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复后新生的几家报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944
颗粒名称: 三、光复后新生的几家报纸
分类号: K290.52
页数: 13
页码: 132-144
摘要: 本文介绍了青岛光复后新生的九种主要报纸及几家小报的概述。
关键词: 青岛 报纸 文化

内容

1.《胶澳日报》:青岛光复后,除上述三报继续出刊外,首先新生的就是王静一(诸城人)纠合几个商专派(山东公立商业专门学校毕业生,在青岛机关、工厂、企业中都有,团结力颇强,谓之商专派)分子所创办的《胶澳日报》。一般人多认为它是属于山东某一个政党的机关报,其实不然。这家报纸在言论方面一直东倒西歪,无可无不可,没有明确的宗旨和坚定的立场。王静一等所以办这个报纸并不是有意于新闻事业,而是想以此为进身之途,挤入统治阶级做官当老爷。当他搞到“胶澳商埠公立职业学校”校长位置后,就把这份报纸弃如敝展。该报主笔崔信初(安邱人)在认识了山东财政厅长杜尚之后,也投笔从宦,跑到财政厅里去当了官。以后,继任社长郑吟谢(诸城人)在谋得青岛货物税局大港分卡的肥缺之后,也说:“我对这个报馆不但不过问,甚至连闻也不愿闻。”随着社长的升官发迹,该报编辑部人员也几乎全部跟到大港分卡去当了官。结果使报馆关门倒闭。
  尽管如此,该报自一九二三年成立起,至一九二七年倒闭止,在短短不到五年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可以令人追述的事迹,这在青岛报界史上是比较特殊的。
  《胶澳日报》每日出刊一大张半。我在那里是负责编辑各地新闻版,主编副刊——“海啸”——的是严恨余(江苏吴县人,跛一足,都叫他严瘸子,后来听说他是到青岛做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编辑部里的人们,都和社长、经理有亲故关系,只有我和严恨余是外来户。我的待遇是只供食宿,不给薪金;对严恨余则连食也不管,只供住宿。
  严恨余艰苦朴素,常爱和一些劳动人民呼兄唤弟,因此,同事们都瞧不起他,认为他有玷编辑身份。他主编的“海啸”副刊,经常转载革命先烈瞿秋白同志的作品,很受一些青年读者的欢迎。记得他曾对我说:“报社方面剥削我们的劳动力;我们就利用它的篇幅来讲讲话,两不吃亏。”在当时,我只认为他是不满现实的进步青年,却没有想到他是个共产党员。
  与此同时,我也不甘寂寞,也想利用报纸的篇幅来讲讲话,但我所搞的一套却和严恨余绝对不同,他是为了革命,我则是为了保存所谓“国粹”和提倡旧文学。我拉拢了一批所谓“名宿硕彦”的老家伙,如:易振声、杜星曹(都是广东人)、王甸南(福山人)、王卓泉(崂山县人)、陈明侯(昌邑人)、刘费卿(潍县人)、叶逸之(日照人)、李星若(诸城人)及苟孟龙(崂山县人)等,共同组织了一个“涛声社”,公推易振声(名扬远,曾任袁世凯抚鲁时的翻译官及胶县、高唐、蓬莱县知事)为社长,发行《涛声周刊》。该刊内容完全是各体旧诗、词、赋及文言文,我任主编,并由我介绍了青岛市莒县路图书馆职员姬铁梅担任校对。这个周刊每周借《胶澳日报》副刊的地位发刊一天,不付印刷费,但对印刷工人酬以酒资,纸由我们自购,每次都是将报完全印出后,再给我们专印数百份,以便应付订户——每月每份一角,零售每份三分——惟因过于古香古色,吸收读者的面就不太广,销路也就不很畅旺,出过三期以后,就临时改为新旧大折衷——一半旧文学,一半新文艺——这样,仍然还是挣不回纸钱来,穷措大们又没有闲钱可赔,只得勉强维持到二十八期就自动停刊了!严恨余同志主编的“海啸”副刊和我主编的“涛声周刊”一度曾为《胶澳日报》拉了不少读者,使这份报纸几几乎取得了青岛代表报的地位,但随着《涛声周刊》因不堪亏累而停刊(我脱离报馆,另到济南谋生),严恨余同志又在孤立的状态下被同事们挤走(不知去向),《海啸副刊》立刻改变了面貌,于是整个报纸又恢复了以前的老样子。如前所述,到一九二七年夏季,社长郑吟谢谋得青岛货物税局大港分卡主任的肥缺后,把编辑人员带走,又因利害冲突与几个股东打了一场官司,这个报馆就宣告倒闭了。股东之一的郑宾贤带着大部分印刷机件合并于《正报》,而《胶澳日报》这个报头也被郑吟谢卖给办胶澳通讯社的陈无我,改出了四开小报。
  2.《公民报》:这家报馆是比较有政治背景的。当一九二三年间,广东军阀陈炯明和北洋军阀勾勾搭搭的时候,就想在北方办一个报或收买一个报,以便加强对直系曹锟、吴佩孚的联络,以后经刘大同设计擘画,就在青岛创办了这家报馆。
  刘大同号芝叟,诸城人,早年留学日本,是老同盟会员,经常以山东名流的姿态遨游广东各地,陈炯明和滇桂军阀都对他很好。陈炯明拉拢直系军阀、温树德率领海军北归、刘志陆率部投靠张宗昌等,据说都与他有关。他在青岛有很多房产,联络面也相当广。
  这家报馆在温树德率海军北归后就酝酿筹备了,但发刊日期却比较晚一些。社长兼经理刘祖谦(广东人)、主笔胡信之(北京人)。胡是个思想比较进步的人,反对他的人们说他是“惟恐天下不乱派”。公民报发刊不久,就被所谓地方派的《中国青岛报》所嫉视。《中国青岛报》社长伊筱农首先向胡信之挑衅、打笔仗,并且越来越凶,直闹到互骂祖宗、互揭阴私。但笔墨笨拙的伊筱农不是胡信之的敌手,只得跑向另一家地方派报馆——胶东新报——去搬兵求救,他恳托胶东新报编辑赵仲全(安丘县人,长赋词,染有很深的鸦片嗜好,最后困难而死)代作了一篇四六骈体《讨狐(胡)记》向胡进攻。由于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一般人都爱看,这才撑住了门面,挽回了颓势,事后据闻伊筱农对赵仲全的报酬,仅是三个大烟泡,约值一元二角钱。
  “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以后,激起了青岛市工人、学生等的反帝怒火,《公民报》对于工人、学生及其它各阶层人民的反帝爱国行动,采取了支持的态度,它每日刊登有关反帝爱国运动的一切消息,并不断为此发表社论、短评。主笔胡信之更是一个活跃人物,他一天到晚,不辞辛苦地跑来跑去,到处进行采访联络。当时我是学界领导人之一,也是各界联合会的副会长,自然也就成了他所联络的主要对象之一,因而我和他的接触,也就比较密切而频繁。
  住了不久,军阀张宗昌带着许多随从人员,由济南来到青岛,商会会长隋石卿为了献媚当轴,就在日人开设的大辰旅馆(今市立医院西邻)盛筵招待,一夜之间花了五千元钱的招待费,按当日的物价来说,这笔款的数字是相当可观的。
  第二天,胡信之即在报上发表了一段短评,大意是说:“在五卅运动中,为了援助罢工同胞,商会不肯一破悭囊,而为了献媚当轴,却肯一夜花去五千元,再说正在抵制日货的高潮中,中国人自开的大酒楼大饭店有的是,都不去照顾,而却把五千元巨款花到日本旅馆……”这不过是实事求是的泛泛评论,但在当天晚上,我和同学许兴业(各联纠查团长)见到他时,他却说“隋石卿已在张宗昌面前告了他,有人透信,叫他提高警惕”,我和许兴业也都劝他暂时躲避一下,并有“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之语,胡听了并不在乎,只是激昂慷慨地说:“我是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谁知次日清早,就被张宗昌的大舅子袁致和(山东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逮捕了去,住了两天,就与四方机厂工人王仑(据说即李慰农烈士)一同绑赴团岛刑场被杀害了!与此同时,《公民报》馆也被封闭了,社长刘祖谦也被逮捕了,据说以后由于老病,死于狱中,这份颇为人心所向的报纸也就此结束了。
  3.《胶澳日报》:这家报社是由胶澳通讯改组的,社长陈无我(惠民人)是青岛报界流氓之一。
  一九二三年夏间,他还是个土头土脑的青年,据说才从乡下到青岛。半年以后,居然穿上了西装革履、办起新闻通讯社来了。他的名片上印有“陈无我”三字。而且还有三个官衔:一、代理齐河县知事;二、青岛市民促进会会长;三、东亚胶澳通讯社社长。
  一九二五年我进《胶澳日报》以后,接触了他所提供的新闻稿件,每段新闻之前,总是冠以“东亚”两字,而新闻内容却多半是望风捕影的东西,各报都不采用,间有可用者,也必须先把东亚二字给抹了去。他的稿子都是油印机印的,稿后总是附有象本社日记一类的几句话,如陈社长在会客室接见了某人,陈社长在印刷部及编辑部干了某事还有内收发、外收发等等。看来,这个通讯社很象是一个规模相当可观的大机构,其实它只是一间屋子,和一张桌子、两瓶墨水及几张纸。放墨水和纸的桌子,名为“编辑部”,搁置油印机的地方,名为“印刷部”,摆着茶壶茶碗的地方,名为“会客室”,放床铺的地方名为“寝室”,放饭橱的地方则名日“餐厅”。满屋弄得花里胡哨,令人看见如坠五里雾中。从社长、编辑、采访记者,印刷工人、送稿员、炊事员,以至于倒痰盂、提夜壶等全由他一人兼而干之,别无助手,所谓“东亚胶澳通讯社”者,只此而已。有人说他是滑天下之大稽,也有人说他是神经病者,但他并没有病。
  陈无我收藏了中国南北各大专学校历年的同学录。他对于收集这类印刷品,曾下过相当大的功夫,据说他收藏这些东西,对他的“事业”很有好处:青岛大小机关,每逢有一位长官莅新,陈无我总是穷日夜之力翻阅这些同学录,一旦被他查到新长官的学历,他就冒充其同学前往招摇撞骗,次数一多也就逐渐发迹了。
  一九二九年秋《胶澳日报》倒闭后,他便买去这个报头,发刊了一份四开小报,但内容极其鄙陋,并有所谓“琴岗无线电”一栏,所载全是些猥亵不堪的下流琐闻。
  陈无我极善于吹牛拍马、招摇撞骗,因而到青岛仅四五年的时间,便由穷变富,居然自建了一座很漂亮的楼房,买上了一辆最新式的福特流线型小卧车(那时青岛报人中还没有第二份),并娶了两个摩登老婆,挤进了资产阶级的行列。
  “七七”事变以后,沈鸿烈于当年除夕率部撤退,青岛陷于无政府状态,住了数日,由暂时维持秩序的万国商团,把日本海军欢迎了来。
  此时,陈无我改刊的《大东亚报》遍贴街头,满版没有别的都是“皇军这、皇军那……”简直不象一张中国的报纸。尽管如此,敌人也没有让他办下去,仅仅出了数日,就被勒令停刊了。
  4.《平民白话报》:社长张乐古(即墨县人),基督教徒,也是青岛报界的流氓之一,原在烟台英商仁德洋行当仆役,又在毓璜顶开果木园,以后亏累不堪,在烟台无立足之地,于一九二六年夏间跑到青岛,在诱得湖南路模范小学校长鄷洗元(前《大青岛报》主笔)的信任和支持之后,便办了这个《平民白话报》。该时青岛的报纸全是文言文,唯有他这份报,通篇都是大众化的通俗白话。而且均用老四号字印刷,式样颇有点古里古怪。
  张乐古对青岛新闻界很陌生,最初连印报的地方也找不到,后来找到一个叫李英才(诸城人,前烟台钟声报主笔)的小学教员替他设法,才由《胶澳日报》给他代印,讲明日印五百份,每月印刷费为五十元,如果多印,则每增五百份加印刷费十元,并立有合同,以六个月为期。当时《胶澳日报》的业务负责人,认为象这样小报,能销五百份就算奇迹,对加印一项,并没有仔细考虑。开始印刷数目,确是每天五百份,以后逐渐增加,经过半月,每天竟要印三千份之多。结果搞的《胶澳日报》很狼狈,不仅在经济上受了一些损失,甚至连自己的报也印刷不及时了。
  《平民白话报》所以能销到三千份之多,并不是因为订户特别欢迎,而是张乐古推销的方法与众不同。他穿着漂亮的西服,背着报袋,以社长身份亲自出马,派销对象,是规模最小的成衣铺、理发馆、荐头行、纸烟店、茶炉、小饭摊等。所到之处,先找掌柜的递一张印有“平民白话报社长”上衔的名片给他,然后双膝跪地,俯首叩头,并声言为了两角钱的事。掌柜的疑他是求帮,于是就拿两角钱给他。此时他才站起来说明不是求帮而是来派报的来意,他的三千份报的订户就是这样来的。
  由于他这份报的销路颇广,广告很踊跃,而他对广告费又要的特别贵,因此,三个月以后,自己便购置了全套的印刷机器及铅字,从此就成为一家能够自立的报纸了。一九二八年,济南发生“五三”惨案之后,日军安满师团占据青岛及潍县以东铁路沿线,中国人民在同仇敌忾的情绪下,都对日军恨之刺骨,张乐古认为此机可投,便异想天开地穿上他老婆的衣服,化装为女子于×日晚坐上火车奔赴南京,报纸也自动停了刊,他到南京后,首先拍了许多化装照片,拿着照片,分别去晋谒那时国民党政府的所谓要人,故意扩大事实,说什么“为了攻击日军,几遭捕杀……”并要求那些要人给他写几个字以资鼓励。于是自蒋介石以下,孙科、于右任、戴季陶等各中央委员及简任以上的机关首脑,几乎都有“赠字”,所写无非是“为国干城”、“民之喉舌”之类。
  日军撤退后他返回青岛,首先把《平民白话报》改称为《平民报》,并由一张小报扩充为一张大报。每天都在报上刊登两三张他从南京带回的所谓名人题字,一连刊登了约有半年。那时青岛商民,尚不了解其中情由,看见他的报上每天都有大人物的赠字,都认为他交游广阔,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甚至连地方官吏也都被他吓住了,只要他有所求,十分之八都不予批驳,因此,在此期间他发了一笔很大的横财。
  远在一九三三年间,安清帮分子丁寿三在青岛三江会馆做寿,张乐古趁机拜在丁寿三门下做徒弟,由于他在报界炙手可热,不到几天,就上了大香开了山门随便收徒弟,一年左右,就收罗徒弟一千多个(多为地痞流氓之类),至此自觉羽翼丰满,除办报之外,还想经营戏院,那时青岛戏院,只有平度路大舞台(今永安大戏院,老板段宝义)规模最大,于是张乐古便想将段宝义挤走,后来段找到上海某报(似是新闻报)驻青记者林飞(杭州人),与张乐古展开笔战,竟至对簿公庭难解难分,张乐古因笔战不能迅速取胜,便又指使其徒弟邹耀亭,对林飞行刺,而邹耀亭行刺未成又被逮捕,直到“七七”事变方才出狱。
  张乐古与陈无我都是青岛报界的流氓,陈无我以“同学录”起家,张乐古以“要人赠词”发迹,都是靠欺骗发家的,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的时候,特别赏识这两个东西。他们俩人之间,也有很深的矛盾,“七七”事变后,张乐古逃到汉口、重庆,受不了困顿之苦,曾三番二次托人在青岛向敌伪拉拢,想跑回来参加汉奸队,都遭到陈无我的破坏。日寇投降之后,张乐古以国民党参政员的身份,多次叫嚷“逮捕汉奸陈无我”,因为一直没有办到,也就不了了之。
  5.《青岛时报》:这是由国民党系统的高秉坊(博山人,后为孔祥熙的亲信之一)怂恿青岛农林事务所所长凌道扬(广东人,留美生)创办的汉、英文分刊的报纸,汉文报叫《青岛时报》,由李青选(博山人,后为孔祥熙的秘书)负责编辑,英文报叫《青岛泰晤士报》,由凌道扬的兄弟凌达扬(时为青岛大学教授)负责编辑,凌道扬担任社长。约于一九二四年秋天发刊。一九二五年《公民报》主笔胡信之被张宗昌杀害之后,该报负责人高秉坊,深惧军阀淫威加到自己头上,就将报社全部事务交由英国流氓士大贵管理经营,从此,该报即变为士大贵个人的私产。一九二七年间,曾在该报当过编辑的尹朴斋(日照人),因包干《胶东新报》赚了几个钱,又募集了一部分股金,商得士大贵的同意,将汉文报(《青岛时报》)顶了出来,尹朴斋自任社长,继续出刊。其初,只是以营利为目的,并没有什么政治背景。但尹朴斋是野心家,不仅要大发横财,还想以报纸作资本插足政治,于是谁收买他就和谁结合。据我所知,他曾接受过巨匪刘桂棠(即刘黑七)的若干津贴,和刘志陆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他的公馆几乎成了刘志陆部的驻青办事处。
  《青岛时报》还办了一家“醒民印刷局”,表面看来,似乎报社与印刷局是各自为政,而实际上则同在一处营业,完全是一家。这种情况,几乎是青岛各报所共有的。如前之《胶澳日报》与胶澳印刷局,后之《青岛民报》与华丰印刷局等,都是如此。原因是:在军阀时代,私人办报极不容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封闭没收,如果把报社、印刷局分别开来,遇事就有闪展腾挪的余地而不受牵累。上述的《公民报》没这样干,所以在胡信之被逮之同时,报社的全部资产也同归于尽。
  由于尹朴斋手腕灵敏,所以这家报馆很快就发展起来,一九三五年又在潍县开辟了《青岛时报潍县版》。到蒋介石的势力浸没青岛之后,《青岛时报》即与《正报》同登了青岛代表报的地位。直到“七七”事变沈鸿烈率部撤退前夕,他才将报纸停刊,收拾重要资财逃跑,日本投降后,他又返回青岛,捏造事实索回了一笔为数可观的赔偿物资,重行出刊。
  6.《正报》:这个报约在一九二六年冬或一九二七年春发刊,创办人兼社长是吴炳宸(平度人),完全是招募股资以营利为目的的,没有什么政治背景,也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贴。吴本人除在排字房里计划版面的美观,和到营业部里筹划发展业务以外,特别注意编辑部的工作。他虽然文化不高,却还知好歹,在一般报人中,还算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
  随着这个报纸的发刊,青岛报界的风气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以前各报都不管报纸的内容如何,只计较广告的多寡,但内容不好,销路不畅,招揽广告就有很大的困难,而且也影响到报社的收入。吴炳宸见到这一点,就特别注意争取读者,以扩展销路。尔时国民党报——《国民日报》——已有专责采访的外勤记者,于是他也添聘了三个外勤记者,分赴各机关采访本市新闻。此外他感到仅靠国民党中央社电讯,不足以充实内容,便又购置了无线电收报机,收集各方面的新闻报道。他为了丰富副刊,又拨出一笔比较优厚的稿费来收买质量较高的文艺作品。关于这一点,在青岛来说,也是创举,因为在此以前,青岛各报对于副刊,只有剪稿拉稿而向无买稿之例。拉稿,是预约几个有写作能力的人吃顿饭,并分别赠阅一份本报,而请他们帮忙供稿。但这种办法,往往不济事,常闹稿荒,纵然有所投供,也往往是些琐碎敷衍而仅可补白的东西,抓不住读者。
  吴炳宸的这些措施,使《正报》很快改变了面貌,开办不久便销路大畅,到一九三四年以后,该报刊发行数量就突破了万份,这在青岛是破天荒之举。由于《正报》的变法图强,而与之势均力敌的《青岛时报》,也不得不改变作风,急起直追,其它比较有条件的各报,自然也就纷纷效尤勉力以赴,于是青岛报界,便展开了对读者的争夺战,直到“七七”事变为止。
  该时青岛各报,能和《正报》竞争的,只有《青岛时报》,其它各报还是望尘莫及。然而《青岛时报》尹朴斋吝啬成性,远不及《正报》的吴炳宸大方豁达,《青岛时报》编辑人员的薪给,也比《正报》低差很多。《青岛时报》虽拥有两个副刊,而规定的稿费则少得可怜。记得有一次,副刊编辑姬铁梅与尹朴斋谈到副刊稿费问题时,尹朴斋说:“咱发表了他的稿子,不向他要钱就好了,还得给他钱吗?”一时传为笑话。由于尹、吴二人的性情不同,所以自始至终,《青岛时报》总是赶不上《正报》发达。青岛沦陷前,《正报》停刊,吴炳宸回了原籍平度,因病而死,日本投降后,张乐古、尹朴斋等都跑回青岛来纷纷复刊,《正报》几个股东,也曾一度倡议复刊,后来因故搁置,遂作罢。
  7.《民报》:这是国民党系统的一家报纸,社长是周达诰,经理是王景西(黄县人,大地主)。在此以前,他们曾搞了个《青风报》,出刊不久就倒闭了。以后,他们又把《民报》改为《晨报》,社长改为王景西,一直出到“七七”事变。无论《民报》也好,《晨报》也好,一直都是营业不振,销路不畅,在青岛报界中的地位,仅算滥竽充数,不值一提。
  8.《新鲁日报》:这是张宗昌自己创办的官府机关报,虽然是在济南发刊的,但在青岛设有分社,规模庞大,强派强销,到处都充满了这份报纸。同时它还附设了一个《新鲁通讯社》,控制了青岛所有报馆的新闻报道。张宗昌的参谋长金寿良兼任这两个机构的社长。与此同时,张宗昌还在警察厅内附设一个新闻检查处,逐日检查各报成版的大样,如果认为那一段新闻不适当,即勒令撤销。他们这样做给各报馆造成了许多麻烦,有的报馆不堪其扰,就想出了一个消极抵抗的办法,对所撤去的新闻不予填补,只于同一地方排上“奉令撤销”四字,付印照发。后来新闻检查处不许可,于是又干脆把所撤之处完全打上空,因此,该时青岛报纸上就经常出现一块块的空白地方。用这种办法敷衍旧军阀张宗昌还可以,到蒋介石统治时期,就行不通了。在国民党新军阀统治时期,虽然也经常有被撤销的新闻,但报纸上却绝对不准有空白之处。我刚干《青岛健报》总编辑的时候,偶然想玩弄一下“空白抵抗”的故技,就受到社长董鸿烈的责斥,竟差一点被刘安祺给捉了去。9.《胶东午报》:社长王奉之(长清县人)是安福系艾云生门下的羽翼,他跑到青岛来筹了几个钱,于一九二六年秋间就冒冒失失地发刊了这个四开小报,由日本《胶东新报》社代印。但由于资本不充足,条件太差,延续了不到五个月即赔累不堪,于是只得丢下一切,潜逃无踪。这个破烂摊子,又由安清帮分子梁焕章(广东人)接办,出了不到两个月也关门倒闭。
  除以上所列九报之外,在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八年中间,还先后出现过几家小报。即:隋干臣(牟平人)所办的《码头快报》,专登商业行情,偶带新闻,出刊仅半年。韩慎之、尚湘南(诸城人)所办的《新桃源》画报,专门捧坤伶、捧妓女、办“花选”、搞“群芳清唱”等,但由于成本颇大,不够开支,勉力支撑,仅逾四月。李啸林(胶县人)所办的《磊报》,也仅支持了不到一年。这些小报,自己都没有机器,全是找别家报馆代印,也没有多大作用,不再赘述。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章丘孟家所经营的瑞蚨祥、官僚买办资本家宋传典的丑恶一生、抗战时期我在济南伪商会的经历与见闻、聊城刻书与出版业的兴衰概况、一九二二——一九四九年青岛报业侧记、清末山东优级师范学堂回忆杂记、张宗昌与益都旗兵团、安清帮在济南的活动概况、一贯道在青岛的活动片断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云弢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聊城县政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静一
相关人物
崔信初
相关人物
郑吟谢
相关人物
严恨余
相关人物
易振声
相关人物
杜星曹
相关人物
王甸南
相关人物
王卓泉
相关人物
陈明侯
相关人物
刘费卿
相关人物
叶逸
相关人物
李星若
相关人物
苟孟龙
相关人物
刘大同
相关人物
刘祖谦
相关人物
胡信之
相关人物
袁致和
相关人物
陈无我
相关人物
张乐古
相关人物
李英才
相关人物
高秉坊
相关人物
凌道扬
相关人物
李青选
相关人物
凌达扬
相关人物
吴炳宸
相关人物
王景西
相关人物
王奉之
相关人物
隋干臣
相关人物
韩慎之
相关人物
尚湘南
相关人物
李啸林
相关人物
胶澳日报社
相关机构
公民报社
相关机构
平民白话报社
相关机构
青岛时报报社
相关机构
正报报社
相关机构
民报报社
相关机构
新鲁日报报社
相关机构
胶东午报报社
相关机构
青岛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