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基督教开端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574
颗粒名称: 德州基督教开端与发展
分类号: B911
页数: 5
页码: 187-1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基督教开端与发展、其中包括传教士和中国传道者们八方游历的结果、使小教堂四处兴建等情况。
关键词: 德州 基督教 发展

内容

早在1866年,在离德州不远的天津的小教堂里,斯坦利先生遇见一些人,这些人说服他南下去他们村庄旅行。其中一人北上天津,旨在寻找西方枪、炮和其他物资,准备以此来对抗地方官府。地方官府正试图逮捕他,因为他利用一个秘密会社的迷信习惯赚钱。此人无意中来到教堂,听到斯坦利先生宣传爱的信条,便改变了主意,并发出了邀请。于是斯坦利访游他的村庄。此后几年里,斯坦利先生又偶尔在此逗留过几回。
  庞庄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斯坦利先生被派来进行调查。其结果是:斯坦利先生于1878年2月12日开始做救济工作。在冬末和春天几个月中,亭利·D·波特先生继承了他努力的成果。价值1.2万美元的中国货币分发给了115个村庄。此次饥荒终了时,传教工作显然已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对外国人的偏见已大部分消失。
  此次饥荒救济经历的一个现实结果是颇令人信服的,尤其是波特医生这样认为,即庞庄应辟为一个新的立足点。波特医生和史密斯先生立即着手开展医务和福音传教两方面的工作。两年之后才有了合适的寓所。随后,他们的妻子来到了身边,并偕同带来了玛丽·波特小姐。
  卫氏医院建于1885年。次年教堂建成,其建筑材料与劳力是当地教民提供的。一位教师在从外面借来的房子里开始给男孩子们上课。直到四五年后,当地才有充分把握担保把学校搬进新的工作园地。波特小姐创办了女子学校,入学资格是不裹脚。格特鲁德·威克福小姐接替了妇女福音传教工作,她的孪生姊妹格雷斯于1887年负责女子学校工作。
  传教士和中国传道者们八方游历的结果,使小教堂四处兴建。一位和尚从某处听人说起史密斯先生。他听了史密斯的讲道,受到影响,改变了自己的信仰。1877—1878年饥荒过后,他把所掌管的村庙连同20多亩地归为教堂。
  1877年,庞庄学校增加了年级数,共有43名男生,他们大都是教徒或见习护士。候补名单上还有另外15名男生。次年一座为60名男生准备的新建筑落成,这些男生自付一半或更多的膳食费。
  义和拳时期,庞庄园地奇怪地免遭破坏。几乎是南从扬子江北至阿穆尔河,天津通商口岸外,唯一未遭破坏的布道园地便是庞庄。教士们被允许返回时,发现自己的房屋相当适宣居住。
  1903年,庞庄有8名传教士。中国领导人对所有宗教问题和普选权有一定的认识。在曾经是“不屈不挠反抗外国”的德州,新的势力正在发展。主要街道上的资产者买通了一位已成为基督教徒的回族钱庄经理,得到其帮助,建成了一座内部小教堂。半月一次的门诊颇受欢迎,从而使礼拜诊疗时慕名而来的人数常多达上百人。
  教徒共有256人,住在90个村庄,其中妇女的人数相当惊人。37名妇女参加了一个暑期培训班。所开设的实用课避免了两项诉讼,使18名妇女答应戒吸烟草,19名妇女发誓反对娃娃亲和早婚,影响到极其穷困的42名妇女有希望成为向教会交纳什一税的人,并鼓励数名妇女和姑娘不裹脚。
  专科学校有35名男生,寄宿学校有30名女生。1907年,从美国布道会来了一个代表团,他们在报告中说:“有一点将永远是毋庸置疑的,即中国将最终掌握她的整个教育制度……而且……其目标是一个联合的中国基督教会,这教会将尽可能少地容纳那些民族和教派特征,那些特征是已将教义带给中国人,忠于由各民族和各个教派组成的基督教徒的人所具有的。”
  在没有令人满意的公共学校时,同那些教堂合作的布道会决定,它将为基督教团体的全部儿童提供小学和中学,如果可能的话,这些学校将完全自理。一旦有了令人满意的政府学校,这些学校应得到资助,但布道会或那些教堂必须在道德和宗教方面提供教育,课程的设置则应与政府学校一致。
  1909年,在德州城东1.5英里处购置了一块地皮。这是一块盐碱涝洼地,因而售价极低。这是为把学校和医院从庞庄搬迁到那儿所作的准备。过了些时候,从美国布道会领取了专款,便破土动工了。先建了医院和男校,后建了女校和中美两国工作人员的寓所。
  1904年,在南郊买了一块地皮,在此修建了一所小学和一座更大的教堂。
  1916年秋,教室和宿舍落成,学校自庞庄迁此。
  1917年9月,大运河南岸决堤,洪水逐渐淹没了园地和周围地区,除医院的二楼和三楼尚可继续使用外,其余建筑都只得撤空。
  有两个人,他们在庞庄开始上学,在北京的学院里继续深造后,成为德州男校的教员。后来他们被送往美国进一步深造,其中之一王元信先生,于1928年被任命为这些学校的校长。
  国民党掌握政权后,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新政权建立了教育部,并确定了课程设置。省教育厅批准王先生创办联合教育,这在省内是首批学校之一。之后,为了纪念在庞庄创办第一所男校的波特医生和首创女校的威克福小姐,学校被命名为“博文中学”。这些学校在原来很小的规模上有所发展,于是又修建了新宿舍,还在男生区建了一座图书馆。
  仿效许多美国私立高等学院的办法,格林尼尔学院开始对在中国青年人的教育上提供帮助感兴趣。始自1916年,4对夫妇到达此地,同行的还有一位未婚妇女艾丽斯·里德。稍后两名中国人:王先生和侯先生——本校和美国学院的毕业生,加入了这一行列。从1921年起,格林尼尔学院毕业的青年人,每二年一轮来此,在英语和体育运动方面提供了可贵的帮助。此后,美国经济危机使这一计划无法继续实施。
  本校在国家教育部注册,这意味着这儿的毕业生得到官方的承认,所以课程须按教育部规定,学校接受政府督学定期视察,毕业班的学生得到文凭前,必须通过省级考试。
  到1930年,本校被公认是方圆80英里之内最好的学校,因为在这儿得到良好的指导,个性培养受到重视。这一点为下列事实所证明:一直在省级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学生中包括德县县长的儿子、商会会长的儿子、县学校(政府)负责人的妹妹和乡下一个最富有的人的儿子,还有城里几位知名商人的女儿。
  直到日本占领中国北部为止,本校一直在发展。有些年纪大些的学生奔赴自由中国,绝大多数去了成都地区。1937年秋,日军占领了全部布道建筑。在此之前,医院工作就停止了,学校也关闭了,无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医生和教师们都离去了。
  1938年1月,日军已向南方通进,只在德州留下一小股占领力量,他们撤出布道园地,中美人员可以返回了。随后,开始了整理工作。
  日本军事当局允许重新开办本校。虽无人愿在他们的统治下卖力,但有许多学生因年岁太小,不能参加中国西部由许多中学和高等学院学生参加的群众运动,所以,重新开办我们学校的事就定下来了。慢慢地,学生回来了,起初人数廖廖无几,但到春季学期末,已有相当多的学生注册。校长王先生因言辞很尖锐地谴责日本的占领,所以公认他返回是不安全的。这样,艾丽斯·里德小姐接管了校务,由一个先后在本校和学院毕业的人做助手,此人因为家庭缘故,未能逃往自由中国。
  困难的岁月接踵而至,但学校仍旧开办,过了一段时间,王先生回来重掌教务,似乎是安全了。
  伴随1941年12月8日日本袭击珍珠港,这里的一切都完结了。日本官员来到园地,通知美国人员说,学校和医院必须关闭。美方强烈要求,学校是否可由中国校长负责,中国教师执教而继续开办,并非只有美国人经办不可。这一请求横遭拒绝。于是,第2天,学生们唱着校歌启程回家了。
  1946年12月,当地的共产主义政权命令将所有建筑物拆毁。据一位途经德州去北京的中国公民报道,德州东部的村庄按照命令,派出人和火车,拆毁建筑,并把建筑材料运到东边出售。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集粹》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史记述了山东文史集萃的民族宗教卷、其中,有关少数民族史料19篇,有关宗教史料36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