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和经济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509
颗粒名称: 政治和经济生活
分类号: D81;F045
页数: 3
页码: 8-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政治和经济生活、济南回族人民具有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等情况。
关键词: 政治 经济生活 济南市

内容

济南回族人民具有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
  1919年5月4日,北京政府逮捕爱国学生,消息传入济南,回族人们纷纷上街游行示威,爱国志士马云亭、朱春焘、朱春祥等,在清真南大寺秘密集会,组织了“山东回教救国后援会”,下设“救国十人团”,并于7月18日组织、参加了砸《昌言报》馆活动。不久,马云亭等3人被捕,被枪杀在南圩子门外,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济南血案”。
  抗日战争时期,济南回族人民积极投入抗日斗争。1938年建立“徐家花园”和“北大槐树”两个中共党支部。1942年,济南成立回民抗日救国会。党家庄东村张廷勋、十二马路周茂林两家设立党的地下联络站,宣传发动抗日工作,购买军用物资、药品等。1946年秋,他2人被捕,受尽严刑拷打,始终未泄露党的秘密。
  济南回族进行反歧视斗争。1932年6月,上海北新书店、南华文艺社曾先后刊载有辱回族的文章,激起回族人民的极大愤慨,济南公推穆华亭为代表,赴南京请愿。南京政府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做出处理,并通令全国尊重宗教信仰。是年秋,济南《华北新闻》报也刊载有辱回民的宣传,引起回族人民强烈不满,数百人到报社提出质问,纷纷冲入报社,将报社捣毁。后经调处,报社负责人赔礼道歉,承认错误。1945年冬,济南市长张金铭在火车站对新闻界谈话,发表了有损回族人民的言论,《经纬日报》第二天登出歧视、威胁少数民族的文章。当日有数百人到政府示威请愿,要求市长出面作解释,迫使市长派秘书出来赔情,又到清真寺向回族群众道歉认错。
  解放前,济南大多数回族群众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贫困。回族历代被称为“穷回回”,生活无保证。市区回民大部分依靠肩挑贩卖为生。手工业仅有制革、羊皮加工等十几处。另有部分人在工厂做工谋生。回族工人较多的工厂有:济南仁丰纱厂、济南振业火柴厂。在农村,由于农业生产落后,地少产量低,生活极为困难。
  济南回族特色行业有:牛羊肉食业。解放前夕,全市有回民牛羊肉商户250家。摊贩120户,有“回回身上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和“杀一千,宰一万,住了刀子断了饭”的说法;饮食业。解放前夕,全市有回民饭馆80家,回民饮食摊贩800多户,主要经营甜沫、油条、马蹄烧饼、馓子、绿豆切糕等。较大的回民饭馆有:聚乐楼、历景楼、卫生社、一条龙、大观园老马家馆、历下清真楼、西市场马家馆、国货商场等;回民糕点业。只有十一马路义顺成清真点心铺,建于1929年,手工操作,产量很少。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集粹》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史记述了山东文史集萃的民族宗教卷、其中,有关少数民族史料19篇,有关宗教史料36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