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孙中山先生灵榇奉安于南京中山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141
颗粒名称: 回忆孙中山先生灵榇奉安于南京中山陵
分类号: K257
页数: 2
页码: 186-1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回忆孙中山先生灵榇奉安于南京中山陵的记事,孙中山先生灵榇,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由北京碧云寺运到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五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公祭,六月一日安葬于紫金山中山陵。
关键词: 孙中山 南京 中山陵

内容

孙中山先生灵榇,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由北京碧云寺运到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五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公祭,六月一日安葬于紫金山中山陵。二十七日这一天,中央党部所有国民党元老和中央委员、工作人员一律参加迎榇仪式,男的到下关,女的到挹江门。当时范予遂已赴日本学习,我正在中央党部秘书处任干事,因此也得以参加。我们女同志一律穿蓝色布旗袍黑鞋黑袜白帽,男同志一律穿白的,都臂戴黑纱。我们女同志都排列在挹江门内马路两侧,那天气候很热,马路上新铺的柏油都晒化了。我们等候了几个小时,鞋都粘在柏油上了,脸也晒红了,到下午三点多钟,灵榇才由仪仗队护卫着徐徐过来,一直到丁家桥,安放在中央党部大礼堂。
  孙中山先生灵榇是红铜色,上面是水晶棺盖,先生的遗容完全可以看到,身穿蓝色长袍黑马褂,下穿黑靴,没戴帽子,也未覆盖青天白日旗,面容仍是生前的样子。当时在南京谣言很多,如说孙先生灵榇来不了啦,被冯玉祥、阎锡山劫去了等等。
  二十八日,首先是中央元老和中央委员,其次是中央党部工作人员举行公祭,祭后围绕孙先生灵榇瞻仰遗容,哀乐不时奏起,声音非常悲凄,与祭者无不感到悲痛。我尤其心情沉痛,因为我家三代接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参加辛亥革命,竟至家破人亡,因之更为伤感。
  二十九日,机关、团体、学校公祭,一天到晚络绎不绝。日夜都有国民党元老轮流守灵,当时曾在南京中央日报登载。我能记忆到的有丁维汾、于右任、胡汉民、戴季陶、邹鲁、居正、林森、蒋介石、吴稚晖、孙科、宋庆龄等。王法勤、王乐平、何香凝、潘云超、顾孟余等人,由于同蒋介石政见不合,仍在上海,未来参加公祭。当时汪精卫在国外也未回来。
  三十日,中央党部礼堂台上东侧,专门布置了一间休息室,接待孙先生家属。孙中山先生的卢夫人也来了,卢夫人是由澳门回来的。在家属向中山先生灵榇致祭时,我看到孙先生全家老少人很多,内中有一位老太太,皮肤红黑色,就是卢夫人。主祭人是宋庆龄,她身穿黑衣,头挽发髻站在前头。还有一位华侨有五、六十岁,身穿礼服头戴礼帽,由大门外一直哭到礼堂,我见此情景也不觉泪下。由此可见,孙先生待人真诚,为民族利益忘我地工作,博得海内外人士的衷心爱戴。
  六月一日,灵榇奉安于中山陵,因女同志未去,所以详情不悉。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山东辛亥革命之经过、山东独立前后、即墨、高密、诸城独立之回忆、辛亥山东独立记、辛亥革命对我的影响、辛亥革命烟台起义亲历记、辛亥革命光复烟台、荣成的回忆、吕子人谈辛亥革命、我所知道的丁惟汾、王金铭与滦州起义、邱绍尹在辛亥革命前后、隋理堂与诸城辛亥革命、寿光、广饶辛亥革命人物事略等二十二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玉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孙中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