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济阳县的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701
颗粒名称: 略谈济阳县的沿革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14
页码: 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阳县的沿革事件。其中包含:位置和疆域、自然条件、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疆域变动。
关键词: 济阳县 沿革 黄河

内容

一、位置和疆域
  济阳县位于鲁北平原南部。地处东径116°57′至117°27′,北纬36°52′至37°10′之间。县城座落于黄河岸畔。县境沿黄河北岸呈西南东北狭长形状,好象一个倒握拳头的背面。南面、东南、东面均隔黄河依次与历城、章丘、邹平县相望,东北靠惠民,北邻商河,西接齐河,西北毗连临邑。全境南北最大纵距29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8.1公里。总面积1111平方公里。
  二、自然条件
  济阳南靠黄河,北跨徒骇河,土马河穿过边境。境内虽无山岭险要,但它是山东省省会(济南市)东北的门户。一九三〇年阎(锡山)、韩(复榘)相争;一九三七年日寇侵华;一九四六年蒋军犯我县境,均曾在此激战。因为由此地区可进窥济南,北可经略鲁北。可谓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大清河(济水后),屡经决口,淤垫不均,形成缓岗与低洼地形,呈微波状起伏。地势自西南而东北渐次倾斜。平均坡降为八千分之一。最高海拔(大沽)24.3米;最低海拔15.5米。土壤有红、白、沙、碱等类,大部分土质较肥沃,宜于发展农业。借河水灌溉,排涝比较便利。气候,每年平均气温12.8℃,最低-22.6℃,最高40.5℃。年均降水量587毫米。全年日照2620小时,日照率59%。
  全县人口:一九八二年为461900人,每平方公里415人。
  三、历史沿革
  我县境内,据出土文物证明,至少在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活。根据前《县志》沿革篇记载,参考有关资料和与知情人士的座谈记录分述如下:
  (一)原始社会
  少昊氏时:我县属爽鸠氏之垆。
  虞时:我县属季荝氏。
  以上均是由明代县志沿袭录来。据我县店子乡店子街南玉皇冢古文化遗址,所出土的红陶钵残片、黑陶残片、石斧、石刀残片,骨矛骨镞等,及垛石镇颜家村颜家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陶锥形鼎足,经鉴定均属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的遗物。也就是说相当于传说的少昊氏时代。
  店子乡邝家冢古文化遗址出土的三足盘残片、器物楔形足、石斧,石镰、骨铲;辛集乡张沟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陶鬶足;店子乡霹雳冢古文化遗址出土的双孔石刀残片;姜集乡刘台古文化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残片均属于龙山文化类型。也就是说相当于虞时季荝氏。
  (二)奴隶社会
  夏代:仍属季荝氏。
  商代:初隶逄伯陵,末属蒲姑氏
  周代:武王灭蒲姑氏,封太公尚于齐。
  夏代,沿黄几省,各有探索,我省定名的岳石文化,即属于这个时期的遗迹遗物。我县库存陶片中,已发现少量的类似标本。
  商代:根据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证明了《史记·殷纪》基本可信。我县姜集乡刘台文化遗址出土的卜骨、铭文中〓(祖丁)二字,三号墓出土的铜簋中铭文〓〓(夆彝)二字,都与记载有关。祖丁是商十七代王名,夆是族姓,彝是铜器的名称,逄伯陵的逄显然是族姓,故夆彝与逄伯陵有关(古代夆逢通用)。
  周代,据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15——16页记载:蒲姑在博兴附近,齐都在临淄。那时蒲姑隶属齐国是可信的。但需要说明不是武王灭蒲姑而是成王灭蒲姑。(成王继位,周公(旦)东征,征服了殷遗民、蒲姑等)。
  春秋时代,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27——28页记载:齐都仍在临淄,犁丘位于我县西部。看来依据确切。
  (三)封建社会
  战国时代:我县仍属齐国(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43、44页)。
  秦朝:秦设郡县,我县西部为著县地,漯阴地属济南郡。(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9——10页)我县辛集乡张沟古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个秦代陶鼎,盖上有一铭文著字,这是一个可靠的证明。
  西汉:我县西部为漯阴县地;中部为著县地;东部为朝阳县地,分属济南郡、平原郡。(见《历史地图集》二册36、37页)。
  东汉:我县西部为漯阴县地;中部为著县地;东部菅县,东朝阳地,分属济南国、平原郡。(见《历史地图集》二册64、65页)。
  三国:相沿。属济南国,隶青州,魏国地。
  晋朝:相沿。属济南郡,乐安国,隶青州。
  南北朝:魏地。我县西部为临邑县地;东部部为朝阳县地;西北部为著县地。隶青州。(见《历史地图集》四册42、43页)。
  隋朝:我县东南部为章丘县地;西北部为临邑县地;东北部为临济县地;属齐郡。(见《历史地图集》五册5、6页)。
  唐朝:相沿。属齐州。
  北宋:我县南部为章邱县地;北部为临邑县地;隶齐州。属京东东路。(见《历史地图集》六册14、15页)。
  金代:天会七年,割临邑之故著县及章邱县的标竿镇一带,建立济阳县(一一二九年)。因地处济水(今黄河)之北。《康熙字典》释阳为:有水北为阳。故定名济阳县。隶济南府、属山东东路。
  元朝:属济南路。
  明朝:属济南府。
  清朝:相沿。
  (四)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民国初:元年(1912年)属济南府。二年属岱北道。四年属济南道。十八年全省划为十区,我县属第六区,区部设在惠民。十九年冬全省改为四个民团区,济阳属鲁北民团区。总指挥部设在临清。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政权1938年冬,设济阳县公署。属武定道。我县区划沿用“七、七”事变前制,下设八个区,七十二个乡镇。1945年被我军收复。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政权:抗战初期,自1938年我县始有党组织的秘密活动。因形势的变化和需要,时分时合,难以详述。仅举二例说明:
  1939年10月,在白桥区(现归商河县)大吕家村,建立‘济阳县抗日工作委员会’。主任吕本之。属冀鲁边区挺进纵队政治部领导。1940年4月,奉命撤离济阳,向主力靠拢。到达目的地宁津、乐陵、德平。后编入鲁北支队、鲁北行署等。
  1940年,在垛石桥街。南门里路东一家北屋里,秘密建立‘中共济阳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刘刚平、李兴民。1942年转移。
  抗战后期:1943年初,我县西部并入齐济县。1944年春,齐济分县,中共济阳县委和济阳县人民政府成立。政委李平、县长王其元。属渤海二分区领导,1945年,政委赵纯、县长吴鸿宾,进驻济阳城里。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政委赵纯,县长吴鸿宾。
  1945年2月,政委傅科,县长吴鸿宾。县府驻垛石街后楼村。
  1947年,政委杨卓群,县长刘季青。县府驻前赵村,后驻赵胡村、西八里村、徐家村、朱家村、丁家庙、洼子街。
  1948年2月,政委杨卓群,县长刘季青。
  1949年1月,政委宋鲁民,县长张居千。县府驻洼子街、白杨店村。下半年进驻济阳城里。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2月,政委张汉民,县长张居千。
  1950年5月,政委张成杰,县长张居千。6月1日起,我县始属德州专区。
  1951年,政委张成杰,县长张汉民。下半年,政委张成杰,县长赵胜武。
  1952年,政委赵胜武,县长赵胜武兼。
  1954年,政委赵胜武,县长王良民。
  1955年,政委焦念赵,县长于宝泉。
  1956年,书记焦念赵,县长于宝泉。我县属惠民地区。
  1957年,书记焦念赵,县长姚宏君。
  1958年,书记陈凤九,县长姚宏君。济阳县属聊城地区。年底,济阳县并入临邑县。
  1961年10月济阳临邑分县,县委书记刘凤岐,县长于宝泉。我县属德州地区。
  1965年下半年,县委书记王纪唐、县长崔树润,至1967年‘文革’时期。
  四、行政区划
  (一)清朝:我县分东、西、南、北四乡。清末改四乡,划为八区:第一区(城区),二区(蒿庵区),三区(景贤区),四区(滨骇区),五区(苍屏区),六区(石门区),七区(闻韶区),八区(仁风区)。区下辖约,约领村庄,共156约,904村庄。
  (二)民国;民初仍沿旧制。二十年(1931年)废约,区下设乡镇,共252个。二十五年(1936年)又并为72乡。日伪时期仍沿用。
  1945年6月日伪撤出济阳。当时济阳县人民政府辖新市、回河、城关、垛石、曲堤、白桥、仁风、北二区(现临邑县孙家庵),共八个区。
  1947年,全县划为九个区:城关区、稍门区、商桥区、曲堤区、垛石区,新市区、淮里区、回河区和青宁区。
  (三)建国后
  1951年,又分为14个区:稍门、商桥、曲堤、垛石、新市、淮里、回河、青宁、孙耿、太平、白桥、仁风、临河、城关。全县共124乡,辖958个村。
  1956年,并为9个区:城关、青宁、回河、孙耿、垛石、新市、太平、曲堤、仁风。
  1957年,撤区,全县划为1镇36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全县建14个公社:城关、崔寨、青宁、回河、孙耿、太平、垛石、新市、唐庙、曲堤、仁风、白桥、王圈、店子。
  1958年底,济阳县并入临邑县。1961年10月,济阳临邑分县,济阳县辖九个公社:城关、崔寨、青宁、回河、孙耿、垛石、曲堤、仁风、新市。
  1965年,分为二十个公社:城关、回河、店子、青宁、崔寨、孙耿、太平、辛集、庙廊、贾寨、新市、垛石、唐庙、索庙、稍门、曲堤、姜集、三教、仁风、王圈。辖955个村。
  1984年,全县改为5镇15乡:城关镇、曲堤镇、仁风镇、垛石镇、孙耿镇;青宁乡、崔寨乡、回河乡、店子乡、辛集乡、庙廊乡、太平乡、贾寨乡、新市乡、唐庙乡、索庙乡、稍门乡、姜集乡、三教乡、王圈乡。其中店子、辛集为回族自治乡。
  五、疆域变动
  自金建县以来,我县疆域基本未变,但边沿村庄,因行政变革,战争需要,河流变迁而时有变化。七七事变后至建国前,因战争需要,区划变动频繁,又无档案可查,故删去。
  1949年,我县第三区(孙耿)划给齐河县,第四区(新市)的夏口东街、岳店村划入临邑县。第六区(曲堤)以南的济东乡划给章邱县。七区(白桥)、八区(仁风)划给惠济县。又将历城县的青宁区,章邱县的土城村划入济阳县。这就是建国时济阳县全境。
  1950年,前划给齐河县的孙耿区(三区),惠民县的仁风区(八区)、白桥区(七区),又归回济阳县。仁风区(八区)的崔家寨、赵家庄、东靖村、西靖村、芦兰村、孟井村、马家洼划归惠民县。白桥区(七区)的吕家庄、东吕家庄、王春华村、王天开村、陈谭村、高桥村、付里庄、乔家村划归商河县。又将齐河县的东西郎村、棉袄张、时家村、冯井村、于辛家、于家井、荆家庄、东梁家、来佛寺、阎家村、前后冯、西高村、西梁村、张宅村、殷桥村,鲁家村划归济阳县。
  1964年,因徒骇河改道(取直),故将白桥公社新徒骇河以北之村庄五股道、小营子、袁家、张积厚村、于家、徂家、大候、小候、路家、蒿子孙、官王庙、瓜王村、董家村、白桥划归商河县。而新徒骇河以南前商河县的芦兰村划归济阳县。
  从1964年至1985年,济阳县疆域一直固定。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惠及子孙后代的光荣事业。努力搞好文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编辑出版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早在一九五九年四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六十岁以上全国政协委员的茶话会上,就提出要征集、整理、编写近代史、现代史资料,出版《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尔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