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济宁回民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512
颗粒名称:
济宁回民概况
分类号:
K291.297.52
页数:
11
页码:
14-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宁回民概况、其中包括回族来源、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回族对亲属的称谓及语言文字等情况。
关键词:
济宁市
回族
历史
内容
济宁回族来源
济宁系由古任城、济州演变而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据《左传》记载:系“唐虞故国”,“太昊之后”,“昔有仍氏”繁衍生息的地方。据李白《任城县令厅壁记》记述:盛唐时期的任城,“其城池爽垲、邑屋丰润、香阁倚日”,不仅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城阙,而且还是“地博厚、川疏明”,万商往来的繁华闹市,也是一座“士俗古远、风流清高、贤良间生、掩映天下”的文明古邦。由于历史沿革,地域的变迁,鲁东山区、鲁南湖藻、鲁西平原的土特产品,汇集济宁市场,外埠、外国奇货珍品,远途到此交易,济宁逐渐形成运河岸上的重要商埠之一。因此,徙居在济宁市区的回民,最早在宋朝已经开始。据《回民史论集》、《扬州回回堂》和元代墓碑中记载:“普哈丁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于南宋末年来扬州传教,在城内太平桥建礼拜寺,名为‘仙鹤寺’……。寺成后,普哈丁到山东各地游历,于德祐元年(1275年)从济宁返回扬州,病故舟中……。可知南宋时期,作为重要码头—济宁,已成为回回人口早期较为集中聚居的地方之一。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开挖从济宁至东平的济州河,济宁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水陆通街,舟车辐辏,商贾云集,遭运通达,市〓繁盛”的商业中心。沿运河北上南下的回回绕济宁穿城而过。水陆交通发达,大量由沿运河内迁和元朝征服的西域人到济宁定居,由此而形成了济宁回回民族,他们主要聚居西关一带。迨至明初,运河逐年淤塞,需断流疏浚,而漕运又不能中停,遂于1411年(明永乐九年)开挖运河复线——越河。运河道窄,向对航行船只需经洪川口,暂泊至洪子湖内,方能通过。由于两河同时通航,舟船经过停泊的地方商业兴隆。故越河南北两涯、中新闸南北、洪子湖四周,形成回族聚居主要地区。元朝兴建的原东西两座古寺(今已无存)就在棉花市街、济阳桥一带,城西五里营有“回回城”旧址。最早回民开设的马家老店、沙家、汪家客店、李复兴粮行、李同昌粮行等都在西郊一带。所以济安台、中新闸一带,是回民在宋元时期的集居地区。
随着运河主航道畅通,逐渐代替了越河。而越河西端的商业区,随势向东迁移到大闸口、小闸口运河两岸。到明末清初,西郊一带沧桑变化,商业萧条,粮行、客店逐渐歇业,由商业区演变成住宅区了。时至明成化年间建东大寺于小闸口河西,明初建杨家园寺,万历初建柳行西寺,清初常志美先师填洪子湖建西大寺,都证明回民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迨至清朝,除对东西两清真寺进行大规模扩建外,又扩大柳行东寺,越河南南北两寺。民国初又建女寺两座于越河南北。时至今日,我区(指市中区)回族现已有13460人,占全区人口的6.4%,其中城区非农业人口12042人,农业人口1418人。
据考,早期迁徙济宁的回族氏族,公认为是李福荣家,其祖先是西域人,由唐朝时迁入。原兄弟3人,其中两名为:阿里沙、阿里金,第三人失记。他家是24代“伊玛姆”和阿訇。其祖坟在济宁城南白家洼。还有马姓,原姓“吗”,后演化为马。因此,回族姓氏多是由其阿拉伯祖先姓名的首音或尾音演化而来,故多称沙、洪、展、律是真回回。另有“五马、六杨、十三李”等80余姓氏。
伊斯兰教在我区的广泛传播,亦与经堂教育有关。明末清初,杰出的伊斯兰教学者常志美(1610—1670年)从西域乌孜别克的撤马尔汗来中国,后定居济宁,与当地常氏联宗。他在济宁倡导经学派,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经堂教育新学派。该派在明末清初崛起,称为“山东学派”,遍及齐鲁各地,乃至华北、东北、中南等地。华北地区的穆斯林尊称他为“常仙学”、“常巴巴”。逝世后安葬在我区西南郊(南辛庄乡韩庄北),人们通称“常巴坟”(现有墓碑在)。
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我区回族人民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民居住生活在一起,其衣、食、住等有些已基本相同,但在许多方面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
衣:在穿着上原有其传统性,由于长期与汉族同胞生活在一起,其穿着基本或完全与汉族相同,唯“主麻”(7日会礼)及伊斯兰教3大节日时,到清真寺礼拜的回民,男的多戴黑、白帽,已婚及老年妇女戴黑、白纱盖头,未婚及青年女子戴深绿色盖头。
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鸡、鸭、鱼及其他反刍动物,但须由寺司夫或海里凡等教务工作者按“断喉法”司宰,放血后方可食用。忌食病和自死的动物及一切动物的血;忌食猪、狗、驴、骡及一切性情恶劣的凶禽猛兽的肉。动物哪种可食或不可食,全以动物的性和形而定,如猪相丑性惰,习性肮脏,所以不食,这是世传的教规。不吃驴、骡、马肉,是因其形和性而定。也不吃螃蟹,因它横行,厌其“横行霸道”。“油香”是回族的最佳礼品和食品之一,是用面粉和花生油或豆油制作而成的,俗称“到油”。每逢祭奠亡人,即“做日子”或婚嫁喜庆,宴请亲朋、贵友等都必须敬上“油香”;如遇天灾人祸,转危为安的事,也“到油”,叫“知感油香”;两家有隔阂,往来断绝,亦借赠“油香”以示和解。拿油香敬送亲友乡邻或布施贫苦之家,是表示对“安拉”的感谢。
住:从我们市中区总体看,回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是杂居的,并和睦相处。从具体人口分布状况来看,我区和全国的特点基本相同,即“大分散”、“小集中”,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在我区范围内,以越河两岸、鼓楼街、西大寺街、炉坊街、古路沟街、方家大院、马家大坑、武胜桥街、来鹤观街、柳行街等街巷是回民较为集中的聚居区。
婚姻:过去有父母包办,现在做到了婚姻自由,介绍人只起到征求、转达双方意见的作用。被介绍人双方见面后,经彼此间的了解,如同意婚配,便进行礼品交换,称“换书”。女方回礼(回书)鞋、帽等衣物,以示同意订婚。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进行婚姻登记,取得结婚证书后,即承认夫妻,受法律保护。为表示喜庆,都要举行婚礼仪式。在仪式的前两天,男方喜主并新郎或同特聘阿訇齐到祖坟地告先。也有的沿袭传统礼法,由男方请阿訇主持证婚。在仪式上,阿訇当场写“依札布”(即证婚词),然后问女方:“你有没有意见?”女方答:“达丹(没意见)”;问男方,新郎答:“盖不里楷尔丹(我承领新娘的意愿)”。礼成,将糖果撒向新郎新娘及观礼人群,宣告仪式结束。
丧葬:回族实行速葬、土葬。土葬:即死者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其尸体在家停留不得超过3天。出殡前,先报知寺务人员和主要婊亲请“落地”(亡人由床上放在地上)。出殡日上午,亡人在“榻布”(沐浴工具)上,经清水冲浴干净后,再用备好的亡人穿着裹整齐,盖上“榻布”罩,由阿訇令其死者儿女、挚友肃立敬默后,站者“纳在”(念悼词),内容:亡人一生在世效法穆圣、敬天(安拉)、爱人,做出一番贡献,现已归根复命去了,归主吧!此后,方由死者子侄抬“榻布”至墓地。送葬亲友手持点燃的安息香送行,也有的亲友在送葬路旁设“路祭”,无赏地给送葬亲朋及孝子们留茶湿湿嘴;土葬在公用茔地指定的地方,挖一南北方向内径长6尺、宽2尺、深9尺许的墓坑(或挖一半明坑,一半掏土窑子),周围以砖砌封后,将亡人下入墓坑内。在坑的中端用苇席(一领)、盖板(用木材或水泥制成)和24块土坯盖上,然后封土,称为“深葬”。祭典:即“做日子”,亡人死后的7天、百天和周年,冥祭日在天拂晓时,死者儿女们随同聘请阿訇去墓地念经,以悼念死者,寄托哀思,并“到油”,以“油香”敬送亲友。
回族对亲属的称谓及语言文字
称祖父为“巴巴”,称曾祖父为“老巴巴”。称父亲为“达”,死后哭“爹”,称母亲为“娘”,称兄为“哥”,称弟为“弟”,称大伯为“大达”,称二伯为“二达”,称叔为“达达”,称姑为“吗吗”,称姨为“姨”,称舅父为“舅”,称外祖父为“外巴巴”,称外祖母为“姥姥”,相互称呼为“老表”。
回族没有自己独有的语言文字。但有的能说极为普通的阿语。只有笃信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礼拜或行坟时诵读阿拉伯文和经卷。经常见到的,在回民住户大门上方,贴的阿拉伯文横幅,名叫“都阿”(阿拉伯文的译音,意为“祈祷”)。
济宁回民从事的主要职业和经济来源
早期徙居来济宁的回民大都是经商贸易,有经营珠宝业的传统,明代有“识宝回回”的传说。这种传统的形成,与回回祖先多是阿拉伯、波斯商人有关。据我区85岁老翁朱宗灜讲:“远祖朱华,以货珠宝为业,早先有杭州珠宝市街迁居济宁”。但回民大多数以经营饮食业为主,善于操此业,能制作具有特殊风味的牛、羊肉和鸡肉加工品,多种花样的面食加工业,以及一些风味特殊的小吃、糕点等。明清时代,粮船漕运繁忙,在运河和越河两岸,回民的饮食业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济宁回民另一最大特点是,能熟制皮毛,缝制皮毛衣物。早在元代西征被掳或降服的“回回”中,有不少就是以熟制皮毛、缝制皮毛衣物充当后勤军士。他们原本生活在西部牧区,所以熟制皮毛,缝做皮毛衣物是回民的祖传手艺。后天下大定,便弃军从商,徙居济宁后,仍操祖业。由于济宁的地理优势,皮毛业得到空前发展,有市场大、货源足、品种多、质地好的特点。如著名于全国与海外的“济宁路青猾皮”及“济宁路山羊板皮”等。
皮毛业内部分类有:生、熟皮毛,油、胶、骨等十业,其中在我区以生皮交易市场最大。从经营性质分:有皮行、皮栈、当地皮庄,外籍常年驻济宁皮庄,跑行商贩和为这些行栈服务的工人。其次是熟制皮裘业,又分作坊(资方)和铲、裁、召3行工人(劳方)。上述这些分工经营,构成整个皮毛行业。其中有操作熟练的铲、裁、召皮活技艺的工人,有搬运工、整修工、凉晒工、打捆工等。有中产阶级的当地皮贩,有巨资万贯的行、栈、庄富户,有的是官僚资本家,也有的是半殖民地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豪富巨商。当时华北皮毛市场曾一度集中在河北大营并以此为中心,此外全部汇聚到济宁。常年驻济收购皮毛的外籍商人,一部分是大营的皮作坊,更多的是京、津、沪、广外客,共一二百家,相互抢购,尔虞我诈,价格涨落,风云莫测。为此,调动了周围百里外的皮货源源流向济宁,促进了济宁皮毛市场的繁荣。据说有时日成交额最高达10万两白银。一二百家皮行,门前终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同时也给饮食业带来繁荣,临街叫卖各种小吃的摊贩,午夜不停。为皮毛业服务的打包工、搬运工、整修工、晾晒工,各有组织,每日应接不暇。有时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打包成捆,抢运出境。而运河内停泊的运输船队首尾相连。仅据查考,在清朝后期著名的皮毛作坊有:“张玉盛”、“刘公盛”、“刘长盛”、“马振兴”、“马昌泰”、“马和盛”等多家。皮行中以“马恒兴”老行、郭家老行最为出名。此外,还有中药店中的“南天德堂”、“北天德堂”、“世宝堂”以及金家的哈拉行(毛料布区)、李家蒲包行,都是兴盛百余年的古老“字号”。据民国初年柳行西寺阿訇张子甄讲:他在河北张家口任职(阿訇)时,该寺碑文上刻有济宁皮毛业作坊捐款二百两到六百两白银字样的有“马振兴”、“马昌泰”、“刘长盛”、“刘公盛”等,足证当时济宁皮毛作坊常常派人员驻该地坐庄收购“口皮”的经营情况,以及这些皮毛作坊的雄厚的经济财力。为此,济宁市市中区众多而规模宏伟的清真寺的兴建,没有当时众多的巨商富户捐献银两资助,是难以建成的,当然也不能否认当时中小资产户、手艺工人及外地募捐和各方的资助。清朝时代,济宁回族人民曾一度经济繁荣昌盛,生活富庶优裕。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回族人民的斗争史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大规模的全面的侵华战争。1938年1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济宁,聚居在西南关一带的回族人民和全城人民一样,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日寇所到之处,烧杀、奸淫,浓烟滚滚,血迹遍地。打绳巷、竹竿巷街上及居民院内,横尸遍地。不足一华里的西大寺街,被日寇枪杀、刺死者就有27人之多。西大寺阿訇王华斋和乡老马继祥、杨兆喜、米庆余、米庆友、米鸿昌等,刚做完礼拜,走出寺大殿,就遭到日寇的枪杀。敌人从西大寺街向西,沿武胜桥街杀害了马仙州等人。象狂犬一样,又逼向马家大坑街,用刺刀挑死了在家的郭仰渠、刘永德、李根庆、郭应武等。越河北街、官路街以及小南门等街,据不完全统计有回汉民130余人惨遭日寇杀害。
日寇残无人道的血腥屠杀,逼得全城人民和信仰天主教的同胞,都投奔到天主教堂内避难。而回民认主独一,托靠真主的襄助,都扶老携幼地奔向清真寺内。各个寺内的讲堂、大殿、沐浴室等都挤满了避难的人群,有的只能在寺院内露宿。当时各寺在职阿訇、乡老,主动负责安置避难人员,将寺门紧闭,门外悬挂一块白布旗,上写“难民收容所”。但这也难以逃脱日寇的恫吓和打骂。他们有时白天闯入,有时夜晚砸门强行窜进,扬言“统统地死了的!”并大闹着找“花姑娘”。在这生死莫测的时刻,难民收容所负责人和阿訇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出面周旋,才使群众免遭于难。
日寇在疯狂烧杀过后,又提出“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等侵略性口号。接着就实行了强化治安,限制人身自由,物资控制、禁运等。1942年,日寇在柳行东寺组织成立了“回民联合会”,以办好教务为名,对以皮毛为生的回民进行掠夺性控制。日寇把牛皮定为军需物资,不准随意销售出境,而日寇设有“德盛洋行”,压价收购皮货。日商利用“联合会”名义,仅一次就低价强购青猾皮45万张。自此,皮毛业日趋萧条,大批行栈倒闭,回民职工失业,造成严重的生活困难。伊斯兰教也随着经济的萧条而失去了资助,致使宗教活动和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国民党的所谓接收大员进驻济宁。于1946年至1947年间,国民党南京政府要各地建起“回民协会”。自此,不少地方相继建立起这个组织,济宁也有了“回民协会”。“协会”设于顺河东大寺,理事长由在职阿訇白绍轩担任,下设委员数人。该会组织时间不长就解散了。在这1年多里,该会受城内国民党县党部的指使,以国共合作为名,在回民中发展组织。因此,有少数不明真相的回族青年,在其宣传蛊惑下,一度上当受骗。
1946年1月9日济宁第一次解放。不久,国民党军队又占据了济宁,对少数民族进行控制、欺压,挑拨民族之间的关系,制造纠纷。国民党县党部利用手中宣传工具——《济宁民报》,公开污蔑毛泽东和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激起了成千上万的回民反抗,掀起了反对县党部书记长陈梦岩的斗争浪潮。事件起因和经过是这样:1947年春,《济宁民报》的副刊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我梦见了毛泽东”的散文,其作者化名“张三牛”。他恶毒地说:“梦见这人的形象青面獠牙,口滴鲜血,一手举剑、一手持经……”。最后说:“我想这人又好象似回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当天下午回民就看到报纸,对其恶毒攻击无比愤怒。
接着东起东大寺,西到柳行街,南至小南门,北到城里,激怒了的回民,三五成群地奔向东大寺。于是商店关门,摊贩停业,挎篮叫卖的小贩,种地的农民,都纷纷投入到抗议的洪流之中。回民这一正义行动,也影响到汉族同胞。普育小学、柳行小学的师生罢课,也参加到抗议的行列中去。抗议的人群先后拥到东大寺,东大寺阿訇和其他6寺阿訇、董事以及回民中德高望重的乡老们,群聚一堂,共议对策。大家一致认为《济宁民报》刊登这篇文章,不但是对共产党的污蔑,也是对回族的污蔑。肇事者主凶是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陈梦岩。为捍卫民族尊严,戳穿国民党的阴谋,最后决定:砸烂报馆,打死陈梦岩。
回民盛辉庭等人愿为卫教牺牲,为维护民族尊严献身。袒胸赤臂,手举大刀,带领数千名回民,由东大寺宣誓出发,开始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示威的人们,手举“打倒陈梦岩”的小旗,高呼“打倒陈梦岩”的口号,沿纸店街、吉市口,直达城南门。所经过的街道两旁,站满了群众,也相随高呼并加入到示威行列中。国民党第五路军的师长徐曰政,惊恐万状,误认为解放军要攻城,立即命令部下进入掩体。后经说明来意,徐即登上城楼,当众表示:“敝人保证立即邀书记长、县长等人前去顺河东大寺赔礼,并保证诸位满意,请大家先回,我们立即赶到不误”。此后,示威队伍未能进城,便转向税务街县党部书记长陈梦岩家中,其家人早已闻讯逃走,愤怒的群众将其屋内陈设全部砸烂。徐曰政等到达顺河东大寺,首先赔礼道歉,回民当即提出条件,最后达成协议:1、国民党《济宁民报》停刊一周。2、在《大公报》、《益世报》、《申报》上公开认错。3、陈梦岩亲自向回民道歉(回民保证其人身安全)。4、张三牛交法院惩处。
当时我人民解放军已兵临济宁,因形势所迫,济宁县党部不得不如实按协议执行,斗争获得了胜利。
济宁回族的新生
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整修开放了顺河东大寺,建立健全了宗教组织;许多回族群众被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的参加了人民政府管理工作,还有的担任了各级政协委员。政府几年来拨出专款,维修顺河东大寺,资助回族人民的生产和教育事业。回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各族人民一样,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史记述了山东文史集萃的民族宗教卷、其中,有关少数民族史料19篇,有关宗教史料36篇。
阅读
相关人物
萧鹤声
责任者
唐承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宁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