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投靠张作霖和第一次入鲁的经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847
颗粒名称: 五、投靠张作霖和第一次入鲁的经过
分类号: K258.2
页数: 6
页码: 11-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宗昌在江西失败逃往北京后,与张学良有一面之缘,遂到东北投靠张作霖。以及一九二二年四月初,张宗昌率领部属五六百人由奉天经大连分三批乘日本船到青岛活动的经历。
关键词: 山东省 北洋军阀 张宗昌

内容

一九二〇年冬张宗昌在江西失败逃往北京后,最初想走直系曹锟的门路,重组军队,因吴佩孚反对,没得结果。后来在北京与张学良有一面之缘,遂到东北投靠张作霖。一九二二年春,第一次直奉战争前夕,张宗昌还和他手下的亲信旧部一二百人,蹲在沈阳作寓公。张住大北关榆树胡同私宅,旧部四散分住,没有什么组织,也没有名义,这些人的生活费用都由张作霖供给。此时皖系的吴光新、马良、梁鸿志、张树元等,也纷纷到奉天见张作霖,鼓动对直系作战,企图奉皖联合,东山再起。吴马等在沈阳,也经常与张宗昌晤谈。
  在直奉备战之际,奉军主力是配置在北京近郊的长辛店和天津附近的杨柳青一带。张作霖还企图直捣直军后方,争取战端一开,即能切断津浦铁路,以收两面夹击之效,于是又决定先派张宗昌组织旧部,潜入苏鲁边区,联合地方武力,扩大军事活动,以配合京津一带的作战。
  张宗昌为了做好这一先遣军事活动,先组成两个先遣军联络站,一个是山东郯城县码头镇的孙爱庭处(孙系当地大地主),负责人为参谋陈杰、张子方等。另一个联络站是江苏邳县四户的王化楼处。王也是当地的大地主,他住的围子内除佃户无外人,并且有“自卫队”,有枪二百多支。这个站是方永昌、顾镇、张思孟等人负责,进行联系的对象为当地的驻军和土匪。四户附近的土匪头目有赵成志、张胜久等人,他们已接受了张宗昌的委令,等待张的别动队到达郯城码头镇时,就率领所辖的匪军北进,与地方驻军和张宗昌部会合,听候调遣。
  张作霖委派张宗昌为苏鲁别动队总司令,张宗昌又任褚玉璞、程国瑞、王万金为支队司令,分头活动,联系招收旧部,很快即在奉天组成了一支有五六百人的基本出征队伍,并从其中选拔军官数十人,先期随联络站秘密进关,在苏鲁边区为其征集外援,开辟活动基地。
  大约是一九二二年四月初,张宗昌率领部属五六百人由奉天经大连分三批乘日本船到青岛。在奉天启程前,成员中多有发信向关内亲友、同事约会向青岛集合,以便扩大人数。张的基本队伍分批到达青岛后,分住在两个日商洋行仓库内,他们领饭费分散上街吃饭。先期函约的人也陆续到青,组成了有一千多人的便衣别动队。张宗昌是时住青岛后海涯义丰栈,吴光新已到青岛,负责一切对外联系,马良、张树元也到了青岛。别动队在青岛住了十来天就开始派队出发,首先派出小批从赣榆登陆,大队随后租用了一只日本大船,夜间秘密上船,直达日照县的石臼所登陆。由于事前已秘密与临沂地区驻军山东第五旅旅长李森(李系张树元的旧部)取得了谅解,五旅为张的别动队让路,因此别动队得以顺利登陆,并且决定以临沂地区作为前进基地。
  张宗昌千余人的别动队在石臼所登陆后,经过两天的行军,沿途无阻,第三天的上午九、十点钟到达了苏鲁边境的大兴镇(有千余户人家)。正在队伍休息吃饭时,哨兵报告说:东南方发现敌情,江苏省赣榆县(县长绰号王小辫子)警备队约三四百人,向大兴镇包围前进(斯时张部离开奉天已二十余天,直奉战端已开,奉军前线开始败退,直军在取得胜利后,已通令所属各地驻军,截击张宗昌的别动队)。张部未来得及撤离,全部被围在镇内。张当即召集校尉级军官开会,一致意见:只有出击,才能突围。于是便决定:立即作战斗准备,并采取紧急措施,将武器弹药集中分配(别动队带的尽是短枪匣枪占多数),将所有校尉级军官均派为战斗员,并推褚玉璞为总指挥,程国瑞为副,出击人数共约五百人。时已日暮,县警队已逐渐迫近大兴镇,张命褚玉璞、程国瑞分带五百匣枪队由围墙东西两面下去,经麦田趴行前进(此时小麦已有半个人高),到距敌一二百米,对方尚未发觉。于是褚就利用这个战机,命司号员吹冲锋号,突然发起袭击,猛扑到县警队面前,东西两面枪声大作,县警队惊惶失措,对面交锋,大枪失掉作用,一举将县警队击溃,缴获大枪二百余支,县长王小辫子弃马逃走,战斗很快结束。在这次战斗中,别动队无一伤亡。入夜后张部又继续向郯城方向前进。据闻王小辫子在张的别动队离开大兴镇约五十里的时候,又纠集人马进入大兴镇,并追了约二十里始停止前进。
  别动队于次日午到达郯城北约二十里野外树林里,即停止前进。因在大兴镇突围前,张宗昌已得知奉军失败的消息。别动队突围出来后,人心开始慌乱,无法维系,于是就派他的副官长常之英和副官主任徐大同二人,前往码头镇与陈杰、张子方二人取联系。常、徐在进入码头镇之前,约定徐先进镇去联系,常留镇外等候,至下午四时若见不着面,即各自行动。徐到镇内见着陈杰、张子方等人,知道形势已变,无可作为,必须立即离去,就到镇里他妹丈家去隐避了十来天,始经枣庄返回东北。后来知道常之英和徐大同去码头镇之后,别动队就纷纷丢枪星散,张宗昌也带两个亲信(锺振国、杨××二人),化装由原路经石臼所回青岛转赴奉天(现在辽宁省的沈阳市,原奉天省)。徐大同回奉天见到张时,张还责备徐说:“他妈的,我这样一个大个子,都从原路回来了,你们真是不中用。”
  在徐大同到码头镇的当天晚上,陈杰和张子方二人即由孙爱庭派的几名自卫队护送到沂河对岸,去邳县四户第二联络站联系。当时四户驻有江苏省警备团队的一个营,营长姓韩,团部驻窑湾。陈、张等到达不久,联络站的王化楼见形势大变,便向驻军告密出卖,陈、张及联络站的大部人员(约二十余人),均被逮捕解往窑湾的警备团部扣押,只有方永昌(外号方花脸)因到土匪头目赵成志处接洽事情,不在四户,未遭毒手。时间过了一年,张宗昌在东北五站任第三混成旅旅长时,始派常之英携款万元到徐州见陈调元,请设法营救。陈与张系旧交,当时是徐州的镇守使,邳县是他的辖区,乃借视察名义赴窑湾,将被捕人员带回徐州,予以释放。原由赣榆登陆的小批人马,进入内地很快即被地方驻军打散,还有少数人被俘虏,并分别为各县扣押,一年后始释放。第二次直奉战后,张宗昌率师南下返回徐州时,派部队到四户将王化楼擒获,解回徐州枪毙了。褚玉璞原来在江西出卖张宗昌,投降了陈光远,后来还是被缴了械,于是又回到苏、鲁、豫边区的丰沛一带当土匪。张宗昌到了东北,他也到东北找张宗昌请罪,并表示愿意追随。张未念旧恶,此次也一同到鲁南活动。张宗昌的别动队瓦解后,前与联系的山东地方军第五旅李森部虚张声势,避实就虚地表演了一场截击战,张宗昌第一次入鲁的活动至此遂告结束。
  后来又听说张宗昌在郯城准备逃走时,偶在夜间进入某庄一位王锡仁家的闲院内。王适任该庄庄长,晨起发现张等,惊问何来,张以实对,并谓王如欲请功领赏,即可将伊等执送官府,否则请设法掩护,后必有报。王逊谢不遑,尽力招待,并呼其子冠英出拜张宗昌为义父,张亦拜王之母为义母。彼此深相结纳,盘桓数日,王见形势渐趋缓和,乃先为张备办平车一辆,上载陶器,冒充商贩,直向青岛方向进发。张为一彪形大汉,又从未当过商贩,故一言一动,极不相类。一日行至莒县南关,受到当地警察盘查,扣送县署。当时莒县县长为周仁寿,任职已十余年,一经询明详情,即将张请至内宅,设宴款待,并厚赠旅费,派人护送回青岛。一九二五年张宗昌督鲁,首将周仁寿升任为临沂道尹,并电临沂县县长护送王锡仁到济南,委为督办公署高级参议,月支薪俸六百元,后又委任为莱芜县县长。王子冠英,时甫成年,委充营长,令其招兵买马,用款多少,嘱向七姨太太处支领,勿须公文周折。王锡仁任职不久,即辞职回济南,仍干其挂名差事。其子冠英以少年浮华,日与一帮流氓、兵痞酒食征逐,终张之任,混混了事。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的文史资料汇编,记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们所知道的张宗昌、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宗昌率苏鲁别动队入鲁的如是我闻、国民党反动派在济南实行反共措施的片断回忆、日伪修筑淄博矿区遮断线的经过、对“五四”时期济南学生运动的回忆等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恒珍
责任者
徐大同
责任者
张进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吴佩孚
相关人物
张学良
相关人物
张作霖
相关人物
陈杰
相关人物
张子方
相关人物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