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化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531
颗粒名称: 五、文化艺术
分类号: G127.52
页数: 32
页码: 183-214
摘要: 本文记录了平阴县文化艺术中传统文艺、平阴县豫剧团、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舞蹈“笳鼓咚”等历史沿革等信息。
关键词: 平阴县 文化 文化艺术

内容

传统文艺
  平阴有着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平阴人民勤劳朴实,乐观通达。千百年来,祖祖辈辈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利用各种不同的娱乐方式丰富活跃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娱乐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
  民间扮玩(俗称玩玩意儿)是最普及、历史最长、最受欢迎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平阴的扮玩节目有吸收外来的艺术形式,如秧歌、扛阁、虎斗牛、二人摔跤、玩狮狍、罐子灯等。又有当地人民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所创作的。令人称道的独创节目两个:一个是明末清初,盛行于平阴孔村镇郭柳沟一代,风趣幽默、反映平民生活的秧歌剧《十八大姐斗王皮》;一个是盛行于店子乡宋柳沟村,寓庄于谐,反映官民同乐的舞蹈《笳鼓咚》。这两个节目至今久演不衰。经过不断加工提高,多次在省市乃至全国获大奖。每逢春节、元宵节以及值得庆贺的重大活动,老百姓便自发的装扮起来,玩狮狍、扭秧歌,跑跳腾挪,自娱自乐。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民间扮玩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戏剧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山东梆子、四弦戏(两夹弦)、皮影、木偶等都是这方百姓爱听、爱唱、爱演的。逢年过节,村里有几个热心人倡导,自发组织起一班人,排几出新戏,搭起台子,粉墨登场,走村串乡进行演出,这就叫庄户剧团。业余剧团最多时达40余个。成立最早的约在清末民初,最兴盛时则
  在上世纪50年代,平阴县第一个正规文艺团体一县豫剧团,于1956年成立。今天,各种现代化娱乐媒体层出不穷,戏曲表演相对有些削弱,但逢年过节,在乡村人们还是愿意搭起台子,唱上几天。所演节目除了传统戏外,还有新编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小戏、小唱等。其中有不少新编优秀剧目被省、市报刊发表,调演并获奖。
  1978年,以农田基本建设为题材创作的小戏《让新房》,由平阴县山东梆子剧团排练参加了山东省地方戏剧汇演,并获剧本奖、演出奖。
  曲艺作为有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活动轻便,在平阴城乡有着广泛的演出场所及一二百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前后,群众生活水平低、文化生活单一,山东快书、评书、山东大鼓、渔鼓等艺人,走出家门,在秋末冬闲、初春季节,或走乡串户,或进出集市酒肆,或山乡水居,说唱着“武老二”(山东快书)、历代王朝演义、民间故事及人们喜爱的人物。他们以敛干粮(钱)为生,说唱在哪里就生活在哪里,很受城乡人欢迎。
  竹板山东快书是山东快书(用铜板,也叫鸳鸯板)的一个流派。特点是表现力强、节奏明快、其声浑厚宏亮、艺术感染力强。表演者一手拿串起的两片大竹板,一手拿串好的4片小竹板击打伴奏。嘴说手舞,声情并茂。演唱内容多为“武老二”(武松)故事、《说唐》、《水浒传》、《三国演义》及民间故事、传说等,有书帽、单段,也有长书。站唱形式、动作幅度大。唱词基本以七字句为主,押韵,间以说白。洪范池纸坊村的于传斌是竹板山东快书的创始人。生前多活动于济南、泰安、菏泽、聊城一域及家乡。解放后,还晋省参加过曲艺汇演,受到奖励。学徒者很多,至今说唱者仍活动于各地。
  平阴渔鼓是曲艺的一种类别,流行於山东的平阴及周围的泰安、济宁、菏泽等地。源于唐代的道曲,十六世纪成为道情,
  传入山东。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始称渔鼓。渔鼓,是用一个三尺多长的竹筒(现多用塑料筒)选用鱼皮、蟒皮或猪心皮蒙住的一种乐器,表演时可吹、可敲、可拨鼓面,一手拿筒板,音声相配。有时,渔鼓还可做道具用,以表现内容。渔鼓,又叫渔鼓书,它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传统曲目多为短篇,也有一些长篇。平阴西靠黄河南临东平湖,渔鼓流行多年。艺人朱世年,57岁,孔村镇郭柳沟村人,自幼学习渔鼓艺术,走乡串户较有影响。2000年参加了山东省首届农民艺术节的演出,获表演银牌,创作铜牌(邵邦森创作)。
  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剪纸、收藏、根雕等专业和业余技术人才,层出不穷。1972年,以玫瑰之乡劳动场景为素材创作由县文艺宣传队演出的《玫瑰舞》,曾参加省音乐舞蹈汇演,并获奖。1974年的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记录片《引黄上山》将此舞蹈摄入其中。今年,翟建平的书法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杏花村”杯书法大赛中获铜奖。喜欢收藏的徐建艺仅酒瓶就收藏了1500余个。
  平阴县在1991年11月成立了“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下有“平阴县文学工作者协会”、“平阴县美术、书法、摄影工作者协会”、“平阴县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平阴县戏剧、曲艺工作者协会”。2003年6月,还相继成立了“平阴县书画家协会”、“济南平阴书画院”。
  平阴县已有300多名文艺工作者加入了中央、省、市、县各级文艺组织。消夏广场、健身娱乐、书展、画展、书法展、摄影展、演唱会、节日活动更为活跃。
  董宪云
  平阴县豫剧团
  平阴县豫剧团1956年,县政府文化科对经常在平阴演出的流散艺人王长安、仲月琴等自发组成的豫剧演出团体,进行认真考查后,择优接收了演出人员70余名组建成的。主要演员是仲月琴,艺号“两荚”,因此开始俗称“两荚剧团”。主要剧目有“铡美案”、“牛郎织女”、“桃花庵”、“穆桂英”、“抄杜府”等20余个剧目。
  从1962年以后,演出阵容日渐整齐臻善,演员的素质与演出水平不断提高。青衣张桂苓,花旦耿白菊,花脸张祚勇,文武生杨宪章、李洪太,丑角张新友以及青年演员蒋家荣、陈文秀等受到观众的好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剧团即停止一切演出活动,参加所谓“闹革命”。1969年8月,撤消了“平阴县豫剧团”。
  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从全县高、初中毕业生中考查选拔了男女学员41名。“县革命委员会”抽调一名干部,一名音乐教师,又从原剧团调回一名业务熟悉的演员,组成宣传队领导班子。经短期培训,便开始了顺势应时的演出活动。其表现形式,除歌舞表演外,还排演了京剧《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的全场、《沙家浜》等折子戏。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于1977年底,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改为“平阴县豫剧团”。并陆续将原剧团演员召回参加演出。先后落实了对他们的各项政策。从1977年至1985年,是平阴县豫剧团
  最兴盛的时期。这期间,不仅整理演出了原来的传统剧目,还排演了现代戏《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红云岗》等,排演了新编古装剧《奇英传》、《李逵闯衙》、《逼婚记》、《墙头记》等。同时还多次参加了省和地区的文艺汇演。1978年8月,在山东省地方戏曲汇演中,演出的本县新编戏剧《让新房》,编剧和演出均获二等奖。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和乐手。
  1986年元月,县政府决定撤消平阴县豫剧团。
  维欣
  《让新房》一剧的创作与演出
  《让新房》戏剧的创作与演出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歌颂了一代青年人在千百万群众一心改造大自然面前,化私为公的高尚品德,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剧本生活气息浓厚、人物性格鲜明、生动,矛盾冲突合理,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演员做戏认真,演出十分成功。
  《让新房》的创作基础,来源于生活。1977年秋,平阴县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开展了以“治山治水”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当时,涌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处于“大会战”中心地段的孔村公社,传颂着某村青年为了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的顺利开展,推迟结婚,并把准备结婚的新房让给外地民工居住的新人新事。1977年10月,由孔令才、李庆余、雷庆龙、孔宪才,共同采撷,创作了戏剧《让新房》。由孔村公社业余宣传队排练,参加了1977年冬季全县农村文艺汇演。来平阴县观看演出的泰安地区文化局领导、戏曲专家,认为这一戏剧题材和剧情较好,有加工升华的基础,可参加地区汇演。
  平阴县自编自演的戏曲节目参加地区汇演,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并确定由县专业剧团进行排练,县财政为排练剧目,购置服装道具、装修舞台、绘制布景拨了专款。地区文化局派著名剧作家窦致平来帮助修改剧本指导排练。经过窦致平的辛勤“再创作”,使剧本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有了较高的升华,并定名为《让新房》。1978年4月,参加了泰安地区的戏剧调演,演出
  中舞台净洁、阵容整齐,演员做、唱认真入味,音乐舞美配合默契,受到省、地文化部门领导的肯定。并确定《让新房》为省汇演节目。为了体现地方特色,要由豫剧改为山东梆子参加省汇演。为了保证演出效果,泰安地区文化局从地区山东梆子剧团和新汶山东梆子剧团派来演员共演。经过认真排练,于1978年8月平阴县山东梆子剧团晋省参加了山东地方戏剧汇演。先后又在济南大观园戏院和青龙桥剧场演出,演出获得了成功。领导、戏剧评论家对剧本的创作、演员阵容、演出水平和音乐舞美等方面都给了很高的评价,并获得创作、汇演二等奖。《山东文艺》(1978年8月)还全文发表了《让新房》。
  1989年泰安市(原泰安地区)还将平阴县《让新房》参加省汇演和获奖的艺术成就,载入《泰安市志》。
  维欣
  民间文艺团体
  业余京剧团 京剧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民国时期京剧传入平阴。初时仅有城里几处商家和部分政府公职人员的业余消遣者爱好。随着京剧艺术不断繁荣普及,京剧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业余京剧演唱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45年平阴镇南门业余京剧团成立。50年代比较活跃,春节、灯会均在鲁班戏楼公演。剧目有《战长沙》、《黄金台》、《华容道》、《四进士》等。1968年南门村“七·二四”文艺宣传队,演出《红灯记》、《沙家浜》等现代京剧。1977年文艺宣传队撤销。1978年恢复传统京剧演出活动。现在仍有二三十人的票友、爱好者,聚集在南门村文化大院老年活动室,开展京剧演唱活动。
  东阿镇南门业余京剧团1956年成立。演职员二十余人,剧目有《捉放曹》、《借东风》、《空城计》等。1966年解散。
  业余山东梆子剧团 山东梆子是平阴县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剧种。山东梆子和豫剧(河南梆子),同出一源流,不仅声腔、板式相同,而且伴奏乐器、文武曲牌通用,因此经常相互搭班演出。山东梆子行当齐全,善演历史剧,唱腔高亢激昂、刚劲挺拔。旦角演唱多用花腔,深受群众喜爱。“文化大革命”前全县业余山东梆子剧团有子弟班、玩友社近30个。比较活跃有影响的有店子乡焦柳沟村山东梆子剧团、孝直镇孝直村玩友社、大天宫子弟班、孔村镇尹庄村业余山东梆子剧团、旧县乡吉城玩友社、东阿镇山东梆子长胜班、太和村子弟班、安城乡土寨村子弟班、栾湾
  乡宋庄村子弟班、李沟乡毛峪玩友社、玫瑰镇葛庄村玩友社、西胡庄村子弟班、洪范池镇周河村山东梆子业余剧团等。
  旧县乡吉城玩友社山东梆子剧团建于1879年。1945年前后比较活跃。演出剧目有《游西湖》、《杨八姐游春》、《桃花庵》等。1965年解散。
  东阿镇山东梆子长胜班于1938年成立。演出剧目有《穆桂英挂帅》、《三哭殿》、《铡美案》、《两狼山》等。1956年6月被平阴县政府收编,成立为平阴县豫剧团。
  店子乡焦柳沟村业余山东梆子剧团1928年成立。1949年10月前后演职员达到50余人,冬春农闲常参加肥城、东平的庙会公演。剧目有《辕门斩子》、《对花枪》、《桃花庵》、《五凤岭》、《铡赵王》、《抄杜府》、《斩黄袍》等三十多个传统戏。“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演传统戏,1967年戏箱被焚烧,改演现代戏,剧目有《三世仇》、《一块银元》、《夺印》、《杨立碑》、《红灯记》、《沙家浜》等。1982年恢复传统戏演出。现每年春节后均在本村前搭台唱上七八天大戏,深受群众欢迎。
  业余豫剧团队 近几年比较活跃的有:洪范池周河村、东阿镇东门村、孝直镇湿口山村、玫瑰镇西胡庄村的豫剧业余团队还有刁山坡镇文化站组织的业余豫剧演出队和东阿镇太和村陈先进成立的“先进业余豫剧团”。演出剧目主要有《是亲三分向》、《国土情》、《改店名》、《彩虹缘》、《三亲家》、《老汉得妻》等现代小戏。
  业余山东梆子剧团 梆子戏又称“弦子戏”,是山东省的一个古老剧种。梆子戏曲调曲折委婉、优美动听,有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四种。曲牌二百余支。伴奏乐器为三弦、笙、笛。在平阴主要流行于洪范、旧县、东阿等乡镇。洪范池镇任庄山东梆子业余剧团建于清咸丰3年(1853),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了。剧目有《秦英征西》、《下寒江》、《游西湖》、《改金牌》、《杨八姐游春》、《陶三春骂殿》、《下阴曹》等二十几个剧目。任庄业余梆子剧
  团50年代比较活跃,演职员52人。“文化大革命”时期戏箱被焚。90年代恢复业余梆子戏演出活动。
  业余河北梆子剧团 河北梆子又称京梆子或横笛梆子。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昂、刚劲、悲凉,但在慷慨雄壮中兼有柔和悦耳,深受观众喜爱。河北梆子在平阴流传较广,遍及全县各乡镇。建国初期比较活跃的业余戏班有:店子乡西张村、平阴镇子顺南村、栾湾乡望口山村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戏箱被焚。
  业余木偶剧团 平阴木偶戏,其配音配乐演唱形式主要采用当地广泛流行的山东梆子戏、河北梆子戏两种。主要流行于安城乡、旧县乡、洪范池镇等山区。安城乡大官村子弟木偶戏玩局1883年成立。1931年本村绅士出资置箱。1932年二月二在本村公演。1936年扩充戏箱,改进木偶制作和操作技术,提高演唱艺术,聘师传授剧目。此时大官村木偶剧团进入全盛时期。1956年9月,以大官村木偶剧团为主成立县红星木偶剧团,演职员37人。除演传统戏外,还创作演出了现代戏《一块银元》、《三世仇》等剧目。县红星木偶剧团1960年撤销。1967年戏箱等全部被焚。“文化大革命”前,全县比较活跃的业余木偶剧团子弟班,还有洪范池镇的大黄崖村、旧县乡陈山口村。目前洪范池镇大黄崖村的木偶戏班,春节有时在本村演出。
  训兽团 孝直镇刁鹅岭村刘治平创办的泰山训兽团于1982年11月成立。现改名山东济南动物世界训兽团。目前该团有演出大盖棚两座。大型动物有老虎6只、狮子7只、狗熊6只、其它动物60余只,20多种。该团的动物多次应邀参加电影、电视剧拍摄演出。目前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在全国有影响的动物表演专业团体。该训兽团自成立以来,长期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回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业余四弦戏班 四弦戏亦称“四根弦”、“两夹弦”。群众称其为“半碗蜜”。伴奏乐器主要有四弦琴、三弦。四弦戏原来没有女
  演员,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声交替运用的特点,婉转动听,深受群众的喜爱。平阴的四弦戏流行在平阴镇蛮子村、桥口村一带的山乡村庄。建国前后比较活跃的四弦戏班有东蛮子、西桥口四弦戏班。东蛮子四弦戏班1850年开始活动。西桥口四弦戏班1922年开始活动,70年代后四弦戏逐渐冷落。
  花鼓戏班花鼓戏无乐队伴奏。演员演唱时化装简单,腰系一鼓,边敲边唱边说边舞。遇有武场,演员也挥刀舞枪、扬鞭策马。平阴镇孙官庄花鼓戏班较有名气,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消失。
  皮影戏班皮影戏也称影戏、灯戏。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唱腔音乐溶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平阴镇胡庄皮影社1951年成立,1956年停演。玫瑰镇庞口村、西胡庄“文化大革命”前也有皮影社,后停止活动。
  邵邦森
  民间舞蹈“笳鼓咚”
  “笳鼓咚”,亦称“打长板”,是山东省著名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平阴县境,宋柳沟村一带尤为风行。
  “笳鼓咚”源于“祈雨”,相传明末清初,平阴大旱,连月不下雨,禾苗枯焦。这时有一位县官决心为民祈雨。为表心诚,先是赤脚站在灼热的土地上,后又站在烧红的鏊子上祈求苍天,双脚被烙得疼痛难忍,就不住的蹦跳,但仍神色自若,并不断和身边的两个随从说笑逗趣,终于感动了上天,普降喜雨。以后每逢大旱,当地百姓便模仿县官的姿态、动作,聚众向苍天祈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种舞蹈形式,并逐步成为当地群众在春节闹元宵时的一种自娱性民间舞蹈。每当农闲季节,不论大人孩子一听到“加古、加古、加古咚,加古、加古、加古咚”的锣鼓声,便纷纷聚而起舞。三人一组,越跳人越多,越跳越热烈。
  全舞分三部分:(一)官民盼雨,心急如焚;(二)踩鏊子;(三)欢庆上天降雨。
  “笳鼓咚”以打击锣鼓“二十番”为伴奏。表演以三人为一组,其中一人(即县官)为“唱板引”,小花脸扮相,头戴乌纱帽,身穿红色官袍,右手持扇,左手持巾。左右有随从二人,着戏坎肩,扎靠腿,戴柳条帽圈,双手持夹板(似抽纱灯用的竹片两根),夹板上系若干铜铃。表演时随舞蹈节奏相击舞动,既是道具,又是独具特色的伴奏乐器。整个演出在行进中进行,相互逗引戏耍,有些模拟猴的动作。情绪热烈,动作轻快,表演有风趣。情绪到高潮时,也即兴增加一些特技表演。如扮演县官的第二代传人杜衡
  茂,就曾“飞脚”上桌,在一平方米的八仙桌上表演各种特技。两个随从在桌下与其呼应,情绪奔放,所有观众无不喝彩,掌声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民间舞蹈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1964年县文化馆根据“笳鼓咚”创作的《丰收舞》,参加了泰安地区文艺汇演,获一等奖。济南市歌舞团曾以“笳鼓咚”为素材创作了舞蹈《看庄稼》,于1965年参加了“上海之春”音乐会,在华东地区各省市广泛流传。1985年济南市歌舞团又吸收“笳鼓咚”的动作、语汇,创作了三人舞《摘玫瑰》,在山东省汇演中获奖,并由济南市儿童歌舞团携往英国演出,受到好评。1992年春节期间,平阴玛钢厂“笳鼓咚”演出队应邀参加了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国舞蹈协会联合举办的北京市“龙潭杯”民间花会大赛,并获最高奖一优胜奖。现又改编成舞台艺术,配合音乐形成独具特色的少儿“笳鼓咚”,多次获省、市表演一等奖。1998年,将“笳鼓咚”这一舞蹈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国家文化部主办)志书中。
  张邦苓
  王皮调
  在平阴县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王皮调”,起源于清初平阴郭柳沟村的民间秧歌剧,曾流传于平阴、济南、肥城、茌平、铜城等地,在齐鲁民间艺苑中颇有影响。
  “王皮调”原是流传于郭柳沟村的一些民间小戏,相传已有380年之久。1948年前该村曾组织过半专业性的农村戏班“王皮社”。社内拥有土地30余亩,农忙务农,农闲演戏。每当春节闹元宵时,除在本村表演,还到邻村巡回演出。当时长期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郭柳沟真热闹,大人孩子王皮调”。足见“王皮调”是当地农民喜闻乐见、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文艺节目。
  《十八大姐斗王皮》是“王皮调”仅有的一个剧目。据说当时有个皮匠叫王兴春,人们称他“王皮”。他娶了18个老婆。某年元宵灯节,一同上街去观灯,由于她们都对自己的婚姻极为不满,相互争吵,闹得天昏地暗,最后发展成18个老婆群打王皮的闹剧。由当时告老还乡的兵部侍郎孙光祀(平阴县孙官庄人)编写成秧歌剧。其表演形式是:开场先跑灯,使全场充满欢乐氛围。这段“跑灯”,色彩鲜明,语汇丰富,是《十八大姐斗王皮》的主体部分。该节目演员众多,场面复杂,结构严谨,是一段完整的民间舞蹈。“跑灯”中共有伞灯8盏(一般包括玫瑰灯、荷花灯、雪花灯、羊角灯、狮子灯、西瓜灯、孔雀灯、绣球灯),“顽童一人”。“花灯”演员均系女性,动作灵巧,优美抒情。伞灯演员均为男性,动作洒脱,刚健有力。小“顽童”则系丑扮,动作跳跃,诙谐风趣。“跑灯”
  的主要场面有“八卦迷魂阵”、“十字街头灯碰灯”、“夹箔帐”、“龙掉挂”等。灯具构造,精巧别致,内燃蜡烛,任意摆动。小“顽童”手执拂尘,穿插其间,翻滚腾跃。这样跑起来,五彩缤纷,如大地花开,并变换队形,跑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真乃妙趣横生,甚为壮观。跑灯以后,再唱正戏。其中那些丰富多彩的表演技巧、舞蹈动作,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创造出来的。“耍孩儿”、“山坡羊”、“叠断桥”、“清江引”、“大观灯”、“桂枝香”、“照凤阳”等音乐曲牌,优美动听,别具风格,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王皮调”这带有自娱性质的民间艺术,深深扎根于人民生活当中,成为久传不衰、蓬勃发展的传统节目。1960年平阴县文化馆和济南艺术馆曾以“王皮调”为素材,创作了现代舞《唱灯》,在山东省歌舞汇演中获优秀奖,并被全国舞协主办的《舞蹈副刊》中刊用发表。1984年济南市业余艺术团,根据此曲改编成大型民族器乐曲《玫瑰花开》,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泉城之秋音乐会”的演出。1998年“王皮调”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国家文化部主办)志书中。
  张邦苓
  玫瑰舞
  平阴是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1972年县文艺宣传队编演了玫瑰舞。有孙世贵作词,韩子奎作曲,董宪云等编演。
  玫瑰舞的曲调以平阴传统节目十八大姐斗王皮的曲牌“山坡羊”为主调,延伸发展为一曲欢快、愉悦的舞蹈旋律。八个姑娘手提花篮儿,拿铁钩儿(摘花用的工具),在雄鸡高唱和笛声的引领下,迎着朝阳,碎步出场。从上坡、到摘花、嘻戏、跳跃腾挪等,整个舞蹈欢快、热烈,表现出玫瑰之乡花儿美,姑娘更美,幸福愉快的劳动场景和生活氛围。1973年6月,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主任朱景和到平阴县拍摄纪录片引黄上山,将舞蹈摄入其中,并将舞蹈音乐作为纪录片的主旋律。
  同年,玫瑰舞引起太安地区文化局的极大兴趣,抽调了各县优秀演员和乐手组成新的代表队,对玫瑰舞继续加工修改提高。经修改后,音乐仍是“十八大姐斗王皮”为主调,舞蹈则以秧歌为动作基调。表演仍是上坡、摘花、嘻戏等情景。十二个姑娘身着玫瑰红衣裙,手持玫瑰红折扇,打开可作花篮状,合起可作钩子状,还可辅以其他舞蹈动作,在艺术上更具地域特色,更具感染力。此舞蹈参加了在济宁举办的山东音乐舞蹈汇演,编导和表演均获头等奖。玫瑰舞已成为平阴有特色的传统节目,深受欢迎。
  董宪云
  民间扮玩
  平阴秧歌 平阴秧歌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是当地最流行的群体舞蹈形式之一。平阴秧歌以其独特的动作编排,队形变换、欢快娴熟地节奏表演而著称,与东北秧歌和胶东秧歌,在其表演上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
  秧歌队伍一般分为男女二队。表演者身着彩装,装扮成各种形象,腰系彩绸,或手挚彩扇,在欢快地打击乐和吹奏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随听排头领舞者的哨声,不时的变化队形,完成多种跳跃动作。伴奏乐器为打击乐和唢呐、笙、笛等吹奏乐器,给秧歌注入了欢快明朗的节日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平阴秧歌正由一种单一的节庆艺术形式发展成为人们日常锻炼身体,娱乐性情的体育项目,尤为中老年人所钟爱。人们在欢乐的乐曲声中扭动身驱,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扛阁 扛阁,顾名思义,有楼阁之特点。扛阁的道具是在一个木质的杠架上,固定一条铁杆。铁杆顶端有一个月芽形的腰卡,下焊两个脚踏板。踏板下面拐一个弯,形同汽车摇把,并在拐弯处有一横支架,外面用彩绘、彩绸装饰。扛在下层表演者肩上,一手紧握肩上的支杆把手,一方面加强了整个架子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便于表演。上层人物均为四、五岁的儿童,扮演成多种角色,捆绑在踏板和腰卡上,组成上下两层人。通过穿戴、装饰,掩盖了扛架和铁杆,以悬险、奇妙、美观取胜。可根据情况组成多
  架扛阁,更显得壮观多彩。它的表演主要在打击乐的伴奏下,下层人物踏着锣鼓节奏,整齐地迈着方步扭动,变化队形,上层人物手拿道具随之摆动起舞。
  虎斗牛 “虎斗牛”属四人舞蹈,一般为一牛二虎。牛为二人表演,一人为牛头,一人为牛身。牛头是用车圈、铁丝、竹篾扎糊,两个犄角粗壮尖挺,牛眼圆睁,牛身健壮,惟妙惟肖。二虎身着虎皮,手执虎头,血盆大口,巨齿獠牙,凶猛威武。表演时老虎可单只也可两只同时进攻,上窜下跳。牛则利用角挑蹄蹬,牛虎大战,十分惊险而又幽默。
  为表演伴奏的打击乐器,其鼓点独特,特别是牛虎相斗时,随着打斗的动作时而刚劲有力,时而松缓悦耳,强弱层次分明,更增加了感染力。
  二人摔跤 二人摔跤是民间流传的最为滑稽幽默的节目形式之一。平阴镇东关村翟化泉表演的二人摔跤更是让人叫绝,惹人喜爱。“二人摔跤”其实是一人表演,其化妆形式与“猪八戒背媳妇”相似。表演者双脚穿上特制大鞋,而双手抓住两只穿上皮鞋的木柄,造成四脚相对之势。腰处驮上扎好的两个假人,成扭打撕扯状。表演时上面两个假人东倒西歪,拉扯个互不相让,下面四条腿并重踢绊踩踏。表演者嘴里吆喝不断,互不服输,真像两个人拼命扭打,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十分滑稽有趣,而不用任何乐器伴奏。
  玩狮狍 玩狮狍是民间最为流行的一种集体表演舞蹈形式,后发展为舞狮。它在平阴县流传甚广。东阿镇、洪范池乡和平阴镇东关村的玩狮狍较为出名。
  狮狍一般设公、母两只大狮子和两只幼狮。要求表演者要有一定的基本功,腾挪跳跃,动作灵活,更要配合默契无误。领舞者(拿球人)会翻跟斗,身手矫健。狮舞者能跃上桌子或高架,还能做“踩园球”、“双过桥”、“翘首望月”、“双狮争斗”等精彩动
  作。狮头能睁闭眼、呱嗒嘴、打瞌睡等动作表情,引人入胜,惟妙惟肖。
  伴奏仍为打击乐器。鼓为指挥乐器,根据表演动作,设计优美动听的打击乐曲,热情奔放,舒展动听,有较强的感染力。
  罐子灯罐子灯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较为原始,属群体秧歌类。早在明末清初,就流行于县城及安城乡一带,以东土寨村尤为闻名。
  “罐子灯”源于民间舞蹈“见大人”,借其表演艺术形式发展而来。用大陶罐做道具,以罐子的比例刻出耳、鼻、嘴、眼,做成巨人的头像,然后将头像固定在四腿机橙上,将机橙腿朝下。人顶起机橙,并固定在肩上,穿上大长袍,戴上大礼帽,头像里点上蜡烛。表演者手持刀棍、扇等道具,随打击乐曲边歌边舞,并编队、串花、造型、男女丑角嬉戏而行,还伴有高难度的武术类动作,风趣火爆。解放前,主要用于庙祭或祈雨等封建迷信活动。解放后,其表演形式大有改革,逢年过节都有表演,很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郭文明 周杰
  武术
  由于平阴历史久远、所处地理位置优越(相距济南、泰山、梁山、聊城不足50公里),紧依武术之乡石横、铜城,西傍黄河,加之境内山峰危耸、沟壑纵横、林草茂密,可说是藏龙卧虎之地,亦是历代豪侠行游、出没之域。相传,隋唐时的响马尉迟敬德、程咬金、“山东好汉”秦琼、尤俊达(尤寨山顶有尤氏山寨)、梁山好汉杨雄、石秀、阮氏三雄(平阴城西有阮二庄)、燕青等好汉,都留有许多传说、故事。
  基于此,平阴人自古就崇尚武术、习练技艺,几乎村村都有习武者。逢年过节,还举行比武赛、表演赛。1949年10月以后,政府还把武术纳入体育,一来是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二是增强人民体质。武术运动大有发展之势,1995年,平阴县武术学校成立。
  平阴武术发展历史悠久,流派不一,风格各异,也曾出现过有影响的人物,现粗略介绍如下:
  一、张乐焦(孔村镇张山头村人)清代光绪年间武林侠客。
  自幼外出习武,精于轻功,擅使一挂七节鞭,窜房越脊,常人难觅踪影。张乐焦好打抱不平,劫富济贫,很得民心,却得罪了官府。他参加了白莲教,活动于冀鲁豫一带,颇负盛名。他在北京抢了六王爷的当铺,还盗走了皇宫娘娘的一副金手镯。朝廷派御林军来张氏宅第突袭缉拿。虽然围了个密不透风,张乐焦仍然脱逃。在菩萨山顶拄枪挂衣、朝官兵撒尿。官兵又包围了菩萨山,仍
  不见张氏人影。
  清末后期,官府抓捕了张氏的师弟—金眼朱四,让他诱请张乐焦,如抓住他,便释放朱四。朱四贪生怕死,得利忘义,与官府合谋,在宴请张氏时,官兵逮捕了张氏,抓进死牢,后被斩首。朱四并未得宠,亦被杀头。
  张乐焦无儿无女,死后妻嫁他人,但张氏行侠之事,在家乡、少林寺一域传说,故事仍在流传。
  二、钱学孟,字占元(安城乡大官庄人),清光绪年间武举。光绪十年(1884),钱氏去济南武场应考,他手提220斤的大刀,骑马习艺。绝活是脚挑手舞,刀如银片闪闪,当场中举。钱氏活到八十多岁,常作善事,很受当地人敬崇。
  三、史现琛(1899—1983),曾用名史泉生(栾湾乡南栾湾村人),生于一个武术世家,十八般武艺皆通,尤擅摔跤、射箭和少林拳。曾在上海举办的第七届亚洲武术比赛运动会上,获射箭冠军。他讲究武德,抱打不平,1964年从沪返乡,业余时间,传艺授徒达50余人,还为群众整骨、治伤。
  四、高远怀(1943—)(栾湾乡南栾湾村人)。自幼学艺,精通孙膑拳和梅花螳螂拳。“文化大革命”末,在京曾获击剑第一名。带徒百余名,讲究武德,绝不无缘无故出手伤人。
  五、高东深(平阴南门人):平阴老拳师,门徒众多。其徒丁海东、张印擅长翻子拳,曾在《水浒传》燕青剧组扮演主要武打演员。
  翻子拳:俗称燕青十八翻。注重手法与身法的训练,要求手先护已。刚柔相济,虚实相间。
  燕青翻子拳:翻子拳种之一。戳脚拳术中的上盘套路之一。共分18趟,俗称“燕青十八翻”。为宋代梁山好汉燕青所传。其中前八趟为八大开,注重于练手法。其特点是动作舒而不敝,结构紧凑,步步有腿。由于戳脚翻子拳是闭门拳种,因此在演练时,一
  动一行都要以“掩”字当头,讲究扣足、扣膝、掩裆、掩肘、掩手、顺肩、拧腰、合胯,做到出手先护面。注重脚法训练,互行则顶,六合则对,出势则疾,进退则灵,运用筋骨则易。
  六、张学宅(平阴东关人):授徒五人,以腿功为好,轻巧敏捷,落地无声。所收门徒有尹玉泉、管树林、贺金娥(女)。前两位曾被平阴武林誉为“平阴四大拳手”之名。贺金娥在泰安民间武术比赛中获总分第三名。其拳以四趟腿、架低势稳、舒展为特点。来回共分四个动作,扎马、弹踢往复练习,以提高习武者下盘的稳定性和腿部力量为主。
  黑虎拳:十二形拳之一。拳有离穴抖毛之威、扑食之勇。
  七、范加喜(平阴县东阿镇人):师承黄河西老拳师,艺精七节鞭,所收门徒两人,其徒董静波擅长二郎拳,侯延祥精通四趟拳。
  二郎拳:徒手套路。主要动作有通天炮、贴身靠、泰山压顶、二郎担山。其特点是动作刚猛快速。
  四趟拳:全套由60个动作组成,以掌法为主,拳脚次之。主要技法有闪、转、腾、踢、打、崩、冲、挑、刺、弹跳等。动作连贯上下配合,强攻猛打,攻防结合。
  八、赵绪福(平阴镇人):主攻八步连环拳与少林五形八法。
  八步连环拳:流传于山东各地,共有22式,主要动作有连环式,左右出掌、连环炮、急打三拳、拽横拳、单峰贯耳。腿法有弹、踢、挂面窝心脚等,其特点为动作简练,势法连环。
  梁新生 孙战兵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指千百年以来在人民大众中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包括文人在内的大众不断集体修改、加工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平话、说唱、戏曲等文学。
  阿拉伯世界的《一千零一夜》、中国的《诗经》等民间文学作品,对世界文化、东方文化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文人在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基础上,艺术加工出来的名作。
  平阴县,从汉时建县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它相距文化名山泰山、山东省会济南、水城聊城不足50公里。县域内外,有着管仲、孔子、左丘明、范蠢、曹植、于慎行等名人的足迹;有着刘邦、项羽、黄石公、郭巨孝、丘处机、梁山好汉、孟姜女的传说及神秘高僧安道一的笔迹;临着从未波平浪静的梁山泊,72岩洞的陶山,穿境而过的黄河;有着山东省历史最久的天主教胡庄教堂,东汉时佛教“比丘尼”驻足的翠屏山,严子陵隐居的子陵寨、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修炼过、在云翠山北侧由弟子建筑的南天观。
  丰厚的文化,优雅的青山绿水环境还使平阴县成为中国的玫瑰之乡,盛产圣药的阿胶之乡。
  精神文明之花与物质文明之花并开,天赐与人文结缘,平阴县的民间文学亦呈现出艺苑中的奇葩之姿。
  经考证,在平阴一域流传的民间文学,如故事、传说,既有流
  传于中华大地的四大爱情故事—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杞良与孟姜女、白蛇与许仙、亦有桃花山妖精、二十四孝、秃尾巴老李、梁山好汉、八仙故事、猴哥与八戒、“三国”人物、花木兰从军等故事、传说、笑话流传;更有“平阴特色”的口头文学讲传:水山的故事(翠屏山亦称水山)、程咬金卖筢子(程的家乡在斑鸠店)、黄石公、展大王、于阁老的传说及卢二大爷的笑话。
  令人称奇的是,几乎是县境内的每座山、每条河、每个岩洞、奇崖、悬石、古树、古墓、泉池、老井都有着故事、传说。玫瑰、阿胶的传说、歌谣更非它地能有。
  可以说每个村都有不少“啦呱的”(故事篓子)“唱唱的”(讲唱歌谣者),年年月月,他们在地头、隅首、炕头、集会、学堂或婚丧嫁娶的仪式上、节日里,传播着民间文学。
  1980年由山东省艺术馆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东民间歌曲选》,于彦超选录了平阴的秧歌调为曲谱的四首歌谣:《观大街》、《说凤阳》、《小枣本是树上结》、《瞎子出门》及川昆采录的有谱曲的《猜谜语》5首。
  韩子奎深入民间,编写了《玫瑰花》、《阿胶》两篇故事,在1982年被上海文艺出版社分别收录于《中国土特产传说》、《花鸟虫鱼的传说》。1988年5月,由雷庆龙主编的《济南市平阴民间文学资料本》,收故事268篇,歌谣140首、谚语539条。卷本在1990年被评为省文联、文化厅、省民委“三集成”的“优秀卷本”。编者受到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艺、“三集成”总编委的表彰。
  在山东省文联“三集成”办公室编的《山东民间文学系列丛书》、《中国歌谣集成·故事集成·谚语集成》(山东卷)(中宣部、文化部主办)中都有不少平阴籍作者采录文章入编。它反映了平阴县在编、采民间文学方面所作的贡献及成绩。
  雷庆龙
  文学创作
  文学即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杂文等即是它的形式。平阴县自东汉建武元年(25)建县以来,至今已近两千年了,曾产生了不少可载入史册的文学家,他们创作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将永远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芒。
  “史圣”左丘明的大作《左传》、《国语》,晋代人贺循在《经义考》中评说:“左氏之传,史之极也”。《左传》是史传散文的先河,是先秦历史散文的第一座高峰,它对《史记》的影响、历代散文家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而左氏故里(现今为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曾隶属於平阴县。
  时至元代,东阿镇出了个李谦,字受益,号野斋。曾是“东平四杰”之一,后诏为“太子左谕德”,“翰林侍读学士”。朝廷制诰,多经他撰写。元成宗年间,两次出任翰林官。仁宗时,奉特旨“赴上都”,同议军国大事。授“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史称:“以文章著名于世”,“不尚浮华”,“为学士所宗”。死后,朝廷赐其里居曰“尚德乡”,并建“野斋书院”,著有《野斋文集》传世。
  李之绍,平阴县人,南宋理宗宝祐元年—元泰定三年(1253—1326)字伯宗,号果斋。幼聪敏,以李谦为师。至元三十一年(1294)纂修《世宗实录》,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延祐三年,升为“奉政大夫”、“国子祭酒”。至治二年(1322)升为“翰林侍讲学士”,修国史。泰定三年(1326)卒,有《果斋集》流传。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民多怨愤,应是多出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悲欢离合的诗人作家的时代。由于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由汉族地主阶级执掌政权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对文人一面采取笼络手段,广联文学人才,又采取高压手段,规定“士大夫不为君用者罪该抄杀”,这就造成了文学家们的创作,尽量避开政治,少反映些斗争。因而明文学除小说外,其它形式的作品则显平庸。
  这一时期,平阴出了几位作家,诗文有一定成就,但多是些唱酬赠答、寄情山水之作,内容空虚,苍白无力。
  何海晏,平阴城东关人,字治象,号敬庵,明嘉靖甲辰年(1544)进士。授四川顺庆府推官,巡按以“嘉陵晚望”为题试其才,何挥笔而就:“嘉陵烟树锁寒堤,瞑色沈沈望欲迷。画阁总含残照远,文峰塔隐暮云低。乾坤潦倒随萍迹,湖海蓬飘信马蹄。几度风花人自老,江天明月任东西”。
  他在顺庆任满后升礼部主事,又任文选司郎中,迁任太仆寺少卿,河南左参政。任职多有声望,也多有诗文之作。归故里后,纂修《平阴县志》,为平阴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闲时,他遍游平阴一域名山丽景,皆有诗作。石门、翠屏山、会仙山、湖溪、锦水河、天井飞泉、紫盖山、杏坛……,皆有咏赞,赋景以情,体现了他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另有《敬庵斋集》、《候虫鸣诗集》等著作传世。
  于玭,字子珍,号册川,东阿镇人。少有奇才,10岁能为诗文,13岁试科举,嘉靖七年(1528)举人。官至陕西平凉府同知。从官十年后回乡,博学工文,赋诗习字,教授子孙。子,慎行有才,终成大器,慎行二兄慎思,诗文亦佳。
  于玭的岳父是刘田,明弘治乙丑(1505)进士。刘田之父是刘约,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刘田之弟是刘隅,官至巡抚、佥都御史,号称“父子三进士”。他们对于慎行的成才有着身教言传的促进。
  明宣德进士师逵、嘉靖进士侯钺、何海晏、隆庆进士于慎行、孟一脉,万历进士乔学诗、孙珫、张鲤,是平阴有名的“明朝八进士”。八进士对文化的贡献各有大小,说到有成就者,当数于慎行。
  于慎行,(1545—1608)字无垢。17岁中举,23岁中进士。官至“大明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诏加“太子太保”、谥“文定公”。人称“三代帝王师”(神宗、光宗、嘉宗)在朝多年,编写了《充州府志》、《穆宗实录》、等。著有《谷山笔麈》、《谷城山馆文集》、《谷城山馆诗集》、《读史漫录》。于慎行一生坎坷,为人耿直,做事诚实,很得万历皇帝及朝中人的赏识。但封建宫廷,风云多变,于公曾两次回乡,两次回朝,终不遂心愿,病死于家乡。
  于慎行学识渊博,著作颇丰,诗文俱佳,神宗词馆誉为“文学为一时之冠”,评价甚中肯。他的诗流传下来的有一千多首,竞有数百首是描绘平阿风光,赞咏家乡风土人情的。于公虽位高,诗心却向下,这是难能可贵的。有首《石楼观获》诗,末句云:“幸藉薄收供早税,忧天且释老农心”。别看他是帝王师,居家很平常,“惟应栏槛小,不似王侯家”,“园林刚半亩,木药满亭台”。
  于公毕竟是皇上命官,不涉皇事,多自问、自愁、自嘲、自答。慎行,限制了他的“诗”野。于公毕竟是学者,诗作之立意、炼句、达意、意境之美,没有几人敌。平阿风光于公唱颂尽矣,至今难有人过之。他的诗多白描,情趣多寓于景中,为后代留下一笔丰富的瑰宝。
  与于慎行同期的文人还有孟一脉(1535—1616),字淑孔,别号连珠,旧县人。隆庆五年进士,授山西平遥知县,开荒积粮,为民所颂。万历六年,因上书直谏,被削职为民。万历十一年又复职。又上书,又贬。万历四十一年,被任为右佥部御史,三年后,又升为左副都御史,未成。告病归乡,在家写诗论文,名重一域。81岁病逝,诰赠副都御史。
  清朝时,诗文创作成就不及明代,但也有四位文人值得记述。
  一是清顺治乙未(1655)进士孙光祀,字溯玉,号作庭,孙官庄人。曾任通政使司右通政、通政使兵部右侍郎,为官敢惩贪剔弊。在家两次捐谷赈济贫民,散财于亲友、族人,还凿井铺桥以利乡民生活。生前著有《詹余轩集》8卷,并收入《四库全书》。
  东阿镇东门村人王承训,字绍伊。清宣统己酉(1909)考上拔贡,庚戍(1910)朝考二等,候补河南知县。民国时公举为山东省议会议员。他多才多艺,书画俱佳,多为人收藏。学识渊博,诗文富丽,为一方文人学士仰慕。
  朱名炤,字潜斋,平阴镇南门里人,清光绪二十四年进士。辛亥革命后曾任河南省项城县、山东省济宁县知县、山东省省长公署秘书、河南省省长公署高等顾问。他为官清正廉洁,不畏权势,深得民心。为官之余,作诗习文,攻艺书法,皆有所长。1935年,受县政府之托,编纂《平阴县乡土志》,数万字。1949年,病逝于济南,享年86岁。
  与朱氏同时代的还有翟化鹏,字溟南,平阴城里人。生于清咸丰丁巳年(1857)卒于民国中期。光绪十八年,考中进士,54岁时升为员外郎。为官廉正,次子春照往河南南召县任职县令,因家贫,翟氏变卖了5亩地,让儿携银前去。春照不负父愿,秉公断案,用自己的薪奉周济贫民。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晓知此事,大加赞扬。翟氏曾纂修《平阴县志》,著有《樵语》、《鹿樵诗存》,编有《柳泉唱和集》等。
  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平阴的文学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许多文学工作者,依靠他们的才智,对文学创作的挚爱,对生活的熟知,发表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结出了丰硕之果。已有4位加入国家级,6位加入省级文艺家协会,20多位加入济南市作协,先后分别在全国、省、市刊物上发表了一些作品,这是值得赞扬的。为了推动文学创作,县文联创办了《玫瑰文苑》,已印发14期,平阴县文化馆主办的《平阴文艺》20多年间,印发30多期。雷庆龙
  书画
  书画创作,在平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汉代的画像石、碑刻至今仍受到人们的赞赏。北齐有以草隶知名、在朝为博士的张景仁。唐、宋、元以降,代不乏人。留下的石刻造像、碑刻,都是书画中的珍品。金有官至佥都御史又善画人物的侯钺,所画同榜进士300人,个个维妙维肖。明清以来,有善篆书的孟一脉,擅长正楷的乔学诗、朱名炤、秦维翰。有善画的张鹤舲、王承训。他们都名重一时,并有佳作传世。
  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倡导文化建设。书画创作也逐渐成了一种陶冶性情的群众活动。1951年以来,县文化馆每年都至少举办一次书画展,每次展出书画爱好者的作品几十至近百件。
  改革开放以来,书画创作活动更加活跃。县老年大学开办了书画班,讲授书画知识、创作技巧,对书画爱好者进行辅导、培养,并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人才。1991年11月县文联成立了“美术、书法、摄影工作者协会”。由政协平阴县委员会牵头,于2003年四月成立了“平阴县书画家协会”,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
  几十年以来,还邀请书画名家武中奇、吴泽浩、陈梗桥、关天相、金运昌等来作书画、讲座、辅导。
  历年来,县城先后有部分书画工作者,举办了个人书画展。有刘允贵等8人的书画作品在省级报刊上发表,并获奖。陈杰的作品曾参加全国民间美工展。翟建平的书法作品在中央电视
  台“汾酒杯”书法大赛中获铜奖。
  书画创作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
  鹿传铎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山东平阴风物志》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平阴山河壮美,景色宜人。黄河如玉带流经全境,浪溪河碧绿如黛,美丽无比。洪范泉池个个吐珠散玉,常年流淌。大寨山、云翠山挺拔秀逸,林深藏幽。翠屏山山峦叠翠,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甚多等等。经过编撰人员的共同努力,它已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它是一部辑录平阴百科资料的新型的地方志书。这本书含地理概貌、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文物集锦、文化艺术、土特名产、乡风民情、城镇建设、历史名人、名人与平阴十个部分,旨在真实地介绍平阴。读此书会使你进入琼林仙境,解读一幅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