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赵镈烈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235
颗粒名称: 忆赵镈烈士
分类号: K825
页数: 8
页码: 23-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于化琪为了纪念赵镈烈士牺牲三十八周年所写的关于他和赵镈相识、共同工作、共同战斗以及赵镈烈士在工作上关心群众疾苦、对革命队伍的贪污腐化毫不宽容的内容。
关键词: 赵镈 回忆录 山东

内容

一九四一年的十一月十九日,是原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镈同志英勇就义的忌辰,至今已是他殉难三十八周年了。
  赵镈司志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牺牲二十五年之后,又被林彪、“四人帮”一伙打成所谓“六十一人集团”,诬陷为“叛徒”,在政治上判处了“死刑”。一想及此,我就愤恨不已。如今,这个重大错案已得到彻底平反,烈士的沉冤终于昭雪,我们又能够公开倾吐对赵镈同志的悼念与崇敬之情这该是何等令人欣慰和感奋的事。
  我和赵镈同志相识是在一九四○年五月,当时他受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委派,来到抱犊崮山区主持鲁南区党委的工作。回忆起来,已是将近四十年以前的事了,但我们初次相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他身材不高,穿着朴素,谈吐稳健,艺练待重,一见面就使人感到可以亲近、可以信赖。在他的领导下,我们共同工作战斗虽不过一年半的时间,然而他那烈火一般的革命热情,钢铁一样的革命意志,高尚的革命品德和仆实的工作作风,却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始终感染着我,鼓舞着我。也是我的战友,更是我的良师赵镈同志在鲁南的那两年,正是日寇深入我国腹地,蒋介石接连掀起第一、二次反共高潮的严重关头。当时处于敌人后方的鲁南地区,斗争情况是极其复杂和艰苦的。我八路军一一五师在罗荣桓同志的率领下,刚刚进驻鲁南山区。鲁南根据地新开辟不久,外受日伪的重重包围,内有破坏抗战的国民党军队张本枝团和土匪王洪九的破坏捣乱,使我们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就是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下,赵镈同志穿越敌人的层层封锁,历尽艰难险阻,长途跋涉来到鲁南,接着便立刻投入紧张而繁重的工作和斗争。他冷静沉着,深入踏实,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为我党制定的关于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项指示和方针、政策,紧密依靠鲁南地区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牢牢抓住建立根据地的各项基础工作。在短期内,整顿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建立了三个地委,统一了兽南各地的抗日群众组织,成立了“鲁南各界人民抗日救国会”和地方武装,建立了三个军分区和一个军区,壮大了抗日队伍。并按照“三三制”的原则,建立了十四个县、三个行政专署的抗日民主政权,从而使鲁南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为尔后斗争的胜利和鲁南的最后解放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赵镈同志带着在敌人监狱中长期折磨的病弱身体,不辞劳苦,不避艰险,日以继夜,废寝忘食,表现出忘我的斗争精神,为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赢得了鲁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赵镈同志具有很高的马列主义觉悟和坚强的党性。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坚决反对右和“左”的错误倾向。记得他刚到鲁南不久,由于人民痛恨汉奸和特务,曾一度出现过不顾党的政策,不讲法制,乱捕、乱关、乱杀的过火行为。赵镈同志发现后,立即指出:斗争是尖锐残酷的,群众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命关天,不能因斗争的激烈而不顾党的政策,随便乱捕、乱关、乱杀,把事情搞乱。我们是共产党,不能无法无天。为了纠正这一错误倾向,赵镈同志和罗荣桓同志亲自赶到问题比较突出的临、郯地区,检查工作,教育干部,及时刹住了这一错误倾向。这对于稳定社会,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证明,如果不坚决反对这种过左的行为,就必然会给革命事业带来严重的挫折。经过这些年来的曲折,痛定思痛,我们对赵镈同志的话理解得更深刻了。
  赵镈同志十分关心群众的疾苦,重视根据地的生产,即使是在战争环境也不稍微忽视。记得那时我们在鲁南发行过一种流通券,后来发行量大了,信用不免有所降低;另外,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曾组织耕牛出口,对此,干部和群众是有反映的,但是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赵镈同志知道后,立刻找到我和负责此事的邝任农同志,严肃地批评我们不顾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单纯财政观点,指出:两眼只看油印机,经济规律就要惩罚我们。票子印多了要贬值,耕牛运出去就削弱了生产力,结果受害的是人民,这是“饮鸠止渴,慢性自杀”的行为,再不注意,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现在回想起来,赵镈同志这些充满真知灼见的话,是多么精辟、深刻和重要啊!
  赵镈同志对于革命队伍中的贪污腐化,是深恶痛绝的。他屡次教育和告诫鲁南地区的干部,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一旦发现贪污腐化的犯罪行为,不管是什么人,功劳有多大,他都毫不宽容。郯城县县长翟兴亚由于犯有贪污腐化的错误,经查实后立即被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出党。在赵镈同志的指示下,鲁南专署还专门召开专署、县、区三级干部会议,批评了一些挥霍浪费的人和事,并约法三章,严禁贪污。规定凡贪污五百元以上者要判处死刑。这在今天看来,可能是太严峻了。但在当时根据地财政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这样的规定确有必要。
  为了防微杜渐,警惕和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对革命队伍的侵蚀,赵镈同志对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求很严,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决不等闲视之。他提倡同志之间在生活上应互相关心帮助,但反对吃吃喝喝,拉拉扯扯。这是旧社会低级庸俗的习气,革命同志之间,特别是上下级之间,不能搞这一套。经济上界限不清,势必影响到政治上不能坚持原则。赵镈同志不仅严格要求别人,更严格要求自己。他反对搞特权,从不特殊化,不搞任何份外的享受。他穿的是旧衣草鞋,吃的是粗粮,两袖清风,确实做到了与干部群众共患难同甘苦。这种共产主义者的高贵品质,怎么不叫人肃然起敬。
  赵镈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的领导干部,他的许多方面都是我们的楷模。这里我想着重回忆一下他对干部关心爱护,循循善诱的感人事例。他对同志真挚诚恳,充满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在原则上毫不含糊敷衍,但又十分注意每个同志的个性特点,善于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记得区党委在成立后的一次会议上,批评了鲁南地下党的一位老党员立场不稳的错误,会一结束,赵镈同志立即找到我说:“你和他熟悉,你去做做他的工作吧!他和我们一样,都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今天会上的批评恐怕他吃不消,你和他谈谈,帮他思想松下来,有错误能认识就好嘛!”赵镈同志就是这样体贴入微,爱护同志。还记得有一位女同志,在鬼子扫荡时被捕,后来经过营救回到机关,还未恢复党籍和工作时,许多同志有顾虑,不接近她。赵镈同志发现后对大家说:“问题要搞清楚,但无根据地怀疑人家是不对的,对她冷淡是错误的,要相信她有民族大义嘛!她被俘受到迫害是痛苦的,应当热情地关怀她,体贴她,帮她迅速弄清问题,好让她好好工作。”事实证明,赵镈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这个女同志后来几十年一直在革命队伍中,表现很积极,为革命做了很多的工作。赵镈同志按照党的原则,对待干部实事求是、关心爱护的态度和做法,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在一年半的工作相处中,赵镈同志给我的影响和教育帮助更是我难以忘怀的。当时,我负责专署的行政工作,由于个人英雄主义和事务主义比较严重,我在工作上忙忙碌碌,什么事都要亲自过问,不敢大胆放手。对同志见不得缺点,一有差错,就声色俱厉地批评,因此影响了同志们的积极性,妨碍了党的工作。赵镈同志便多次和我谈心,既直率,又亲切。他向我介绍朱总司令、罗荣桓同志以及其他领导同志宽宏大度、知人善任、团结同志、发扬民主、平等待人的优良作风之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于,革命不能靠一个人啊!你工作不放手,人家的积极性怎么发挥?你见不得别人的缺点,批评同志不择方式,不顾场合,不讲分寸,别人怎么受得了?谁没有个缺点,你我就没有缺点吗?一有缺点就批评,别人就怕你,不敢接近你,有话不敢和你说,你就不能了解情况,变成聋子和瞎子,你这个专员不成了‘专员,专了员’吗?”他并且指出:陷入事务主义,成天忙得没有时间学习,政治理论就提不高,危害是很大的。为了教育帮助我,他当场背诵斯大林同志讲的一段话启发我:“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程度愈高,工作本身的效率也愈高,工作也就愈有成效;反过来说,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程度愈低,就愈可能在工作中遭受挫折和失败,就愈可能使工作人员本身庸俗化和堕落成为鼠目寸光的事务主义者……。”由于这段话及时而准确地击中了我的毛病所在,因而到今天还能清晰地记得。由此也说明赵镈同志对学习是多么重视和认真。为了加强对鲁南地区的党员和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在他的提议和主持下创办了定名为《先进》的党刊,并在百忙中亲自为党刊写文章,联系党内思想,宣传马列主义。还记得一次,他知道我和另一位同志关系不好,要我和那个同志交换意见,我脱口说了一句:“同他谈我没有信心,谈也不能解决问题。”赵镈同志马上抓住这句话不放,尖锐地批评说:“你这句话就没有原则。个人解决不了,还有组织嘛!按原则办事,党内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这几句话对我的教育很深,提高了我对党的原则性的认识,懂得了坚持党的原则的重要性。赵镈同志就是这样善于从政治上着眼,把问题提到原则上来教育干部,帮人打开思路,指明方向的。他在帮助同志的时候言语朴实,心地坦诚,总是把自己也放进去。他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赵镈同志对同志的批评帮助之所以为人乐于接受,其道理也就在这里。我今年七十多了,因为学习、改造得不好,赵镈同志当年指出过的缺点,有的至今还在身上,实在感到愧对烈士。
  赵镈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对党对人民忠贞不渝,无私无畏,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前他经常讲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台尔曼·季米特洛夫和我党革命先烈李大钊、方志敏、恽代英、赵世炎、彭湃等同志在敌人法庭、刑场英勇斗争的事迹,教育干部要在关键时刻经得起生与死的重大考验,做到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捍卫真理和党的利益。从革命利益出发,赵镈同志爱僧分明,对于在“四·二五”事变中投敌叛变的沈文佃,他提交区党委讨论,开除党籍,坚决予以镇压,交由专署判处死刑。在革命气节上,赵镈同志就是一个光辉的榜样。他早年坐过两次牢,在北京和天津的监狱中曾领导难友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这是人所共知的。在鲁南被俘以后,敌人对他施用各种酷刑,妄想压倒他,许以高官厚禄,企图引诱软化他,但赵镈同志都岿然不动,表现了共产党员“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革命气节。直到被敌人活埋之前,他仍泰然自若地对国民党士兵演讲民族大义,宣传我党抗日救国的政策,揭露顽固派反共卖国的罪行。这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歌颂的。
  赵镈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八年了。三十八年来,我们的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前,全国人民正在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解放思想,扫除障碍,同心协力奔向四化。展望前程,一片光明,烈士九泉有知可以含笑瞑目了。
  古人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丹心照汗青。”赵镈同志以其一生的斗争,实践了他自己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誓言,不论在法庭、监狱、战场、刑场,他都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革命者。事实证明,赵镈同志不愧是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人民的忠诚儿子。林彪、“四人帮”一伙对他的诬蔑,不仅无损于他的光辉,相反却愈加显出他的高大。赵镈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所体现的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是永世长存的。
  一九七九年十月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赵镈同志生平与英勇就义”、“怀念王吉文同志”、“寿光县党的早期组织与活动”、“忆日寇投降后鲁南地区二三事”等15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于化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