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演变 以晒代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821
颗粒名称: 沧桑演变 以晒代煎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356-357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崂山区环胶州湾北岸一带滩涂连绵,很早即有煎晒制盐的历史,沧桑演变、 以晒代煎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沧桑演变 以晒代煎

内容

崂山区环胶州湾北岸一带滩涂连绵,很早即有煎晒制盐的历史,据有关典籍记载:禹贡盐赋,唯青州有之。古青州为今之胶州以东之青岛盐区,借地利之便,傍海煮盐,盐业早兴,出产最著,故以盐入贡,独有青州。
  唐宋以前,海盐制造,全出于煎,唯煎盐耗柴量大,产少本重,极不经济,且柴山草荡经历年不断之砍伐,渐有来源难继之虞。元代始兼用晒法,明清两代推行于鲁盐等区,但效果欠佳,煎仍多于晒。同时期,胶澳一带亦是煎晒并举。胶澳盐政,旧隶石河场,产盐行销东岸18县,迨清康熙时废引岸(废除官府发证,盐商运销之制),新有盐产改行民运民销,制贩自由并无限制。石河场前清时设署于鳌山卫,后移驻胶州城内,所属盐滩共计40副,草荡32处,盐锅211面,其中即墨县滩场15副,草荡4处,盐锅93面。至道光一至十年间(1821~1830
  年)复改晒为煎。光绪十九年(1893年)即墨县(含今崂山区)煎、晒盐户发生利益之争,具状进京打官司,慈禧太后批示:“准晒不准烧”。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占胶澳,盐业停顿,所有盐锅,尽行废弃。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盐民始复理旧业,仍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在崂山盐区结束了煎盐的历史。
  海盐煎制方法,大都采用“风沙民煮海为盐法”,当然不是用海水直接煎,而是刮土淋卤,取卤熬盐,用石莲子试浓度,然后存入井(坑)内,用时取出,倾入锅内,置锅于灶,燃薪煎制。海盐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元、明、清各代,基本无显著差异。洎清之末,海盐各区大都改为晒制之法,胶州湾小型烧锅煎盐之设备,在本世纪初,只能在城阳火车站以西,下崖以南至海庄(今属胶州市)沿岸,看到残存的遗址而已。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