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关于“昌言报事件”的几个具体情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015
颗粒名称: (五)关于“昌言报事件”的几个具体情节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5
页码: 155-159
摘要: 本篇记述了1919年7月下旬,济南曾爆发了一次群众怒砸《昌言报》馆的事件,关于“昌言报事件”的几个具体情节。
关键词: 文史资料 昌言报事件” 具体情节

内容

1919年7月下旬,济南曾爆发了一次群众怒砸《昌言
  报》馆的事件。以这一事件为导火线,再一次掀起了爱国群众和反动军阀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导致了其后震动全国的反对马良运动。所以这一个事件在济南“五四”学生运动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关于这一事件,本书中好几篇文章作了记述,其中以《砸昌言报馆始末》一文所记为最详尽。但是,在各文记述中,也有一些具体情节不尽一致之处,需要澄清;还有些情节需作进一步的补充或说明,始能理解。现略述如下:
  第一,砸昌言报馆的日期。《砸昌言报馆始末》和《五四运动在山东》两文中所记为1919年7月21日,据我的回忆,这是正确的。《回忆五四运动在济南》一文中,记为7月18日(见第十八页),有误。《关于“五四”时期山东学生运动的回忆》一文中则记为八月份沈铭昌撤职,屈映光接任山东省长之后,(第三十四页)更属误记。因为沈铭昌正是以“昌言报事件”直接原因而去职的。
  第二,几篇有关记述中,在说到砸《昌言报》馆的行动之前,于省议会召开各界联合会上进行讨论时,都曾提到王鸿一上台发言竭力反对,为群众怒逐,未及终言而退,这确是事实。但这里似应作进一步的说明。王鸿一与张公制,同为当时省议会的付议长,在学运之初,张、王对学生运动同表支持,很出了力,为什么这时候王鸿一成了反对派人物?这后面是有着比较曲折的背景的。
  原来,省议会有两派;一派以张公制为首。张以清末科举出身,民初曾参加进步党,于第一届省议会当选为正议长。张阅历较久,山东政界多系其故旧,故势力较大,他与督军张树元,彼此颇为接近;一派以王鸿一为首,王以留日返国后在曹州办学起家,在教育界中亦颇有势力,又承继了
  国民党在山东的班底,与张势力相等。因此,在议会中所占席位亦不少。王为人颇具政治野心,常思屈张而下之。当时王反对督军张树元,而沈铭昌对王又敬而远之,因此,王与马良颇为接近。
  在第二届省议会竞选议长时,张、王旗鼓相当,各不相下,为张树元所趁,渔翁得利,以其同乡武定派议员郑钦出任正议长,张、王则各占付议长一席。郑钦任议长后,其实只是挂名,力量甚弱,无所作为,而张、王两人则对张树元均极反感。故在“五四”运动发动后,张、王之间虽相左,但对学生运动则均表示支持。
  北京请愿后,安福系的陈干拉拢王鸿一参加了安福系所组织的“路矿维持会”,王之态度遂变。由此,学联会的部分成员也发生了分化。此中内幕,均为学生所侦悉。因此,才有七月廿一日会议上王鸿一竭力反对,而群众怒逐之的情形发生。这次会议的召开,原是学联部分领导人经过研究后征询了张公制的意见而决定的。王鸿一在临时大会上,企图拉住群众行动,为反动派卖一把力,致有此狼狈遭遇,实在是自取其咎。这就是当时背景情况。不了解这一背景情况,对王鸿一为什么如此表现,以及群众对他为什么如此愤怒,也就不易理解了。
  第三,参加砸《昌言报》馆的有多少人,各文说法有很大不同。按《昌言报馆始末》一文所记,参加会议者有学、商、工、农以及市民各界,约千余人(见第五十六页);而实际砸报馆的人数末写。《五四运动在山东》一文说去者约数百人(见第94页)。《回忆五四运动在济南》一文则记为:“济南学生和各界爱国群众……共数千人,结队捣毁《昌言报》馆”(见第17页)。《关于五四运动时期学生运
  动的回忆》一文,则又记为“……立即正队前往,约有一百多人”,(见第三十五页)。据回忆开会参加的约千余人,是对的,去砸《昌言报》馆时,未能全去,结队前去的约数百人。“数千人”失之过多;一百多人之说又失之太少了。
  第四,《砸昌言报馆始末》一文记述说:“昌言报事件”,发生后,济南全城又进行了三天的罢市、罢课、罢工斗争”(见58页),此说恐系误记。按济南各校自五月廿四日开始罢课后,一直未曾复课;且此时正在暑假期中,学生无罢课必要。至於罢市、罢工,这应该是大的事件,但我记忆,当时似並无其事。
  第五,砸《昌言报》馆始末一文中,关于事后的记述,还有这样一段:
  “督军张树元于运动次日,即召集他的军警首脑开紧急会议,决定缉捕祸首,对运动严行镇压;张又以这次暴乱回民居多,因马良是回民,因而责备马良平日训导无方及疏于防戒之咎。会后马良即令侦缉队先行搜捕回民领袖朱春涛、朱春祥、马云亭等以示镇压,后来朱春涛等三人则惨遭马良杀害。(见58-59页)
  这段记载,似有可疑之处。按当时张、马矛盾甚剧,马良有兵权,实力甚大,並有后台段琪瑞,並不服张;而张对马不敢严责,亦不能以此而严责马良。开会之事可能有之,严责马良,事恐未必。而马良逮捕马云亭等三个回民领导人,也不是紧接七月廿二日后的事,而是在八月一日,即于马良赴京受命返济后,立即逮捕的。至于马良所以逮捕马云亭等三人,亦非未为“昌言报事件”,其原因复杂得多。因为马良素来以粗暴蛮横态度对待回民和回教清真寺内的事务,回民对之极为不满;又以其汉奸媚日反对爱国运动,回
  民对之更为气愤。因此,寺内事务,则由朱春涛(理事)主持,回民外交后援会,则由马云亭(会长)主持,在当时表现更为积极。马良对之怀恨极深,故趁此机会加以捕杀。如只为“昌言报事件”为根据的话,则参加砸《昌言报》馆的李润卿(亦是回民)在马良的军法处,却只判管押七日;还有王春浦也只判管押一月而皆取保释放。所以,马良之杀此三人,並非主要为了“昌言报事件”。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本文记述了回忆山东学生参加“五四”运动的概况、济南《昌言报》馆被捣毁记、“五卅”惨案前后的青岛公立职业学校等13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