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寿城中立钱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753
颗粒名称: 回忆寿城中立钱局
分类号: K295.2
页数: 8
页码: 199-206
摘要: 本篇记述了抗日战争以前,寿光城里没有国家设立的银行,一切银行信贷多由私人银号办理,回忆寿城中立钱局。
关键词: 山东省 寿城 中立钱局

内容

抗日战争以前,寿光城里没有国家设立的银行,一切银行信贷多由私人银号办理。那时城里银号很多,通称“钱局”、“钱庄”,资本大者有几万银洋,小者三千、五千不等。中立钱局是当时较有名气的银号,一是资金雄厚,二是规模大、信誉高,三是经营有方长盛不衰。我在此号任职多年,对情况了解较详,今作介绍供为参考。惜事隔70余年,又加年届耄金,记忆不清,遗漏错讹之处,在所难免,还望知情者指正。
  中立钱局的前身中立钱局设在寿城“寿丰楼”,其位置坐落在小十字路口以南,大路以东,现招待所后院。靠街面西有5间门头,院内北屋2间,南屋2间,北屋东侧楼房3间,为2层。房舍均青砖砌成,麦草盖顶,在当时来说颇为堂皇。
  该宅院原系稻田富户董某的城宅(在城里购买或建筑的宅院,可供居住或开设商号,或出赁)。董某曾于民国初年在这里开设银号,字号为“通裕隆”。民国3年(1914年)新建“寿丰楼”。那时袁世凯执政,寿城较为萧条,开钱庄盈利不大,所以董某即于民国5年把字号收束,拟将宅院出赁。
  民国5年(1916年)袁世凯倒台,北洋军阀执政,其陆军第五师(师长张树元)辎重营驻防寿城,城内商业日渐兴旺。此时乡间土匪蜂起,农村之豪绅富户唯恐遭劫,多携带巨资麇集城里,或买房闲居,或开设字号谋利,借以保护其生命财产之安全。又加发网业兴起,所以寿城大街两侧,店铺钱庄一时鳞次栉比,呈现繁荣。寿丰号钱局即应运而生,赁董氏城宅为处所开张营业。
  寿丰号钱局是股份制。由寿光城里及王高、上口、邢姚、侯镇的巨商筹集股金,聘请经理职员营业。经理田锡元,城东北乡人。副经理桑汉卿,刘家官庄人,会计姓王,另有伙计2人。还有一人专跑商会,因商会是“寿丰”的靠山,“寿丰”又掌握寿城的商业大权,所以与商会联系较为密切。
  “寿丰”自开业以来,年年盈利,只是应付官兵颇感棘手。当兵的到银号兑换铜元,蛮不讲理,不按银元行情价格,硬行要商价,一不如意即口出恶言或动手打人。所以有股份的商号都派人到银号里轮流听差,专门应付官兵。民国18年(1929年),张志诚军阀部队进占寿城,大掠7昼夜,杀人、强奸、抢劫财物,无所不为。结果寿丰号被抢掠一空,银钱被拿走,票子被撕毁,账簿被烧尽,共损失8万余吊钱,合3万银洋。不仅所有盈利全部报销,而且全部股金也化为乌有,寿丰号即告结束。
  这年6月,国民党四十六师范熙绩部击退张志诚部,于信忱奉令任寿光县长。为了应付过往军队,县商会成立了“兵差局”,专门为军阀部队筹粮筹款派差出夫。为了兑换银钱,由商会会长苏文农为首在寿丰号旧址成立了“公立钱局”。
  公立钱局资金为16000元,全部从县府公款中拨出。其盈利部分三七分成,7/10归公,3/10归经营人员。
  公立钱局的经理由县商会会长苏文农担任,他是城东王家口村人,家系富户。兄在省审判厅工作,弟法政大学毕业,在政界颇有名气。他原在家掌管家务,经营农业,后跻身商界,在城里开设钱庄、商店。为人豁达,善于结交,军、政、商、学各界朋友很多。特别与县城之士绅官僚过往甚密,所以一般人对他有点敬畏,由他来任经理,钱局比较主壮,很少有人捣乱。副经理张耀庭,西王高人,善于经营,与当地财主多有交往。会计苏波兰,城东高淮人。其他伙计5人:我担任帮帐,王景春为信息员,张元文、傅恒兴、伦道善3人办理其他方面业务。
  寿城刚经洗劫,商业萧条,时局动荡不安,银价忽涨忽落,军阀部队相互争斗,于信忱县长就职半年即改任独立混成旅旅长,王锡玉代理县长。半年以后晋军攻入寿城,又委侯兰生为县长,民国19年(1930年)8月晋军退走,国民党省府派张贺元任县长,国民党唐邦智旅和赵鸣远部进驻寿境,时局始趋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经营银号,真像险滩行舟,随时有颠覆的可能。但由于钱局一班人团结一致,十分谨慎又善于应变,所以还未遭横祸,而且至民国22年钱局结束时还盈利1万多元。
  民国22年(1933年),韩复榘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后,国民党势力控制山东。寿光国民党县党部辛景章等人,想独揽寿光大权,首先以“打倒土豪劣绅”为名,串联部分人贴大字报、标语,把士绅赶下台。接着便想接管由士绅们掌握的公立钱局。他们看到钱局有两三万元,是块肥肉,很想攫为己有。士绅们也很机警狡猾,得到他们要接管钱局的消息后,便使用“金蝉脱壳”计,暗中串通10个区的区长(他们都交往甚厚),联合写了呈文,呈请县长撤销公立钱局。大意说:现在战乱已息,时局稳定,原为应付兵差所设之公立钱局已无存在之必要,应予撤销。将本金归国库,所有盈利备作县内公用(后来此项利金,用来修了县志)。县长批复照准,公立钱局就此结束。寿光国民党党部垂涎已久的肥肉,也没有到口。可是士绅们深知经营钱局利厚,便四处搜集股金,不久即在公立钱局旧址,利用原班人马,开设了“中立钱局”。
  中立钱局的组织管理人员及股份情况中立钱局组织人员,仍是公立钱局的一班人马。与公立钱局不同的是资金来源不同,公立钱局资金是县内公款,属官办性质;中立钱局资金是私人集股,属私人集体经营。其集股的情况是这样:中立钱局的资金总额为16000银洋。每股为1000元,共16个股。入股者多为县内官僚富户,其中以羊角沟股份为最多。王景门在羊角沟警察局任职多年而家底甚厚,他一人即有5个股。杨芝兰是羊角沟盐业的大摊户,他是4个股。钱局红利按钱股、人股分成。为了调动钱局经营人员的积极性,采取了六四分成,钱股分6成,按股分红利,人股4成,由经理做主,根据个人的出力多少,表现好坏,分给不等红利。经理本人要分一大部分。
  中立钱局的经营范围那时钱局不同于现在银行,只管存款、贷款,从利息差额中取利,而是兼营其他。中立钱局经营五方面的业务。
  一是贷款、存款。钱局向外贷款,利息不等,根据市面银钱的充盈和欠缺及贷款户的情况,双方协定。低者1分5厘(月息),多者2分3分不等。常说“用急三分利”,就是说钱局看到贷款者急用款项就故意调高利息。那时贷款不是救急应需,而借机取利,存款利息也是不等,有时乡间老财有了积蓄,存在家中怕遭土匪散兵抢掠,就到城里钱局存放。钱局趁机压低利息,或5厘或6厘,临时协商。当时寿城还有一些小银号如“裕兴和”、“德法顺”、“福丰厚”、“恒裕公”等,但财主们多不去存,怕他们根基浅,破了产还不上,所以宁愿少要利息,也到中立钱局存,以求保险。“中立”有商会苏文农撑腰,有王景门、杨芝兰等全县闻名的大富户当财东,老财们觉得在这里存钱比在家里放着放心,所以来“中立”存款者较多。因为贷出息高,贷入息低,所以“中立”获利也颇丰厚。
  二是出钱票,就是发行小范围的纸币。钱票的形式很简单,由经营人员临时书写“凭票付给京钱××吊”字样,钱局盖章,经手人签字。由于中立钱局有较高信誉,这种钱票在县内外一定范围内可当纸币使用。因为携带保存方便,人们还愿使用这种钱票。这样,发行钱票就给钱局带来很大的利益,等于不用本钱就可赚取利息。放出两千元的钱票,按月息2分计算,每月就可取得利银40元。钱票如果丢失,钱局白赚这股银钱,所以出钱票是钱局无本取利的业务。
  三是兑换银钱,就是顾客到钱局用银元换制钱或铜元,或用铜元换银元。中立钱局一般使用3种钱,即纸币、银元、铜元。纸币有山东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南银行发行的纸币。银元是用银铸成,一般每枚有7钱7分银子,按其花纹分,有小头(孙中山头像)、大头(袁世凯头像)、蟠龙纹(北洋钱)等几种。从民国6年(1917年)即不用清代所铸制钱,专用铜元,但铜元仍按制钱计算其值。银元兑换铜元比值不一定,按每日行情,有时一元换铜元两吊三,有时两吊五,低时换一吊八,高时达两吊九。钱局即利用兑换比值的高低从中谋利。如顾客来钱局用银元换铜元时,如果银元行情是每元两吊五,只给顾客两吊三,从中赚200文。顾客用铜元兑换银元时则要两吊七,也赚200文。但不能与行情相差太多,否则顾客会到其他银号兑换。兑换银钱盈利不大,因为银元价格忽涨忽落,难以掌握,再者遇上士兵来换铜元,常不讲理,硬行讨价,不给则吵闹不休,给则造成损耗。但兑换是钱局正当业务,不经营也不行。
  四是“买两交”,就是根据银元价格的涨落,买卖银元。预先判断几个月后要涨价。现在就低价买进,涨后抛出,就可赚取很多铜元。预计银元要跌价,就高价抛出,跌价后再买进也可赚不少铜元。如果信息灵通,判断准确,可获厚利。判断不准也会折本。所以经营“买两交”有一定风险。
  五是买卖粮棉。银号有资本,可根据粮棉价格涨落,贱买贵卖,赚取暴利。那时国家不收粮棉,农民所生产粮棉一律到市场买卖。麦收后小麦上市价格低廉,银号即大量收购。待秋后大豆上市,特别是西部靠黄河地带盛产的大豆,大量涌向市场,价格很低,此时小麦价格上升,银号即卖出小麦买进大豆。至次年春季青黄不接,农民买大豆掺菜食用,或种田使用豆饼,银号即将大豆高价卖出。这种买卖是发昧心财,实为坑农。中立钱局在1937年只买卖粮棉一项,就赚取一二万元。
  中立钱局经营人员的生活待遇经营人员待遇由股东议定。一般每人发给固定工资每月4~5元,经理外加交际费10元。那时物价低,每月1元钱吃、喝就足够了。按当时物价计算,待遇不算太低,所以营业人员都兢兢业业,干好工作以保饭碗。
  另外年终还可分红,全年盈利,股东分去6成或7成后,经理再扣除一部分,剩余的按各人情况分给不等红利。这些红利带有奖金性质,主要使银号利益与职工利益挂钩,用以调动职工,竭神尽力为银号盈利奔走。
  中立钱局的规章制度中立钱局有严格的局规,职员都必须谨慎遵守,但有些条款经理可以例外。其局规是:
  1.收发银钱必须查点清楚不出差错,特别对纸币真伪要严格检查。
  2.对贷款者的借帖和发出的钱票必须检查仔细,不出半点错讹。
  3.帐目要记清楚,计算要准确,银钱存放安全,不能出现纰漏。
  4.职员不准从柜上借款。
  5.职员不准私人在外经营买卖。
  6.属柜上客人,柜上招待;个人客人,个人招待。
  7.吸(吸鸦片)、赌、嫖、喝(酗酒),一概不准。
  8.接待顾客、洽谈生意要态度谦和,彬彬有礼。不能对顾客使蛮、说粗话,或闹打架。
  9.对经理交办的事必须认真完成,个人分工的事必须做好。
  10.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无故请假。
  以上局规,一经违犯即被撵走。在那时,找个职业不易,所以人人凛遵匆违,不敢半点违犯。职员丁连弟,丁家楼人,骑钱局自行车回家一月未归,回来后即被辞退。
  中立钱局的结局中立钱局的结束和寿丰钱局、公立钱局的下场一样,都是人散钱空。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震动,寿光也进入备战状态。钱局即迅速收束,逐步收齐各处欠款。当时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理们将存款都买成了棉花、大豆,存放在罗桥、邢姚各村镇。1938年初,日寇进入寿境,地方大乱,县长逃跑,各地纷纷起枪压款,成立抗日武装。贫苦农民春荒无粮,组织布袋队到富户家装粮。钱局怕存粮有风险,即迅速变卖,将股金全部退还股东,其余尚有七八万元,张耀庭一把攥起来,跑向济南。他在济南与寿光大官僚豪绅朱子芹合伙经营商业,结果受到朱的坑算。无奈只得携带余款回到青州,开设小商店,并借机把存钱运回寿光。他把银元装入干大粪包内,用小车向寿光运送,可是早被汉奸部队侦知,小车出青州车站六七里地时,所有银元就被汉奸劫去,中立钱局财产至此全部丧失。
  中立钱局的人员也都死的死,走的走,失散一空。苏文农十分狡猾,日寇进境后,他隐蔽农村家中,不再出头露面,可是后来还是被国民党十五旅特务队暗杀。张耀庭在青州丢了银钱,回家气病而死,其他人也各谋生路。听说伦道善后来参加了八路军,在鲁南与日寇作战中,中炮弹牺牲。我即学习医道,为民治病,建国后成了人民的医生,晚年享受着退休待遇。
  (本文由蔺嘉德整理,寿光县政协供稿)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耀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