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初的印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645
颗粒名称: 一、最初的印象
分类号: K827
页数: 6
页码: 19-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冯玉祥先生正任河南督军,早有“基督将军”之称。冯先生在教会中有很高的声望,他的言行,甚至被当作神话在教会中广为流传。
关键词: 冯玉祥 名人演讲 印象

内容

一九二二年的夏天,乘学校放暑假之际,河南基督教青年会在开封举办大、中学校学生夏令会。夏令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名人演讲”,被邀请的大都是军政要人,有名望的教会牧师,以及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干事等。主持夏令会的是胡庭樟(开封基督教青年会学生干事)。我当时是以中华基督教国内布道会的代表身份被邀请的。我这年纪轻轻不见经传的人,既未海外镀金,又无资历地位,对他们来说,当然不大中意,但既已把我请来了,不好不请我讲一次话,却又担心我讲不好,因此把我的讲话排在最后一天。在我讲话前,那位胡干事特别向我打招呼说:“余先生,明天是你讲演,要好好的准备呵!”这使我感到很难堪!没想到,我讲完了话,同学们把我团团包围起来,一个个和我紧紧握手,还要我的讲稿,这种热情的场面,使我深受感动!
  当时,冯玉祥先生正任河南督军,早有“基督将军”之称。他按照基督教的规矩,每星期日要在督署大礼堂做礼拜,参加的人是少校以上官佐。冯先生听到我在夏令会讲话的情形,便派他的参谋长刘骥约我去讲一次道。这次的讲话,也受到官佐们的欢迎。会后,冯先生在他的会客室里和我谈话,态度谦虚,平易近人,亲自给我倒茶,非常客气。最后,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冯先生竟提出要我跟他帮忙,参加军队工作。我不假思索便一口答应下来了。当我起身告别时,冯先生派马车送我,据说那个时候,开封只有这么一辆漂亮马车,还是前任督军赵倜留下的。冯先生送我到车旁,亲自关上车门,真使我有点受宠若惊。
  冯先生在教会中有很高的声望,他的言行,甚至被当作神话在教会中广为流传。我受了这种传闻的影响,在未和他见面之前,心目中早已把他看作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大官,听说大官架子都很大,盛气凌人,好象非如此不足以显示其“尊严”。而冯先生却没有一点官气,朴实无华,给人以亲切之感。第一次会见,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我对他产生了无限敬仰的心情。
  我到冯军任随军牧师后,在短期中的所见所闻,便使我认识到冯先生是一个个性倔强的人。他认定应该做的事,决不计后果,他认定不应该做的事,决不肯迁就。什么强暴威胁,流言蜚语,均所不顾,称得起敢作敢当。冯先生在旧社会,一生遭人嫉恨其故在此,然而我觉得,冯先生的可敬可爱处也正在此。
  冯先生当河南督军时,正值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吴佩孚把持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不过是个傀儡,一切均须听命于曹、吴,而曹又要听吴的,因此,吴佩孚俨然成为北方的叱咤风云的人物。吴佩孚这个人,好大喜功,野心勃勃,骄横跋扈,不可一世。当时的军阀、官僚、政客,莫不奔走于吴氏之门,以为进身之阶,而冯先生却不趋炎附势,屡次冒犯这个吴“玉帅”的“虎威”。比如,冯先生接任河南督军时,几乎厅长、局长中有钱可捞的肥缺,吴佩孚都推荐有人,冯先生毫不理会,一个也不用。吴佩孚又命令冯先生筹措八十万元军饷,以后每月还须按期拨款二十万元,冯先生也不买帐,且复电曰:“我无此搜刮压榨的本领,不能遵办。你如一定要钱,那就请你来当河南督军好了。”结果,冯先生只作了五个多月的河南督军(一九二二年五月——十月),就被吴佩孚撵走,调任陆军检阅使,移驻北京南苑。
  本来,在军阀时代,谁有了地盘,就可以就地征粮筹饷,就可以招兵买马、割据一方、称王称霸,这种情形冯先生是完全清楚的。同时,冯先生的权势不如吴佩孚,冯先生的兵力也比不上吴佩孚,这一点,冯先生心里也是有数的。但是冯先生明白:吴佩孚正做着武力统一中国的迷梦,代吴搜括民财,扩充军队,就无异帮助吴打天下。素以“爱国爱民”教育自己官兵的冯玉祥,当时宁愿丢掉督军,也不肯助纣为虐。
  其次,冯先生没收了前任督军赵倜的财产,认为这是民脂民膏,应该归还河南人民,于是就全部没收作为地方教育经费。在有“升官发财”传统的旧社会里,见钱就捞,似乎是人之常情,有钱不要,那便是个天大傻瓜,而冯先生偏爱做这样的傻子。河南的庙宇很多,堂皇高大,冯先生为破除迷信,就废物利用,大半改作学校校舍。当时老百姓中流传开这样一句话:“中国出了个冯玉祥,拆了庙堂盖学堂”。但此举却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攻击和反对,包括吴佩孚也大为不满。冯先生力排众议,毅然为之。破除迷信,在那个时代,没有超乎寻常的勇气和魄力的人,是断然做不到的。
  还有,旧社会办红白喜事铺张浪费,讲究排场摆阔气,已成为风气。冯先生反对这种不良的现象。他本人是个讲孝道的人,他当河南督军时去保定迁葬父母坟地,既不管什么官场体面,也不宴请亲戚朋友,更不用和尚道士,只有他哥哥打幡,他和部下谷良民等肩杠抬柩,入土为安,草草完事,任人嬉笑怒骂,却泰然处之。
  冯先生破除迷信的目的,在于提倡科学,拯救国家于危亡。记得一九三四年他退隐泰山时,曾于五月份偕同李烈钧经潍县、黄县等地,于十九日上午到达蓬莱,下榻蓬莱阁。二十一日早六点在蓬莱阁举行了有各中学师生和机关职员参加的大会。冯先生以“在蓬莱”为题发表演说,我作记录。他在讲话中说道:
  “玉祥在泰山读书,早想到胶东看看,这次来蓬莱,路经邹平、潍县各地,久闻蓬莱名胜,果然不错。风气亦颇淳厚,生产的鱼虾很多,与内地不同。沿路的农村,产品丰富、价钱便宜。但工业仅潍县有两个工厂,商业亦多半不振,商人唉声叹气。因为在东三省有买卖的多被没收,家眷都逼回来了,差不多沿路的商民都是这样说法。别处的人对于帝国主义的压迫,不过是听人传说,或在报纸上看见,胶东人可算是亲尝苦味。……说到蓬莱仙境,我翻开县志一看,原来是因为有吕洞宾、麻姑仙等等。唉,有了这些神仙就把帝国主义惹了出来,使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的民族被七千万人口的民族压迫得不如狗、不如猪、不如孙子,压迫得不敢出声,不敢抵抗,外交象软面条子一样。迷信是阻碍科学进步的,看那不生小孩的人,去求送子娘娘……天无雨,不掘井,却祈求天。天不可靠,神也不可靠,大仙、娘娘、奶奶等都不可靠,还是自己可靠。外国人用汽车、轮船、火车、飞机来运输,我们还在这里推小车,人家发明的东西这样惊人,我们老是不进步。要想避免当亡国奴,只有研究科学,才有希望。说到日本的侵略,比如老百姓养狗养猫,都是有用的,如果狗见贼不咬,猫见鼠不捕,试问还要这些东西干什么?老百姓养的兵,帝国主义来了反而来个不抵抗主义,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要真心救国,就要研究真理,研究科学,要靠自己。大家要拚命地干,抗日的都是好朋友,不抗日的就是卖国贼!我们要拚死命,就是碎尸万段,也不能顾惜。要知道,亡国比任何痛苦都难受。有人问我,你在泰山上老说抗日,不怕有危险吗?我说,我有四个不怕:一是通缉令,二是挨鞭打,三是坐监狱,四是枪决。有这四个不怕,就可泰然处之了。蓬莱的民心朴厚,可惜都被迷信阻碍了。盼望青年们起来,首先破除迷信。”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冯先生也就被老顽固们斥责为“活怪物”、“不近人情”、“欺世盗名”。冯先生不阿谀权贵,敢于移风易俗,反抗恶势力,我敬佩这样倔强的人。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分别有我对莱阳乡师的回忆、难忘的母校莱阳乡师、我的母校莱阳乡师、对莱阳乡师的回忆片断、相随冯玉祥先生见闻录、冯玉祥将军赴美前后、跟随冯玉祥在泰山、冯玉祥将军在黄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组织变迁纪要等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余心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冯玉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