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华新纱厂的历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660
颗粒名称: 一、青岛华新纱厂的历程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1-3
摘要: 本篇记述了青岛华新纱厂几经挫折,最后成为青岛最大的华商企业,青岛华新纱厂的历程的文章。
关键词: 青岛市 华新纱厂 历程

内容

解放以前,青岛商埠经历了三代帝国主义的统治(德国、日本均系直接占领,美国则系通过国民党间接统治)。在此期间,青岛华新纱厂几经挫折,最后成为青岛最大的华商企业。
  在德管时代,时值辛亥革命,我祖父(周馥字玉山)以前清封疆大吏,避居青岛,我父(周学熙字缉之别号止丁)到青岛侍养。因我父在北洋办新政兴工业,别具兴趣,遂谋生产之道,以为久居之计。适有德国某亲王在沧口办缫丝厂失败,我父遂备价将该厂全部厂基及机器买下。计拥地数百亩,厂房、仓库、宿舍数百间。鉴于前人缫丝失败,乃改为棉纺厂,向德商瑞记洋行订购英国爱色利斯纱机。但货未到而欧战起,日本出兵围攻青岛,我家全部迁津。在欧战期内,英商和记洋行擅自占用我们厂房,招募华工赴欧。嗣战事结束,但厂房迄未归还,我父延英国律师与博士几经交涉,始无偿退出。当时天津华新纱厂成立,拟办第二厂,我父因以全部厂产作价30万元,并另醵资凑足120万元作为青岛华新纱厂资本。原订纱机因瑞记洋行停业,改向美商美兴公司订购美国怀丁厂纱机,先为15000锭,后续加5000锭。当时日本人占领青岛,对我方办厂百般刁难,我们有事就通过商会会长傅炳昭(黄县人,幼在日本经商)联系。原来青岛无棉纺织厂,由于日本人作梗,遂使日商
  创建的内外棉纱厂成为青岛第一个开工的纱厂。华新在创办初期,由我父主持建设,我和堂兄周叔共同襄助。嗣因我父年高,周叔弢又调去唐山华新纱厂,遂由我个人主持青厂事宜。后来,鲁案交涉解决,日本退出青岛,由胶澳商埠督办王正廷接收。当时日方有意捣乱,招来崂山土匪孙百万、马文龙入驻市内三升店并设立总部,门口由土匪荷枪实弹站岗,并绑架了商会会长隋石卿,准备于我国政府接收日率众起事。那时我住厂内,每夜均闻枪声,一夕数惊。后来孙、马均接受政府改编,日人阴谋未能得逞。但当时胶澳督办公署接收的只是行政机构,至于经济方面的各项设施,如胶济铁路、鲁大公司煤矿、青岛电厂仍由日人控制。我们华新纱厂兴办伊始困难重重,但因彼时纱厂不多,竞争尚不剧烈。后来日商纱厂陆续兴建,先是四方的大康纱厂、隆兴纱厂,继之为沧口的富士纱厂、公大纱厂、宝来纱厂以及清水沟的丰田纱厂、上海纱厂,最后为板桥坊的同兴纱厂,连同内外棉共9厂50余万锭。我们华新纱厂以一敌九,备受排挤。尤其北伐时期,日本出兵青岛攫我主权,使我们华商工业历尽艰苦。我们在外交上不仅得不到政府的保护,反而备受军阀政府的摧残。当时奉系军阀毕庶澄驻青岛最久,敲诈勒索无所不至。我们避免与他接触,一切通过商会会长宋雨田,但按经济比重的摊派,我厂仍属首份。查青岛收回后市政当局,自王正廷、熊炳琦、龚积柄以后来之赵琪任职最久。国民党北伐后,又有吴思豫、葛敬恩、马福祥均为时不久。我们送往迎来,不胜其烦。后来经过胡若愚一段时期,至沈鸿烈历时最久。沦陷时汉奸政权为姚作宾,当时华新已不存在。胜利后为李先良、龚学遂,最后为秦德纯。当时成立工业联合会,由冀鲁针厂尹致中任主席,我们工厂的范围在青虽系首屈一指,但不愿
  出头露面与反动政权过于接近。我们的方针是集中精力在内部从经济上进行整顿,改善经营管理,增产节约,积累资金,逐步扩充设备。至抗战前华新已拥有50000纱绽、500台织布机,并有全套印染设备,成为纺织印染的全能厂。因此备受日厂的垂涎。日本驻华纱厂联合会理事长船津每次到青,均托人向我们谈判合作或转售,我们均严词拒绝。为维持此唯一华商纱厂的存在,曾历尽艰辛。抗战军兴,知沿海城市不能保全,我遂由天津回到青岛包租船,将一部分机器(约合全厂5万纱锭的半数),运往上海。原拟溯江西上转运重庆设厂,并已与华西公司签约合作,但因国民党政府放弃京沪,江运中断,只好留沪在租界内设立信和纱厂,将机器作价,另招新股开办。至于青岛产业则立卖契售与美商中华平安公司,派西人驻守,希望借助美国势力得到保护。但日军登陆后,首先将平安公司华经理顾志恒押在宪兵队,虽通过平安公司总理美国律师爱温斯几经交涉亦未能获释。最后在暴力压迫下,由平安公司将华新厂产售给日本宝来纱厂。盖在我方撤退时,青岛日本纱厂均被炸毁,及日军登陆各厂另行建设恢复,但宝来是小厂,无此资力,故由日军强制以贱价攫取我厂。当时我正在上海召开华新股东会,将股东投资全部发还,我个人及亲友的资金则转投于信和纱厂。青岛华新纱厂前一阶段经历至此告一段落。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志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