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552
颗粒名称: (五)宗教
分类号: K892.29
页数: 8
页码: 275-2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阴县宗教中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对部分平阴人的思想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平阴县 乡风民情 宗教

内容

平阴县有比较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天、基、佛、道、伊五大宗教特别是天主教、基督教传入平阴后,各以自己的信仰、礼仪和宗教活动对部分平阴人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宗教生活成为信教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主教 天主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叫景教。而较深入较大规模传入各地的时间通常从1582年算起,传入平阴的时间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平阴县玫瑰镇北石硖村人胡月言,因兄弟众多,家境贫寒,流落北京谋生,在一教堂内当花匠种花,信奉了天主教。后来他与北京一位女教友结了婚,婚后回到老家生活。因其信教传教,受到家人的反对。夫妻二人遂于1604年搬到北石硖东北处尖山下面居住,这便是今平阴镇胡庄的第一户人家,也是平阴县天主教第一户教徒。夫妻二人在尖山上垒起石屋,摆上十字架当做小教堂。每日祈祷念经,自此,平阴开始有天主教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胡庄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在胡月言及其后代的说教下,人们都信仰了天主教,胡庄成为一个教徒聚居村。以胡庄为中心,天主教逐步在平阴及周边地区传播开来。
  安多尼仉巴乃斯是第一个到胡庄传教的外国籍神父。1730年他在兖州教会任职,常往返于山东、北京之间。当路过胡庄东边的大道时,得知胡庄人信仰天主教,便停下来到庄内看望教友,送弥撒。以后被调往北京教区任主教职务。1736年,他任命外
  国籍神父陆安道为胡庄第一任本堂神父。1736年一1949年,在胡庄坐堂的本堂神父共18人,其中外国籍12人:陆安道(国籍不祥)、康和之(国籍不祥)、杨若瑟(意大利籍)、梅泽民(奥地利籍)、孔诺宪(荷兰籍)、海德风(奥地利籍)、田安邦、恩汝梅、海甘乐、甘恩德、柯树德、闵恺施(均为德国籍);中国籍6人:胡嘉禄(武城县十二里庄人)、萧金祥(平原县萧家洼人)、张宪孟(平阴县罗山套人)、刘德成(茬平县北张庄人)、李钟达(武城县吕家洼人)、赵庆正(平阴县胡庄人)。建国以来历任胡庄本堂神父是:1949年一1958年为赵庆正(平阴县胡庄人),1959年一1966年为王克成(泰安市满庄人),1978年一1992年为赵庆正、赵庆振(平阴县胡庄人),1993年一1995年为梁继业(东平县梁庄人),1996年为袁广义(平阴县胡庄人),1997年至今为张寿勇、刘学兵(分别为历城区前王村人和陵县西刘村人)。历任胡庄本堂神父,都把教堂建设作为头等任务,以此促进教会的发展。他们筹措大量资金,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先后在平阴境内修建了17座教堂。比较出名的有胡庄圣母无染原罪堂,胡庄圣母山露德圣母堂,白云峪村三王来朝堂,白云峪若瑟山圣若瑟堂。最为有名的胡庄圣母无染原罪堂,为歌德式建筑,始建于1877年,完工于1911年,历时34年,经过了梅泽民、孔诺宪、海德风、田安邦四位神父之手。胡庄因有圣母山露德圣母堂而成为全国著名的朝圣地。圣母无染原罪堂的建成,使胡庄在国内外的名气进一步提高。1900年胡庄教会发展为总铎区驻地,平阴、肥城、东阿、东平、长清五县内各分堂,均属胡庄总铎区领导。圣母无染原罪堂于“文化大革命”前失火烧毁,“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掉。1998年9月济南市宗教局下文,同意进行修复。从1998年10月至2002年4月,在张寿勇、刘学兵神父主持下,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完成了修复工作。重修的大堂长52.94米,宽19.4米,十字型处宽28米,圆顶高46米,双钟楼高27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虽不算很大,但圆顶的罗马式建筑风格,巨大的汉白玉
  浮雕,外墙的大理石贴面,采用剪纸艺术装饰的窗户,无不显示出它的典雅与豪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政府宗教部门的管理下,天主教的宗教活动逐步走上了健康有序的轨道。1985年成立了爱国宗教团体“天主教爱国会”,先后召开了三次代表会议,赵庆振、梁继业、张寿勇三位神父分别被选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届的主任。爱国会坚持了爱国爱教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依法开展宗教活动,自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目前全县共有经政府登记的天主教活动场所12处,分别为平阴镇胡庄圣母无染原罪堂、胡庄圣母山露德圣母堂、东南沟耶稣圣心堂、西桥口依搦斯堂、丁山头圣母堂、前阮二圣母堂,李沟乡白云峪三王来朝堂、白云峪若瑟山圣若瑟堂,孝直镇西湿口山圣若瑟堂,孔村镇后套耶稣圣心堂,安城乡西毛铺圣若瑟堂,林洼耶稣圣心堂。全县教徒群众2623人。现有神职人员3人,分别为张寿勇神父、刘学兵神父、李怀敏修女。
  天主教教徒在保留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同时,还在长期的宗教生活中传承了天主教特有的礼仪传统和风俗习惯。一是做弥撒。做弥撒是天主教“七件圣事”(圣洗、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婚配)中最重要的一件(圣体即弥撒),也是天主教最经常、最主要的宗教活动。凡有神父的堂点,每天都要做弥撒,每台弥撒一个小时左右。弥撒由神父主持,教徒参与。其核心内容为圣道礼仪和圣祭礼仪两部分。圣道礼仪就是恭读圣经,聆听圣言,并在读经间穿插教友回应天主的答唱;圣祭礼仪就是神父将一种无酵的面饼和葡萄酒“祝圣”后,代表耶稣的“圣体”和“圣”,给教徒分食,表示耶稣在十字架上所作的牺牲和祭献,得以在教会中以圣餐的方式延续。二是圣洗。圣洗也是天主教“七件圣事”中十分重要的一件,它是天主教的入教仪式。按天主教的习惯,教徒的小孩生下后7天内就得接受洗礼,由神父将圣水撒在小孩头
  上,表明小孩已经入教。小孩进入成年后如确实信仰天主教,则还要履行坚定宗教信仰的坚振圣事。三是过宗教节日。天主教的节日很多,但通常过四大节日(又称四大瞻礼),即圣诞节、耶稣复活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这四大节日又以圣诞节和复活节最为隆重。圣诞节是纪念耶稣降生,于每年12月25日举行。过圣诞节要于前一天晚上守夜,现在一般是举行圣诞文艺晚会,庆贺耶稣降生。圣诞节要做三台弥撒,即子时弥撒(24日夜11点到12点)、昧爽弥撒(25日晨5点半至6点半)、天明弥撒(25日上午8点半至10点)。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复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这一节日于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天举行。此节又称3日庆典。从星期四晚上开始,建立圣体大礼(重演耶稣和宗徒们吃的最后的晚餐),星期五下午3点朝拜耶稣十字架,星期六晚上举行复活节前守夜礼,庆祝耶稣复活。四是过圣母月。圣母即玛利亚,耶稣的母亲。每年5月份为天主教特敬圣母月。每到这个月份,平阴和全国许多省、市的教友纷至沓来,朝拜圣母。每年朝圣人数都在万人以上,以山东、江苏、山西、河北、河南居多。
  天主教神职人员包括主教、神父、执事和修会团体的修士、修女终生不娶不嫁。
  基督教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基督教各教派、修会及差会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纷纷拥进中国,在各地建堂创会,大搞传教。在这个大背景下,基督教传到平阴。基督教在平阴分中华圣公会和卫理公会两个派系。中华圣公会为英国人所办,卫理公会为美国人所办。1884年,北京中华圣公会派英国传教士林波斯、卞方士、伯夏里三人来平阴创立了圣公会,于1891年在县城南门建立了“中华圣公会平阴牧区南门总教堂”,初属北京教区,下属长清县孝里、肥城县高余、东平县大羊及平阴县大孙庄等支堂。1900年后,平阴牧区由隶属北京教区改为隶属山东教区。教区下达给牧区的任务分传道、教育、医务三项。据此,平阴牧区在南门
  总教堂开办了华英小学和女子学校,在东关开办了广仁医院。三项任务总的目的还是传教。如学校的学生必须学习宗教课,必须做礼拜。医院给病人看病,也要先讲道后看病。
  1899年,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波及到平阴,在“扶清反洋”的旗帜下,北山头村贾士威、张乐仓组织农民起义军两千余人,掀起了“平教堂、杀洋人”的运动。在打下罗山套、白云峪两个教会村后,又在平阴、肥城交界的四槐树,杀死了由泰安返回平阴的基督教英国牧师卜会吏。此举大大激怒了被英国人控制的平阴圣公会,他们联合天主教,迫使清政府捉拿贾、张二人。后贾、张等三十余人在肥城境内被清政府杀害。这一事件被称作“平肥教案”。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平阴基督教又活跃起来。他们利用庚子赔款修建了南关大教堂(司提反堂),扩大教会事业。1931年,平阴牧区举办了一期基督教道学班,由当时的监守(会长)英国人魏灵堂具体负责,学习了两年时间,培养出了14名传教人员,以后成为牧师的杜永浩、孙立文就是其中的两名。1900年至1941年,基督教平阴牧区历任监守都是英国人,分别是:费牧师、马焕瑞、周斐德、司塔克、罗明焕、魏灵堂、张森。1942年至1949年为中国人孙建润。
  基督教 卫理公会于1910年传入平阴。当时,泰安卫理公会一位姓梁的牧师来平阴传教,在东阿镇一带发展了一批教徒。1919年,梁离开后又来了一位姓徐的牧师,于1923年捐款在东阿镇北门村修建教堂一处。以后,又有5位牧师先后在北门村从事传教活动。
  1949年10月前,基督教教务、财物大权均掌握在外国人手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基督教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自治、自传、自养为内容的“三自”革新运动,割断了与外国教会的教务及经济联系,成为中国人自办的新教会。平阴基督教于1953年进行了“三自”革新,走上了自立发展的道路。1953年至
  1995年,平阴基督教先后由席学渔、杜永浩、孙立文三位牧师负责。1995年成立了“平阴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先后由孙立文、郭海荣牧师任主任,以“三自”原则和爱国爱教为宗旨,管理基督教教务,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党的宗教和其他各项方针政策。
  现在,平阴基督教共有活动场所8处,分布在平阴镇南门、北子顺,东阿镇北门、孟庄、太和,洪范池镇郭沟、杜庄,玫瑰镇南石硖8个村。共有教徒2160人。有神职人员5人,其中牧师2人,分别是郭海荣、孟宪玉;长老3人,分别是李奉三、刘美荣、刘少顺。另有义工传道员21人。
  基督教最主要的宗教生活是做礼拜,以此纪念耶稣复活。礼拜每个星期天举行一次,通常在教堂举行,由牧师或长老主领。礼拜的一般程序如下:1、唱诗班唱“肃静歌”《主在圣殿中》;2、主领人宣召,通常是诵读《诗篇》中的一段;3、齐唱赞美诗一首;4、齐诵《主祷文》;5、共诵启应经文,一般是宣读《诗篇》,主领人读一节,全体教徒读一节,循环启应;6、齐唱赞美诗一首;7、主领祈祷;8、读经,朗读当天讲解的经文;9、唱诗班献诗,所献赞美诗与当天证道的内容相配合;10、证道,主领人或邀请的人讲道;11、齐唱赞美诗;12、祝福;13、唱诗班唱《祝福歌》或《阿们颂》,礼拜结束。
  基督教的礼仪最主要的是洗礼和圣餐礼。洗礼是入教者入教时必须进行的一件圣事,受了洗礼的人才能算正式的信徒。受洗的人一般在受洗前要经过1—3年参加聚会的经历。洗礼方式有点礼和浸礼两种。点礼是由牧师用手沾“圣水”点在受洗人额上。浸礼是受洗人将全身浸入水中(在教堂特设的浸礼池进行)。基督教洗礼仪式只对成年人,不对婴儿。圣餐礼是由主礼牧师将代表耶稣身体的面饼和代表耶稣血液的葡萄酒祝圣,自己先领,然后分别给受过洗礼的正式教徒依次分享,以此纪念耶稣的救
  赎。基督教的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复活节和降临节。
  基督教的神职人员如主教、牧师、长老不受婚配限制。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佛教于汉末传入中国、唐代传入平阴县。唐贞观四年(630年)在玫瑰镇翠屏山建造了多佛塔,塔高19.7米,共13层。塔的四周镶嵌104尊石雕佛象。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慈净和尚在翠屏山西侧创建了宝峰寺(初叫保宁院),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玉皇殿、倒影庵、藏经楼等。同年,唐人鹿崇贞还在宝峰寺北侧峭壁上建造了两龛石佛造像,一龛为5尊佛像,一龛为7尊供养人。平阴境内还有洪范池镇书院村天池山上建造的石佛造像,共两龛4尊佛像,高度均在1.5米以上。1949年平阴共有寺庙19座,僧人13人,其中主持和尚3人。1998年,筹资对翠屏山宝峰寺进行了重修,先后修复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东西厢房。修复的殿宇集中在南北长60米、东西宽30米的半山腰上,地势陡峻,环境幽雅。2003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妙性法师应邀前来主持佛教事务,并安放了佛像,使宝峰寺成为较为规范的佛教活动场所。佛教教义的主要思想是“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和“三世”(前世、今世、来世)说。主要佛事活动有:举行佛诞日、观音诞日、超度亡灵和念经、诵课、打坐、参禅等。佛教的主要节日有佛诞节(纪念释加牟尼诞生)、涅槃节(纪念释加牟尼逝世)、成道节(纪念释加牟尼成佛)、盂兰盆会(为追荐祖先而举行祭祀的节日)。平阴现有僧人5人,佛教徒(居士)380人。
  到唐朝时期道教在平阴县达到兴盛,先后建有城隍庙,翠屏山玉皇阁、八仙阁,云翠山南天观、灵芝山玉皇阁等道观或寺庙。道教和佛教处所有的建在一起,为道佛合一的寺观。比较著名的道观为南天观,道教全真道全真七子之一邱处机曾在此修炼。后来邱处机弟子于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修筑此观,建筑占地约3600平方米,内有玉皇阁、蓬莱仙院、三真观和真武观。至清末有道士10人,教徒45人。道教信仰神仙,崇拜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
  即元始天尊(也称天宝君),灵宝天尊(也称太上道君),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道教讲究“修炼”,具体方法有服饵、导引、胎息、内丹、房中、辟谷等。平阴现有道教教徒110人。
  伊斯兰教是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信仰。平阴现有伊斯兰教教徒117人,主要是外地迁来平阴的回民群众及其后代。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山东平阴风物志》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平阴山河壮美,景色宜人。黄河如玉带流经全境,浪溪河碧绿如黛,美丽无比。洪范泉池个个吐珠散玉,常年流淌。大寨山、云翠山挺拔秀逸,林深藏幽。翠屏山山峦叠翠,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甚多等等。经过编撰人员的共同努力,它已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它是一部辑录平阴百科资料的新型的地方志书。这本书含地理概貌、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文物集锦、文化艺术、土特名产、乡风民情、城镇建设、历史名人、名人与平阴十个部分,旨在真实地介绍平阴。读此书会使你进入琼林仙境,解读一幅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

阅读

相关人物

安士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