真理,反对挑动学生互殴,置个人危险的处境而不顾。
  1946年冬,先生返回济南,1947年任教于济南一中、正谊,直到1948年济南解放。在这期间面对当局特务横行,“劫收”成灾,祝晨鼓励学生争取早日解放。是年秋,祝晨作为教师代表,出席省市纪念孔子大会,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主任、山东省主席王耀武等党政要人均在座,祝晨登台讲话,严厉抨击政治黑暗,贪婪成风,听讲的中小学教师为之动容。个别三青团分子如坐针毡,三番五次递条子,驱祝晨下台,祝晨则巍然不为所动。
  1948年秋,济南解放,此时祝晨避居七家村,解放军入城工作队派庄子正走访,祝晨见庄后道:“我想,这几天会有人来我我:”一语说出了祝晨盼解放的殷切心情。九月末,祝晨以正谊创办同仁之健在者倡仪复校,任复校委员会主任。綦际霖副之。私立正谊中学终经曲折艰辛之历程,终于在崭新的时代复课了。
  正谊复校的同时,祝晨受济南特别市军管会文教部委托,就任济南中学(现在济南一中前身)校长。1949年8月他被推为济南市政协副主席,1950年3月被推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1954年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调充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祝晨晚年目睹人民革命胜利,心情愉快,溢出言表。
  解放初期,祝晨遇事困惑,庄子正(一中党支部书记)劝祝晨道:“旧社会一片漆黑,先生崇尚真理,追求进步,虽为一己之言行,足以光照他人;解放后,乾坤朗朗,虽有进步,也相形见绌……。”祝晨深以为然。先生从古稀之年,面对晚辈,从谏如流,诚属不易。先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始终坚持党的政策,团结教育知识分子,如一中复校之初,部分同仁背负政治包袱,心怀疑虑,不敢坦诚对党言。一天,祝晨召集诸同仁剖示党的政策,陈说利害。祝晨语重情长的话,终于解除了许多知识分子的疑窦,贯彻了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发挥了他人难以发挥的作用。祝晨本此精神曾于1960年在山东省政协委员会会议上,以《唯有跟着先进派走的一条路》为题,做了他78岁总结。他引用近代中国大量资料,来说明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国泰民安。
  1967年9月11日,祝晨病逝于济南市立第一医院。1978年11月2日,省垣各界于英雄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了骨灰安葬仪式。
  山东教育界前辈张默生先生在《王大牛传》中写道:王老听到大家称他为“大牛”,他毫不介意,反而还很谦逊的说:“许多人都叫我‘大牛’,我觉得大牛不巴结上司,不为自己享受,独为农夫服务一生,死后又把它的皮、肉、毛骨供给人类、这样伟大的牛,我自愧弗如。”
  又据张默生先生《异行傅》介绍:先生惯用音同字不同的汉字来书写自己的名字,借以说明自己思想演变。先生早年自书其名为“柱臣”,是愿作专制政权的栋梁之臣,后改名为“塵塵”,正说明先生以涤荡社会之污赃为己任,故以塵尾做成的拂自命,继而三书为“助宸”,宸与辰通,先生自名为“助宸”者,乃借以说明将致力于社会,使光明早日来临。晚年又把自己的名字写成“祝晨”,实乃祝贺一切美好的向往,终究到来了,是颂祝光明,颂祝社会主义的实现。至此,先生的名字始乃确立。笔者一并记此,来说明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九辑并发表了《革命老人范明枢》、《抗战功臣万春圃》、《从举人到革命者——亓养斋生平》、《附录打不得九论》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