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捕捞的演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816
颗粒名称: 海上捕捞的演进
分类号: K810.2
页数: 5
页码: 346-350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威海海上捕捞何时兴起,我们没有考证,海上捕捞的演进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海上捕捞 演进

内容

威海海上捕捞何时兴起,我们没有考证。根据清朝乾隆七年本的《威海卫志》记载,明末清初,海上捕捞已具规模,每年从惊蛰开始至谷雨之前,渔民们便采用“网”、“小罟取”、“〓取”、“以罟兼擉”、“以网目勒”、“以饵”、“下缗线,听其自钓,乘筏摘取”等不同的渔具和不同的捕捞方法,获利颇厚。这些网、罟、籊之类,大多为棉质线编织成,有的上蜡油,有的不上蜡油,也有少数是用柞蚕丝编织的,均属定置网与刺网,而由几根原木树杆拼扎起来的木筏作为运载工具,均为近海捕捞的简陋船具和网具。
  1898年英人强租威海卫后,渔民们从改造船只和网具着手,开拓向远海和深层水域的捕捞。因之,取代上述渔具的是木质风帆船和蚱蚕丝编织的网具,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捕捞方法。如“小鸡钓鱼”、“小鸡拉小裤裆网”、“大鸡拉大裤裆网”、“大瓜篓”和“大高头”放风网、放流网等。这时,木筏已成为装“大夜网”的附属工具。
  “小鸡”船,又称“长脖子鸡”船,形状似鸡,是单桅木帆船。当时建造一只,约需100~150块大洋。船上有桅1支,橹3支,主要用于近海捕捞。进行“小鸡钓鱼”作业,每船配五六个人,每人自带10筐线,每筐线长约50丈、钩约100把,傍晚在海沿用小网拉喂饵,逐钩挂上,然后出海。有风依帆航行,无风靠人摇橹。傍天亮下线,下线的长度数百丈或几千丈不等。因为几条船同在一个海面下线,稍不注意即形成绞线,渔民们往往为此发生纠纷。这种钓鱼的方法,所捕获的鱼类,主要是花鱼、鲞鱼和带鱼等。
  “小鸡拉小裤裆网”,就是由两条小木帆船拉对。每船以3人为伍,用草绳为网绠,绠下有小孩裤子式的网,故叫“小裤裆网”。两条船上的人各拉一条“裤腿”收网。这种捕捞方法,可以捕获七八丈水深的海底小杂鱼。
  “大鸡”船,又称“瞪眼鸡”或“大眼鸡”船。船型为尖头圆底,船头有一对眼睛似的穿缆孔,为双桅杆的木质船。当时建造一只约需700~800块银洋。船上有大小桅杆各1支,橹3支,主要靠风力航行,遇到逆流逆风可以采取“划樯”的方法航行,也就是曲线前进。每船人员配置,起初10~12人,后来改为5~6人。这种船航速快,载重量在2万斤左右,主要用于远海作业。
  “大鸡拉大裤裆滩网”,是一种在海滩座滩安桩,就地夜间拉网的捕捞方法。先由“大鸡”船载上绠网,边航行边撒网,直至离海滩约五六百杆子(每杆子约5尺)的海面,形成一个大裤裆的网型,然后由三四十个人在海岸肩拉手拽地收网。这种捕捞方法在毕家疃兴得早,用得多。据说,在清代,近海鱼虾多,往往一网可捕获几十万斤。到了抗战时期,毕家疃村还有毕秀山、毕克正、毕吉安、毕云山、毕克松等5大帮,仍从事这种方式的捕捞。
  “大瓜篓”和“大高头”,是一种长方形的大木帆船,载重量为三四万斤,有的达5万斤。每船配备十三四人,备有七八十张网,每张网重约10斤左右,主要用于远洋围网捕捞,渔民叫它“放风网”、“放流网”。采用这种捕捞方法要有较成熟的经验,就是看潮下网,看流下网,看风下网,看“老将”下网。前三者都是按照潮、流、风的规律,把网放成堵墙一样,随流移动,船随流走,鱼类一旦钻进网扣即难逃脱。后者是渔民根据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判断出“老将”能来,“小鬼”必多。于是,他们一旦发现海里出没鲨、鲸之类的大鱼,即鸣锣敲鼓或放鞭炮,把“老将”吓跑,然后下网围鱼,准是网网好收成。
  1926年威海卫金顺昌、文昌盛等渔商,从大连买进两条日本造的木壳三四十匹马力的柴油机旧渔轮,并雇用日本人和朝鲜人担任船长、大车(司机),配备一定劳力,开始机轮远海捕捞。起初,一个渔轮单独拉网,每天拉十余网,工活极苦,渔获物又不多,渔民们管叫这种生计是“苦干累”。后来,渔轮逐渐增多,改单船拉单网为两船对拉大网,每天拉4~6网,产量较高。渔商们见渔轮捕捞有利可图,纷纷到大连造新船,造大船,出现了60匹马力的机帆船。
  1930年收回威海卫后,威海卫行政区管理公署的辖地纵横60华里,民众20万,渔民人口占民众数的十分之一。两万渔业人口,可分成3种类型的渔民:一种以线网捕鱼,一种以线绳钓鱼,一种以汽轮捕鱼。1931年全威海卫非机动渔船608只,其中大鸡船近250只,小鸡船近200只。靖子村200户渔民就有大鸡船120只,小鸡船30只;远遥村大鸡船90只,小鸡船40余只。全威海区的机动渔船共26艘。这个时期,威海卫的海上捕捞业已形成了近海与远洋,上中层与低层,多种网具兼作与轮作相结合的生产局面,海上捕捞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每年清明开始至夏至之前,先用流网在本市境内的东北外海捕花鱼,作业近半个月,船平均产黄花鱼万斤以上,高产船达2万斤,可创造产值100~150块大洋。到了谷雨前后,又换上桐油油过的棉线流网,初期由石岛以东外海,随着鱼群的回游路线,逐步由东向西追捕,直到营口、天津、羊角沟一带,至夏至止,主要捕捞鲞鱼、台鲅鱼,平均船产量在2万斤以上,高产船可达三四万斤,一般可创产值400~500块大洋。进入伏季,大鸡船作业基本停止,渔民们又重新组织班子,用小鸡船下漂线,开始钓伏带鱼,平均一只船日产300~600斤,高产船达千斤以上;同时,夜间还拉大夜网,捕捞海蜒鱼,网产量一般在一两千斤,高产网可达几万斤。秋季,渔民们仍用小鸡船钓刀鱼和鲞鱼,一般日产量四五百斤,高产者可达千斤以上。
  1940年,日本人和朝鲜人在远遥村舵坞处雇用李洪来等人研制成“老牛网”,又叫迷魂阵网。其原理是将网具固定在海岸、礁石鱼群回游的必经之处,利用网的结构复杂,使鱼群能进网而不能出网,从而捕捉大群之鱼,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盘网由人民政府接收,交孙家疃管理使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威海市人民政府为方便这套网具的生产,又拨款建造一对帆船,交给孙家疃村,由李洪来管理使用。1959年,田村公社邀请李洪来到小石岛帮助建造了第二个“老牛网”。1963年,李洪来等人又在“老牛网”的基础上,研制成“小牛网”。它们的原理一样,只不过前者占海面积8亩,后者占海面积4亩,两者互相补充,解决了上、中、下3层水域的捕燕鱼、捕青鱼问题。这是一种高产网具,至今仍在沿用。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毕复侃
责任者
毕继仁
责任者
李宏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