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刘营蒙古族的历史和现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531
颗粒名称:
刘营蒙古族的历史和现状
分类号:
K247
页数:
6
页码:
45-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刘营蒙古族的历史和现状、其中包括、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刘营村的蒙古族等情况。
关键词:
刘营
蒙古族
历史
淄博市
内容
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刘营村的蒙古族,原是元朝初年从蒙古军队南下迁来的。他们集中居住在刘营村,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间因故迁徙者多人,现有856人。刘营蒙古族的先世(即定居刘营的第一代)是蒙古军役。据墓碑载,先世称:“高祖五公系斡罗那歹之人也,充蒙古军役。”(据《民族研究》杂志考证,斡罗那歹很可能是当时蒙古族的一支部落名称)五公官至“抚镇”,卒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年(1293年)。此碑建于1346年,系五公的两个小儿子—僧住、忽都所立。
蒙古族原无姓氏。五公后裔之所以姓刘,来历是这样,墓碑记述:“……李侯兵革,势不能敌,彼虏鞭之,使跪。公曰:莫跪,吾上为国家出力,岂能跪汝乎!兵怒,遂加刃欲击其胫。终不屈。将见勇而忠孝,留之,遂得脱。后之苗裔因留曰姓,故曰刘”。刘营村在清朝以前曾称刘下营,也是由此而来。
前三代的名字沿袭蒙古族族俗。五公有4子:长子捏可罗、次子艾也赤、僧住、忽都。长孙达儿卒、次孙咬尔卒、头口、完者台、百奴、系住马……他们从第二代便与汉人通婚,墓碑上有冯氏、白氏等记载。
蒙古帝国的消亡,使刘营蒙古族的社会地位受到一定影响。改朝换代的处境,迫使他们不得不自觉地跟随当地汉人的风俗。他们从第四代便随汉族人习惯命名。尽管如此,在元亡后,他们仍然低人一等。为了摆脱受歧视受侮辱的处境,他们就开始隐匿蒙古族称号,不承认自己是蒙古族的后裔。一代接一代,他们对外一直自称是汉族;而在本民族内部,却代代相传:自己的先辈是蒙古族。他们一直隐匿到解放。
明代以来,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刘营蒙古族为摆脱无止境的受歧视受侮辱,彻底摘掉汉族背称他们是“蒙古鞑子”这顶帽子,一批有志者,纷纷迁逃外地。明朝后半期,刘营蒙古族已分为6支,其中3支全部远迁外地,有的去鲁南,有的迁东北,也有的到益都、广饶等县境定居。未迁走的3支,自然继续千方百计寻求出路,摆脱困难处境。为证明自己不是蒙古族,便寻找根据。这就是在他们历史上的两次“找本家”的活动。
第一次是清代乾隆年间,当时有个叫刘同训的国老,在北京病死后,往其老家—山东诸城搬运灵柩,途经刘营附近。在社会上受孤独受歧视的刘营蒙古族闻讯后,立即派出一批青壮年,赶去接应。然而刘同训家属熟悉山东各地刘氏支派,他们一问是刘营姓刘的,就说刘营刘是蒙古人,同姓不同宗。拒不用。部分青年不顾这些,主动热情帮忙,送了一程。返回时,刘同训家属,还送给他们一对大型纱灯笼,上印大红字“相府刘清爱堂”,以后历年新年祭祖,把它挂在门前。在文化大革命中,这对纱灯连同族谱虽然一起被人烧毁,但这段“找本家”的史实却牢印人心。
第二次是1915年前后,与刘家终村刘续谱。距离刘营十五六里路的刘家终村刘,本是汉族刘氏。刘营蒙古族中的部分人赶集卖菜,途经刘家终村的刘氏先墓,发现他们墓碑上镌有“刘大公”的字样。回村后便奔走相告,认为刘家终村刘的先世是刘大公,咱的先世是刘五公,他们大概是兄弟,可以拉成本家。刘营刘于是派出几个长辈和几个有文化的,与终村刘接头交谈,往返多次。后来达成协议,双方互相承认是本家人。既是本家,就要续谱。续谱中刘营刘排辈过高,终村刘拒不接受,考证年代亦有不少矛盾。后来终村刘终于知道了刘营村的老根子是从蒙古来的,于是不再承认是本家。第二次“找本家”再次告吹。
两次盲目“找本家”的失败,刘营蒙古族的处境更加艰难,不少汉族人为之讥笑,更加歧视刘营蒙古族,使这批离开草原故土的蒙古族后裔,比旧社会的私生子还难堪。活在人眼下,遇事受人欺。自己卖柏树,反而吃官司就是例证。清朝光绪年间,刘营蒙古族的祖坟上长着一片枝叶繁茂的合抱大树,十分喜人。村里有部分汉族刘氏,听说蒙族卖祖坟上的柏树,立刻策划要与蒙古族刘平分这笔财产。他们的理由有二:1.都是一个村,都姓刘;2.两家的祖坟靠得很近,说明是一家。于是他们便通过各种渠道,到处活动。他们从经济上着眼,在方式上混淆,硬说是一家人。蒙古族坚持自己的立场,祖坟上的树,只能属于本民族,外族不容插手。两相争执,最后形成僵局。柏树卖不成,后来终于形成官司。官司打了3年。临淄县长刘福元,骑着骡子,带着卫队,亲自赶来刘营看墓碑。根据碑文,县长当场断案说:“一家是蒙古军役;一家是燕地迁民,怎么是一家?”县长不容汉族刘争辩,忿然而起说:“这场官司你输了”。
蒙古族在官司上虽赢了,但为此自己的柏树款却花去了一大笔。
刘营蒙古族8代以前,暗里曾有过纪念农历八月十五的活动。这一天,全族不吃不喝,静坐至深夜。原来元朝蒙古族统治集团执政时,为防人民反抗,在部分地区对广大人民实行严密监视,有些村户派蒙古人驻守。元朝垮台前夕,被统治的人民利用月饼,传递信息,统一时间,在一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晚上,奋起杀掉驻在家里的蒙古人。这在蒙古族的历史上留下了较长时间的伤痕。刘营蒙古族5至7代的纪念活动,是由此而来的。后逐渐随当地风俗过团圆节。
“左衽”又是蒙古族与汉人不同的习惯之一。抗日战争以前,社会上时兴穿有大襟的上衣。刘营蒙古族多穿左大襟上衣,而汉族多穿右大襟上衣。原来蒙古族先辈居住草原,善骑射。五公就是弓马娴熟、累有功勋的人。为了便于带箭,他们一律左衽。他的后代刘营蒙古族,虽不再骑马练弓,但左衽在他们民族中已相沿成为习惯。
同民族不通婚,也是特点之一。刘营蒙古族定居7个世纪,从不在本民族中成婚配。直到1980年新婚姻法公布后,才有个别本族男女青年结婚。
这支蒙古族,在刘营定居年久,但人口不多。其原因是:五公以后,到第4代起,连续单传4世;第8代才弟兄6人。后分6支,有3支外迁,致使人口增长缓慢。
刘营蒙古族祖坟在村西南坡,整平地面时被挖平。据目击群众回忆:其中以五公及其次子艾也赤墓最大。五公官至“抚镇”,艾也赤不亚于五公,其才华为后人称颂。头3代的墓窟建造,全按蒙古族模式:在地下大致如蒙古包,呈球形,内径约3米半至4米,旁开小碹门,门高两米,宽一米半。墓底平坦,左右各设一炕。周围和顶部均用砖砌成。不难看出,人死后,棺材由小门进,置于炕上。墓内无陈设,四壁亦无画刻。由此可见蒙古族原丧葬之习俗。
刘营蒙古族受压迫受歧视的年代,在明朝比较严重。社会上的政治压力迫使该族大批人口外迁,彻底抹掉自己是蒙古族这一名称。留在原籍的蒙族则过着漫长的低人一等的生活。
到清代,这种民族压迫,较之明朝及稍缓和。主要原因,即历史遗留的民族矛盾在清初,因明是清的敌对势力,清的斗争锋芒主要放在对付明的残余力量上。这一机会使刘营蒙古族在精神上、生活上日趋安定。他们当中较富裕的家庭,其子孙也开始和汉人一样,读诗书、应科举。在该族的第13代上,有一名名叫刘爵的,举进士,曾在山东曹州府馆陶县做过儒学正堂(相当于县教育局长)。这些都说明,该族当时已读诗书,学封建道德人伦等,已彻底汉化。
刘营蒙古族尽管旧社会给他们带来一系列的不幸,在政治上受歧视,造成经济上穷困落后,但他们有一片爱国热忱。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爱国有志青年,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自愿参军参战。抗战初期,刘营地处游击区,后来逐渐沦为敌占区。即使这样,不少青年夜里投奔解放区,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如刘佃奎、刘敬贤(刘林)、刘炳照、刘云秀、刘福昌、刘来昌、刘崇昌等十几名青年,同汉族青年范定德、孙云生等,参加了李人凤领导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第十团。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族青壮年积极出民工、抬担架、送公粮、支援解放战争。那时仅有400多人的蒙古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国捐躯、被追认为烈士的就有8名。
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春风吹绿蒙古族村,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民族政策,迅速得到落实,刘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出现了新的转机。各级政府和民委先后投资,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搞多种经营,1991年,人均收入达935元。1988年,先后被山东民委和国家民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史记述了山东文史集萃的民族宗教卷、其中,有关少数民族史料19篇,有关宗教史料36篇。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炳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淄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