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工染丝线阶段(1898~1905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684
颗粒名称: 一、加工染丝线阶段(1898~1905年)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47-48
摘要: 本篇记述了东元盛染坊创立时,有工人7人,专为丝线商业加工染各种颜色的丝线,加工染丝线阶段。
关键词: 济南市 染丝线 阶段

内容

东元盛染坊创立时,有工人7人,专为丝线商业加工染各种颜色的丝线。经营了几年,每年所得加工费除开支外,盈余很少,只能维持生活,有一年甚至还稍有亏损。
  染丝线业务不好,不是丝线染坊本身问题,而是由于绸绫、丝线滞销,带来了丝线加工数量减少造成的。绸绫、丝线的滞销,主要原因是受外国进口泰西缎、羽绸等品种的排挤;周村绸绫质量降低、男人发辫少了、女人春帽不时兴等等,也是减少丝线销路的一个原因。至于北京丝线在市场上的竞争,虽不是重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村丝线的销路。
  当时周村有6种染坊:(1)绸绫染坊。(2)丝线染坊。(3)杂色染坊。(4)本染坊。(5)莱芜染坊。(6)小布染坊。遂对6种染坊的业务逐一分析研究,看到大洋布庄、色洋布行的业务兴旺,增加“本染坊”的业务,为大洋布庄和色洋布行加 工,大有前途,于是决定增加“本染坊”的业务,加工染洋布,这是东元盛染坊进行染布的开始。从此染布业务逐渐增多,染丝线的业务逐渐减少,终于被淘汰了。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东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