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织管理和大力创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711
颗粒名称: 三、组织管理和大力创销
分类号: K295.2
页数: 4
页码: 104-107
摘要: 本篇记述了管理分工情况是:经理王益斋,亲自主持产销业务;副经理王雨田,组织管理和大力创销。
关键词: 烟台市 组织管理 大力创销

内容

我入厂时,管理分工情况是:经理王益斋,亲自主持产销业务;副经理王雨田,负责批阅或草拟来往书信文稿和兼任外出采购;酒师朱梅,专理生产操作技术等;工管头目吴道仁,相当于厂长,负责生产管理;还有动力设备师滕世斌,汽水制造师王培芳,会计主任毕元祯。另外,在烟台朝阳街源泰成南味食品店内设一发行所,主任王德崇,负责推销产品。有些原材料,每年一次都由副经理王雨田负责出差,主要到泰安地区以质论价进行采购,并办理运输。
  全厂的最高领导组织是董事会,由威海商会会长戚仁亭为董事长,威海商会副会长刘福堂任副董事长,设董事7人,监察5人。他们每月来厂开会一次,由厂里付给每人每月车马费10元。
  王益斋对财务管理很重视,会计要按时向他报账,即使在他有病住院时也不间断。他每天乘专车提前上班到厂,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审核头一天的帐务结算和询问生产出现的什么情况,从不用别人代办,连原始单据他都亲躬其事,一一审查盖章,所以会计帐目必须日清日结。董事会每月召开一次,都由会计主任整理报表作汇报。表报格式是在中国银行接管时间制定的,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计算书,还有车间记录、生产报表、电力耗用表等。在经营管理上,对原材料和动力消耗均有记录,王每天都要查看。管生产的厂长也要每天向他汇报,如发现生产有何问题,必定追问到底。因此,凡向他汇报的人,一定要做好准备,不敢马虎敷衍。
  另一方面,王益斋经常与酒师朱梅研究酒的生产问题,不断地改进质量、变换牌名。当时的商标不下十余种。醴泉创始的商标叫“三光”牌,1921年经农商部注册备案。1930年以后,又陆续再创“双头鸟”、“斧头”、“双狮”、“飞鹰”等商标。实际这些牌子名异酒同。但上海适销“双头鸟”牌,济南适销“三光”牌,可能商标图案设计或色彩投其异趣。1932年以后,“斧头”牌、“双狮”牌、“飞鹰”牌啤酒销路已出口到达新加坡、小吕宋、泰国等南洋诸地。解放后,南洋有些国家还来信问及醴泉的啤酒。到40年代初期,国内除西藏、海南岛外,销路均及各省。至1943年,销路非常顺畅,价格猛涨,高峰时两箱啤酒就可卖一两金子。
  但是,据我所知,醴泉开办之初,为打开销路,创立牌名,确曾煞费过一番苦心,走过一段艰难的路程。因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生产出啤酒却无几人认买。当时它从外引进中国的历史很短,就连啤酒的“啤”字也是近代新造的,销售对象只有几家大饭店和夏天来烟避暑的外国舰队的海军,秋风一凉就只好停产备料。其二初创时的生产技术设备有限,产量质量不高,有时窖藏酒因变质而放掉了。三是在醴泉开办前后有德国人在青岛开办的啤酒公司及英、法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啤酒厂,作为资力微薄的醴泉产品,要打入十里洋场谈何容易!为此,始业首先采取蚀本、馈赠、奖售等方法以及用民族爱国的口号进行宣传,大力在本市和上海推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春季,拿出一部分啤酒,打着锣鼓到市内繁华的马路上或南山市林区,把啤酒白送给过路行人和赏春的游客饮尝。
  2.印着大批的硬纸板日历牌,上面彩印着一个美丽的女招待在接迎顾客,刚打开的酒瓶冒着白沫,饮者欢畅吐言:“我辈饮酒多年,唯有烟台啤酒好。”还有用马口铁印制的,可常年挂在墙上。这种日历牌大部赠给商店或洋商,印的是一个外国人盛赞烟台啤酒的彩画,也有“我辈饮酒多年,唯有烟台啤酒好”的字样。
  3.为了鼓励经销者和扩大宣传影响,特地在上海玻璃厂定制有“烟台醴泉啤酒厂”图案字样的玻璃杯,赠给舞厅、大饭店、西餐馆、食品店和经销者使用。
  4.为便于销售生啤酒,特备有木制酒柜,装有天然冰,出借给经销者使用,到秋后再交回。
  5.以酒待客,洽谈业务,广开销售门路。凡有来客,均以啤酒招待,如客人饮多有醉感,再以汽水解之。每到端午、仲秋、春节,还给有往来的关系部门大送酒礼。
  6.给各个经销的食品店橱窗,无代价安装上宣传醴泉啤酒的霓虹灯,每到夜临,经销部门的橱窗上便闪耀着醴泉啤酒图案的红绿灯光。同时,又以“振兴国货”之名,利用电影幻灯片和整版报纸大作广告,积极宣传推销。如1923年一则广告载:“窃以啤酒一项年来充斥国内,凡通商大埠交际场中,咸以舶来品为欢迎物,调查海关统计,每年金钱外溢竟在千数百万元以上。本厂现为杜塞卮漏,振兴国货起见,特在烟埠南觅购胶东第一名泉曰‘老虎眼,地方,建筑工厂,并置冻冰机,延聘奥国化学专门技师精制‘三光牌’啤酒汽水,性质优良,如饮醇醪,气味芳郁,适合卫生。自行以来,业名已驰中外。”
  7.采取奇特的奖销方法。特意设计在为数有限的一部酒瓶盖里面,烙上“挽回利权”4个字装好出厂,如经营店铺和饮者,打盖发现“挽”字,或“回”、“利”、“权”等字,均可持字盖到厂领奖;打出“挽回利权”四字全文瓶盖,可得两箱啤酒的奖赏。此法很吸引人,使销量大为提高。另外规定,经销单位每销100箱啤酒,即付给20%的奖金。
  30年代初,“双头鸟”牌啤酒进入上海市场。开始在静安路租一间酒店,采用免费喝酒加奖励的办法,大量赔销,扩大影响。还在一个公园里,大张旗鼓地宣传烟台啤酒的优质特点,举行藏瓶捉迷奖酒活动,谁能找到秘藏在公园里的烟台醴泉啤酒瓶子,可得12箱啤酒的大奖。于是,招引很多嗜酒游客和观众,声名大振四播,醴泉啤酒在上海战胜外货而站住脚,并博得国外华侨的好评和支持。当时在曼谷的陈华公司购买了大量的醴泉啤酒,在泰国市场出售。
  至解放前夕,啤酒原料十分缺乏,生产处于瘫痪状态。最后迫使工厂解散,工人回家,对老工人每人发半个月工资,厂里只留十几人看守。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醴泉又较快地恢复了生产。醴泉也易名为“烟台啤酒厂”。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林辉茂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