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渔业见闻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814
颗粒名称: 威海渔业见闻录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0
页码: 346-355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威海渔业见闻录、得天独厚的渔场、海上捕捞的演进、毕家疃村打风网的盛况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威海渔业 见闻录

内容

得天独厚的渔场
  威海自古就是个渔村,居民主要以渔盐为生。由于地理位置濒临黄海北部的烟威渔场,为黄、渤两海各种鱼虾回游的必经之路,又是部分鱼虾产卵、栖息的好场所,渔业资源相当丰富。远在十八世纪,民间即流传着“棍打獐子瓢舀鱼”的说法。如今的渔民耄耋也讲,威海是个好渔场,一年之内渔讯连绵,二三月有花鱼,三四月有鲞鱼,四五月有杂鱼,五六月有带鱼,六七月有白米子鱼,九十月有鲅鱼,而且渔场就在近海和莱洲湾一带,是威海渔业极早兴起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海上捕捞的演进
  威海海上捕捞何时兴起,我们没有考证。根据清朝乾隆七年本的《威海卫志》记载,明末清初,海上捕捞已具规模,每年从惊蛰开始至谷雨之前,渔民们便采用“网”、“小罟取”、“〓取”、“以罟兼擉”、“以网目勒”、“以饵”、“下缗线,听其自钓,乘筏摘取”等不同的渔具和不同的捕捞方法,获利颇厚。这些网、罟、籊之类,大多为棉质线编织成,有的上蜡油,有的不上蜡油,也有少数是用柞蚕丝编织的,均属定置网与刺网,而由几根原木树杆拼扎起来的木筏作为运载工具,均为近海捕捞的简陋船具和网具。
  1898年英人强租威海卫后,渔民们从改造船只和网具着手,开拓向远海和深层水域的捕捞。因之,取代上述渔具的是木质风帆船和蚱蚕丝编织的网具,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捕捞方法。如“小鸡钓鱼”、“小鸡拉小裤裆网”、“大鸡拉大裤裆网”、“大瓜篓”和“大高头”放风网、放流网等。这时,木筏已成为装“大夜网”的附属工具。
  “小鸡”船,又称“长脖子鸡”船,形状似鸡,是单桅木帆船。当时建造一只,约需100~150块大洋。船上有桅1支,橹3支,主要用于近海捕捞。进行“小鸡钓鱼”作业,每船配五六个人,每人自带10筐线,每筐线长约50丈、钩约100把,傍晚在海沿用小网拉喂饵,逐钩挂上,然后出海。有风依帆航行,无风靠人摇橹。傍天亮下线,下线的长度数百丈或几千丈不等。因为几条船同在一个海面下线,稍不注意即形成绞线,渔民们往往为此发生纠纷。这种钓鱼的方法,所捕获的鱼类,主要是花鱼、鲞鱼和带鱼等。
  “小鸡拉小裤裆网”,就是由两条小木帆船拉对。每船以3人为伍,用草绳为网绠,绠下有小孩裤子式的网,故叫“小裤裆网”。两条船上的人各拉一条“裤腿”收网。这种捕捞方法,可以捕获七八丈水深的海底小杂鱼。
  “大鸡”船,又称“瞪眼鸡”或“大眼鸡”船。船型为尖头圆底,船头有一对眼睛似的穿缆孔,为双桅杆的木质船。当时建造一只约需700~800块银洋。船上有大小桅杆各1支,橹3支,主要靠风力航行,遇到逆流逆风可以采取“划樯”的方法航行,也就是曲线前进。每船人员配置,起初10~12人,后来改为5~6人。这种船航速快,载重量在2万斤左右,主要用于远海作业。
  “大鸡拉大裤裆滩网”,是一种在海滩座滩安桩,就地夜间拉网的捕捞方法。先由“大鸡”船载上绠网,边航行边撒网,直至离海滩约五六百杆子(每杆子约5尺)的海面,形成一个大裤裆的网型,然后由三四十个人在海岸肩拉手拽地收网。这种捕捞方法在毕家疃兴得早,用得多。据说,在清代,近海鱼虾多,往往一网可捕获几十万斤。到了抗战时期,毕家疃村还有毕秀山、毕克正、毕吉安、毕云山、毕克松等5大帮,仍从事这种方式的捕捞。
  “大瓜篓”和“大高头”,是一种长方形的大木帆船,载重量为三四万斤,有的达5万斤。每船配备十三四人,备有七八十张网,每张网重约10斤左右,主要用于远洋围网捕捞,渔民叫它“放风网”、“放流网”。采用这种捕捞方法要有较成熟的经验,就是看潮下网,看流下网,看风下网,看“老将”下网。前三者都是按照潮、流、风的规律,把网放成堵墙一样,随流移动,船随流走,鱼类一旦钻进网扣即难逃脱。后者是渔民根据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判断出“老将”能来,“小鬼”必多。于是,他们一旦发现海里出没鲨、鲸之类的大鱼,即鸣锣敲鼓或放鞭炮,把“老将”吓跑,然后下网围鱼,准是网网好收成。
  1926年威海卫金顺昌、文昌盛等渔商,从大连买进两条日本造的木壳三四十匹马力的柴油机旧渔轮,并雇用日本人和朝鲜人担任船长、大车(司机),配备一定劳力,开始机轮远海捕捞。起初,一个渔轮单独拉网,每天拉十余网,工活极苦,渔获物又不多,渔民们管叫这种生计是“苦干累”。后来,渔轮逐渐增多,改单船拉单网为两船对拉大网,每天拉4~6网,产量较高。渔商们见渔轮捕捞有利可图,纷纷到大连造新船,造大船,出现了60匹马力的机帆船。
  1930年收回威海卫后,威海卫行政区管理公署的辖地纵横60华里,民众20万,渔民人口占民众数的十分之一。两万渔业人口,可分成3种类型的渔民:一种以线网捕鱼,一种以线绳钓鱼,一种以汽轮捕鱼。1931年全威海卫非机动渔船608只,其中大鸡船近250只,小鸡船近200只。靖子村200户渔民就有大鸡船120只,小鸡船30只;远遥村大鸡船90只,小鸡船40余只。全威海区的机动渔船共26艘。这个时期,威海卫的海上捕捞业已形成了近海与远洋,上中层与低层,多种网具兼作与轮作相结合的生产局面,海上捕捞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每年清明开始至夏至之前,先用流网在本市境内的东北外海捕花鱼,作业近半个月,船平均产黄花鱼万斤以上,高产船达2万斤,可创造产值100~150块大洋。到了谷雨前后,又换上桐油油过的棉线流网,初期由石岛以东外海,随着鱼群的回游路线,逐步由东向西追捕,直到营口、天津、羊角沟一带,至夏至止,主要捕捞鲞鱼、台鲅鱼,平均船产量在2万斤以上,高产船可达三四万斤,一般可创产值400~500块大洋。进入伏季,大鸡船作业基本停止,渔民们又重新组织班子,用小鸡船下漂线,开始钓伏带鱼,平均一只船日产300~600斤,高产船达千斤以上;同时,夜间还拉大夜网,捕捞海蜒鱼,网产量一般在一两千斤,高产网可达几万斤。秋季,渔民们仍用小鸡船钓刀鱼和鲞鱼,一般日产量四五百斤,高产者可达千斤以上。
  1940年,日本人和朝鲜人在远遥村舵坞处雇用李洪来等人研制成“老牛网”,又叫迷魂阵网。其原理是将网具固定在海岸、礁石鱼群回游的必经之处,利用网的结构复杂,使鱼群能进网而不能出网,从而捕捉大群之鱼,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盘网由人民政府接收,交孙家疃管理使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威海市人民政府为方便这套网具的生产,又拨款建造一对帆船,交给孙家疃村,由李洪来管理使用。1959年,田村公社邀请李洪来到小石岛帮助建造了第二个“老牛网”。1963年,李洪来等人又在“老牛网”的基础上,研制成“小牛网”。它们的原理一样,只不过前者占海面积8亩,后者占海面积4亩,两者互相补充,解决了上、中、下3层水域的捕燕鱼、捕青鱼问题。这是一种高产网具,至今仍在沿用。
  毕家疃村打风网的盛况
  英租威海卫的前后,毕家疃村用大瓜篓船出海打风网鼎盛,大瓜篓船最多达到18条,每条能装载70~100担,每担合老秤350斤。据老渔民的回忆,当时全村出名的船家有:
  船名 板主姓名 船只载重
  宏德 毕克绥 80担
  顺德 毕克昆 80担
  盛兴 毕翔云 100担
  三兴 毕吉海父辈 70担
  胡万顺 毕书声 70担
  兴泰 毕学申 70担
  合顺 毕克湖 80担
  合盛 毕克先 70担
  同德 毕克温 80担
  永泰 毕学兰 70担
  长泰 毕学念 70担
  成兴 毕克贤 80担
  长增 毕复达 70担
  长兴 毕克用 70担
  珰琅〓 毕克泰 90担
  上述渔船,每条配十三四人。全村约有200人从事打风网,人均年收入为100块大洋,高者达200块,低者为50—60块。每年从清明出海,夏至回家,网地在营口以西,葫芦岛和菊花岛以东。捕捞的最旺季节是小满至芒种,正是黄花鱼在渤海湾繁殖的时期。捕捞物的销售地是盖州(即今辽宁省盖平县)。夏至返回时,有的捎一船玉米或高粱到烟台港或威海麻子港卸下,有的装一船黄花鱼回家。
  威海卫的渔行
  威海卫最早的渔行何时出现,是哪一家,我们没有考证。但据老渔民们讲,英租威海卫时,由于海上捕捞发达,捕获物很多,推销不出去,又无加工能力,因而经常出现“出水烂”的现象。这时候,威海卫的杂货铺金顺昌首先来毕家疃收购海蜒鱼。他们就地造锅烧开水,用小筐盛鲜海蜒,连筐带鱼放入开水锅煮熟取出,晾晒在海滩的蓆上,尔后,将海蜒干运销南方。
  日本人入侵威海后,威海的渔民风船户兼供主户(即渔行)有益成栈、祥春、复成、德成仁、复祥、文祥和、永祥、振升、振兴德、正太永、复元昌、义升和、东来盛、东裕德、复丰厚、玉利勇、和盛德、德源昌、玉兴成、海丰盛(原裕增成)、聚盛德、裕兴和、洪昌源、德茂盛、春茂盛、德聚东、谦元亨、金顺昌等30余家。这类渔行的经营者有的是地主兼资本家,有的是商人集资开设,其经营方式带有严重的封建剥削,以高利贷为主。例如,渔民们的生产资料,他们直接供应;渔民们的生活资料,他们也代为采购,在进出之中,他们已经取得
  了利润,然而,还不罢休,他们将供应给渔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加在一起,赊销给渔民,加3分老利(即30%的利息),要渔民们在卖鱼的时候还清,如果年收成不好,渔民就得典当或出卖家产抵债。正太渔行的经理,因为满脸疤,外号叫“大天”,为人更狡猾。他明里把3分老利改为2分4厘,可又立了一个新规:如渔民到期还不清本和利,就实行利上加利。经他一改,其它渔行也仿效他的利滚利法,致使许多渔民倾家荡产,离乡背井,流落到关东去。
  抗战中期,因为渔轮经营利大可图,又吸引了威海卫的部分粗细杂货铺投资渔轮,当起了渔轮的板主兼渔行的经理。据老人回忆,当年有如下几家:
  经营商号 经理姓名 所有渔轮
  文昌盛 毕诚一 昌利顺 诚利顺 德利顺 顺茂利
  益昌恒 毕凤岗 恒德 恒昌 恒丰 日生利
  利盛永 毕秀斋 华丰1号 华丰2号 华顺 华威 天丰 德利
  裕庆东 姜雪丰 新昌 新德 新增利 新洪利
  益太元 毕环堂 新福顺 新祥顺 新泰 新顺利 新利
  元丰德 李品三 新海1号 新海2号 新海3号 新海5号
  谦丰恒 苗丰登 新洲1号 新洲2号 新茂
  恒茂盛 苗受谦 新 茂 新盛 新恒顺
  新成1号 新成2号 新成3号 新成5号
  金顺昌 陶子春 金生利 金顺利
  谦丰和 ××× 庆生利
  同玉永 苗丰岳 同康1号 同康2号
  ××× 李义斋 复茂成 源法利
  ××× 毕翥云 泰昌1号 泰昌2号 泰生 泰茂
  ××× 夏文经 增顺利 裕顺利
  这些店家在渔轮收岸后即代销鱼类,以大秤进、小秤出的手段,从中盘剥,又利用为渔轮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收取4%~10%的手续费。对于销售不出去的鲜货,他们随时醃制加工,兼营盐干鱼货。
  1938年,日本人在威海成立水产品交易所,取代了渔行的中纪作用。水产品交易所,把买鱼者排成号,收取一定的押金,发给牌号,然后,才允许买鱼人进入市场出价叫庄。买鱼人购得渔货后,可以自由出卖或盐干加工,但必须在3日内向交易所交齐货款。交易所与渔民的结算,也是3日的期限。这种交易市场,价格灵活,成交快,一定程度刺激了当时的渔业生产。所以,抗战中期,威海的渔轮捕捞进入了全盛时期。
  抗战末期,由于日本侵略军不断地大批征用渔轮,加之当地民用工业遭受摧残,致使渔轮所需的生产物资(特别是柴油)奇缺,生产得不到保证,至1944年,能出海的渔轮仅占全数的四分之一。1945年侵威日军逃窜之际,又将不少渔轮拖走,给渔轮捕捞以毁灭性打击。
  1945年8月,威海卫为八路军收复,劳苦的渔民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46年春清算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
  渔行剥削,渔行历史随之告终。
  渔民的习俗
  1.语言的忌讳。渔民上船出海,就禁止说话间露出“翻”、“碎”、“空”之类的字眼。在他们看来,谁说了不吉利的话,就将出现不吉利的兆头。如“翻”字,就意味着船只被风颠覆;“碎”字就意味着船只触礁而破碎;“空”字就意味着下空网,捕不到鱼。所以,万一遇上有关这三个字眼所要表达的事情,他们就改口换词来表述。比如,在船上吃饭不小心,把碗摔碎了,他们就说:“碗撕了!”
  2.行动的禁忌。渔民们在放网期间是不准理发的。要理,就得在放网前或放网后,不然,谁提剃头之事,这“剃”字就意味着网具受损坏。再是在船上吃饭,不能将筷子横放在碗口上。谁放上了,渔民们称之为“燕扛梁”,是大风浪袭击船只的不祥之兆。
  3.修庙敬神。威海卫渔民修庙敬神由来已久。最早是修“青鱼庙”,西起小石岛、麻子山、远遥咀、靖子头、江古咀、海埠、城子、沟北、皂埠、刘公岛等地都有。每当渔民首次捕上青鱼,就得到那里烧香、供鱼、敬神,向“赶鱼神”叩头,求其保佑多捕鱼。再是修“龙王庙”,合庆、远遥、靖子、沙窝、刘公岛等大村都修建了大型的庙宇,在西涝台、毕家疃、山东、长峰等村还修了些较小的庙宇。每年春节期间,渔民们都要到庙上烧香叩头,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发财。特别是在出海之际,遇到灾害性天气,渔民们就在船上先“许愿”,有的许船,有的许猪,当他们平安归来后,即抬着仿造的小木船或宰杀整猪等物去龙王庙还愿,供敬“龙王爷的恩典”。到了渔船装网时,渔
  民们还得放鞭炮、烧香、挂旗,求念海神爷保佑发财。
  4.节日纪典。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渔民们要“放海灯”。他们集资筹办,用白面做许多小饽饽,用花纸扎成许多小灯笼,夜间上海沿,朝海中放灯扔饽饽,以纪念葬身海中的死难者。
  5.临危求神。渔民中有一种“娘娘送灯”的说法。这是渔船在海上遇到刮风下雨天气,大风浪似将渔船吞没之际,突然间,船上出现一道火光,渔民们称之为海神娘娘送灯。如果这火光落在大桅杆上,即显示着船只离暗礁远,无危险;如果这火光落在二桅杆上,即显示着船只离暗礁较近,应采取措施防止触礁;如果这火光出现在船头,即显示船只有危险,这时,渔民们即在船上求神祈祷,请求海神娘娘保平安。
  这些旧的习俗,解放后已经逐渐被渔民们所遗弃。
  (本文由孙高鼎整理,威海市环翠区政协供稿)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毕复侃
责任者
毕继仁
责任者
李宏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