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佛教会负责人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614
颗粒名称: 青岛市佛教会负责人情况
分类号: B949.2
页数: 2
页码: 282-2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岛市佛教会负责人情况、其中包括惔虚法师、善波方丈和尚、张希周等情况。
关键词: 青岛市 教会 人物

内容

1.惔虚法师,俗家天津人,出家前为辽宁省营口市著名中医。妻早死,子4人,有3子出家,分散在北京、东北各寺修持,幼子法学毕业,1949年解放后,去向不明。倓虚和尚出家后,铣研佛经多年,为天台宗之础石,并兼修净土。注解佛经甚多,如《心经》、《金刚经》、《阿弥陀经》等,为北方大德高僧,一生修建佛寺3处:(1)哈尔滨板乐寺;(2)天津大悲院;(3)青岛湛山寺及湛山精舍。1948年秋,应叶恭绰居士敦请,法驾移锡九龙,后以不谙粤语及英语,未能再赴南洋群岛宣扬佛法。据闻,1963年圆寂九龙。火荼后,所遗舍利极多,为徒众收起,建塔纪念。其由青岛随行之僧徒经数年学习,谙英语者甚多。1980年春,美籍华裔乐渡和尚(原湛山寺法学院学生)应赵朴初居士邀请返国,赴萧县原籍探亲后,取道青岛。据云,原青岛市湛山寺佛学院学生,在外国者均取得该国户籍,并在住地建寺弘扬佛法,寺名又均以湛山寺命名,极为当地政府及华侨欢迎。佛教经典外人研究者亦日加增多,华侨皈依佛教者也日渐增多。
  2.善波方丈和尚,俗家姓李,系清宫太监李莲英后裔。幼年在北京出家,后往五台山普济寺学习。及长,得识惔虚法师,30岁,即升坐湛山寺方丈和尚,并选为倓虚和尚法嗣。全国解放前,上海、杭州等地青年和尚,有倡僧人服装改制者(即废除袈裟,改穿便衣作居士身),湛山寺僧徒首先响应,惟慑于倓虚和尚所订戒律森严,未敢贸然实行。时该寺佛学院中文教师马某为地下党员,除方丈和尚知之而保密,其他僧人鲜有知者。青岛解放后,善波方丈和尚带头返俗归宗,改名李波,就业在青岛市一家医院,娶妻生子。
  3.张希周,山东沂水县人,原名张郁文,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1945年皈依佛门,法名能荷。1927年冬参加共产党,任沂水、费县工委书记,后以领导暴动失败,被通缉,旋被捕。释放后,志气索然,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学校长、县长及荐任科长秘书等职。1948年秋,应青岛市长龚学遂面嘱,招待由北京来青转飞南京的蒙古活佛甘珠尔瓦(甘系北平正觉佛教会首领,解放后始知为反动组织)。以此之故,于1950年12月被逮捕,1975年被释放回青岛。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集粹》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史记述了山东文史集萃的民族宗教卷、其中,有关少数民族史料19篇,有关宗教史料36篇。

阅读

相关地名

青岛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