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亭投笔从戎的历史背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603
颗粒名称: 李竹亭投笔从戎的历史背景
分类号: K265
页数: 2
页码: 86-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竹亭投笔从戎的历史背景情况。
关键词: 芦沟桥 历史 背景

内容

一九三七年,芦沟桥的炮声激起了中华儿女抗日救亡的爱国浪潮,千千万万爱国青年和有识之士,奋起响应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抗日的号召,纷纷组织抗日武装,投入救亡运动。他们有的直接投奔我军,开赴抗日前线,创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有的投笔从戎之后。难以找到我党我军,一时误入迷津,历尽波折,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找到了共产党并在党的领导下走上光明大道。李竹亭这部分人就是属于后一种情况的。
  李竹亭是高密县梁家屯人,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在诸城县开设“竹亭”医院行医。“七·七”事变后,他的医院开不成了,回到高密家乡,面对民族危亡和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激发起他的抗战热情。开始,他和中学毕业生王爱中等组织了一百多人的抗日武装队伍,向当地地主借用了枪枝。但是,当地没有八路军活动的地盘,又找不上共产党的地下组织,部队成立以后用什么番号呢?由于他们抗战心切,还看不透国民党的真面目,就和活动在胶县铁路南北的国民党保安十七旅旅长姜黎川挂上了钩。
  姜黎川这时正在拉势力、占地盘,他已经笼络了韩福德、徐明山、刘德全、周考三等几股地方势力,封他们为团长,占据了胶县这块地盘,作为他的势力范围。李竹亭既然带队伍来投,他当然求之不得,便委李部以保安十七旅第十团的番号,并指定其到胶县西南乡朱陈沟一带驻防活动。然而李竹亭在这一带没有群众基础,一直到一九三九年夏季,日寇鲁南大扫荡的前夕,李部始终未得到发展,仍是一百多人枪。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历史文化事件,其中包含沂水县对崮顶抗日血战纪实、忆肖永智政委、胶东行署主任王文同志革命活动片断、忆张少溪烈士、抗战初期滕县战役亲历记、小雪村毙敌少将中岛荣吉、王銘章殉国目击记、忆抗日将领方淑洪、缪澄流通敌与常恩多起义、王道起义始末、我在青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工作的回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崔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竹亭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