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韩复榘统治时期(1930~1937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763
颗粒名称: 三、韩复榘统治时期(1930~1937年)
分类号: F832
页数: 3
页码: 211-213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文史资料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山东,阻挠北伐,制造了“五三惨案”。日寇侵占济南,韩复榘统治时期(1930~1937年)。
关键词: 济南市 韩复榘 统治时期

内容

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山东,阻挠北伐,制造了“五三惨案”。日寇侵占济南,济南人民横遭涂炭,全市陷于混乱状态,各银行、号纷纷被迫停业。1929年国民党统治山东,最早来山东的是陈调元,而后是韩复榘。韩统治山东后,原停业的银行、号中,只有部分复业,韩为了控制地方金融,即筹设了山东平市官钱局,经理为汪腾蛟。由财政厅拨资金10万元,并准予发行铜元枚票,发行数额无从查考。继由各县随粮带征股款300万元,筹设山东民生银行,以财政厅原发的金库券300万元拨作该行官股基金。原定资本总额600万元,官民各半,并准予发行角票。总经理为王向荣(伪财政厅长兼),经理为宋福祺。
  在此期间,中央银行也来济设立分行。银行业务逐渐活跃,以存、放款为主。凡在本市历史悠久,信誉素著的银行、号,前来存款的极为踊跃。放款方面,资金充裕的银行,直接贷放给较大的工商企业,如中国银行放款给仁丰纱厂(中国银行附设中国保险公司,并兼做火灾保险业务)。仁丰纱厂原由马伯声、穆伯仁(惠丰面粉厂总经理)等集资创办,建成后,仅房地产机器就将资金全部占用,已无活动能力。马伯声到青岛与中国银行经理王仰先联系,由济南中国银行投资200万元,并派人常驻该厂获得了400万元的贷款。经济稳定了,遂从英国购进新机器,从此大干起来。中国银行放款的大工商企业,还有华庆面粉厂和东元盛印染厂等。交通银行放款给鲁丰纱厂(现在的国棉一厂)早在1919年就开始了,先是信用透支。该厂是以北洋军阀为后台,潘复、王占元为大股东,先由潘复任董事长。后以资金不足,由中、交两行放款,交行为多数,中行为少数,由交行派一总稽核和一名出纳。厂长为李荣萱和祝燮臣,至1932年改选王占元为董事长,来济主持业务。因王和韩复榘关系至好,遂向民生银行贷款,将中、交两行欠款全部还清。1933年因中国向美国做棉麦借款,大批棉麦倾销中国,于是国内物价暴跌。特别是面粉厂、纱厂因物价暴跌而倒闭者有之。鲁丰纱厂因欠债过多(大都是民生银行的贷款),经营困难,于是韩复榘下令让省府参议苗杏村接管,更名为成大纱厂。交通银行业务最发达的时候是1933年后,放款分信用和抵押,也做押汇。业务关系偏重于铁路、邮电系统。其他如纱厂、面粉厂、粮栈、花行、茶庄等,均由各行做抵押放款。
  当时中国银行放款均用外仓,即在厂号仓库门前挂牌,标记中国银行仓库第×号,并立有租仓契约,中国银行派有驻厂员或仓库保管员,专管厂内进出货物,凭保管员的通知单,行里掌管放款或还款金额。尽管如此,也不无漏洞。因连年多吃呆账,前后有晋丰茶庄、崇德行、谦兴泰花行等,各欠贷款10万元,无力偿还,亏损很大。至此总行方感到有自建仓库的必要,1934年遂在济南经一路纬六路中国打包公司比邻购地,投资60万元建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仓库。此后,凡用棉花作抵押者,先将棉花送往打包公司打包后,即送仓库领有栈单,再持单去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从此中国银行业务日渐发达。交通银行见此情况,也不甘落后,遂在经四路纬六路也自建交通仓库,但规模结构远不及中行仓库。此外在官扎营还有杂粮仓库,为了运输方便,有铁路岔道直通仓库内,此仓库属中交两行共用。在小纬北路还有中、交、上海3行仓库。所有这些仓库,连同几家厂商的仓库,在1937年韩复榘弃城逃窜时,均遭抢掠、焚毁。
  在银行、号业务中,兑换占主要部分。各行、号均以银两中的济秤为标准,以凭记账。当时有银两、银元、铜元等在市面流通使用,货币种类繁杂,兑换比率亦不统一。为统一币制,1933年4月6日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废两改元条例》,禁止银两在市面流通,限期兑换。但银元和铜元仍照常通用和兑换。同年9月因银元涨价,省令限制铜元入境,并颁布了限制办法。1935年7月,又因各地现洋分歧,并有私运现洋从中渔利者,遂又颁布禁止现洋出境办法。此时银行发行纸币者很多,在济南设行发行纸币,有的不在济南设行的,也有纸币在济南流通,如中南银行,因其属北四行,其发行由大陆银行代理。这时虽已废两改元,但纸币仍极为混乱。且数额无限,难以控制。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财政部又颁布了《统一法币条例》,命令停止使用现金,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4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其他各家纸币,限期收兑,过期一律禁止通用。并规定每币1元兑换铜元240枚。这样铜元银元的门市兑换才绝迹。为了控制现金集中国库,国民党中央又陆续颁布了《交换法币办法》、《银制品用银管理规则》,1937年颁布了《妨害国币惩治条例》。自此之后,银行、号业务才稳步发展。“七七”事变后,日寇攻占济南,本市银行、号有的南迁,有的自行停业,金融业暂时呈现萧条景象。当时只有8家银行,53家银号。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得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