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马矛盾与学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020
颗粒名称: (1)张、马矛盾与学运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4
页码: 170-173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督军张树元,是武定府无棣县人,由第五师师长而升督军,虽然属于北洋军阀段系中的一个拥有实力的地方军阀。张、马矛盾与学运。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张马矛盾 学运

内容

(1)张、马矛盾与学运
  山东督军张树元,是武定府无棣县人,由第五师师长而升督军,虽然属于北洋军阀段系中的一个拥有实力的地方军阀,而且也想充当段系中的“干将”藉以保持他山东的地盘。可是,张之第五师是当时全国陆军中装备最完整的劲旅。以其成立年久,师内军官已形成北洋军阀另外一个地方性的封建体系,外人很难调用。马良的四十七旅,在质量上远不及第五师,而旅内军官也没有第五师那样坚固的封建体
  系。但是,张之拥段没有马良那样显著,因此,段氏看中了马良可听调用,即以边防二师师长给了马良。马良既有兵权,又有后台,依势蛮横,目中无张。张、马矛盾遂愈益加深。
  张树元在山东军界虽久,但过去与政界很少联系,自升任督军兼省长后,感到势孤,因看到议会的势力可以利用,所以乘着议会选举议长,张公制、王鸿一两派在议会中席位相等,争持不下,便嗾使武定府同乡议员与王派议员妥协,而以王鸿一为付议长,郑钦为正议长为条件。结果,郑钦当选正议长,王鸿一当选付议长。虽然在议长问题上暂时得到妥协,但王派反对张树元并未因此而改变,而张派反对张树元更加深化了。
  郑钦为武定府滨县人,清末到日本留学,民初返鲁,在本县任教育局长。此人庸弱寡能,因与张树元同乡关系,在日本相识,后来当选为议员。张树元感到议会威胁,见郑是一个唯唯喏喏的人可以利用,因此郑得选为议长。郑当选议长后,即以武定同乡议员组织了一个同志社,在议会中亦占了一部分席位,用作拥张的工具。郑既为张树元的傀儡,所以在学运中一直是缩在议会没有出头,那时学生对郑也不屑与之来往。
  济南镇守使马良是保定人,讲武堂出身,民初由驻防潍县,调升济南任四十七旅旅长兼济南镇守使。他无耻地夸耀自己是段的学生,甘愿为卖国军阀的忠实走狗,尤其是得到边防军二师师长后,更加助长了他的野心勃勃的梦想。可是马良与济南各界更少往来,因此,便利用他武术队的教官、队员分派到各校充当武术教员,并成立了一个武术讲习所,培养武术教员,以便安插到各县。他还不时的把他写的那不
  伦不类的字,到处赠送,做为当时他与各界联系的宣传品,藉以收买人心,扩充势力,妄想为夺取山东军政大权作准备。在马良用以血腥镇压第一师范学生运动的大刀队中,就有不少是各校的武术教员。(当时我亲眼看到一个五十来年纪的赤红脸教官,气势汹汹的抱着大刀,站在我们西南楼下,指挥着大刀队员到学生寝室去,连推带打强制学生立即到礼堂去听马良的狂吠。这个教官,便是我亲自跟他学过武术,叫过“老师”的一个迫害徒弟的凶手。)
  王鸿一,曹州府菏泽人,清末留日,回国后在曹州办学。他自称是山东教育家,实际是一个野心家、政客,不过是以教育家为他政治活动的资本。在民初以周自齐同乡的关系,经侯雪舫介绍,历任山东教育司等职,因此在教育界中颇有实力。后又以承继了国民党班底,在议会中所占席位较多,而且其中文武干将尤占多数,因此在学运开始,尤其是在每次大会中颇为活跃。
  王鸿一在政治活动中,反对督军张树元;沈铭昌来任省长后又对王鸿一敬而远之。所以王、马极为接近,但两人野心,各有不同。
  由于上述这种复杂内幕,在学运斗争中他们的表现也就有所不同了。
  例如在罢市斗争中,王派议员王乐平主张最为激烈,可是张树元用武力镇压时,马良的大刀队并未参加,马良本人亦没有出头,王乐平、王鸿一也不见面了。后来张公制出来藉着广大群众的力量,支援学生,坚持正义斗争,才迫使张树元接受了学生要求。
  又如砸《昌言报》馆事件,张派是同意的,而王派是反对的。到后来马良在一师镇压学运时,张公制、王鸿一两人
  以付议长身份赶到,共同劝告,马良没有把被捕学生带到司令部去,王鸿一当了“解铃人”。至于这次镇压学运过程中,马良为讨好卖国头子段祺瑞,始终主张严办,而张树元不愿以镇压学运让马立功,自己承担责任,因此对马良主张严办不表可否。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本文记述了回忆山东学生参加“五四”运动的概况、济南《昌言报》馆被捣毁记、“五卅”惨案前后的青岛公立职业学校等13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