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初期济南火柴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610
颗粒名称: 抗日战争初期济南火柴工业
其他题名: (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年)
分类号: TQ568
页数: 4
页码: 125-1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抗日战争初期济南火柴工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济南 火柴工业

内容

一、抗日战争初期(一九三七年——一九四〇年):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以后,有些火柴工厂出于民族气节,撤回在日本设立的采购原料机构,调回在日本准备购买原料的大量存款,表示与日本实行绝交。也有的厂子为预防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作好准备,分一部分到内地四川设厂。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当日本刚刚进占济南时,有的厂子立即开工生产,每大箱火柴(计六小箱,每小箱二百四十包,每包十小盒,每小盒一百一十支左右)卖价法币一百六十多元,获得不少利润,如恒太厂。但是在日本侵略下火柴工业变化就更大,有的厂子因为赊用日本商人原料,欠款未及归还,而被接收与日资厂实行合并,改变了厂名,如东源厂被接收后与鲁兴合并,改名为齐鲁火柴厂,由日本人负责经营管理。也有的厂子被迫与日本合作,如恒太火柴厂(见附表四)参加日本工商会议,并向其缴纳会费。
  二、抗日战争中期(一九四〇年——一九四一年):
  这个时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最猖狂的时期,在军事侵略掩护下,实行经济掠夺。为了大量地掠夺煤炭,采用当时比较缺乏的火柴换取煤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九四〇年实行火柴专卖,宣布要将抗日战争前由国民党政府提出多年而没有成立的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组织起来,並限令当时没有开工的火柴厂一律要开工生产,否则就由日人借用。所以于一九三六年停工歇业的振业厂,为了避免日本人借用,迫不得已于一九四〇年四月又恢复生产。一九四一年在日本帝国主义强制之下,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正式成立,并开始营业。总社仍设在上海,由日本人植田负责,山东分社设在青岛,由振业董事长丛贯一为理事长,济南设立支社,由益华厂郭健秋为主任。济南联营支社的负责人名义上虽然都是中国人,而实际上完全是日本人负责一切经营管理工作。当时济南参加联营社为社员的有振业、益华、恒太、鲁西和齐鲁共五家,该社规定,各厂所用原材料统由该社配给,生产出来的火柴由联营社定价收买,统一运销。该社配给几种主要原料,如硝磷等,其它原材料仍需各厂自行高价来购。该社规定的火柴价格,完全按照配给原料价格计算,因此各厂没有不赔钱的。虽然如此,只要配给主要原料硝磷,各厂就得千方百计设法购置其它原材料,进行生产。一九四一年以后石蜡发生困难,各厂多数试用棉子油和日本生产的一种鱼油来代替石蜡,最后各厂都试用硫磺代替石蜡,生产了一批硫磺火柴。一九四二年以后,各火柴厂终因没有原料,都先后停工停产。因而市场上火柴更加缺乏,尤其农村几乎完全恢复打火等老办法取火。火柴厂工人因没有工作,不得已改行拉车或作肩挑小贩,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在日军统治时期,生产火柴的机器有了改进,日本制造了一种蘸头机,把生产火柴蘸油、蘸头两部分联接起来,使火柴引梗油和火柴头在一台机器上完成,全部使用电力,这样既减轻劳动强度,又提高生产效率,当时振业、齐鲁各安装一台。
  三、抗日战争后期(一九四一年——一九四五年):
  济南火柴工业从缺乏原料停工以后,到抗日战争胜利以前,一直没有开工。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机构虽然存在,但无事可作。除将收买各厂火柴分存在各厂就地保管,垄断起来,准备同矿区换取煤炭运回日本外,就是刺探和挖掘中国各厂原料潜力。在一九四四年将鲁西厂囤积的氯酸钾四百余箱(每箱一百市斤)挖掘出来,由联营社集中起来交各厂保管,未及分配生产,日本就宣告战败而投降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济南火柴工业,在日本组织的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的压榨下,凡是专门生产火柴不作其它经营的厂子,有限的资金都被搜刮殆尽。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历史文化事件,其中包含沂水县对崮顶抗日血战纪实、忆肖永智政委、胶东行署主任王文同志革命活动片断、忆张少溪烈士、抗战初期滕县战役亲历记、小雪村毙敌少将中岛荣吉、王銘章殉国目击记、忆抗日将领方淑洪、缪澄流通敌与常恩多起义、王道起义始末、我在青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工作的回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蔡吉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