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从举人到革命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161
颗粒名称:
从举人到革命者
其他题名:
——亓养斋生平
分类号:
K827
页数:
9
页码:
43-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亓养斋从举人到革命者的一生生平,中坚决地站在反封建的最前线;站在爱国斗争的最前线,他九十高龄为革命犹献余热,是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缅怀的。
关键词:
山东
亓养斋
革命者
内容
我的祖父亓因培,字养斋,山东莱芜县大官庄人,生于1861年9月22日,卒于1953年4月26日,享年92岁。幼年家贫,就读于外祖家。18岁中秀才,39岁中举人。为了生计,19岁开始了教书生涯。辛亥革命后任教于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在菏泽县)。教书期间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并自治印章文曰:“实行家”。服膺行而后知的学说。
六中的校训是“习勤养勇敬业乐群”,他身体力行,常为全校师生的表率。他很支持“学生自治会”,在大操场北头。他亲自参加劳动和指导,用三合上夯筑了一个高五尺、一丈见方的台子,作为学生开大会,自治会改选以及运动会的指挥,是学生群众活动专用的高台。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在点封日货,查禁毒品、揭露曹琨贿选各方面,学生自治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六中在“五四”运动中,学生罢课,老师罢教,校长丛连珠与北大校长蔡元培采取了同一步骤,师生之间很团结,配合很密切。菏泽县城的革命运动完全控制在学生手中,把毒犯商会会长押到县政府,县长立即升堂审理,并查封商会;菏泽地区十一个县,参加贿选的代表们,都麕集在菏泽县城里,他们的姓名和住址,学生自治会在几天之内就全部掌握了。在贿选活动高峰时期,学生会布置了昼夜值班者数百人,大大限制了代表们的罪恶交易。直到贿选结束后,学校才复课。从“五四”开始的青年运动和全国各地一样,菏泽地区以六中为中心的种种爱国运动以及校内诗歌研究会、历史研究会、数理研究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在专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地发展起来。其中有一个研究会的名字叫“心学会”,是相互间忠诚坦率地申述个人思想见解的组织。其指导教师由丛连珠、亓养斋、范明枢、张雪门等人轮流担任,会员多是勤奋好学、素寡言笑、被称为“小老头”的学生。心学会的神秘性,在于“小老头”们在青年运动中的各种表现:化装捉拿毒犯商会会长,追踪贿选代表,查封偷卖日货的奸商等难度较大的工作,领头的多数是他们。他们为什么对于对方的底细这么一清二楚,始终是个迷。“小老头”们受到同学的尊敬和崇拜。青年运动的声势在菏泽地区越来越大,再加上拳术会在大操场上不断地表演,社会上连当兵的也从心眼里佩服六中学生的高超武艺。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年运动在社会上的影响更大了。“习勤养勇敬业乐群”的真正含义,通过“学生自治会”所推动的青年运动,学生们有了更深的体会。但是由于丛、亓、范、张等人都是尊孔的,因而“打倒孔家店”的说法,在第六中学里,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有些老师的言论中流露出对宋儒学派的虚伪说教的厌恶。有的老师就攻击宋儒说:“宋儒是孔子的叛徒”。因此,在六中,《易经》、《论语》、《孟子》之类的书和秘密流行的《孙文学说》(当时在第六中学里有个“六中商店”,从店内能买到《孙文学说》)同是学生的业余读物。唯独《易经》一书,由范明枢、张雪门轮流讲解,不讲解学生是看不懂的。当学生问到我祖父:“老师为什么不给讲《易经》?”时,他虚心地说:“我学《易》虽然也有多年,不如范老师、张老师学得好。”他们之间的相交相知是很深的。
1917年的秋天,我祖父被选为广州非常国会护法议员(泰安、莱芜、新泰、费县、蒙阴、沂水、肥城七县选出的唯一的护法议员)。学生给老师送行,合影留念。他的朋友韩季和送他的诗里有“北国烽火年复年,六十南走友中山”之句。他那年是58岁,以一个“实行家”的身份,参加护法运动,同曹琨的伪国会相对抗。舆论界对孙中山所领导的议员们称为“护法议员”,把北京的贿选议员叫做“猪仔议员”。
二
1917年秋天,我祖父跟随孙中山在广东参加护法(临时约法一一共七章五十六条,公布除旧布新的各项法令)斗争,任国会议员。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发动叛乱,围攻总统府,炮轰观音山国会。孙中山化装为中医,绕出叛军阵地。宋庆龄由卫士保护冲出叛军前哨,登上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国会议员从观音山住所经叛军搜身后放行。我祖父走出大门时,身穿汗褂和短裤,赤脚穿拖鞋,把褂襟敞开对叛军说:“就这身裤褂拖鞋。”判军挥手放行,继续搜查出门的议员们。所有的钱物几乎全被抢光,而我祖父把多年的积蓄缝在汗褂背面,幸免洗劫。
我祖父逃出后,和许多爱国人士如丁惟汾、于洪起等,拟定并发出声讨陈炯明的宣言书,并在上面签了名(我于1983年赴美国探亲时,从我姐姐亓丰珍那里得到她保存的这份宣言书)。而后我祖父自海路绕道安南,再回到云南,从云南经过四川,于1924年秋回到原籍莱芜。自海路绕道者共七人,所有费用全靠我祖父一人负担,因为他们六人的钱都被搜去了。其中有阎绶青、邓××等。他们有一张照片,背景是竹林,他们自称为“竹林七贤”。我祖父于像片下面题词曰:“文不逮建安七子,狂不及竹林七贤,作者七人其迨庶几,而夫其徒然。”他们多数都在沿途做了日记(我祖父曾和阎绶青核对过日记,相互补充),可惜都找不到了。他们七人从海路绕道回原籍,是一种集体行动,何况还带着很多宣传材料呢?我家原有很多照片,是我祖父和孙中山以及其他革命人士一起照的,还有关三民主义的单行本、各种小册子以及他们的很多日记短文等,可惜在抗日战争中全部丢失无存(我父亲亓润田在日本任留日学生总监督时和孙中山的合影也丢失了)。
三
我们家境是地少人多,粮食不够吃的,可我祖父说:“我卖地也要供孩子们上学!”在我祖父的支持与培养下,我父亲亓润田和我四叔亓淦田都去日本留学,其他叔叔们都是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毕业。我七叔亓滋田历任本溪、北京钢厂及济南钢铁厂工程师(现已退休),他们曾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这都是我祖父培养教育的结果。
我祖父一向主张男女平等,他不但供男孩子上学,也供女孩子上学。我三姑亓楣田(已故)和我二姐亓丰珍(全家现在美国),她们十二三岁就被我祖父送到济南上学,并动员她们把发辫剪掉。当我祖父送她们到济南上学时,首先碰到的阻力是我七祖父,他气冲冲地对我祖父说:“供闺女上学是傻瓜!”我祖父一笑置之。
我三姑和我二姐不但得到了求学机会,同时也避免了缠足之苦。说到缠足,在我祖父的劝说下,我祖母是莱芜县最早的放足者,当时莱芜县政府曾发给我祖母一张“放足褒奖状”。
我还记得,有一年的寒假,我三姑和我二姐从济南来家,我祖父领着她俩,带上煎饼卷,到集上去宣传放足。
由以上事实来看,我觉得我祖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排除一切压力来反对封建制度和陋习,实属难能可贵。
1928年,孙良诚(当时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召开全省县长会。会上他宣布今后放县长需要举行仪式。这时我祖父站起来说:“清朝放县长挂虎头牌,我们也挂虎头牌吧!”孙问道:“是哪县的县长?”答曰:“博山县长亓因培”。孙厉声说:站着!”我祖父被罚了站、当时在场的县长中有他的几个学生都哭了。我祖父立即辞掉县长职务回到原籍莱芜。
我七叔开滋田在泗水县政府担任会计时,1930年1月,国民党举行直接记名投票选举,当时规定的候选人名单上有五个人,必须选其中二人,另外一个自由选举。我七叔选的名单上头一名张苇村(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第二名韩复榘(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另外一人选的是宋庆龄,不过他将“苇”字写成“伟”字,“榘”字写成“蕖”字,结果这两票成了废票。开票以后,韩复榘火了,指名要我七叔来济南。我七叔闻讯连夜赶回莱芜大官庄。我祖父问明此事后说:“还成了他们的天下啦!选宋庆龄是对的,给他作废票也是对的,他要抓人,叫他来抓我!你赶快上北京考学去吧。”
以上事实表明:我祖父是不畏强暴,反对当时黑暗统治的,并且能急人之急。他这种精神对下一代有很大的影响,举例如下:
1923年,张宗昌下令抓于恩波(字洪起),他逃到青岛找我父亲(当时是青岛港政局货务股股长),他立即拿出自己的一身西服、一顶礼帽,给于洪起化好装,把他送到一艘货船上,从海路逃到广州。
1924年,共产党员马纳川(是位画家),被张宗昌追捕得很急,他逃到青岛后被捕。当时青岛市市长赵琪(他和我父亲在日本留学时同学)。我父亲听说马纳川被捕,凌晨急忙赶到赵琪家,赵琪尚未起床,他直入赵琪内室,对赵琪说:“马纳川是我的学生,你把他交给我吧!我教育他。”赵琪说:“马是要犯,以后有什么问题你可得担着。”我父亲说:“那没有问题,我担着。”我父亲把马保释后,去当铺当掉自己一件皮袍,给马纳川作路费,从海路把他送走。
1944年,刘伯戈(莱芜县伪县长)下令清乡,清乡队率人马来到大官庄。这时大官庄上有五六位地下共产党员,他们找到我六叔亓灏田(字若梁)。我六叔说:“走,上我家去吧!”这时我六叔手握一根手杖,急匆匆奔至大门口,站在大门正中,面对清乡队气势汹汹地逼问,我六叔从容不迫,利用同清乡队长的师生关系,使几位同志化险为夷。
我父亲于险难之中救出于洪起、马纳川等人,以及我六叔救出五六位中共地下党员,我祖父知道后都很支持。
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济南不守,莱芜沦陷,大好河山落于敌手。这时莱芜城里的日寇汉奸派上洋车到我庄(离城三十里)来,想劫持我祖父去城里讲话,遭到我祖父的严词拒绝。接着他便去我二姑家暂避。但他们并不死心,打听我祖父的下落,想逼迫他出来为他们办维持会,但我祖父誓死不就。
1939年的春天,全家人送我祖父出走,我祖父说:“城里的日本兵找我找得很急,我现在要走啦,我到哪里去你们也别问。我走后也不要到处找我。如果有一天,你们听到我被敌人抓去了,你们在家里出丧就是,我是一定要碰死!”全家人一听这话,都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过去了,家里人得不到祖父的消息,都在为他焦虑、挂心、叹息、流泪。
突然有一天,我祖父托人捎来了口信,说他自离开家以后,直奔沂蒙山区。先是蒙阴一带的亲戚朋友把他接到家中去住,接着由第四联合中学李澄之校长(后来是山东省副省长)派人把他接到四联中。校址在蒙阴坡里。我祖父因为我高中还差一年就毕业,叫我去四联中上学。
我到了四联中,首先见到了教务主任彭畏三,他是当年济南女中我的英文老师。祖父又领着我见了总务主任耿光波,训育主任徐启周及各位老师们。李澄之校长兼任高三英文课,徐步云老师(即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陶钝)担任国文课。他们都是“抗敌协会”的成员。我祖父和范明枢同住一屋。他们俩人被称为沂蒙山区的“抗战老人”。范老对我说:“你祖父很勤快,多是他做饭,我光等着吃。”我常见我祖父擀面棋、炒豆腐或炒鸡蛋,另外买馒头和煎饼。我一有空就去帮他做饭。我祖父也会缝补衣物,正是因为“少贫贱,多能卑事。”在艰苦的抗战岁月中,完全没影响他的乐观精神,他和范老经常是谈笑风生。
有一次开全校师生大会,同学们登台发言辩论“统一战线”问题。在开会之前,学校领导请我祖父讲述他跟孙中山革命的事迹。
敌人向鲁中南展开了“大扫荡”,学校便把范老和我祖父送到西山峪庄乔子年大爷家隐蔽。乔大爷是位开业中医大夫,子女甚多,请了一位家庭教师,特聘请范老给他们讲《左传》,我祖父讲《书经》。两位老人上课让我旁听。两位老人讲得是那样细致、生动而有风趣,例子举得恰到好处。他们根本不看书本,娓娓讲来,连小注都讲得清清楚楚。凡讲过的课,范老都是让我背诵,必须背得烂熟才能通过。我在这两位老人的教诲下,不仅粗通典籍,更难得的是学到了一些革命道理。有一次下课后,给我一个作文题,题目是“山居”,要用文言作。范老圈圈点点地给我批改得非常仔细,并当面予以指点。范老那认真负责的精神,我从中受到很大教益。
敌人扫荡频繁,夜里不能在家睡,我们同乔大爷一家人,在山坡核桃树下睡过四夜。只见我祖父手托一个白床单,我让他垫着坐在地上,他就是不肯,说是给我拿的。我祖父对我竟是这样的疼爱,我感动得偷偷地流下了眼泪。我们在羊栏里住过,也冒着雨在棒子地里住过。有人把大块山石凿了六尺多长,直径二尺来宽的圆筒状的石窟,若要进去,必须先进脚,后进头,不能翻身,四周冰冷,我祖父这八十老翁曾在里边躺过一夜。
有一天吃午饭时,我突然发现范老那大把飘在胸前的银须不见了,我问:“范爷爷,你的胡子呢?,他说:“敌人正在各处指名找我这个大胡子,只有用这个办法来迷惑他们!”我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心想:再长多少年才能长出那么大把银须呀!
我们所住乔大爷的庄叫“西上峪”,有一天晚上敌人放火烧了邻庄“东山峪”,滚滚的浓烟顺风飘到西上峪来,敌人扬言明天来烧西上峪。我祖父对我说:“我年纪太大了,腿脚又不灵,不能再给他们(指李澄之校长和老师们)添麻烦,我们到蒙阴一个亲戚家隐蔽一时吧!”在亲戚家住了五六天,便经过大黄庄回到了家中。家里派人到处打听不着我们的下落,认为我们已不在人世了。我母亲由于挂念我而患重病,命在垂危。敌人扫荡越来越残酷,在家也无法存身,我祖母把我祖父和我送到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庄(朱家沟)隐蔽。我记得祖父很勤劳:在严寒的天气里,站在院子里砸炭泥,我要替他砸,说什么也不让。
1941年,我母亲去世后,我便上安丘、沂水一带上学,以后接着在中学里教书,从此便离开了我敬爱的祖父。
1940年,山东省各界人民,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领导下,举行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联合大会(会址在蒙山脚下青驼寺镇)。在此次大会上,复选出席国大代表会的国大代表61人。我祖父光荣当选为地区国大代表。在这次大会上成立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经投票选举出地区参议员49人,我祖父又光荣当选为参议员。
1940年2月,山东省宪政促进会在鲁南成立。我祖父当选为会长。
1940年9月,鲁南国民抗敌协会正式改名为中国国民党抗敌同志协会。我祖父当选为监委。
1946年春天,我侄子亓同五和族叔亓玉常,用担架抬着我祖父去小辛庄开了三天会(祖父时年85周岁)。刚一进门,县委王醒政委从屋里出来迎接。事后家人才知道我祖父是莱芜县民主政府的参议员。
1948年,莱芜解放后,胶济铁路要修复,亓氏杨家老林柏树很多,县府邀请亓氏族人开会,我祖父在会上说服族人献出杨家老林树木,支援胶济铁路复修。
祖父在家庭中经常向子孙们讲社会主义的好处,他说,“将来就不用老黄牛耕地了,你们长大了,学开拖拉机了!点灯不用油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给孩子们的信中提到解放后情况说:“百物欣欣向荣,凌乎唐虞之治。”
1951年,这时祖父已90岁,耳不聋、眼不花,写字不需戴眼镜。当我回家探亲时,他对我说:“我很想念澄之、希文(杨希文,后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步云他们,我很想到济南去再为人民做点事儿。”我劝他说:“你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心有余恐怕力不足了。去了还得派上人照顾你,我看还是不去吧!”他很不愉快地没吱声。我是理解他的心情的——虽已年迈,但为人民服务的心还是炽热的。
1953年4月26日,我敬爱的祖父竟弃我们而去。他一生中坚决地站在反封建的最前线;站在爱国斗争的最前线,他九十高龄为革命犹献余热,是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缅怀的。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九辑并发表了《革命老人范明枢》、《抗战功臣万春圃》、《从举人到革命者——亓养斋生平》、《附录打不得九论》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亓丰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