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酱园的创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781
颗粒名称: 玉堂酱园的创建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269-270
摘要: 本篇记述了那时的济宁州地处“南控江淮”,“北通京津”,是水陆交会之区,为运粮河中段的交通枢纽,玉堂酱园的创建。
关键词: 济宁 玉堂酱园 创建

内容

济宁玉堂酱园的创建,始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那时的济宁州地处“南控江淮”,“北通京津”,是水陆交会之区,为运粮河中段的交通枢纽,水、旱码头,人烟稠密、商业辐辏,官署衙门星罗棋布,是鲁西南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尤其自清乾隆年间由散州复升为直隶州之后,更是“百货聚处,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江、淮、吴、楚之货毕集”于此,因而当时南方的苏州、镇江一带的商贾往来经商,形成南北货物在此集散,更加促进了济宁的市面繁荣,商业兴盛,故济宁有“江北小苏州”之称。
  此时,苏州人戴某(名字不详)经常乘船沿运河来往于各州府县经商贩运。他看到“济宁州,赛银窝,生意兴隆买卖多;南门口枕着运粮河,交通方便行商多”的优越条件,是个开作坊做买卖的好地方。经过一番筹划,便在南门外繁华商业区,吉市口北运河南岸买了一块地基(即现在玉堂酿造总厂所在地),因陋就简地盖了3间灰厦门头,垒了简易柜台,觅了几个伙计,开了一个小酱菜铺,取名“玉堂”。由于他是苏州人,因而门面字号称为“姑苏戴玉堂”,此即“玉堂酱园”的诞生。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