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济深在南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167
颗粒名称: 与李济深在南京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6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与李济深在南京,刘子衡与李济深同在南京研究如何遏止内战。其时,中共方面董必武在上海促李济深到北方作策反工作。
关键词: 山东 李济深 南京

内容

在抗战胜利之后,马歇尔七上庐山与蒋介石共谋边谈边打,以达到其专政目的之时。刘子衡与李济深同在南京研究如何遏止内战。其时,中共方面董必武在上海促李济深到北方作策反工作。刘子衡对李济深说,空讲民主理论不行,必须想办法抓实力。他对李济深说,南方的实力你该抓,两广如陈铭枢、余汉谋、张发奎,都是你原来的部下,北京李宗仁也是你的老相识。北方我有几个学生如王耀武、王敬久、李玉堂、方先觉、董钊等,都是握有实力的集团军总司令以上的人。我能说服他们,他们也能听我的话,他们虽是蒋氏嫡系,但都相当厌战,你如北方一行与之联系,对反内战是可以起作用的。何况李宗仁、顾祝同都与你关系不错。当时李亦甚然其说,曾几度决心北上。他劝李济深不要顾虑太多。只要能抓住南北方的这些实力,迫使蒋介石软化是很有可能的。李济深当时是军事参议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无故北上,怕引起别人怀疑。于是他先找当时最有权势而私人关系还不错的参谋总长陈诚,吐露了一点北上的意思,意在试探一下。陈诚直接对他说,现正调兵遣将,何必急于到北方去,反而劝他先到庐山多与蒋介石谈谈。李济深以为先到庐山,看蒋介石能否接受意见,然后再作北方之行也好。刘子衡见李顾虑重重,便逼问了一句:“北方之行你怕他怀疑,你到庐山对他诤谏,敢保证不再有汤山之危吗?”(1928年蒋介石曾因李济深反对内战被扣留在汤山)李济深听后,为之赧然。并说,这个人,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谁敢保他的险。刘子衡见李犹豫不定,未再相强。迨李济深登上庐山之后,虽与蒋介石不时见面,而蒋介石却避重就轻,不得要领,反而为他特备公馆留他牯岭避暑。羁留之意与1928年汤山软禁,形异而实相似。及上万言长信,责之以大义,亦未引起重视。李不得已,方以孩子出国,必须安排一下为辞而回到南京。此事经过,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67辑,李济深口述,张克明整理的《李济深先生略历》第154页上,略有记述。但对回到南京之后的事情未提,这里有补叙一点的必要。
  在李济深回到南京之后,与刘子衡在李的住所,或玄武湖内桥附近一家素食店中时常吃饭计议如何中止内战问题。认为蒋介石私心太大,对国家人民利益全不放在心上,已经达于不可理喻的境地。必须以兵戎制其兵戎。最后决定李到上海与中共和各民主党派联系,进而转往广州、香港策动两广作出响应,刘则仍回北方来作有军事实力的军人的工作。分别之日,李济深、刘子衡与辛亥革命志士孙墨佛三人在广东餐馆安乐酒店聚饮,并合影留念。在计议已定之后,李济深并亲到下关车站送刘、孙二人北上。临别频频握手,互勉壮行,相期成功。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九辑并发表了《革命老人范明枢》、《抗战功臣万春圃》、《从举人到革命者——亓养斋生平》、《附录打不得九论》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