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药材古市的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844
颗粒名称: 济宁药材古市的经营
分类号: K810.2
页数: 7
页码: 398-404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济宁的中草药行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源于南北朝的北齐时期,繁盛于明清年间,济宁药材古市的经营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济宁 药材古市

内容

济宁的中草药行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源于南北朝的北齐时期,繁盛于明清年间。在隋唐时,济宁就是华北的中药材集散之地,是全国10大中药市场之一。
  济宁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本地区所产的动、桓、矿物中药材400多种,能运销到海外各地的有金银花、猪牙皂、苏虫、桃仁、槐米、薄黄、菊花、土元、瓜蒌、莲子、莲须、水蛭、白蒺藜、芡实米、杏仁等10个品种。此外还有遵古炮制的各种饮片和工艺考究的丸散膏丹,都是久负盛名的。
  一、药材行业的经营销售明朝时期,济宁已有药材行栈100余户,零售饮片的店铺50多家,大部分设在姜店街、既济巷、二铺头街一带。明万历十八年,济宁裕茂等4户药材行栈被赐为代给国家收缴俸禄的单位后,名声大噪,对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东北、上海、浙江等地的影响也日益剧增。各地药商纷纷前来经商贸易,药材的吞吐量每天都在几十万斤左右。
  济宁药材行栈的经营者有本地的,有外省邻县的;有联合经营的,也有独资贩运的。其中,陕西、河南联合经营的两处麝香庄“杜盛兴”(经理杜振九,旧址设在姜店街路西德茂祥药栈内)和“德胜”(经理刘祝三,旧址设在扁担街路西德盛兴香料店内),生意兴隆,名声很大。同时在济宁设立的行栈还有“聚泰元”、“永兴”、“老泰顺”、“天和庆”等七八家之多。另外,前来搞切片加工手艺的外省名手也很多。记得其中较有名气的老周师傅(其名不详)、王炳计师傅等10多人均为河北省人。他们具有工艺精湛的“把子活”(加工白芍、丹皮、当归、防风、莪术等)、“个子货”(加工半夏、玄胡、青皮、枳实、槟榔、泽夕等)。一般说,药材加工的薄厚度是因药而定的。易于煎出药汁的切厚些,不易煎出药汁的切薄些。例如半夏、槟榔、羚羊角需切成很薄的片,白芍、莪术切成稍厚的片,茅根、川朴、苏叶、黄柏切成大厚片即可。
  在济宁常住的各地药商有陕西帮、亳州帮、天津帮、上海帮、江西帮、祁州帮、苏州帮、张家口帮、镇江帮,以及本省临沂、青州、烟台、日照、菏泽、滕县、单县、鱼台等地药商。他们都在济宁药肆中一销二购、互通有无、调剂余缺。
  济宁药材行业规模大,人员多,列居济宁4大行业(药材行业、皮毛行业、粮食行业、杂货行业)之首。济宁药业因系代收缴俸禄的行业,故权力很大,在一般情况下,只要药材到达行栈就可以为其定价。当时的用秤制度非常重要。全国10大药材市场的秤是有区别的。所谓全国10大药材市场是指:西(陕西省西安府)、北(河北省涿鹿县)、怀(河南省怀庆府)、山(山东省济宁州)、口(内蒙古张家口)、川(四川省成都)、广(广东省广州)、云(云南省昆明)、贵(贵州省贵阳)、浙(浙江省宁波)。
  “西北怀山口”为北五地的码头,统归一辖区。这一辖区内秤药材皆以加一秤五分用。行对行加一秤五分用982扣钱,行对栈五斤秤五分用982扣钱,行对店五斤称五分用不扣钱。客人在行购货,客货一般是五斤秤五分用不扣钱。栈货平秤五分用不扣钱。唯有蜂蜜一味按南货计秤计用。
  “川广云贵浙”为南五地码头,属另一辖区。这一辖区内的各种中药材均以103斤按100斤计算,用三分用。行对行三斤秤三分用982扣钱,行对栈103斤按100斤计算,三分用不扣钱,行对店平秤100斤不加秤,三分用不扣钱。川货中还有一部分按西货计算。如当归、牛夕、大黄等十几个品种。这些繁琐秤用制度到解放后才废止。
  在销售药材过程中,都用暗语,“天地光时阴绿真宝子成”,每个字代表一个数字,即天一、地二、光三、时四、阴五、绿六、真七、宝八、子九、成十。当时流行着药材有三鬼就是“鬼语”、“鬼名”、“鬼价”。例如:本名麝香,行语臭子,物改其名即鬼名。价改其用,麝香行情200元一斤,用“鬼名”讲“地字头”。啥臭子,用语讲物即鬼物。例如:(药材名)(鬼语)(鬼价)蜂蜜摸头天子头〔100元〕
  五味子旦子天阴〔150元〕甘草甜头小地子〔20元〕芡食米肚里急大天子头〔100元〕莲须帽缨绿子头〔6元〕白矾涩头地宝〔280元〕黄连苦条光子钱〔390元〕
  二、济宁药业团体——三皇社济宁药业团体叫“三皇社”。据有关史料记载:三皇社从明朝起就是济宁药材行业的事主,为本行业人员办了许多有益之事。社内备有方桌40张、长凳120条,红白毡10余条,红白布120余匹,另有红旗、白幡、喜庆牌伞、广锡白铜制作的鼎炉、香炉、蜡台、杠顶等物。上述之物不管是经理、店员、伙友、学徒,只要家中是婚丧嫁娶之事,社内均予以借用。借用时,社内派一名管事人随往,不取分文花销。
  济宁药业公会曾以“三皇社”的名义在吴泰闸东(现济宁沙发厂附近)购置土地9亩。1942年立下石碑一块,碑文曰:济宁药业“三皇社”公墓,乃为本行业人员及家属的公墓。外地药商来济宁时如若遇不幸也可安葬于此处。购地的发起人有张位九、马子俊、周霖轩、李绍庭、陈伯群、李寿甫、刘子权、朱中甫。支持人有杜振九、刘祝三、季奉臣、陈延如、刘小园、王阴堂、曹志刚、程敬斋。外地药商代表有张永岭、李西坡、王之遂等,参加立碑仪式的有200多人。
  济宁药业公会负责人为7人:张位九、马子俊、李绍庭、周霖轩、李寿甫、陈伯群、刘子权。“三皇社”负责人为4人:姜玉、曹风阁、万一杰、张波生。总管11人:张位九、马子俊、李绍庭、周霖轩、陈伯群、李寿甫、刘子权、姜玉、曹风阁、万一杰。财务管理:张波生。济宁药业公会曾发起过修缮“先医庙”(又称三皇庙、药王庙)的活动。据“三皇庙”碑文记载:嘉祐三年重修三皇庙宇时,全国各地药商纷纷捐款资助。捐10文、20文、100文者均有之。济宁当地的各药材行栈、店铺统由济宁药业公会按其财务能力大小摊派修缮庙宇的费用。
  “三皇庙”的庙产是济宁药材行业的公共产业。庙址坐落在济宁东岳庙西部,地址为古运河西岸至七铺街南头,东西长约200米,南北长约600米,庙内共设后大殿——三皇殿、中大殿——药王殿、前大殿——天王殿、北大殿——王母殿。另有南配房9间,北配房6间,敞棚2间。庙宇修缮完毕后,由“孔当家”(其名不详)全家管理。为此,济宁药业公会出资给孔家在济宁城南购置土地若干亩,车辆牛犋一套,并将北配房6间当作孔家的宿舍,南配房作为仓库放置牲畜车辆。前大殿南有一片空地,竖有历代整修庙宇时立下的17块石碑。然而,这些石碑在“文革”期间毁坏已尽。现仅存有三皇殿、王母殿两大遗址,孤零零地屹立在古运河西岸,也亟待修缮。
  三、济宁药材行栈的分布和设置济宁药材行栈在明朝前设立的有:冷德聚药材栈(济宁姜店中街路东)、杨裕茂药材行(济宁姜店中街路西)、霍协记药材行(济宁姜店中街路东)、杨裕泰药材行(济宁姜店中街路西)、万家老行药材行(济宁姜店北街路东,后改为信诚药行)、鸿泰药材栈(济宁姜店北街阜桥口路东,经理张文甫)、同豫公药号(济宁姜店北街路西、经理李绍庭)、信泰药号(济宁姜店北街南首路东、经理孙衍秘)、泰顺芳药栈(河南怀庆王家开办、经理程敬斋)、德茂祥药号(河南怀庆人合资开办、经理杜振九)、王裕记药栈(济宁姜店中街路西,经理朱宝华)、福泰药号(济宁姜店中街路西,经理刘子权)、镇记药行(济宁姜店南街路东,经理周霖轩),以上各药行药栈号至解放前后都在营业(个别改行者除外)。
  清末前后设立的药材行栈有:中和药栈、复盛昌药号、信大义记药材行、厚记药号、居仁堂药材栈、福兴东药号、义丰药号、协茂祥药号、聚丰药材栈、宏茂药号、同昌药号、恒昌药号、仁源茂药号、裕丰泰药号、义聚永药号、中兴药号、义泰兴药材栈、信记药号、王厚记药号、裕兴药号、靖记药号、会记药号、德康药材行、协成药材行、同仁药号、乾泰药号、鼎昶公药号、聚丰源药号、泰昌药号、宝兴药材栈、隆昌药号、宏生德药号、恒源药号、义和公药号、义祥药号、德庆长药号、聚兴药号、崇和堂药号、裕昌药号、仁德药号、福东药号、福泰药号、裕记药材行等44家。
  济宁的药店药铺,明朝前设立的有:赵同长药店、张崇仁堂药店(小闸口河东街路东)、白四保堂药店(小南门里路东)。清初设立的有:林太和药店(小闸口河东街路东)、马南天德堂药店(小闸口河西街路西)、石北天德堂药店(大闸口河南岸路南)、李广育堂药店(南门里路西)、王仁寿堂药店(南门大街路东)、刘广德堂药店(吉市口街路东)、北广德堂药店(铁塔寺街口路东)、同仁堂药店(大槐树北路东)、裕昆堂药店(道门口北路西)、杨赞育堂药店(北关大石桥北路西)、邹保德堂药店(北门大街路西)、同顺堂药店(扁担街路东)、资生堂药铺(北门大街路西)、万顺堂药店、保和堂药店、西德寿药店、保寿堂药店、顺德堂药店、天保堂药店、天资堂药店、居仁堂药店、延合堂药店、济仁堂药店、广育堂南店、济仁堂南店、益寿堂药店、同德堂药店、利顺堂药店、中和堂药店、接骨刘膏药铺、四明堂药铺、滋生堂药铺、济源堂药店、东合药店、春和堂药店、明德堂药店、曹记胆星社、徐大云喉科药铺、金罗生外科、杜一庭药铺等。
  四、济宁药工特殊工艺济宁东关栖流所、既济巷、小河西一带有切药加工者30余户。越河街有位曹老先生制作胆星祖传四五代,他家所存的胆星不下100盒。分为九转,胆星九转九晒,每日撒拌,不足9年不卖。越河街还有一位邵老先生专门炮制药材。包括绛香、犀牛角、檀香等硬质药材。他的炮制技艺很高,能把鹿茸、苏木、羚羊角等炮制成极薄又匀的片。再如小青皮、小枳实等用手拿不住切的药材,一般也需找邵老先生炮制。小河西街有一位姓杨的老太太切槟榔的手艺相当高超,一个槟榔切190多刀,片片相连,薄如浮云,令人惊叹不已。可惜这些独特的技艺均已失传。
  1937年冬,日军侵占济宁城后,安阜街、姜店街均沦为日军的兵营,药材行业惨遭摧残,药材行栈、店铺陆续倒闭停业,有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1945年,日本投降后,各地药商又纷纷云集于济宁。各药材行栈陆续修缮店铺门面开始营业,药材交易较为活跃。
  1947年,国民党军队第七十师、七十二师、三十二师为抵抗解放军的进攻,死守济宁。将济宁城外的商店民房,北起安阜街,南至小闸口的药材行业店铺泼煤油烧毁,惨状目不忍睹。
  1948年,济宁解放后,在党的领导关怀下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济宁药材行业逐渐复苏发展起来。
  1953年济宁药材行栈已发展到70多家,药店药铺50多家,外省市在济宁经营的药材栈、店、铺10多家。济宁药材行业又壮大繁荣起来,并列居济宁4大行业之首。
  (济宁市政协供稿)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继武
责任者
汪宗潮
责任者
张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