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寒交迫 弃农从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136
颗粒名称: 饥寒交迫 弃农从军
分类号: K827
页数: 2
页码: 396-3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饥寒交迫、弃农从军,孙兰峰(1895——1987年),山东省滕县姜家屯乡大彦村人,字畹九。1895年农历十月一日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兼榨油工人的家庭里。其父亲名孙金銮,母亲王氏。孙兰峰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第二。他的幼年时期,正值清朝末年,政府腐败,国贫家弱。当时他家只有一亩半薄田,8口之家,无法生活,只好又租种了本县鲁姓大地主的7亩地,仍然不得温饱,只好在农闲时间榨油糊口。在此困难条件下,孙兰峰的父母无法让他正式读书。他10岁时,通过说情,伴读于张姓的家塾中。至15岁,因生计所迫,便辍学务农。通过5年家塾学习,他已粗通文字。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非常崇拜,并暗下决心向这些英雄人物学习等情况。
关键词: 山东 饥寒交迫 弃农从军

内容

孙兰峰(1895——1987年),山东省滕县姜家屯乡大彦村人,字畹九。1895年农历十月一日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兼榨油工人的家庭里。其父亲名孙金銮,母亲王氏。孙兰峰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第二。他的幼年时期,正值清朝末年,政府腐败,国贫家弱。当时他家只有一亩半薄田,8口之家,无法生活,只好又租种了本县鲁姓大地主的7亩地,仍然不得温饱,只好在农闲时间榨油糊口。在此困难条件下,孙兰峰的父母无法让他正式读书。他10岁时,通过说情,伴读于张姓的家塾中。至15岁,因生计所迫,便辍学务农。通过5年家塾学习,他已粗通文字。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非常崇拜,并暗下决心向这些英雄人物学习。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他提出的三民主义学说逐渐为人所知,“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在中国农村也逐渐传开。孙兰峰是多么希望这个口号变成现实,从而不再租种地主的土地呀!但1912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不但“耕者有其田”不能实现,整个三民主义学说也成了空文。孙兰峰在失望之余,和当时很多青年一样,认为当兵才有生活出路,因此,1912年山西起义军到山东滕县招兵时,年已18岁的孙兰峰毅然弃农从军。几经转折,先在阎锡山部队巡防第五营二队当兵,当班长、排长。继到晋军第二混成旅四团二营。该营营长傅作义见孙兰峰能吃苦耐劳,作战勇敢,爱护士兵,很赏识他。所以1925年傅任团长后,即提拔孙兰峰为四团二营三连连长。从此,他长期在傅作义的领导下,成了职业军人。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集粹》

本卷收录山东自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军事史料,以记述各个时期北洋和国民党军方面重大的战役和军事行动、在山东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军事人物为主要内容。 从我们掌握资料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稿件的取舍上,我们遵循了这样几条原则: 一是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在山东进行的有较大影响的战役和军事活动;二是记述在全国、全省有代表性的山东籍军事人物;三是记述在抗日战场上为国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生平业绩;四是鉴于政协文史资料的特点,对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活动不作反映。所选稿件绝大部分为当事人的“三亲”史料,只是个别有影响的人物史料欠完整,我们请有关专家作了综合编写。 由于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状况所决定,许多著名的军事人物主政一方,或一生的主要经历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另外有的史料撰写角度不同,未从军事方面着墨。这样,为避免重复,我们把一部分军事人物的史料归入另卷。

阅读

相关人物

亓长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