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略述冯在中原大战时失败的原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650
颗粒名称: 六、略述冯在中原大战时失败的原因
分类号: K827
页数: 5
页码: 42-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冯先生在中原大战时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 冯玉祥 中原大战 中央政府

内容

中原大战为什么打起来的?西北军为什么败得如此之惨?这决不是几句话能够说清楚的。现就能知道的情况略加叙述。
  北伐以后,冯先生虽然分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青海和北京市,蒋介石却把河北的天津给了阎锡山,山东的青岛给了吴思豫,烟台给了刘珍年,其用意很明显,在于不让冯先生占有海口,断绝外援,使军火运不进来,以压制冯的军事力量的发展。这一招是很厉害的,冯先生当然明白。记得一九二七年我由美国经苏联回国路过上海时,唐绍仪、王正廷托我转告冯先生说:偏处西北穷苦之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冯先生应该夺取东南,掌握中枢。只有占有既富饶又有海口的东南数省,才能够施展抱负,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冯先生在这些名流的支持下,是怀有天下之志的。
  蒋介石以“编遣”为名,限制冯玉祥的第二、阎锡山的第三和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的兵额,各缩编为十二个师,而蒋的第一集团军不但不裁减,反而大为扩充。同时蒋把持了中央政府的财权,使用减少或扣发军饷的手段,迫使冯、阎、李就范。他们当然不服,彼此间的积怨愈来愈深。冯先生当时有四十余万军队,经济非常拮据,弄得官职不论大小,每人每月发生活费二十元,官兵一起吃大锅菜,叫作“革命饭”,才勉强地维持下去。尤其冯先生认为自己是蒋介石的恩人,如蒋的第一次下野和“宁汉合作”,要不是冯先生从中周旋,蒋早就完蛋了。在冯看来,蒋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伤透了他的心。
  一九二九年,冯先生因韩复榘、石友三叛变投蒋,一怒而渡黄河,到山西与阎锡山共商反蒋对策。而蒋介石暗送阎锡山三百万元,叫他把冯先生扣留,严密监视,如果不是一年多后阎为联冯反蒋,冯先生就很难出来了。蒋对待冯先生如此恶毒,“以怨报德”,更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达到水火不相容的程度。
  再者,在冯先生看米,一九二七年的蒋(介石)、李(宗仁)和汪(精卫)、唐(生智)的战争,一九二九年的蒋、桂及蒋、冯的战争,虽然没有搞掉蒋,但对蒋的力量有一定的削弱和牵制。到了一九三〇年,阎锡山也要求合作倒蒋,冯先生认为国民党内反蒋大联合的形势已经形成了,决心不肯放过这个时机。所以,他不顾手下将领的反对,朋友的劝告,要和蒋决一死战。中原大战就这样的爆发了。
  那么为什么冯、阎、李相联合还打不赢蒋介石呢?主要的是蒋窃据了中央政府的名义,并得到了美英等帝国主义的大量援助,以及上海、江浙财阀的全力支持,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了优势。同时这些反蒋的首领又都同床异梦,你打我不打,我打你看着,想坐收渔人之利,这就给了蒋介石从中操纵收买的机会,使之能够各个击破。这是冯、阎、李失败的共同原因。而冯先生败得最惨,又有其特殊的内部因素。
  长期的军队生活,使冯先生养成了独断专行的作风,他的话就是命令,将领们只有奉命而行。例如中原大战之前,冯先生派我去上海活动,事毕我回到潼关见他,那时阎锡山刚把冯先生放出来,正忙着策划反蒋之战。我把上海朋友们对时局的看法和关于他今后应采取的做法,详细告诉他,并归纳为四点意见:坚守潼关,确保西北,整顿军队,待机而动。但冯先生都听不进去,他并对我说:“这是蒋介石的人说的话”,拒不采纳忠言。
  当时西北军许多将领也不赞同对蒋作战,更反对与阎合作。而冯先生最后表示:“胜则到南京组织政府,败则同归于尽”,不惜孤注一掷,大家就没有办法了。打仗是要依靠直接带兵的将领们的,对于重大的军事决策,全不考虑将领们的意见,怎么能够打胜仗呢?
  在治军方面,冯先生的确是重视精神教育的,认为他是军队的灵魂。但是他虽以爱国爱民为精神教育的中心,又以严格的军纪约束部队,却由于自己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纲领,没有成套的做法,结果终告失败。最初,他采取封建家长式的办法控制军队,对于农民出身的官兵也曾发生过作用。后来,又利用基督教教义陶冶官兵,但,一来冯先生本人并不真的信教;二来将士也不欢迎这种洋教,便不免流于形式。一个数十万人的军事大集团,没有共同的政治思想作基础,何异一盘散沙,而所依靠的家长权威一旦失去作用时,就不可避免地要整个瓦解。
  西北军一般军官来自农村,多数出身贫寒,素质是好的。他们因迫于饥寒,认为从军可以有出路,一旦升了官更可以光宗耀祖,这在旧社会好象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当他们升到了师长、军长、省主席之后,生财有道,有钱可捞,就渐渐腐化起来。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抽鸦片的也不少,不过只瞒了冯先生一个人。干坏事的人自然是互相包庇,不干的人也觉得犯不上告密。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位老朋友赵守钰。他是民国初年山西军事领袖之一,因受阎锡山排挤离开山西,投效冯先生,冯也因为他是一员名将,十分器重,于一九二六年委他为西北军骑兵军长。在西北军撤退南口,转进甘肃之时,他看见不少高级将领沿途纵军扰民,自己又吃喝玩乐,很是气愤,就打了一份长电给冯先生,历述所见。冯先生接电后十分震怒,通报全军,严加训斥。但此时已有尾大不掉之势,难以驾驭。赵的日子从此就混不下去了,那些被告的高级将领对他进行诟詈的电文,似雪片飞来,最后他终于被挤出了冯的军队。当时有的将领一听说冯先生要来亲巡,赶紧把家里的绸缎被褥收拾起来,连夜缝制粗布被面装样子,把冯先生蒙在鼓里。至于中下级军官,因待遇低,生活苦,不能仰事俯蓄,自然会产生不平的怨气,诸多反感。在这种现实生活的利害冲突中,冯先生仍用军纪来制裁,强迫维持过去的俭朴生活方式,力反贪污腐化,却忽视了军队生活的改善,从而加深和加速了内部的分裂。
  另一方面,蒋介石的军队,特别是他的嫡系队伍,容许大小军官贪赃枉法,骄奢淫逸,这对西北军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因此中原大战时,蒋介石用金钱地位一收买,西北军的许多将领宣告投蒋。整个西北军集团就不可避免的崩溃了。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分别有我对莱阳乡师的回忆、难忘的母校莱阳乡师、我的母校莱阳乡师、对莱阳乡师的回忆片断、相随冯玉祥先生见闻录、冯玉祥将军赴美前后、跟随冯玉祥在泰山、冯玉祥将军在黄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组织变迁纪要等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余心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冯玉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