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中华圣公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585
颗粒名称: 泰安中华圣公会
分类号: B979.52
页数: 8
页码: 213-2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泰安中华圣公会、其中包括泰安圣公会的沿革概况、圣公会的教礼、教堂、教士、教徒等情况。
关键词: 泰安市 中华圣 基督教

内容

泰安市灵芝街曾经有个基督教(也叫耶稣教)教会,叫中华圣公会。这个教会是由英国圣公会的一个国外传教组织——差会,出钱、出人办的。因此也被人称为英国教会。大约在1880年左右,英国教士来泰安开始购地建立教堂,到1946年最后一个英国教士撤走,在这里逗留了近70年,直到1962年残留的几个中国教士移出,这个教会在灵芝街约有80年的历史。这个教会既传教又办学,而且是山东省多处教会和50余个教堂的总机关——主教堂驻地。现在虽然已经消失,但有些人的历史、学历还与它有关,所以这个教会是怎么回事,还值得记述一下。笔者出身于这个教会,即就见闻所知作全面的记述。虽以记泰安圣公会为主,但也涉及到一部分山东省内圣公会,即该会“山东教区”的史料,供参考。
  一、泰安圣公会的沿革概况
  英国人到中国传教,大概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1856年订立《中英天津条约》,将自由传教权载入条约。英人先在北京设立教堂,逐渐发展成为“华北教区”。来山东的英人传教士先是从北京派来的,大概是在1880年左右。1900年(庚子)义和团事件前,在平阴、泰安、东昌、兖州等地已经建立几处教堂,庚子年曾有一个英国教士从泰安去平阴,在肥城县境被杀。“庚子”年后山东教会发展较快,英国差会便选派高级教士、主教来山东建立山东教区,教会设立教堂,教堂由教士看守,管理、领导宗教活动,由一位主教管理的一个地区教堂,成为一个教区。圣公会虽是世界性教派,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组织,在中国的圣公会除英人传教设立的以外,多是美国、加拿大传来的。山东教区和华北教区是一个来源,关系特深。就山东教区来说,差会派来的主教,不但在宗教职位上是高于其他教士的,而且教会的钱也是英国差会送来的。所派的主教就像一个公司的总经理,是这个教会的关键人物,掌握全部财权和人权。来山东教区的第一位主教名艾立法,他在位时间约是庚子年后到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个时期的大事是:1.在灵芝街建成了规模较大的主教座堂,并完成了下层各牧区的教堂建设。在灵芝街原先购买的是一位举人家的旧宅院,大门前有旗杆座、大门、二门,庭院相当宽敞,再经扩充,除增建主教及各中央教士的宅院外,又扩建学校(即育英小学院)、女学楼(今灵芝街小学院),女学道院(专为不识字女教徒学点浅近祷词)。所有房间约150余间,教会的主要建筑物是礼拜堂。当时所建礼堂可容500余人作礼拜,所建钟楼是全城可供登临的最高点,钟声响亮,可谓泰城的一大宏伟建筑物(1946年备战时被炸毁)。教区以下为“牧区”,其下为乡村支堂,当时似模拟省、县、乡3级,牧区大堂设在县城,乡村支堂在较重要的村庄,当时除座堂直属泰安牧区外,已有平阴、东昌(聊城)、新泰、兖州等下辖支堂的牧区。另在济南齐鲁大学校院内,有单设的圣公会教堂。英国租借威海卫后,设专为英人的威海卫教堂,收回威海卫后,渐变成主要为中国教徒的教堂。艾主教以后这个教会的体制规模变化不多,自然,所谓教区的框框虽大,但内容还很贫乏,直到最后全盛时期,所有大小教
  堂,估计不足50处,每一处教堂的教徒,平均也不过百人左右。
  2.圣公会同其他教派合作,建立了潍县广文书院(大学)及迁济南后的齐鲁大学,为教会培养了一批中国人教士及各种专业知识分子。以后骨干教士,基本上是老广文的毕业生。另外曾有潍县、烟台办学道班,培养了一批乡村“传道先生”。教士的班底,主要是艾主教时期培养的。
  继任艾立法的是主教史多玛,他在泰安有20多年,直到1939年日本占领泰安年余后,告老退休回国。史主教在任,基本上“肖规曹随”,变动不大。只是受时代环境影响,教会所办学校有较大发展变化,教堂数也略有增加,泰安牧区即增设洋楼教堂一处,接任史多玛的是韦多堂主教。韦接任后不久,日伪反英,被从泰安逐走,“珍珠港事件”后,又被收入集中营。日本投降后回到济南,力图恢复旧业,泰城第一次解放后回到泰安看机会行事,1947年春回国。此后英国再未给泰安圣公会来款,所有领教会工资的人呈“树倒猢狲散”的形势,虽有个别教士无家可归,靠子女生活,但仍在教会少数房间居住,最后到1960年才移往登云街,挂“三自革新”名义的教会,所有原教会房地全归公用,中华圣公会名义自此消失。
  二、圣公会的教礼
  圣公会是在针对天主教(旧教)的宗教改革中成立的一个新教教派,但它仍然保留了些旧教的礼俗。与其他新教教派又有很多不同,它在新教中最接近天主教。择要记述如下:1.《圣经》可用当地语言翻译;2.做礼拜有《公祷经》,或立、或坐、或读、或唱,有一定议程,不得用自己的意思乱说;3.教会由经过“祝圣”典礼的“圣品人”主持正式宗教典礼;4.“经品人”可以结婚,不禁止喝酒、吸烟;5.不敬拜偶像(包括牌位、画像),不拜死人,不给祖先上供、烧纸、烧香、上坟,众教徒不能与非教徒结婚。
  教会的“圣礼”有:1.洗礼。是入教的标志,教徒的孩子要及早到教堂由“圣品人”施洗礼,即读一些经文后用“祝圣”的水在孩子头上画十字,受洗的孩子要起“圣名”,男孩子起保罗、约翰之类的名字;女孩子则起玛利亚之类或非《圣经》中人的名字,如蒙恩、得恩、爱慈、慧慈之类,受洗时还要有“教父”、“教母”,以备孩子长大后教他信条,这样又多了一些亲友关系。孩子到16岁时学些教条《坚振问答》,再由主教按首行坚振礼,这才成为完全的信徒。教外成人入教先学《接受问答》,学些教条,行“接受礼”,再过段时间行洗礼,不需行坚振礼。2.结婚礼。“圣品人”有权在教堂给人行结婚礼,行礼中,圣品人要对跪在面前的男女双方,提着名字问他及她是否愿意和对方结婚,若有一方说:“我不愿意”,婚礼就须停止,婚约作罢。在早期泰安圣公会曾发生过一次因离婚作为违背教规的事。3.葬礼。按信条以为人死为魂归“天家”,将来还要复活,不应过于悲哀,也不跪拜死人,不烧纸香,不许用纸扎的各种送葬物。经文说:“人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离开世上去”,反对厚葬。行洗礼、婚礼、葬礼,教堂都要鸣钟,因此有谚语:“人的一生,也不过叮叮噹噹三次钟声”。4.圣餐礼。按《圣经》记载,耶稣被捕前夕,曾与12位门徒聚餐,曾说明他们中有一人要出卖他,聚餐中分给门徒饼和酒,说这是他的肉和血,教徒们吃他的身体,喝他的血,以纪念他,名画《最后的晚餐》即画的这件事。以后基督教就照耶稣的遗言行事,但形式很有变化,圣公会把圣餐礼看作是一件大礼,以经过宗教仪式、祝圣的饼和(葡萄)酒,即等于耶稣的肉和血,念着耶稣的遗言,分给跪在圣坛前的教徒吃与喝(极少量的),正常情况下,教徒至少每月须一次“圣餐”。
  四、教堂、教士、教徒
  教堂是教会活动的基地,而教会的主要活动是它的礼拜,做礼拜的主要活动是在教堂里念经,因此主要建筑物是礼拜堂。礼拜堂的一端筑台设圣桌,桌上正中置十字架,两旁为烛台,离圣桌近处为教士领礼拜等活动及讲台的地方,再下为教徒做礼拜的地方。礼拜堂规模大小不同,但形式大体相同,不作别用,一般不设画或像,不贴文字。教堂内有教士,在农村多附设学校。教堂前是教徒、尤其是老年人前去坐坐谈谈、休息的地方。
  圣公会的教士有主教、会长、会吏3级,他们都有特定的教务职责,在举行宗教仪式时,都有不同等级的“圣衣”、“圣带”,主教有执行教规、解释信条的最高权威,当然他们都忠实于教会的传统,不敢轻易有所更动。会长这个名词,相当于天主教的神甫,一般新教的牧师,而不是一会之长。泰安圣公会教堂,是“主教座堂”,又是一个“牧区”。牧区设好几位会长,其中有一位是“当家的”,叫做“监守”。泰安牧区的监守往往是主教自兼,外牧区的监守,从主教手中领点牧区的教款,当然与一般会长不同。这些被认为会长的人,一般要求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并上过“神学校”,学过些教会的知识。
  教士的物质待遇也值得一提,中、英教士是两个标准,理由是各不脱离自己的社会生活水平。按“七七”事变前的情况,中国会长月薪40元左右(按年资增加),略低于当时教会学校的中学教员;英国人会长便有中国人会长四、五倍或更多,有洋房,有一个洋人和两个佣人,他们到外地教堂“工作”,要坐(实际光摆样子)双把大车(后来换了汽车),他们的生活才真是“给个知县也不换”。他们到中国来传教,倒是进了“天堂”。这些中英教士,虽然也有些较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只有在教堂里念念、唱唱,拿到的待遇比他们干别的工作还要高得多,这些中、英教士可以说花了不少英国银元,至于他们是否真正信教,也不能一概而论。乡间教堂的教士,多数不是“圣品人”,教会的名义是个“读经者”,外人多称他们为“传道先生”,他们自称也不过是个“看堂的”,他们的待遇约有会长的三分之一或稍多点,教士年老后有退休制度,死后配偶每月有恤金。
  圣公会的教徒称为“教友”,多是本身或子女在教会有经济利益的,且多是穷人,富有之家很少。他们的子女有些是由教会供给上学的,子女们有的成了教士,有的当了教员,还有的当了医生。教徒与教徒之间,多是非亲即友。教徒对教士一般是尊敬的,但也流传着这样的一段话:一个不大懂事的英国教士下乡,大谈英国人捐钱来中国办教会是对中国人的恩典。一个教友听得不耐烦了,说:“我们教徒给教会捐钱是献给主(神)的,教会的钱是主的钱,你也是花的主的钱,我们感谢主,但不是感谢英国人。”按教会教条确是这样,这位英国教士哑口无话。教徒居住分散到很多村庄,有的村庄只有一两家教徒。
  五、教会办学
  教会的活动,最能看得到的:一是教堂里每天几次打钟做礼拜,二是办了些学校。本来教会把办学和办医院看作是传教工作的辅助手段,办医院比办学校困难。山东教区只是在平阴教堂办了个不大的广仁医院,主要是参加创办了齐鲁大学附属
  的齐鲁医院,而设立的学校分布在有它的教堂的地方,甚至只有教徒而无教堂的地方。本来是以请教员,招学生(民国初年以前政府办学很少,集资请先生上私塾学生负担很重),教会出钱,不收学费,甚至供给一部分学生费用作为接近社会的桥梁。另外也是为自己培养知识分子——教士。教学的内容,除以教《四书》作外表,重点在宗教课,同时也教些自然科学,如数学、格物(物理)等。所办的学校规模都不大,政府也不给什么资格。民国初年以后,政府设立学校渐多,规章制度渐趋完备,教会办学也适应环境,规模逐渐扩大,但教会想办成小学至大学,参加合办了齐鲁大学,在各牧区办了4年制中学(大学有预科)。国民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以后,命令教会学校作为私立学校,按教学规章向政府呈报立案,经过批准,才给毕业学生以政府承认的学历资格。立案的条件主要是:①成立校董会,由校董会聘请校长,校董会会长、校长必须是中国人。②取消宗教课,不得在学校内举行宗教仪式。到1932年以后,山东教区批准立案的有:泰安育英初级中学(取消高中)、泰安育英小学、威海卫育华初级中学。其他有平阴、东昌、兖州、新泰各牧区,都各建立一处较完善的小学(完小)。以前,教会所设学校学生很少(笔者1928年考入育英中学高中时全班只有8人;二年级只有6人;三年级只有4人),学校基本上不收学费,教徒学生很多依靠教会供给。立案以后,扩招学生,增加学费,学校开支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以泰安育英(初中)情况说:在“七七”事变前夕,学生共有6个班,每班平均45人(原来建筑设计只要求一个班,学生不超过40人),每个学生一学期交学费10元,共收学费2700元,教职员工18人(教会英人义务教课者不计),每学期工资开支约3600元,每年由教会补助2000元,教职员工及学生中,教徒已是少数。
  办学以外如何培养大学生和它的高级知识分子之事也值得一记。辛亥革命前曾与不同教派合作,在潍县建立广文书院(大学),选送教徒学生去学习,前后共有五六人。这些人回来,先是成为办学的主力,以后他们几乎全都成了教士(会长)。广文大学迁济南改为齐鲁大学后,设预科时,送入预科的学生前后约20来人,其中不能升入本科或因故退学的约居半数,能在齐鲁大学毕业的计有:医科3人,数学系3人,化学系2人,教育系、社会系各1人。齐鲁大学在政府立案后的毕业生计:物理系3人,生物系1人,制药专科1人,历史系3人,教育系2人,社会系1人。前后在齐鲁大学毕业的没有1人转入教士行列,除个别例外,都在教会内外学校当教员。
  泰安中华圣公会已经消失,旧人已极少见,笔者只能回忆见闻追记,误漏难免,更未涉及批判,请阅者指正。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集粹》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史记述了山东文史集萃的民族宗教卷、其中,有关少数民族史料19篇,有关宗教史料36篇。

阅读

相关人物

石经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