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渔民革命斗争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429
颗粒名称: 微山湖渔民革命斗争史
分类号: K295.2
页数: 8
页码: 103-110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文史资料的微山湖渔民革命斗争史,微山湖渔民的来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当地人,如江苏铜山大四海的刘家、阎家庵子的阎家、张谷山的张家、山东济宁南仲家浅的孙家、蒲良山黄家等,他们陆地上有祖坟,有家谱,字辈相同,还常有往来;一部分是由江苏泰州、淮安和浙江嘉善等地迁来“填补”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山东 微山湖 斗争史

内容

微山湖渔民的来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当地人,如江苏铜山大四海的刘家、阎家庵子的阎家、张谷山的张家、山东济宁南仲家浅的孙家、蒲良山黄家等,他们陆地上有祖坟,有家谱,字辈相同,还常有往来;一部分是由江苏泰州、淮安和浙江嘉善等地迁来“填补”的。后来,有的与当地同姓湖民续了本家,写成家谱。他们因分工不同,称为大网帮、箔帮、鸭圈帮、鸭枪帮、罱帮、鱼钩帮、鱼鹰帮等。解放前,这些人各有自己的“帮头”。他们“船底无根,漂泊不定”,哪里有“生意”(渔业的吉利活),就在哪里停泊,由此造成子孙不能上岸读书,文化非常落后。如果哪家有了自学识字的人,就称他为“先生”、“圣人”,并请去记帐、写信,办理婚丧嫁娶,当“水练”(渔民自卫团体)的“书记”。
  抗战前,湖里的渔民有1000多户,5000多人口。日本侵占济宁、夏镇、韩庄后,因干湖但又不愿开荒种地,又不愿当亡国奴,大部分迁湖到洪泽、宝应、高邮等湖和长江港汉等地,只剩下500多户,2000多人口。
  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渔民因受压迫太深,一向是同情和支持农民革命的。秦末刘邦在芒碭起义后,东征攻打薛郡(今薛城),杀泗水郡守壮,还军单父、方与(今渔台、单县附近),东渡微山湖时,使用过渔民的船只,并在夏村(今夏镇)纳妃戚氏,封给疆土,修筑戚夫人城(简称戚城。清朝咸丰年间,沛县被洪水淹没,迁居此地,改称部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捻军徐洪儒、张方造、王道善、程继礼等聚众数万人,攻占丰、沛县城和夏镇、龙堌集等地。杀赃官,除恶霸,开仓济贫,大快人心。在过湖时,渔民提供船只,招待食宿;义军发给渔民粮食衣物等。义军撤退后,官军杀害了渔民1000多人,造成人烟稀少,不得不招来了外地的渔民来“填补”。
  湖里的芦苇丛中,经常潜伏着土匪,上岸抢劫后,回到苇丛中潜伏。官军无法剿捕。咸丰年间,土匪拦截大运河上的运皇粮船帮,引起皇室震惊。时有勇敢的渔民刘大猛率其子刘玉英等数十人,在官军指挥下,以鸭枪为武器,侦察剿捕土匪,保护粮船安全,湖面得以安宁,遂屡受赏赐。徐海道尹英以下令成立“水练”,委派刘大猛父子先后担任帮办、董事等职,又发给钢板(用于防御枪弹)、八里推(打铅弹的二人抬)和造制钢板筏子(立起钢板,上剜大小四个眼,把鸭枪和八里推塞进去非常安全),从此形成了水练剿匪的制度。每逢土匪作乱,官府即下令剿捕。土匪最怕鸭枪溜子从草丛里接近,往往还没发觉,即被铁砂子打死。远距离打击出去的“独龙驹”(为核桃形的大弹丸),打到土匪身上,会把身体截成两段;打到土匪船上,即形成瓢大般洞口,船板破裂下沉。每剿捕一次,湖里即安静一段时间。后来,官府为了运输物资和军队,把无鸭枪的渔民也组织到水练里,形成武装与保甲制度相结合,其建制改称团、营、队、班等。办水练的人,都是义务职,有事办事,无事在家生产。费用在渔民中筹集,富裕的多出,贫穷的少出或不出,一年一两次,张榜公布,用完再筹,大家都很满意。到了民国年间,官府为搜刮民财,巧立名目成立“船员公会”,发给火印烙制的船牌子,大船一元到两元,小船5角,无牌子不准行驶,还要受罚补牌。日寇占领华北后,国民党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成立“水上抗日游击大队”,调动船只,用于渡湖。日寇占领滕县前,李明扬逃往陇海路南,义勇队自行解体。日军进占夏镇后,成立“水上自卫团”,实行保甲制度,调集船只,下湖“扫荡”。
  1932年2月,中共徐海蚌特委派张光中到夏镇建立党的组织,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建立南三八街、部城里、三孔桥、沙沟等4个支部,由总支委员会领导。通过调查,总支委了解到受灾最深的是湖里的渔民和湖边的湖民,他们没有土地,全靠捕鱼和割湖草为生,还受官僚和地主老财的压迫剥削。总支委决定:领导他们进行合法斗争,在群众中树立党的威信,扩大党的影响。在几年的时间里,总支委共领导了以下几次斗争。
  一、反高利贷、反贪污斗争
  1932年秋后,微山湖遭受水灾,渔湖民饥寒交迫,生活更加凄苦。当时,国民党沛县政府发放了2分低息贷款和救济粮。部城乡乡长庄兴志和夏镇镇长郭成瑾私吞了救济粮,又将2分贷款提高为8分贷给群众。在沛县政府供职的进步知识分子张天刍将实情告诉了张光中。张光中立即召开总支会议,研究对策,并决定党要领导这场斗争。党员鞠学伦、王全生、李保义带领灾民几百人,先砸了乡公所的牌子,又涌到区公所,要求区长刘皋民严惩庄兴志、郭成瑾。刘见来势凶猛,不得不答应:一要庄兴志交出救济粮,分给群众;二是高利贷谁借归谁,本息分文不取;三是呈报县政府撤销庄兴志、郭成瑾的职务,由群众另选乡长、镇长。党领导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二、反封湖斗争
  1933年底,渔业进入淡季,渔民和湖民正在打莲蕊、割湖草维持生活。此时,区长刘皋民贴出布告,禁止采割湖产,激起群众公愤。党总支书记郑安良和渔湖民中有威望的王志美(外号王老大)先发动群众照常采莲蕊、割湖草,又联合开明士绅,也成立了“封湖委员会”,与之针锋相对。官方的封湖委员会主任、老垬乡乡长李锡增乘着篷桅船,带动区警乡丁前来镇压。王志美和几百群众迎上来。李锡增掏出手枪威吓,熟练武术的王志美一个箭步跳上船去,将手枪打落在船板上,并扭着李的脖子使其跪倒,质问:“哪个叫你来的?”“区长”。“好,弟兄们,咱带他去找区长。”路上,他们经过乡公所,将乡公所牌子砸烂。到了区公所,王志美追问区长:“湖产是大家的,你为什么封湖?”刘皋民见人多势大,不敢承担责任,就打了李两巴掌,说:“布告是我出的,封湖是他出的主意,我也要负责。”王志美和大家追问:“怎么办?”刘说:“宣布无效。”王志美说:“口说无凭、立字为准。”刘皋民提起笔来写道:“自即日起,封湖宣布无效,按照惯例,湖产自由采收。”大家高兴地胜利归来。
  三、反警察迫害斗争
  1933年6月,夏镇警察局的警察发现三八街口安继才门前有一块西瓜皮,破口大骂:“你他妈的吃了瓜皮随便乱扔,违犯了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罚款5元。”安争辩说:“不是我丢的。”话未说完即被警察按倒在地毒打。围观的群众出面争执,警察见势不妙,便溜走了。党组织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发动市民罢市,并派人到警察局要求惩办打人凶手。局长赵子勤慑于群众的威力,当场赔礼道歉,要开除肇事的警察。第二天,区长刘皋民沿街鸣放鞭炮,要求各商行开市营业。这场斗争,又取得胜利。
  四、反挖河斗争
  1933年9月,汇子乡乡长王兆义,袁庄大地主袁某会同区长刘皋民要挖大捐河,排出湖水种麦,并领得沛县拨给的以工代赈款。只挖大捐河不挖南庄河、十字河,就要淹没下游的湖田,引起群众的不满。党组织闻讯后,仍由王志美出面,联合地主绅士江玉珠、张保钧、傅佑铭等出面与区长刘皋民交涉,提出:“要挖三条河都挖,只挖大捐河会把我们淹死饿死。”刘皋民不同意并下湖压制,一群光腚的小孩钻到水里,挖出稀泥,扔向刘乘坐的大船。刘命令水警持棍行凶。忽从芦苇里驶出小船几百支,鸭枪对准了水警队。刘急忙钻进船舱,连喊:“开船,开船,河都不挖了。”
  经过这几次斗争,渔民和湖民清楚地认识到共产党确实是为穷人办事的,所以更加信任和拥护共产党。
  1934年夏,沛县国民党实行“清党”,对不愿登记悔过自首的共产党员,追缉逮捕判刑。夏镇的秘密党员张运海、张建基、余子良、姜永吉(后叛变)等下湖躲避。渔民知道他们都是张大哥(张光中的代号)教育培养出来的好青年,有的还参加了支持穷人的斗争,就竭力加以保护。他们白天驶小船到草棵里隐避,晚上到船上睡觉,一个多月才把“风头”躲过去,回到岸上活动。
  1936年冬,日寇占领华北后,党中央指示各地:国民党采取不抗抵主义,节节败退。我们身在敌后的党组织,要设法组织武装,坚持游击战争,不断消灭敌人,壮大自己,取得最后胜利。1938年春,日军占领临城、夏镇后,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夏镇的党组织按照中央的指示,积极搜集国民党溃军的武器,成立除奸小组。青年渔民刘兆才等带头参加,白天在湖里学习休息,吃住在船上,晚上上岸活动。日军联队长绿岛到运河大堤上视察,胆大心细的渔民队员刘兆民用鸭枪把绿岛打死,还除掉了死心蹋地的汉奸维持会长刘风林,逼得敌人撤回了临城踞点。队伍很快发展到30余人,组成游击小队,张运海任队长,郑安良任政治指导员。渔民对自己的队伍非常爱护,自己吃稀饭,留下干粮给部队吃。战士负了伤,请渔民草医医治,煎汤喂药,鲜鱼鸭蛋汤不断,使得早日恢复健康。衣服脏了,鞋袜破了,及时给洗换缝补。夏天蚊子很多,乡亲们把蚊帐让给干部战士睡,宁可自己忍受叮咬。战士们很受感动,他们从家里带来了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送给了渔民老人和小孩,军民关系就是这样凝聚起来的。
  1938年3月17日,日军一个小队第二次进占夏镇,连续作恶多次。6月下旬的头天晚上,维持会长刘效良送来情报:“明天上午,山本军曹带士兵20人,汽艇2艘,机枪、手炮2门,到南湖巡查,请注意。”游击小队决定以鸭枪10对,加上20条步枪,在拐弯子河打伏击。中午12时许,汽艇“嘟嘟”地开来了,到了拐弯处放慢了速度。这时,只听一声令下,鸭枪和步枪一齐发射。敌人未及发现,全都成了死尸。
  1939年春夏,沛滕边区县,办事处相继成立。水上游击队发展到100多人,编为警卫连,担负县机关的安全保卫任务,也相机执行除奸和歼敌任务。是年夏秋湖水干涸,渔民捕不到鱼,生活困难。县委通知机关、部队,使用船支一律付费,吃饭要付菜金粮票(办事处制的)。秋后,县委发动渔民开荒种地,并发给购买种子、农具的贷款。没有耕畜,干部战士帮助拉车、挖地。冬天,政府发救济粮给渔民。铁道游击队截火车运来的大米、面粉和布料衣服,也送很多给渔民。渔民感动地说:“我们的一切,都叫政府包下来了。没有党和部队,我们就活不到现在!”
  1940年夏,湖西的顽军冯子固,湖东的周侗,执行反共政策,积极向抗日军民进攻,不断制造摩擦。入冬,更与日伪勾结,频繁骚扰挑衅,企图消灭我们。经湖西地委同意,我们于11月21日夜,乘大网船50余艘,共2000余人,离开夏镇,一夜行程150余里,到达马桥渡口登陆,顺利到达湖西地委住地。留下新任县委书记王洪垒等,与秘密党员联系。
  机关部队刚离开夏镇一个多钟头,湖西顽军一团三营赵宾亭即进入夏镇南部(北部仍为日伪军占据),搜索行人,清查户口,扣押了可疑之人。伪“水上自卫团”团长蔡春如积极投靠,提供名单,勒令渔民党团员和各抗救组织成员,到自卫团逐个登记悔过自首,稍有怠慢者,即令团警出动钢板般子抓来关押,刑讯吊打。渔民盼望县委和部队快快回来,解除倒悬之苦。县委书记王洪垒等乘夜间来安慰,渔民更加坚定了斗志。
  1941年春节刚过,张运海带领手枪班来扩军,准备恢复水上交通线。并会见了王洪垒,商议县委回来的事。他们看望了大捐村的渔民老少,相互诉说离别后的苦情。张运海又作了征兵动员,说明“县委快回来了,要给大家报仇雪恨!”青年听说要扩军,纷纷报名,十几天就应征30多人。
  三、四月份,新县委陆续回来,整顿党团和群众组织,游击队很快发展到100多人。奉湖西军分区命令,整编为“微山湖水上游击大队”,队长张运海,政委孙新民(教导四旅调来)。就在这时,我们得到情报,进占微山岛的日军一个小队已撤回临城,只剩下滕县伪军“剿共自卫团”阎成田两个大队100余人和韩庄的伪军几十人,对湖渔民任意掠夺。县委决定铲除这些恶魔。微山湖大队联合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滕沛大队等,夜间乘渔船登陆,一举将敌全歼(其中20余人涉水避窜被渔民张设的鱼钩逮住)。从此,机关部队常住岛上工作修整,被称为“敌后小型根据地”。
  自1938年夏,到微山湖解放,我们建立起来的湖上交通线,一直畅通无阻(大撤退后曾中断两个月),起到了湖西地区与山东分局之间的联络作用。渔民交通员在任何恶劣的气候下,都圆满完成任务,没出现任何差错。不管刮大风、下雨雪,只要陆上交通员和干部来了,都能及时渡过。其中有从延安来的中央首长和山东军区的同志,如刘少奇、陈毅、陈光、肖华、朱瑞、郭洪涛等。1943年12月30日,山东军区首长陈光、罗荣桓、黎玉、肖华,专门发来表扬慰问信,极大地鼓舞了湖区军民的斗争信念。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抗战纪实篇、革命家足迹篇、史海钩沉篇、报界旧闻篇、工商史鉴篇、齐鲁名士篇、文物沧桑篇、社会百态篇、海外来稿篇,具体包括周星夫的《坚持新蒙县抗战三年》、赵芳洲的《1940至1944年湖西地区统战工作片断回忆》、王傅文的《一个投身中国抗战的奥地利人》、武杰的《怀念抗日英烈潘维周同志》、王志胜的《光荣的使命——护送刘少奇同志》等的内容及燃烧。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毓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