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在平阴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320
颗粒名称: 天主教在平阴的发展
分类号: B976.1
页数: 5
页码: 196-2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主教在平阴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天主教传入山东省平阴县东胡庄、胡家庄露德圣母堂的兴建、关于神职人員和教区划分、关于平阴天主教会的经济来源和开支、关于平阴白云峪教堂等。
关键词: 平阴 天主教 发展

内容

一、天主教传入山东省平阴县东胡庄
  天主教传入中国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传入山东省平阴县东胡庄迄今也约有二百余年了。平阴县城南北石硖村,有一家姓胡的,家中有兄弟数人,生活比较贫苦。兄弟中有个名叫胡月言的,外出到北京谋生。当时外国传教士,如比利时的南怀仁,意大利的利玛窦,德国的汤若望等,都来中国传教,天主教盛行一时。信教的人愈来愈多,胡月言也在北京领洗入教了。几年之后,返回故乡。因他信了天主教,他的弟兄对他很歧视,不能和睦共居,胡月言遂到北石硖的山东面安家落户,自已开荒种田。之后,又有姓高的和姓赵的,因都信仰天主教,就找到一起来,人口逐渐增多,形成了村庄。因为来的第一家姓胡,就命名为胡家庄。胡家庄一度改名为“安兴庄”(安兴庄的含义是“安祥兴旺”的意思),但未改成。
  胡家庄是一个信仰天主教的村庄,因此武城县十二里庄的信友和神职人员,也经常来联系。传说延安主教,意把乃斯从武城十二里庄来任过胡家庄第一位本堂神甫。那时的教堂设在陈邦卿家。一八七〇年迁堂,就在现在的学校校址建立了教堂,当时称之为“南堂”。后来信教群众愈来愈多,原有的南堂容纳不开。公元一九一一年(清宣统三年)由瑞明干主教和海德风副主教批准,奥国人庞会祥度量地基,绘制图形,从河南聘来石工,开始兴工建造胡庄大教堂,督工人是胡连生、高风广、郭振岳等。经过四年时间,始告竣工,是谓“北堂”。从此胡家庄的教友连同外村来过“大瞻礼”的教友都能容纳下了。建堂的同时,又附建了本堂神甫的住宅小楼、客厅、餐厅、花园、菜园等。一九六五年大教堂被火焚毁,但这些房间大部尚存。
  二、胡家庄露德圣母堂的兴建
  一八八九年在胡家庄西的尖山上,建起了尖山“露德圣母堂”。为这一山堂的修建,奥地利的梅神甫,尽了最大的努力。一九一四年,为了庆祝教堂建成二十五年,举行了盛大集会,放了杆花。那时制作鞭炮焰火的技术很高,制作的杆花非常好看,博得了四外八乡观众的赞赏。
  “露德圣母堂”存在了三十八年,至一九二七年,被雷电击毁。一九二八年由海副主教允准,由高少卿、李明三包工,本堂神父田安帮(法籍)协助重建“圣母山堂”。这次新建,规模较大,堂的样式比较新颖美观。堂的后面,有高达二十米的钟楼两座;堂前门上有凉台,台上有一米高白大理石的圣母站像;凉台的两个外角旁都矗立着高达五米、雕刻精致的石柱,顶头上置有天使站像。此外由山顶下降二十米处路南,筑有十二处苦像,台下题有“请你细看,谁如我苦”八字。再下降二十米处路的两边,又立着两桩精美的石柱,顶端置有总领和护守天使站像。在山顶南又竖立着两块石碑:一块谓:“万国保障”;另一块谓:“进教之佑”。这座重建的山堂落成后,命名为:“胡家庄尖山露德圣母堂”。竣工后,为祝贺新堂落成,又放了杆花,有“火烧葡萄架”、“七叉金灯”、“火烧战船”等节目。本人亲眼目睹,真是五光十色,光彩夺目。各村信教与不信教的群众数千人,都前来观赏杆花。仅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外国传教士,就有八个国家之多,因此胡家庄,在泰西各国都是很驰名的。当时天主教在平阴县胡家庄是最兴旺时期。至一九六六年,这座圣母堂在十年动乱中已毁坏殆尽。
  三、关于神职人員和教区划分
  二百余年来的胡家庄的本堂神甫,除以上提到的以外,尚有徐、杨(国籍,名字不详)、孔(荷兰)、海德风(奥地利)、梅泽民(奥地利)、田安帮(法国)、甘深思(德国)、可树德(德国)。一九四八年解放后,外国传教士回国,继由本国司铎负责教务。相继任本堂司铎的有萧金祥神甫(字荣鞠)、胡嘉禄、张宪孟、赵庆正、王克成等。
  教务行政划分,山东省天主教济南教区下有总铎区,本堂区附属总铎区,总铎区直属教区。教区有主教、副主教,所有教区司铎直属教区主教领导。济南教区历年来的主教,先有申永福主教、陶万里副主教;后有瑞明干主教,海德风副主教;又有杨思赉主教、董文隆副主教。解放后董文隆任主教,现由宗怀德任主教。
  一九〇〇年胡家庄堂区已发展为总铎区,胡家庄本堂区司铎成了平阴、肥城、东阿、东平四县内各个分堂区的总领导。有住堂司铎的堂口就有白云峪、湿口山、李家所、商家老庄、同城、隆庄、梁庄。此外尚有不住神甫的堂口,如平阴城关马庄、西桥口、罗山套、桥头、小中泉等。这些村庄,都是教友比较集中的庄子。
  胡家庄发展为总铎区后,任总铎区领导的都是外国传教士,仅就田安帮(法籍)一人来说,就任胡家庄总铎二十余年之久。泰西各国传教士都认为胡家庄这个总铎区在当时来说,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优越,所以中国司铎是没有资格任职的。
  四、关于平阴天主教会的经济来源和开支
  平阴天主教堂的传教经费来源:一是从济南教区总堂得来(总堂的经费来自德国教区);二是由本堂司铎以书函向国外信友乞捐而来;三是来自本教区教友常年自由捐献(根据天主教教规第四规:尽力帮助教会的经费);四是我们胡家庄还有麦秋自由缴纳献仪粮的例行。
  通过以上这些渠道,每年的经济收入除作为本教堂献祭物资和生活开支外,大部分用于传教、建立学校,以及办理所谓慈善事业。其主要开支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传教方面:天主教不采用街头宣传方式,而是在本堂区的某些村庄设立讲道点,在每个传教点上委派一个传教先生或是一个传教姑娘蹲点讲道传教。各点的费用都由本堂区开支。
  (二)办学方面:胡家庄堂区也和其他堂区一样,设立了男、女完全小学,男、女分校授课,两校学生有五、六百人,远村的学生还可以免费供给食宿。除教科书自理外,其他一切费用均由本堂司铎支出。但每个班级都安排上宗教课,并应视为必修课。胡家庄开办男、女小学以来,以本堂司铎田安帮(法国人)任职时(一九一五至一九四〇年)为极盛时期。此外,白云峪、湿山口、李家所等地,也都由本堂司铎设立的小学校,但规模都较小,学生亦少。
  (三)办理小型“慈善事业”:本堂区成立了医疗室,备有一般药物,如头疼脑热、轻伤包扎等可以免费医疗。此外还收容孤儿。因为在旧社全,劳动人民生活困苦,有的夫妻生下儿女不能自养,教堂门前夜间常有舍弃的婴儿(女婴较多),收容人见有这样的婴儿,即抱往本堂司铎面前请示送往本村哪家代为抚养,由本堂供给抚养费用。但这种事情须由外国司铎当家。
  五、关于平阴白云峪教堂
  一八八三年,奥地利传教士梅司铎在平阴白云峪庄创建了一座若瑟堂。据老年人说,全村人几乎都信仰天主教。一九二一年又由该堂司铎李钟达广为募捐,于一九二四年八月由奥国人庞会祥度量地基,绘制图形,修建了一座新若瑟堂。一九二六年,在新若瑟堂东面又建了一座大圣若瑟山洞;一九二八年为了使教友群众便于瞻仰圣十字架,蒙受主的降福,又在山顶建有十字台一座。
  胡家庄和白云峪,这两个信奉天主教的村子,不但在宗教活动上,而且在亲串关系上也是非常密切的。因为两村的山顶上都修建了教堂,山上两堂中间相距十二华里,南北遥遥相对。各地来“朝圣”和“过大瞻礼”的来往不绝。另外,信仰天主教的青年找对象,都习惯找信教的对象,因此两村的亲属关系就多了。
  (平阴县政协供稿)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收录莒县抗击日军战斗回忆、抗日将领刘震东、刘震东在組织第二路抗日游击队时表示抗日决心的家信、忆空军驱逐队副队长梁鸿云烈士、张自忠将军琐忆、张自忠将军治军、辛亥革命光复烟台亲历记、辛亥革命在黄县、辛亥革命志士刘溥霖、曹州辛亥革命回忆、王鸿一先生在辛亥革命前后、北洋新军山东第六混成旅的建立与消灭、北洋军阀时期的何宗莲何丰林、何锋钰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传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