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伊斯兰教顺河东大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641
颗粒名称: 济宁伊斯兰教顺河东大寺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359-3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宁伊斯兰教顺河东大寺,建筑宏伟的伊斯兰教礼拜寺,后来又以地处全市7座清真寺的最东位置。发掘的明代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重修东大寺的残碑中记载。这座清真寺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各地古清真寺很多是明初修建的,始成现在宏伟壮观之规模。东大寺是根据阿拉伯民族形式结合伊斯兰教的教典进行精密设计兴工的,全寺坐西朝东,临河面建最前面在八字粉墙中间的木栅内还有石质雕刻的日月坊,庄严地矗立在正中,石坊精工细作、浮雕生动,左日右月的图案形象地分饰坊顶两旁“另有木坊两座对称南北,并用阿语号召教民来清真寺礼拜”
关键词: 济宁市 伊斯兰教 东大寺

内容

顺河东大寺,位于济宁市区东南部,小闸口上河西街,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宏伟的伊斯兰教礼拜寺。因前门正临老运河,所以称为顺河东大寺,后来又以地处全市7座清真寺的最东位置,故简称为东大寺。
  据近年来在该寺维修中,发掘的明代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重修东大寺的残碑中记载,这座清真寺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创业之初,手下骁将常遇春、胡大海为明朝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这两员大将又同是回族,故太祖对伊斯兰教十分尊重,各地古清真寺很多是明初修建的。在当时该寺的规模并不大,明朝中叶有一西域珠宝商人(回族)远道经商,经常逗留济宁,后遇匪徒将遭抢劫,幸被伊斯兰教乡老数人,仗义相助,商人方化险为夷。至济宁后,因幸免于难,遂出资扩建东大寺,以感恩穆圣保佑。此后,明清各朝又几经重修,始成现在宏伟壮观之规模。为鲁西南各县清真寺之冠。
  东大寺是根据阿拉伯民族形式结合伊斯兰教的教典进行精密设计兴工的。全寺坐西朝东,临河面建最前面在八字粉墙中间的木栅内还有石质雕刻的日月坊,庄严地矗立在正中,石坊精工细作、浮雕生动,左日右月的图案形象地分饰坊顶两旁,故名“日月坊”。两端各植树柏一株,树枝繁茂,虬劲挺拔。另有木坊两座对称南北,与石坊成一字排列,全院遍植树10株,苍松翠柏,蔚然成荫。往里即东大寺大门,三楹,碧瓦琉璃,气势庄严。正间两根浮雕抱柱,蟠龙翻滚,栩栩如生。内,南北讲堂各6间,正中一座重檐圆顶,两层危楼,按阿拉伯语称“班克楼”。每逢“开斋节”、“宰牲节”、“圣诞节”和“斋月”期间,用作阿訇登楼宣读“可兰经”。并用阿语号召教民来清真寺礼拜。
  第二部分,是大殿,阿语谓“卖思直代”,为全寺建筑的主体,由抱厦(卷棚)、正殿和后殿组成。正殿由24根直径两尺的通天木柱撑着81间广厦的整个房面,殿为歇山式建筑,顶上以黄绿琉璃筒瓦,在烈日照耀下闪闪发光,顶脊均饰以龙纹鸱尾,正脊吻兽高突,正檐翅起,顶口嵌着铜质刹式宝瓶。后殿镇以小楼上覆着六角形伞盖式琉璃瓦顶,造型奇巧,别具风格,巍峨耸峙,高出正殿之上,使人初看似与北京天坛祈年殿的上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座大殿整个建筑显得气宇轩昂,雄伟壮观,四周木、门桶全用金丝楠木雕刻,阿拉伯文组成的花纹图案,表现了高超的艺技和独特民族风格。每逢三节和平时的聚礼日期,阿訇领导教民在这座大殿里讲经和从事其他宗教活动。
  殿后即是这条中轴线的最后一组建筑——望月楼。是一座长方形两层楼阁,其整个形式及结构都呈现出庄严古朴,小巧玲珑,与巍峨雄伟的大殿相依附,显得各有千秋。楼下是寺的后门,直通纸坊街道东口。后门内的两根浮雕木柱刻一对彩凤翱翔,与大门口的雕龙抱柱相映成趣,前后表达出“龙翔凤翥”的祥瑞寓意。其他如水房是教民每日“挨乌斯”(沐浴)的专门设计,住室及掌教人员居住休息室,应有尽有。总之,东大寺这个古建筑群,整个建筑面积为4184平方米,它集中了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在当时,寺内松柏森森,门外河水潺潺,殿宇楼坊,富丽堂皇,相互辉映,雄伟壮观,它不仅是西南地区清真寺之冠,在全省清真寺中也居显要地位,已列入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十年动乱中曾惨遭破坏。现政府已拨款修复,正在进行中。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集粹》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史记述了山东文史集萃的民族宗教卷、其中,有关少数民族史料19篇,有关宗教史料36篇。

阅读

相关人物

袁静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宁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