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宿将石敬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149
颗粒名称: 西北军宿将石敬亭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1
页码: 442-4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北军宿将石敬亭,石敬亭是著名爱国将军冯玉祥的部将,他早年追随冯玉祥将军,参加反清斗争。自滦州起义起,他在反对帝制、推翻北洋贿选政府、参加北伐及抗战御侮的斗争中,起过一定的作用,表现了追求进步、崇尚革命的精神,是冯玉祥将军的亲密助手和忠实下级。在西北军鼎盛时期,石敬亭曾同时兼任着四项重要职务,即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的总参谋长、第六方面军总指挥、训练总监、陕西省政府主席。当时他真可谓名声显赫,红极一时等情况。
关键词: 山东 西北军宿将 石敬亭

内容

石敬亭是著名爱国将军冯玉祥的部将,他早年追随冯玉祥将军,参加反清斗争。自滦州起义起,他在反对帝制、推翻北洋贿选政府、参加北伐及抗战御侮的斗争中,起过一定的作用,表现了追求进步、崇尚革命的精神,是冯玉祥将军的亲密助手和忠实下级。在西北军鼎盛时期,石敬亭曾同时兼任着四项重要职务,即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的总参谋长、第六方面军总指挥、训练总监、陕西省政府主席。当时他真可谓名声显赫,红极一时。
  一
  石敬亭,字筱山,山东省利津县吉杨庄人(今前刘乡西冯村)。1884年10月21日出生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祖父石云峰执教30载。父子全,母贾氏,共有子女4人,石敬亭居长。
  石敬亭,自幼聪颖爱学,少年志高,喜武,性格刚直,为人淳厚。他8岁起随祖父读私塾两载,后入县城东津学堂上学,学业优秀。1901年毕业于利津单级师范。石敬亭的青少年时代,正处满清政府腐朽透顶、风雨飘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兴未艾的高潮中,革命团体相继成立,革命刊物大量涌现。他18岁赴奉天讲武堂学习,19岁投笔从戎,加入清军新军第一混成协当学兵。不久,在二十镇七十九标第三营升任排长。1910年,他接受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积极参加了推翻清王朝的斗争。是年夏,由王金铭、施从云发起,石敬亭、孙谏声、张振甲、董锡纯等人参加,成立“山东同乡会”,以此为掩护,在山海关外筹措款项和武器弹药,秘密进行反清革命串连,积极策划起义,作推翻清王朝的准备。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进一步激发了二十镇的中下级军官的反清革命气氛,加速了他们的起义步伐。1912年1月1日,新军第二十镇七十九标第一、二营管带王金铭、施从云等接受同盟会指示发动起义,于3日在滦州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由王金铭任都督,施从云任总司令,冯玉祥任参谋长,通电檄告全国,率领驻滦州的七十九标官兵,向京津进发。这时石敬亭一连人担任后卫,阻止敌人追击。在革命派官兵进攻途中,佯装起义的二十镇七十九标第三营营长张建功突然率部袭击起义军,双方展开激战。随后袁世凯调第二镇统制曹锟配合通水镇总兵王怀庆领兵镇压,终因起义军队兵力过于单薄,惨遭失败。王金铭、施从云等数十人遇难。石敬亭负伤后幸存出逃,遂投绥远混成旅徐廷荣部,先后任参谋、参谋长、骑兵营长。1913年,蒙古土匪进犯百灵庙,绥远都统张绍曾令混成旅前往剿除,经数日激战,将土匪击溃。当时任混成旅参谋的石敬亭,以百灵庙剿匪的赫赫战功被晋升为该旅参谋长。
  二
  1914年,经徐廷荣推荐,石敬亭投奔冯玉祥部,此后在冯军部下长期任职。在2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石敬亭紧随冯玉祥将军,浴血奋战,辗转南北,历经极其艰苦复杂的斗争。在治军、施政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他不愧为冯玉祥将军的亲密助手和忠实下级。共同的理想和斗争,使他们牢牢联系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1914年10月,冯玉祥统辖的陆军第七师第十四旅,改建为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冯为旅长,石敬亭任差遣。石在任职期间,由于富有牺牲精神,严守纪律,吃苦耐劳,对官兵上下和睦,以及他崭露头角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冯玉祥的信任。1917年,冯玉祥为培训团以下军官和士兵,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在常德成立军事教导团,按期(每三月一期)举办军事培训班。军事教导团分军官教导团和军士教导团,教导团团长由鹿钟麟担任,石敬亭、门致中等任上尉教官。在军事教育中,因为石敬亭知识面广,经验丰富,讲解生动,能理论联系实际,因而得到学兵的好评,也受到冯玉祥的赏识和器重。1920年,冯玉祥领导的第十六混成旅由湖南撤至河南信阳驻防,石敬亭升任少校参谋,仍兼任学兵团和教导团教官。1921年,冯玉祥部参加讨伐陈树藩之役,随军入陕,第十六混成旅扩编为第十一师,冯玉祥升任师长,石敬亭升任主任参谋。1922年夏,冯玉祥率部参加直奉战争,在驱逐赵倜之后,冯玉祥继任河南督军,石敬亭被任命为河南督署军务科长。这时他协助冯玉祥招募了五个新兵团和一个学兵团,石敬亭兼任学兵团团长。是年冬,冯玉祥被调任陆军检阅使兼北洋常备军第十一师师长,率部移驻北京南苑,将所部编为一个师和三个混成旅,另有学兵及手枪队各一团,石敬亭被任命为第十一师参谋长兼学兵团团长。这时该部有学兵1000余人,大部分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石敬亭把他们编成步兵一营和骑、炮、工、辎各一连。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学兵团的训练上,要求极为严格。成绩非常显著。再加教官都是陆军大学、日本士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的毕业生,教学颇为认真,这样学习了两年,直到第二次直奉战争开始后才结束。这批学兵的学习课程,一般都与军官学校毕业生不相上下。以后西北军的中级军官,大部分是这个学兵团出身的。
  冯玉祥所统率的军队,素以能吃苦善战爱民著称,这是与他有一套独特的练兵方法分不开的。石敬亭忠实地按照冯玉祥的方针练兵、带兵。他常对官兵讲:“当军人必须有忘我精神,应当受命之日忘其家,临阵约束忘其亲,援桴鼓执戈矛则忘其身。”又说:“战争之事,艰难惨酷,或跋涉于冰天雪地之间,或驰骋于酷暑寒瘴之乡,或露营于雨雪,或昼夜兼程。寒不得衣,饥不得食,渴不得水。在枪林弹雨之中,血肉横飞,极人世所不得之惨,受恒人所不经之苦。这种精神和体力,非于平时养之有素,练之有恒,岂能堪此!”在讲到忍耐的重要性时,他说:“军人须有忍人之所不能忍,耐人之所不能耐的精神。在大风大雨中能站稳的人,才是真能救国的人。在被打掉了牙时,要连血吞下去。”在练兵方面,石敬亭非常注重官兵的体力锻炼、射击训练、劈刺训练、夜间训练,耐热、耐风、耐雨锻炼。1922年在北京南苑练兵时,为适应山地作战的需要,石敬亭命各连在营房外面筑成连绵不断的假山。官兵每天早起后即围着营房爬假山,先是徒手,后是全副武装去跑。西北军冷练三九,热练三伏。1922年和1923年的严冬季节,冯军在南苑举行了全军夜间挖战壕比赛。当时地面冻裂四五寸,用大镐凿土,就象碰到石头上一样,不能凿进分寸,而且严禁用火烤化冻地。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挖好,困难很大。全军士兵把练操用的铁杠打成扁头凿土,有的手腕被震伤。为此比赛,因工负伤者达数十人。由此可见冯军练兵的强烈程度。石敬亭练兵严格,为提高冯军战斗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冯玉祥将军在《我的生活》一书中,曾这样称赞石敬亭:“我停兵浦口时,徐廷荣介绍他来我处。历任差遣和教导团教官,学生无不敬爱。其人肝胆义气,勤勉惕励,对主官真心实意,对同僚上和下睦,言动有准则,事事有计划,国民军训练教育之事,他负责最多,出力最大,功勋是不可泯灭的”。又说:“石敬亭对于战史一门有特殊的心得,真是国家有用的大材。”
  三
  石敬亭跟随冯玉祥将军参与了中国历史上许多的政治斗争和重大事件,其中多数属于反帝反封建进步事业。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了推翻北洋军阀贿选政府的“北京政变”,软禁了贿选总统曹锟,驱逐了吴佩孚,处决了北洋政府财政部收支处处长李彦青。在此期间,驱逐清皇帝溥仪出故宫,扫除了满清王朝的痕迹。冯玉祥电请孙中山先生主持建国大计。尽管这次政变的成果后来被北洋军阀段祺瑞、张作霖所窃取,但仍然是一次有革命意义的政变。在这次政变中,石敬亭作为陆军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的参谋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又扩编了一些队伍,石敬亭被任命为第五混成旅旅长,翌年天津战役之后,石又升为第五师师长,并兼任西北陆军干部学校校长。
  192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联合吴佩孚、阎锡山围攻国民军,大战于南口,冯玉祥败北,被迫通电下野。为了寻求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冯玉祥带领石敬亭等人赴苏联考察。在苏联,他们看到革命后的兴旺景象,会见了苏联党、政、军领导人,听到了许多有关革命的理论,参观了许多革命后的新建设……所有这一切,对冯玉祥将军确实起了很大作用。这时,他认识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革命的主义,开始与广东革命政府联系。这是冯玉祥及其部下由北洋军阀系统里分化出来正式参加国民革命的开始。冯玉祥从莫斯科回国后,于1926年9月17日联合国民军旧部,在山西五原举行誓师大会,组建了国民联军总司令部,集体加入国民党。会议确定,国民军接受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联苏、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北方协助南方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国民联军由冯玉祥任总司令,石敬亭任政治部长,刘伯坚(中共党员)任政治部副部长。五原誓师,在中国西北举起了革命大旗,数万国民军旧部重新集合在国民联军的旗帜下,对于刚刚开始的北伐战争是个有力地支持和配合,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五原誓师后,石敬亭在共产党人刘伯坚的协助下,负责国民联军的党务、教育训练、政治宣传和组织建设等工作,使国民军的组织纪律性有了显著的进步,政治宣传鼓动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官兵一律佩带红色臂章、袖章、上印“真爱民、不扰民、誓死救国”十个大字。在石敬亭、刘伯坚倡导下,办起了军官教导团、军士教导团、骑兵、炮兵、辎重兵教导团、军官、军械、军医、警察等16所军事教育团、校。1926年9月27日,召开了国民党国民联军代表大会,成立最高特别党部。石敬亭、刘伯坚、方振武等12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上并做出了军队帮助地方发展党务和民众团体的电令,这对发动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内蒙等地的民众运动,促进北伐战争的胜利,都起了很大作用。
  1926年冬,冯玉祥组织国民军进行北伐战争,石敬亭被任命为国民联军第五军军长。他率军艰苦跋涉数千里,绕行沙漠,取道甘肃、宁夏,连克北洋政府军队,平定甘陕,1927年初进驻陕西。是年春,冯玉祥的国民联军正式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玉祥为总司令,石敬亭任总参谋长。不久,冯玉祥率部向河南进军,并将所部编为八个方面军。原来冯玉祥以于右任为驻陕总司令,主持陕西省的军政事务,此时于右任离陕前往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工作,冯玉祥即留石敬亭为陕西省政府主席,主持陕政,并命他兼任第六方面军总指挥,统辖驻陕部队,仍保留他的第二集团军总参谋长职务。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攻克郑州,与南方国民革命军会师中原。此间,冯玉祥又在河南洛阳成立了一个训练总监部,由石敬亭兼任训练总监。
  1927年夏,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宋哲元从宁夏率部追剿流窜于陕甘边区的黄得贵、韩有禄匪部,将该匪剿平后,于冬季进驻西安,冯玉祥遂将石敬亭调到河南总司令部工作,由宋哲元继任陕西省政府主席,主持陕政,并统辖驻陕部队。此后石敬亭主要执行第二集团军总参谋长任务,协助冯玉祥指挥作战及训练部队。
  1928年5月,国民革命军驱逐奉系军阀张宗昌占领山东,南京国民政府任孙良诚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因孙正在前方指挥作战,冯玉祥派石敬亭代理山东省政府主席职务。当时济南为日军占领,省政府暂时设在泰安。石敬亭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把省政府组织起来,开始办公。
  北伐战争结束后,冯玉祥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于1928年秋到南京就职。冯玉祥离河南之前,把石敬亭从山东调回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让他以总参谋长身份主持第二集团军的日常工作。山东省政府主席职务,由孙良诚正式接任。时隔不久,南京政府召开编遣会议,将第二集团军列为第二编遣区,冯玉祥委石敬亭为第二编遣区主任,主持编遣工作。按编遣会议决定,第二集团军编为12个师,每师1.5万人左右。当时第二集团军有40万人左右,需要遣散一半以上,任务是相当艰巨的。特别是师长、旅长等高级将领,谁去谁留,煞费斟酌。冯玉祥所属的高级将领,大部分是行伍出身,他们由于学识不够,政治头脑简单,在当中下级军官时,都能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为冯玉祥所喜爱。但当升任军师长之后,自己独当一面,权力渐渐加重,便忘乎所以,骄悍成性,不受约束。因此,冯玉祥想在此次编遣中,提拔一部分学生出身的军官担任师旅长,以便逐渐改变高级将领的素质。石敬亭当时在第二集团军中,已经成为学生出身的军官的首领,自然极力赞助冯的主张。在进行编遣时,韩复榘部改编为第二十师,冯便想以这一师为突破口,遂把韩升为河南省政府主席,第二十师师长一职由保定军校出身的李兴中接任。这一措施,不仅韩复榘个人不满,认为是削去他的兵权;其他行伍出身的将领,也都对石敬亭表示不满,认为是他在冯玉祥面前献计进言,企图夺取军队的控制权。因此,后来韩复榘、石友三等叛冯投蒋时,都把反对石敬亭作为一个借口。
  1930年4月,由于蒋冯反目,冯玉祥联合阎锡山反对蒋介石,发生中原大战。在这次大战中,石敬亭任冯玉祥部的后方总司令。由于蒋介石对冯部的分化瓦解,使冯玉祥遭到惨败,所占据的陕西、宁夏、甘肃、河南、河北等数省地盘丧失殆尽,西北军遂解体。冯玉祥被迫隐居山西汾阳,石敬亭寓居天津,过隐士生活数载。
  1933年冬,石敬亭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后又担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1934年至1936年,石敬亭同冯玉祥、鹿钟麟等人,反对蒋介石的对日妥协政策,怀着忿恨不满情绪,入南京陆军大学第三期当了旁听生。其间,石敬亭曾受冯玉祥派遣两次由南京赴北平,要求宋哲元释放“一二·九”运动中被捕的爱国学生。1937年2月,在中国国民党召开的五届三中全会上,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石敬亭等14位国民党左派中央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联合提案,主张恢复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行国共合作。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同年9月间,石敬亭、鹿钟麟随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沿津浦路北上,赴山东桑园一带抗日斗争前线指挥作战,重创日军。
  四
  石敬亭虽然处身在军阀时代,置身于军阀之中,但由于其志以国事为重,在诸军阀中政治作风还是比较贤明的。
  西北军在本质上虽然与一般军阀的队伍没有什么不同,但为了自身的存在,在爱国爱民教育方面,冯玉祥确实尽了一番心力。冯玉祥平日在全军校阅时,当队伍经过阅兵台前,他在阅兵台上常常大声喊着问官兵:“你们是什么人的军队?”官兵答称:“是老百姓的军队。”在操场上或到营房里检查内务或点名时,也常问士兵们:“你们的父母、姐妹、亲戚、朋友是什么人?”答称:“都是老百姓。”“你们吃的、穿的、用的是什么人给你们的?”答称:“是老百姓供给的。”以这种问答形式叫官兵不要忘本,不要欺压老百姓。石敬亭深谙冯玉祥的用意,忠实地执行冯玉祥的这一套练兵方针,并能在平时身体力行。1921年石敬亭任陕西督军军务科长期间,督率官兵修筑了以西安为中心,通往潼关、三原、平凉等4处公路干线,为这一带地区的交通事业力尽贡献。修路期间,时值盛暑,筑路官兵挥汗如雨,沿途民众奔走相告。当时有一士兵问石敬亭:“修路应是民众的事,为何不让民众干?”石敬亭回答说:“现在老百姓都很艰难,我们不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1923年冯军驻防北京南苑时,当时任师参谋长的石敬亭,常在农忙期间,带领部队帮助民众劳动。后来石敬亭担任了师、军级高级将领后依然保持节俭作风。在军中,他和士兵一样,穿灰布军衣,吃一般饭食,经常住宿军营,同样地佩带“真爱民、不扰民、誓死救国”的臂章。在石敬亭任国民军第五师师长的时候,有一名排副吃了群众一斤花生没给钱,石敬亭知道后,打了那个排副20军棍。
  石敬亭对于军阀中的贪污腐化现象是深恶痛绝的。1928年前后韩复榘任二十师师长时,军纪很不好。官兵衣冠不整,有吸烟的,军官中有打牌的。冯玉祥以调韩复榘任河南省政府主席为由把他从二十师调开。为了整饬军纪,派总参谋长石敬亭一度兼任二十师师长。石敬亭到职后,对韩复榘的行为进行了公开抨击,在官兵面前痛骂该师纪律不好,说:“韩复榘把你们二十师带成土匪了!”并痛斥韩复榘胡乱花钱,说:“他的帐我无法替他报销”。后来韩复榘受蒋介石收买叛冯投蒋,还借口说是石敬亭逼的。
  北伐结束后,石敬亭曾一度代理孙良诚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省府驻泰安。石敬亭任职的消息,迅速传及利津县同乡,不少人慕名前来拜望,以图谋一官半职。但石敬亭多不予安置。因此,引起一些老乡不满。有的说:“石敬亭当了大官,不认老乡亲了。”而事实是,他也安置了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有识之士,如高子厚、綦际霖、彭子高、李干忱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任命为高唐、曲阜等县的县长。石敬亭这种任人唯贤、不徇私情的精神,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不多见的。
  1938年9月,石敬亭被任命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战区军风纪上将主任,负责巡视第一、第五、第六战区。1941年任第四军风纪巡视团主任委员。1945年9月,他被派往陕西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后因年迈,于1946年在西安退役,退役后携眷去重庆。1949年夏,石敬亭从重庆去台湾。1951年被聘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957年任国民党第八届评议委员会委员。1969年1月19日病逝于台湾,终年85岁。
  (利津县政协供稿)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集粹》

本卷收录山东自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军事史料,以记述各个时期北洋和国民党军方面重大的战役和军事行动、在山东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军事人物为主要内容。 从我们掌握资料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稿件的取舍上,我们遵循了这样几条原则: 一是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在山东进行的有较大影响的战役和军事活动;二是记述在全国、全省有代表性的山东籍军事人物;三是记述在抗日战场上为国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生平业绩;四是鉴于政协文史资料的特点,对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活动不作反映。所选稿件绝大部分为当事人的“三亲”史料,只是个别有影响的人物史料欠完整,我们请有关专家作了综合编写。 由于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状况所决定,许多著名的军事人物主政一方,或一生的主要经历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另外有的史料撰写角度不同,未从军事方面着墨。这样,为避免重复,我们把一部分军事人物的史料归入另卷。

阅读

相关人物

罗先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