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陶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850
颗粒名称: 淄博陶瓷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1
页码: 408-418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淄博的传统产业,年代久远,至今还在轻工生产和乡镇企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淄博陶瓷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淄博 陶瓷

内容

淄博陶瓷生产是我国陶瓷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作为淄博的传统产业,年代久远,至今还在轻工生产和乡镇企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淄博地区盛产黄土、青土、药土、焦宝石、铝矾土,这是制造陶瓷所需的基本原料;煤炭资源丰富,可供应充足的能源;生产陶瓷既长久且普遍,技术力量雄厚,这些都是淄博陶瓷生产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历代淄博陶瓷的发展古代淄博的陶瓷生产,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从现有地下挖掘、出土文物和零星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淄博历代陶瓷生产的大致情况。
  中国被称为陶瓷之国,年深久远。就日用陶瓷来说,由于原料、烧成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历史上曾经历了陶——粗瓷——细瓷的衍变和发展过程。淄博地区作为中国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其衍变过程,基本上与之相对应。
  陶器制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淄博的先民们,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期,就已掌握了制陶工艺,已经发掘的张店浮山驿遗址、冢子坡遗址、淄川口头遗址等,就有这时期丰富的实物遗存。
  龙山文化期,在淄博分布很广,现经发掘的桓台戏马台遗址,临淄桐林田旺遗址、周村鷃子窝、皇姑顶、水磨头、博山石马等,都有这一时期的陶器出土,其中1982年在桐林田旺遗址出土的灰陶甗,通高116厘米,口径44厘米,形体大,制作复杂,至今在全国同类文化之遗存中是少有的。
  商周时期,制陶工具有了改进,烧成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白釉陶的新品种,据考察认定,我市周村商家遗址,属于这一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曾为五霸之首,七雄之一,国力强盛,工商繁荣,也促进了制陶业的发展,不仅日用陶器的品类不断增加,而且还不断扩大陶器的适用范围,出现了彩绘的陶器随葬品、陶质量器和用于建筑的陶器,如板瓦、筒瓦、饰纹瓦档等。
  迨至秦汉,建筑陶器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和应用,在制陶原料和施釉技术上不断创新,铅釉技术的掌握和利用,出现了黄色、绿色釉的陶质器皿。周村水磨头遗址有这一时期陶器遗存,大房一号与三号古窑址,属于西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陶瓷生产的历史发展中,是由陶向瓷演进的重要历史阶段。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一是选料不同。陶器多以黄土为原料,陶瓷器选用青(黄)粘土为胎质;烧成后,陶器质地疏松,吸水性高,陶瓷器质地坚硬、致密,瓷化程度高,吸水性低或不吸水。二是火温高低不同。陶器1000℃以下即可烧成,而陶瓷吃火高,必须在1250℃以上方可烧成,陶器施釉属低温釉,且多不施釉;陶瓷器用高温釉,不施釉者极少。粗瓷不透明,介于陶与细瓷之间,是由陶向瓷发展的中间阶段。
  1957年文物普查中发现,我市寨里与大张村之间的高地上,有古代窑址和大量陶瓷碎片和器物存留。胎质灰白,质地坚密,瓷化程度高低不一,釉色青,光泽莹亮。器外多涂半截釉,大口器里面为满釉,底里有支钉疤痕,三五不等。从造型、釉色及烧制工艺看,具有早期烧造瓷器的特点。其烧造年代,上限约在北齐,下限延至唐末。经专家鉴定,这是我国北方目前已知的最早和唯一的青瓷产地。
  比寨里——大张窑址再晚一点的是磁村古窑址。淄川区磁村,古名磁窑务,明嘉靖以后曾改名磁窑坞。磁村古窑分布为3个区,一是华严寺区,二是南北窑洼区,三是苹果园区。从目前已经发掘的情况看,1976年在华严寺南挖掘出的两个煤烧窑为最早,产品以黑釉为多,青酱釉次之,烧造年代定为唐代中叶,经历晚唐、五代到北宋。磁村窑宋代为盛期,下延至明代中期。
  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繁荣昌盛的时期,淄博地区作为全国陶瓷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也进入了它的兴盛期。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最高统治者和官方的重视,促进了陶瓷生产技术的改造,产品向高档次的精细制作方向发展。《宋会要辑稿》中记载:“瓷器库在建隆坊,掌授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器及漆器以给用,京朝三班内侍二人监库。宋太宗淳化元年七月诏瓷器库纳诸州瓷器拣出缺纹数目等第科罪:不及一厘特予除破,二厘勉决勒陪都给破者,三里笞四十,四厘笞五十,五厘杖六十,六厘杖七十,七厘以上不计多少杖八十。真宗景德四年九月诏瓷器库,除拣封桩供进外,余者令本库持样三司行人,估价出卖。”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瓷器作为贡品,设了专库,科罚之严也说明朝廷对此类产品的重视程度。文中提到的饶州,指的就是江西瓷都景德镇,定州即今河北省之曲阳,以产粉定瓷而有名,青州瓷即产在今淄川、博山一带,其时是青州辖区。由此可见,宋代的淄博陶瓷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宋代淄博陶瓷生产分布较广。现已查明的,有磁村苹果园窑址、淄川郝家窑址、西坡地窑址、博山大街南头窑址、八陡东庵窑址、山头窑广窑址等。
  宋代淄博陶瓷生产水平以磁村为代表。从窑王殿旧址附近大量堆积的陶瓷碎片、窑钉、窑具等可以看出,除日用陶瓷的大量生产外,有些陶瓷器物,由厚重实用向轻薄精巧方向发展,釉色品种和质量也不断发展。施釉单色居多,有黑釉、白釉、灰釉、青釉、燎黄、褐色、茶叶末、白地绿斑釉等,还有近似“紫定”的酱色釉。细品白如奶,黑如膏,致密光亮。据专家考查,认为其中白釉黑花器胎薄光洁,可与磁州窑媲美;乳白印花、刻花器,与定窑有近似风格;白地绿斑釉,是在“唐三彩”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的产物。
  这一时期有几样瓷色是淄博当地的名贵品种,享誉海内外,主要是:茶叶末釉色。其色青黄,和茶叶末色相似,其深者为蟹甲青,浅者为鳝鱼黄,多施于瓶罐等器物,古色古香,受人珍重。
  雨点瓷,也叫油滴瓷,有大油滴和小油滴之分。黑色釉面上分布有铅色的斑点,闪烁有光亮,其奇妙处在于器内注入清水时,斑点出现银白色,注入茶水时,又呈现金黄色,阴晴朝暮,各有变化。大油滴有大斑点,大小间杂,小油滴均为大小一样的小斑点分布,釉细、平滑、光亮、斑点圆匀,铅色为上品。
  粉棱瓷,或粉杠瓷。在黑釉之上加上白釉线,多施于瓜棱、瓶罐或其他有棱的器物上,通体挂黑釉,于棱凸处挂白釉,形成黑白相间、对比鲜明的色调,是宋元时期稀有品种。这项技艺以后失传,现存器物就显得格外贵重。
  经两次考查认定,郝家窑址与磁村窑址属同一类型,生产器物以白釉为多,黑釉次之。坡地窑址,规模很大,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但产品质量不如磁村。产品以白底黑花为多。其特点是将书写引进花色装饰,有的盘碟上写有“香”字,或诗词佳句,也有成篇文章,这在别处却较少发现。
  博山大街南头窑址,以木柴为燃料,连续发现燎绿、燎黄、青釉等瓷色和模印花卉的青釉碗碟等物品,可认定为宋代古窑遗址,八陡窑址曾发现黑、白釉色平盘及青釉、燎绿等器物残片,还有一个匣钵中出土7只白釉黑花四耳瓶。据八陡《薛氏世谱》,内有“始祖讳德祥,字云堂……陶于八陡,捐员外郎,病故于宋仁宗六年”,可证八陡古窑为宋代遗址。
  宋代陶瓷生产技术的演进,还表现在烧成方面,即由原来的支钉、垫饼垒烧法,改为“圈底”垒烧法和陶柱支撑覆烧法。这一改进,比原法省工省料,增加了窑炉容量,减少了粘连釉疤等弊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资料表明,宋时已掌握了二次烧成、釉上彩饰的技术,使产品更加美观。
  金元时代,淄川的磁村、坡地、博山窑广、山头、颜神等绍延宋代余绪,继续陶瓷产品制作。此外,现在可知的又有淄川、西河、博山李家窑、北岭、万山等处窑坊的兴起。周村大房二号古窑遗址,出土不少白地黑花瓷碗、瓷盘,是这时期的典型产品。元末,博山福山采用当地原料烧制黑红釉大碗,远近闻名。福山俗名“搁(郭)大碗”与此种生产密切相关。
  这一时期,就本地来说,生产技艺,没有明显的发展和改进。现存实物、产品以日用陶瓷为多。坡地窑址规模最大,器物釉色限于黑、白两种,或白地黑花。1959年勘察时,发现一座因山洪冲刷而显露的园窑遗址,窑内垒烧的匣钵原样未动,匣钵内为灰青瓷釉大碗,属于元代产品,据说就是水淹古坪州时的窑炉遗存。万山窑也是黑白釉,白釉黑花为主,其中以印点梅花形白釉黑花器,别具特色,为其他窑址所未见。还有在黑釉之上添加赭石色兰草,也是不可多得的金元佳品。
  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乱兵燹,淄博一带人口流亡,生产破坏,陶瓷制作,难以为继。以当时生产陶瓷较盛的博山山头为例,《山东博山陶瓷厂志》记载,明初,“据山头几家族谱考证,宋、周、薛、田、侯等姓氏都是河北冀州枣强等地移民。”其他地方情况与山头也差不多。从社会安定到生产的恢复,中间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明代前期,淄博的陶瓷生产处于低谷,中期以后,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嘉靖年间,冯琦撰《修魏公祠记》提到,颜神一地,“陶者以千数。”就在这时候,颜神建石城,所以有建石城的必要,山东巡抚黄瓒《集议矿盗疏》中说:“益都县去郡二百余里,地名颜神镇,土多煤矿,利有窑冶,四方商贩,聚集于此。”(转引自王渔洋《香祖笔记》)可见当时当地的煤矿、窑(陶瓷)、冶(琉璃)3大行业已形成规模,并且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这时的陶瓷生产除日用陶瓷外,又增加了烧造琉璃瓦的新品种。1959年文物普查时,在八陡东庵发现数座琉璃瓦窑遗址,烧造物有板瓦、筒瓦、屋脊、兽吻等,板瓦之大者长41厘米,口宽37厘米,先在他窑烧成素胎,再到这里挂釉,单一绿色,低温烧成。据实物标本考察,是明代中期的遗存。
  自明至清,淄博地区陶瓷业不断发展,逐渐确立了在全国陶瓷重要产地的地位。昆仑白药石的发现,是淄博陶瓷生产中的一件大事,为扩大白釉瓷的生产提供了便利。清乾隆前后,又进入了一个兴盛期。当时博山的西河、福山、八陡、窑广、务店(五龙)北岭、下河等处窑业兴隆,淄川的万山(现属博山区)昆仑、渭头河等亦相继兴起。一些陶瓷生产集中的区域,形成社团组织,不少窑神庙,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的。
  这一时期,生产技术没有明显的改造,生产方式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为主要形式。由于资本的积累和市场的竞争,已经出现了有劳资关系的手工业作坊。制作业户也出现了生产门类的分工,如有的业户专制坯,有的业户专烧成,有的专制某种产品如匣钵、碗、罐等,有的以窑出租,有的借窑经营。地区之间,因所产原料,或技术原因,产品各有偏重,形成各自的特色。如福山以生产黑大碗出名,山头生产容器缸、瓮的技术传到渭头河后,“渭头河的大瓮”,又成了这里的名产。八陡以生产瓶罐享誉遐迩,至今在博山仍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八陡的瓶子——嘴硬。”说明了博山陶器业的特点。
  近代淄博陶瓷生产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民族工商业受到巨大的冲击。淄博陶瓷业,自清末以来,虽然也有现代化技术的融入和改造,但更多地受到战乱和时局的影响,经历着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戊戌变法”和“洋务派”实业救国的呼声中,山东工艺局局长黄华(曾任淄川县长)主持在博山创办全省第一个官办窑厂,称名“博山陶瓷工艺传习所”。这个工艺传习所兴办的宗旨,是想用新技术实现对博山陶瓷业的改造,提高本地陶瓷产品的质量档次。实际上也起到了引进先进技术,培养技术骨干,促进技术发展的积极作用。
  博山陶瓷工艺传习所,每年由公费出资3000两,委济南古董商王子久为总办。王子久对陶瓷比较熟悉,主事之后,锐意进取。他首先在本地招聘能工巧匠,为发现当地技术人才,常到市场和业户走访,凡工艺精巧产品质量出众者,即想法将制作人选聘入所。为引进外地的先进技术,王子久还从江西景德镇聘请了多名制瓷工人,到博山传授技艺。这期间,对陶瓷原料、生产设备、制作工具等都有所改进,如将烧窑习用的匣钵,改为帽垫式笼盆,为生产满釉的净底产品(无砂圈支痕)创造了条件。产品成型用手摇转轮,提高了工作效率。陶瓷原料和配方也有改进,产品分圆器、琢器、雕塑3大类,除白瓷而外,还有蓝、绿、黑、纹片各釉色。对艺术陶瓷和仿古陶瓷制作很重视,研究恢复了在本地失传多年的宋代名贵釉色茶叶末和雨点瓷。恢复茶叶末的是本地工匠陈希龄,恢复雨点瓷的是本地工匠侯相会。
  工艺传习所兴建之初,先在博山北岭租窑试产,后由山东巡抚衙门拨库银2万两作开办费,在博山下河建立窑厂。到民国3年(1914年),由当时的博山商会会长石冠英接王子久继任总办,更名为瓷业公司。因经营不善,连年亏累,不得不缩小规模,裁削人员,景况大不如前。而后,石冠英引举前淄川知县陈尔延主办瓷业公司,陈购得该公司设备财产,由官办转为商办,到民国13年(1924年),也因亏损过多,被迫停办。
  这个官办窑厂,寿命不长,但在淄博陶瓷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博山从此掌握了利用当地原料生产日用细瓷的工艺。在这里工作过的工匠,分散各地,都成了陶瓷业的生产能手和技术骨干。谭景文著《博山县乡土教本》说:“吾博山的瓷业,得到这一番的熏陶濡染,出品的提高,大有一日千里之势,实近来瓷业改良的一新纪元。”给予了较高评价。
  继瓷业公司之后,1931年,国民党山东实业厅派杨法权来博山,于现山东耐火材料厂厂址处设立模范窑业厂,职工130余人。采用机械设备和科学方法改进透明瓷器,产品包括日用器具、化学器具,还有电瓷、卫生瓷等约40余种,月产量6万余件。1934年7月改名山东窑业试验厂,至博山沦陷时为日本人占领。
  本世纪初,淄博陶瓷生产,除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细瓷的生产引人注目外,还有工业陶瓷的兴起。1918年前后,博山五龙开始陶管和钢砖、钢瓦的生产,1930年开始了耐火材料的生产。1944年秋,原在青岛经营大德铁工厂的李荆山在五龙村栗子沟兴建鼎丰窑业厂(现淄博工业陶瓷厂前身),至解放后,生产耐火材料、耐酸坛、管等。
  据调查了解,自本世纪初到20年代末,淄博陶瓷生产有所发展,胶济铁路和张博线通车后,对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方便。1930年淄博拥有窑炉190座。“九·一八”事变后,销路不畅,窑业一度萧条,窑炉锐减至不足20年代的一半。到抗日战争前,恢复到窑炉189座,业户400余家。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者不仅对中国人民实行政治压迫,而且加强了经济掠夺,对淄博陶瓷生产实行控制和垄断。早在1914年,日本接管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后,日商曾在博山开办日华窑业公司。1937年底,博山沦陷后,日寇即对陶瓷生产的重要原料焦宝石矿严加控制,对耐火材料等以“投标”方式,实行生产垄断,日用陶瓷的销售,也由日本官商合资设立的“组合”,进行市场操纵。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还直接插手陶瓷的生产经营,建立日营窑厂。以本地的人力和资源生产,摧残中国民族工业,获取陶瓷之利。这些窑厂是:(1)博山窑业公司。是由日本名古屋碍子株式会社以100万伪币将山东省窑业试验厂“收买”后在试验厂的原址建立的,总经理为飞鸟井二。后改为博山窑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理为大野。以生产耐火材料为主,又附设一处大野制陶所,生产电瓷和日用陶瓷。(2)六合公司。是日商强行霸占北岭、李家窑民窑多处成立六合公司,除进行日用陶瓷生产外,包揽对外订货,独霸销售业务。(3)长谷川窑厂。于1942年建于博山公平庄钱家林南,生产日式瓷器,专供日人购用。(4)厚生窑厂,日伪合资,设于博山大柳杭。
  日伪时期,由于日本的控制和掠夺,陶瓷生产受到影响。陶瓷工人收入低下。在长达七八年的过程中,也由于机械的采用,如山头益丰釉厂、华兴长釉厂等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上有所进步;由于日商对陶瓷业的投资,其他各业的凋蔽和南北交通的阻塞、外地产品的断绝,也给陶瓷生产造成机会,生产有所发展。1944年前后,淄博地区有窑炉260余座,业户计400多家。
  抗日战争胜利后到解放前,由于战争频仍,陶瓷工厂和陶瓷业户难以支撑,纷纷倒闭和改业,陶瓷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与抗日战争以前相比,从业者锐减。据调查,1948年解放前夕,淄博能维持生产的工厂和作坊只有78家,从业工人只有1387人,还达不到战前的一半。产品品种也大量减少,主要生产缸、盆、碗等,与1933年的产量相比,大缸下降77.9%,盆下降61.5%,黑陶碗下降96.4%。白陶瓷产品下降62.7%。工业陶瓷、美术陶瓷的生产,更趋衰微。
  建国后,淄博陶瓷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才获得了新生,淄博已成为布局合理、生产协调、产品多样、门类齐全的陶瓷生产重要基地。
  (淄博市政协供稿)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舜立
责任者
边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