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战役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092
颗粒名称: 莱芜战役始末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2
页码: 203-2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7年2月间,国民党军在向山东临沂地区解放军发动进攻的同时,命令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派两个军由胶济铁路以南的淄川、博山地区南下驻新泰、莱芜,策应向临沂进犯的部队,以收南北夹击之效。王耀武除派十二军进驻莱芜、整编第四十六师进驻新泰外,并派我以副司令官身份,率领一部分幕僚人员组织前方指挥所,指挥这支部队作战。
关键词: 山东 莱芜战役

内容

1947年2月间,国民党军在向山东临沂地区解放军发动进攻的同时,命令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派两个军由胶济铁路以南的淄川、博山地区南下驻新泰、莱芜,策应向临沂进犯的部队,以收南北夹击之效。王耀武除派十二军进驻莱芜、整编第四十六师进驻新泰外,并派我以副司令官身份,率领一部分幕僚人员组织前方指挥所,指挥这支部队作战。
  1月底,我率领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第二处少将处长陶富业(别号仲伟,湖南人)和少将高级参谋王为霖(别号用吾,湖北人)及参谋、电务员、副官数人,随带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特务团派来担任警卫的士兵一班,同乘火车前往博山。
  王耀武派给第十二军的任务是进驻莱芜县城及其附近地区,掩护南下的部队集中,并侦察情况随时具报。但第十二军军长霍守义率领该军三个师,到达吐丝口镇以南、莱芜县城以北约十余华里的一个大村庄孝义集,就不敢再向前进。其实这个时候,莱芜县城已是一座空城,不仅没有解放军,就是老百姓听到国民党的军队要来,也早就跑光了。霍守义侦察确实后,才敢派人到城里张贴标语,并且打电报给王耀武告捷,说他已进占莱芜县城,敌人闻风而逃。同时他又捏造假情报,说解放军约有两个师在莱芜县城以南山地及其以东附近地区活动。该军未经请示即自行撤至博山城西近郊不出,事后也未曾报告。我到博山以后,前方指挥所派参谋人员与他联络时,才得知这一情况。我因为南下的部队业已集中完毕待命出发,前进路上无部队掩护,情况不明,不好盲目前进;如霍守义的情报属实,更需要部队掩护。因此,我除了下令给霍守义着即率该军全部到达以前指定地区外,并亲自到他的军部,向他当面催促。他迫不得已,才勉强率领部队出发;但是他到达和庄及其以西吐丝口镇以东附近,就停下来了。莱芜县城及其以东地区仍未派遣部队,行进道路上的情况也未曾报告。整编第四十六师通过和庄以后,第十二军除留下一个新编第三十六师进驻吐丝口镇外,其余全部他调。这是王耀武直接下的命令,我并不知道。新编三十六师是王耀武拨归第十二军建制的一个新成立的师,不是霍守义的基本部队。这个师如受到损失,甚至全部被歼,与霍守义的影响不大,所以王耀武决定把这个师留在吐丝口镇。
  整编第四十六师原属桂系李、白的部队,我与该师的师长韩练成以前未见过面,素不相识。第七十三军是王耀武的基本部队,该军的军长韩浚与我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三队同期同队同学;唯自当年毕业以后,未曾见面,但在学校的时候,彼此情感尚不错;而其余各级干部一无相识。在国民党军队中首先先讲历史关系及个人感情,已养成一种习惯,因此,这支部队能听王耀武的命令,对别人的命令,就不一定能够贯彻执行。
  整编第四十六师于2月2日由博山附近地区出发,经和庄(在莱芜以东)转向南通过南苗山、唐家上坡、徐家店、大辛庄、当天到达颜庄(在新泰以北)宿营,沿途并未发现解放军的部队。但所经各地村庄已是坚壁清野,几无人烟。第七十三军和前方指挥所于5日沿整编第四十六师的行进道路,由淄川、博山地区出发,当天到达和庄以南、颜庄以北中间地区。因第七十三军的先头部队未与整编四十六师的部队切实取得联系,即在此停止。9日继续前进,当天中午即到达颜庄附近。前方指挥所与第七十三军的军部进驻颜庄,该军各师驻颜庄附近,配备警戒,构筑工事。这时颜庄及其附近各村均无老百姓。整编第四十六师已于8日由颜庄出发,经寨子、南师店进驻新泰县城;沿途并无人民解放军的大部队,只有少数零星的人民武装,看见国民党军已到,立即他去,未曾正式接触。该师师部驻县城北郊村庄内,其各旅分驻城南一个旅、城关一个旅、城北一个旅。当即构筑工事,对东南临沂方向严密警戒,并派侦察及武装小组到远方搜索侦察情况。每日各部的行止,均电报济南第二绥靖区司令部。
  16日早4时,奉到王耀武的电令,着整编第四十六师即由新泰撤回颜庄。前方指挥所及第七十三军(欠一个师)撤至莱芜县城及其附近地区。前方指挥所立即传令,整编第四十六师遵令即来颜庄。该师到达颜庄后,前方指挥所及第七十三军即转移莱芜县城及其附近地区。
  四十六师的先头部队刚到颜庄,前方指挥所与第七十三军尚未出发,又接到王耀武的电令。着整编第四十六师仍进驻新泰县城及其附近地区,前方指挥所与第七十三军仍驻颜庄附近。当即转令各部队遵办……
  19日,奉王耀武电令,着前方指挥所与第七十三军立即撤至莱芜县城及其附近,整编第四十六师撤回颜庄。当即转令各部切实遵行。前方指挥所及第七十三军即遵令出发,经南冶前进,当日下午即分别到达指定地区。前方指挥所及第七十三军军部进驻莱芜县城、城南山地,派一个师占领要点,对东面、正南、西南严密警戒。城西北高地及其附近驻一个师,并由该师派一个营驻西门外,对西和西北警戒;再由该师酌派一部占领东门外高地,对东警戒,并与颜庄的整编第四十六师保持联系。各部队到达指定地区,即行构筑工事,并将兵力配备,绘图具报。第七十三军的炮兵营驻城内西北角广场,即行进入阵地,随时支援城外各部。当天入夜,城南山地及西门外均发生战斗,尤其西门外的解放军进攻甚为猛烈。国民党军守在该处的官兵,一面拚命抵抗,同时出击,机枪扫射,手榴弹狂掷,互相冲杀搏斗,可以说是杀了个七进八出。解放军攻击的精神虽甚旺盛,终因武器居于劣势,夜战既不得逞,昼战更不能支持。在国民党军炽盛的火力压迫之下,拂晓以前即向西退去。次早我和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到西门外视察时,尚有未运走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尸体数具,当令该地守军掩埋。此次激战终夜缴获步枪30余支。解放军伤亡较重。该地守军也伤亡20多人。
  21日晨,奉王耀武的电令着整编第四十六师即撤至莱芜附近。当转令该师即由颜庄出发,经南冶进驻莱芜南山地及城东门外高地,接替第七十三军部队的守备。第七十三军城南之一师交防后,移驻城北周家店以南地区。左与该军驻城西北高地之师,右与整编第四十六师取得联系。第七十三军驻东门外高地之一部交防后,即归还建制,并将交接情形报所以便转报。是日夜城南山地仍有战斗,唯西门外最烈。因该处容易接近县城,该处不守,城内即受威胁。预料解放军必以该处作为重点攻击,以后定以重兵来攻。我严令该处守军加强工事,并增派部队与自动武器,严阵以待。“解放军如行来攻,必须尽快将其消灭于阵地之前,勿使其一人生还。”果然是夜来攻之解放军较前增加数倍。双方终夜激战,较之昨夜更烈,解放军仍于拂晓前退回。这次彼此伤亡相当惨重。
  第七十三军留在博山的第七十七师20日直接奉到王耀武的命令,由该师师长田君健率领从博山出发,经和庄沿通往莱芜的大道来莱芜归还建制。该师行经和庄时,天色已晚,被早已埋伏在和庄以南山地的解放军猛烈袭击,展开激烈的搏斗。我接到该师师长田君健的报告,当令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派兵一团,急往接应;但韩因时至深夜,不便派兵迎接,并说七十七师的战斗力相当强,到天明再看。自此以后,又接到田君健的告急电报说,双方伤亡均大,现仍激战中,以后,即无消息。我令驻吐丝口镇的曹振铎师长派人与之联络,也联络不到,并复电说已无枪声。该师全部被歼灭,无一人生还,田君健在双方冲击时被击毙。
  派驻吐丝口镇的第十二军新编第三十六师担任掩护由明水到莱芜的交通。21日夜,解放军以优势兵力向该师猛攻。22日晨,据师长曹振铎报告,解放军已攻入吐丝口镇的寨内,该师的部队已被压迫撤至寨内东隅抵抗。唯该师人数很少,武器也不好,并且新兵较多,战斗力极为薄弱,请派队前来增援。曹振铎向来遇有接触,即行叫苦,这是他一贯作风。我认为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严重,当即电复令该师尽力抵抗,并派兵由东面出寨绕解放军背后,内外夹击;解放军腹背受敌当不能支而撤出寨外,这时该师经全力反击,俟天明看情况再行派队增援。22日上午五六点钟的时候接曹的无线电话报告称:“现敌我仍在寨内对峙,我已遵令派队出寨夹击,请速派队驰援。”从此以后,即再接不到该师的消息。事后据说曹振铎在解放军围歼由莱芜北撤的国军混战时,乘机率该师的少数残余部队逃回济南。
  21晚,接到王耀武的电令:着即将在莱芜的部队全部撤至明水及其以南地区集结待命。我立即召集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整编第四十六师师长韩练成、前方指挥所少将高级参谋王为霖、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第二处少将处长陶富业会商,研究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否遵令撤退,如果决心撤退,如何撤法;如果决心不撤,应如何重新调整部署,粮食、弹药如何补充。我当时是主张不撤退的,认为在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下,突围撤退,是很不利的;如果在临沂附近的解放军北来,而在临沂附近的国民党的军队必然跟踪北来,仍可同我们收内外夹击之效。但是其余人员都主张遵照命令即行撤退,尤其是王为霖竭力主张即刻撤退,并说这是责任问题,如果不撤退,胜利了没有功,如果失败了责任担不起。大家同意他这种主张,况且弹药粮食供应不易。我说即是大家都主张遵令撤退我也不反对,那么就研究什么时候撤退及如何撤退。这时我认为既是决心撤退,宜快不宜迟,应立即开始行动。韩浚主张22日早上开始,韩练成坚决主张要到23日早开始,需要有一天的准备时间。大家同意了韩练成的意见,又研究撤退的部署决定如下:按现在各部队的位置,分为两路:以第七十三军任左路,整编第四十六师为右路,前方指挥所随整编第四十六师行动。第七十三军的主力沿周家店、吐丝口镇通明水的大道前进,并派有力的部队为左侧卫,沿行进道路的左侧高地前进,行进时对左侧特别注意搜索警戒;在莱芜城北高地之一个团,担任本队的后卫,待主力通过吐丝口镇后,再沿该军主力行进路跟进,该军到达明水及其以南胶济铁路南北地区集结待命。整编第四十六师的主力在第七十三军右边另一条路经孝义集到达吐丝口镇后,在第七十三军后跟进,至胶济铁路以南吐丝口镇以北地区集结待命;并派有力之一部(至少一个团)为右侧卫,沿该师主力行进路的右侧高地前进,对右侧特别注意搜索警戒。前方指挥所到达明水车站时,乘火车回济南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各部到达目的地后,径报第二绥靖区司令部。
  22日,昼间无激烈的战斗,入夜战斗逐渐转剧。城南山地整编第四十六师守备该地区的部队与解放军展开山地战,只听见枪炮声、喊杀声和解放军的喊话声和人喊马嘶的一片杂乱声。站在南城墙上看山区内,几成一片火海。国民党军与解放军的阵地在此深夜已是很难分清。我为了诱解放军深入,即令守军撤至河北岸及城东高地,待河南岸无国民党军时,令城上的部队与城下的部队歼灭这支解放军于河内及河的两岸,同时以猛烈的火力歼击半渡的或已渡过北岸的解放军。当国民党军撤退时,解放军尾追,在渡河的时候,已有少数的解放军战士混入国民党军之内,解放军大有攻城之势。我部河南撤完,这时城的上下部队协同动作,又展开激烈的河川战,并且城内之一部出击,在河川内及河之南北两岸混战。是夜我在东门内第七十三军军部及南城墙上指挥督战。这样激战终夜,城南的解放军仍退回山区。西门外是夜仍在激战,但该方的解放军这次来攻的人数似不如前两次之多。城外西北角高地东西横亘两个山头,西端山头较高,东端山头稍低,东西两个山头的中间成马鞍形。至午夜12时据该高地守备指挥官报告,解放军有一部已攻占西端山头,我军撤至东端山头抵抗。我恐解放军居高临下,东端山头防守不易,城内颇受威胁,决心由城内的第七十三军及城北的部队出击,绕至该高地的西北方,协同该高地东端守备部队的反攻,务将西端的解放军驱逐,收复该高地西端山头,确保城内安全。在各部未反攻以前,第七十三军的炮兵,向该山头的解放军猛击。而各部开始反攻时,即行停止炮击,并可掩护明天(23日)全军撤退。经东西两方国民党军的夹击与该山头的解放军展开争夺战,解放军方面坚守不肯放弃,国民党军方面也抱定决心无论牺牲多大非重占该山头不可。战至拂晓以前,攻占该山头的解放军伤亡殆尽,始向西突围而去。该山头仍为国民党军所占有。第二天我与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经过该处时,尚看到解放军的遗尸五六具。
  在19日,济南第二绥靖区司令部曾转来陈诚的电令,大意是说“新四军在临沂附近的部队,其主力已陆续北窜,经由新泰西南通往大汶口的道路上络绎不绝;在东平西北方黄河上架有浮桥,准备渡过黄河北逃,已派飞机将其浮桥炸沉,着即派若干小队(以一班一排为单位),分布在新泰通往大汶口的大道北侧伏击”等等。当时我认为陈诚这种判断恐不正确,因为我们丝毫没有发现如他说的那种迹象。嗣后获悉,在临沂附近的新四军,为了先行歼灭由淄(川)博(山)南下的国民党军的7个师,暂时放弃临沂;为了主力部队行动方便起见,将非战斗人员送到黄河以北。
  据近几天各部队派出的谍报人员称,近来县城附近农村中的老乡们家里都在忙着摊煎饼,准备干粮,支援军队,并且据老乡说这些军队准备在这里住一个多星期。同时据各部队送来的俘虏说,新四军第四师、第六师的战士说他们有很多部队都由临沂附近北来,均是在夜间行军,并且走得很急,都是急行军,北来的大约有五六个师。同时又据济南第二绥靖区司令部派往泰安附近的情报站报告,泰安东南某处(地名忘记)发现解放军约一个团在该处住了两天了,尚没有任何行动。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判断,在临沂附近的新四军主力不是如陈诚所说渡过黄河北去,而是集中优势兵力来莱芜附近与驻莱芜附近的国民党军决战。当令各部严阵以待,如其来犯,予以沉重的还击。
  23日拂晓以前,各部队均按照21日晚上的命令到达指定的地点集合完毕,待命出发。原来命令6时出发,各按照指定道路前进,因等候整编第四十六师师长韩练成,并派人到处去找,终未找到。韩练成自从颜庄来莱芜后,即不住在整编第四十六师的司令部,而住在前方指挥所内,昼夜与我们同吃同住。我有时叫他到师部去看看,他总是说我们师部的一切事情,均由参谋长杨赞谟负责处理,没有问题。23日早上,我与他一同由前方指挥所出发。我们走到东门外的时候,他说他要去城东高地找一个团长。我对他说,这时各团均已集合,不必去找。他说他已令某团长在某处等他,某团长不会去集合。我又说就是去找也派传命兵去找,不必亲去。他说传令兵找不到,必须亲去,又叫传令兵送我到集合场师部找参谋长。说毕随即转身进城。他本说到城东高地去找某团长,何以现在又进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我到了集合场见到参谋长杨赞谟,问各部队到齐了没有,他说除警戒部队外均已到齐。又问某团长到了没有(即韩练成去找的那个团长),杨赞谟说到了。这时更令我怀疑,但是无论如何不能丢下一个师长就走。当询杨及各旅旅长:“你们师长到什么地方干什么去了?”他们都说不知。我又令再派人去找,始终找不着。迟至8时许,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因到这时还未出发,前来询问,乃与杨赞谟及各旅长研究,不能再在此等候,才令各部队开始前进。这时城东高地南端已发现解放军的部队,并向国民党军集合的部队炮击,并有少数解放军的部队进城。各部队均按命令执行我原来的腹案,决心在此北撤的时机,“将解放军来犯的部队全歼灭,至少也要歼灭其大半”。因对方来的约有五六个师而国民党尚有六个师,人数相等,论武器解放军就远不能与国民党军相比,况这时国民党军虽则北撤,而士气尚旺。行约十余里,两路的先头部队,通过周家店,孝义集后,东、西两高地背后的解放军,均与两路的侧卫部队的掩护部队开始接触,并且逐渐向国民党军作正面攻击。这时我乃集合韩浚、杨赞谟等将我的腹案说明,他们也很同意。城北高地与吐丝口镇均在我手,已下令这两个部队固守,东、西高地左右两侧卫增强兵力,对解放军集中力量进行反攻,冲出重围,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到那种形势时成为反包围。同时令城北高地之一团,除留相当兵力守备外,猛向北攻,及吐丝口镇新编第三十六师派有力部队出击。这时四面围攻解放军,至少也要给解放军以沉重打击,或消灭其大半。
  第七十三军担任左侧卫的是萧重光师,他可以说是死硬派之一。整编第四十六师担任右侧卫的是海竞强旅,海是白崇禧的外甥。这两个部队战斗力相当强。其余部队一面继续北进,并随时增援左右两侧反攻部队。这时展开激烈的战斗,同时各军师的炮兵支援左右两侧,向来攻的解放军集中炮击。从此国民党军与解放军反复猛冲,同时我请当时在战场上空指挥国民党空军协同陆军作战的空军副司令王叔铭指挥空军尽力轰炸与扫射,务期协同地面部队作战。这时整编第四十六师,除巢威旅掩护行李及作预备队外,而甘成城旅已参加战斗。第七十三军杨明师除留下一个团掩护行李外,其余均参加战斗。解放军炮击与空军的飞机投弹扫射,战场内数处起火。据说国民党空军的战斗机,因低空扫射,被解放军的步兵击落一架。
  战争愈战愈烈,各有胜负,彼此伤亡遍野。左右两高地冲上冲下,喊杀声、喊话声、枪炮声、飞机投弹声,响成一片。在此紧急关头,不料城北高地之一团自动全部北撤,放弃该高地,而该高地随为解放军所占有,即居高临下,协同东、西两侧高地的解放军向国民党军猛击。解放军在此三面夹击国民党军的情况下,士气更旺,攻击愈猛。吐丝口镇东南独立山头(该山头是这一带山地的最高点,由吐丝口镇新编第三十六师派队驻守)也为解放军的部队占领,侧击国民党军北进的部队。这样国民党的部队就四面受解放军的围攻。在此南北二十余华里,东西五六华里的谷地内,反攻未获成攻,作战颇为不利的情况下,我一面严令各部队尽力抵抗,同时仍向解放军反攻,一面要求空军继续轰炸。这时王叔铭用无线电话向我建议说,现在南自莱芜县城,北至吐丝口镇以南,以及东、西两侧高地新四军向我围攻的部队很多,在这种情况之下,反攻既不成功,突围更非易事,以他的意见,不如退回莱芜城内及其附近占领有利地点固守待援;至于粮食、弹药,他愿负责空投接济(因我与他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的同学,又是山东同乡,在校及毕业后情感很好,故无话不说)。我感到在此状态下退回城内亦非易事,固守待援更无希望,不如一鼓作气,突出重围;况且先头部队已距吐丝口镇不远,那里尚驻有新编第三十六师,可以协同作战,待到达吐丝口镇以北地区,再作第二步计划。王叔铭听我决心甚坚,不愿退回城内,也表示同意。我又请他指挥空军先将吐丝口镇东南独立山头解放军部队消灭,使地面我军部队北上容易,并可与驻吐丝口镇的新编第三十六师联系。这时已至午后2时左右,战斗越形激烈,左右两侧高地的解放军,已把国民党军的部队压迫到山下,并截成数段,战局已陷入混乱。此时王叔铭又与我通无线电话说,空军进行猛烈的轰击及扫射,但是解放军的官兵不怕死,仍阻止不住他们进攻。至此,电话即不能再继续通话。前方指挥所的高级人员,也被冲散,只有我和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在一起,指挥附近的部队,竭力抗击并向北冲。午后3时许我左腿下部受伤,唯仍挣扎拚命向北逃走。这时韩浚也与我失了联系。我走到距吐丝口镇约三四华里即不能再走,因伤口流血过多头昏,摔倒在山沟里。到了黄昏前,解放军战士将我俘虏。至此莱芜战役大部结束,当天夜间,尚听到山地内有零星枪声。
  这次战役我本来妄想将北来的解放军全部歼灭,至少也予以沉重打击,结果适得其反,国民党军的七个师全部被歼,高级军官除整编第四十六师师长韩练成当时生死不明、新编第三十六师师长曹振铎率该师的残余数人逃回济南及第七十七师师长田君健被击毙外,其余全部被俘。
  (莱芜市政协供稿)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集粹》

本卷收录山东自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军事史料,以记述各个时期北洋和国民党军方面重大的战役和军事行动、在山东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军事人物为主要内容。 从我们掌握资料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稿件的取舍上,我们遵循了这样几条原则: 一是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在山东进行的有较大影响的战役和军事活动;二是记述在全国、全省有代表性的山东籍军事人物;三是记述在抗日战场上为国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生平业绩;四是鉴于政协文史资料的特点,对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活动不作反映。所选稿件绝大部分为当事人的“三亲”史料,只是个别有影响的人物史料欠完整,我们请有关专家作了综合编写。 由于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状况所决定,许多著名的军事人物主政一方,或一生的主要经历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另外有的史料撰写角度不同,未从军事方面着墨。这样,为避免重复,我们把一部分军事人物的史料归入另卷。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仙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