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物集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521
颗粒名称: 四、文物集锦
分类号: K872.52
页数: 67
页码: 115-181
摘要: 本文收录了平阴县的文物集锦,其中包括石刻、古遗址、古墓葬、铜器等文物详细情况。
关键词: 平阴县 文物 集锦

内容

(一)石刻
  汉代画像石
  汉代画像石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其经济、文化、艺术都比较发达。汉代的图画是汉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常常绘制在丝绸、陶器、漆器、墓壁上,也雕刻在石块上。雕刻有画像的石头,考古界即称之为画像石。
  平阴县画像石墓葬众多。已发现著名的有新屯汉墓群(西汉),孟庄汉墓群(东汉),东阿阿胶厂汉墓等。已发掘的有平阴实验中学晋墓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和新屯西汉墓画像石,已运保至县博物馆收藏。
  其一,平阴实验中学出土的画像石,来源于汉代的祠堂,晋人拆除后改造为墓葬石椁。其内容非常丰富,四周是穿璧纹、菱纹,中间有胡汉战争、神怪故事、历史人物故事、现实生活及其它祥瑞画。
  胡汉战争的图象在最上层,双方使用不同的武器,穿着不同的服装。汉方士兵用长戟、剑盾、弓箭,身着铠甲、戴冠;胡方也使用弓箭,戴尖顶帽,着武士服。两军对峙前方均为手持兵器和盾牌的步兵;其后为鹿车等;其中一胡人倒地,首级滚落一旁。
  神话故事有伏羲、女娲等。
  其它图案有百戏(杂技),掷倒伎、人面連体兽、轺车、辎车、阙、观、娱乐性狩猎、玉兔捣药、抚琴等等不一而足。
  另一组画像石是从新屯发掘运保来的西汉画像石,为完整的一个石椁墓。除接地的一面外,其余五面用五块石板,凿以铆
  榫扣结相连,内侧有画像。除车马人物、阙、观外,一条巨龙赫然而上,象征着墓主人生前的英雄形象,但与我们现在所见龙的图案迥异不同。
  乔修罡
  新屯西汉墓画像石
  新屯西汉墓画像石,于1986年出土于刁山坡新屯西汉二号墓,计四块,为二号墓西椁室的四壁。均为阴刻线竖纹衬地,现存县城文庙。
  北壁画像石:画面为重檐楼阁,在重檐间的墙壁上刻两条对角线,以交点为圆心刻一圆。檐下有双柱,柱头刻斗拱。阙外各立一侍女,头挽双髻,身着宽袖长裙,双手作捧物状。
  东壁画像石:画面左侧为穿璧纹。中为厅堂,房檐中刻一人跽坐于几案后,手持一棍指向右下方。檐下刻双柱,每根柱头刻两组迭拱。右侧上部刻一马栓于桩上。下部刻一轺车,载一乘者和御者,御者一手挽缰,一手执鞭催马,马作奔驰状。中为厅堂,上层刻一几案,其后跽坐一人。檐下刻双柱,柱头有斗拱,厅堂内有两侍女,面朝左,头挽高髻,身着长裙,双手捧物而立。厅外左侧有三侍女面朝右,形态与前者相同。画面右侧为一长方形边框,内有穿璧纹,上刻一龙。
  杨书杰
  张迁碑
  张迁碑原立于古谷城(现东阿镇)境内,现立于泰安岱庙。原形高2.86米,宽1.15米,圭首,刻饰蟠螭纹,并饰祥翼鸟两只。
  碑阴阳两面有文,隶书,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碑阴额题:“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正文16行,满行42字。记述了张迁先人张良、张释之皆为辅汉功臣。张迁因孝悌于家中“塞于朝冶”,“少为郡吏,后拜郎中,除谷城长”。并颂张迁任谷城长期间“多惠政”,乡民安居乐业,皆:“蚕月之务,不闭四门,腊正之际休囚归贺,八月算民,不烦乡邻,孝恤高年,路无拾遗,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具独全”。因其政绩卓著遂“迁荡阴令”,谷城“吏民颉颃随送如云”,“故吏韦萌等佥然同声债师孙兴刊石立表,铭勒万载”。
  碑阴共3列,每列12行,皆为当时捐钱为其立碑者名字与捐款数额。共41人。
  张迁,河南省夏邑县人,汉灵帝时任谷城长,他是在王堂任谷城令前,第一位任职谷城长的人。其碑便是故吏韦萌等为他立的去思碑。
  此碑明代出土于谷城境内,《山东通志》等载:“掘地得之”,“未祥其处,意必汉时谷城旧境也”。正德年间,见其拓本为最早拓本,现藏于故宫。该碑出土后,便运至兖州府,后又移至东平州学,1964年移至泰安岱庙内,现封存于珍碑殿,为国家一级文物。碑露世后,倍受行家名士钟爱,多有拓印,字有毁损。碑阳十三、
  四行间有题记者刻:“已亥十月朔翁方纲观”九字,旋被凿去,留有凿痕,虽对碑无益,但却成为识别拓片年代、真假的标记。
  张迁碑端直朴茂,乃典型汉碑形制。尤其在书法艺术上被推为汉碑中茂密古拙风格的代表,其字体以方笔为主,严整斩截,古拙中蕴含粗犷之美,被历代专家列入汉时名碑,其书法达到汉隶高峰,为古今书家必摹。但均难以逾越,足显其笔法绝妙。
  马文平
  石羊
  石羊呈卧姿,两犄角后卷,雕刻粗犷简朴,但形象生动。通高77厘米,长104厘米,阔43厘米。
  石羊1975年出土于旧县四村深达五米的土层中。此处是汉代张迁碑的出土地点,石羊与张迁碑有一定的隶属关系,1979年运到县博物馆珍藏。
  杨书杰
  北齐摩崖石刻
  刻石在平阴共有五处,分别刻于云翠山、天池山、黑山、小山子。二洪顶山崖上,是山东继发现泰安、邹县、汶上等八处北朝刻经后第九处摩崖刻石。
  刻石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当属旧县屯村铺二洪顶刻经。该刻经分别刻在茅峪泉南北两崖壁上,总体面积近600平方米,北齐僧人安道一所书。其中有《金钢经》、《般若经》等5篇,颂文3篇。佛题名23处,蟠螭龟蚨线刻碑一处。总近千字,有损。有安道一题名的“大空王佛”四字通高11.3米,佛字高达4.25米。是甲骨文诞生以来汉字至此中真正的“大字鼻祖,擘巢之最”,最小的字只5厘米。
  经文内容主要反映了佛僧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名无相”等“性空观”。而“大空王佛”,“大山岩佛”,“安乐佛”等主要反映书者安道一尊空为王,蔑视权贵,以山为佛,以安为乐的佛教观,是对佛教“安心禅”的领悟。
  此处刻经确切纪年为大齐河清三年(564),为北齐武成帝高湛纪年。它是山东乃至我国最早的刻经纪年。有安道一题名三处。
  该刻经更珍贵的是它的书法价值。书体是隶篆草皆有,典型的书写风格是隶中带楷、楷中带隶,这是我国文字进化从隶到楷的重要特征,突出的表现出隶的拙朴遒劲,楷的工整严谨。“大空王佛”等又有用笔纵情豪放,气势磅礴之风格。
  此处刻经最早发现于1989年夏天,上报上级各文物部门。1995年报道后,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观瞻,并被编入《中国古代书画全集》。
  洪范云翠山天柱峰西,刻“大空王佛”四字,字高2.1米左右,宽50多厘米。旁题“比丘尼,安道一,崇业禅”等。天池山西崖刻有“大空王佛”四字,字高2.1米左右,宽65厘米,并刻有“大山岩佛”,“崇业禅”等。黑山东峭壁上刻“大空王佛”,字已模糊不清。小山子平缓的岩面上刻有“大空王佛”,长两米多,宽约20厘米。并有“僧安一,程伯仁,僧太,口口年”等题记。
  此几处刻石,前三处刻字虽比二洪顶小的多,但书法风格大致相近。
  佛教自汉时传入中国后,到南北朝达到空前绝后程度,而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却不信佛并毁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武灭佛法”。竹卷多毁,此后,僧众们为防再破坏,认为“缣竹易销,皮纸易焚,刻在高山,永留不灭”,这就是此时全国出现的规模不等的摩崖刻经。安道一就是当时我国主要刻经书法大家。他虽佛史无记,但他西至河南、河北,东至山东东部都有他的刻经。平阴五山刻石发现最晚,它填补了史学家们认为西起河北响堂山、东到山东泰山、峄山等的中轴线上,中间无刻经的空白。
  平阴五山的北朝刻经,是在中国刻经中纪年最早,安道一题名最多的刻经。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而且对中国文字进化有重要研究价值。
  马文平
  大隋皇帝舍利宝塔石函
  大隋皇帝舍利宝塔石函,1982年出土于洪范池镇龙池南的高台地中,同年运到县博物馆收藏。
  石函以当地青石刻制,分内外两重。内函以整块青石磨制而成。通高97厘米,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3厘米。函身上面凿有边长37厘米,深30厘米的方形函腔。函盖呈覆斗体,与函身紧密扣合。盖顶部分两行镌刻:“大隋皇帝舍利宝塔”八个正楷大字。字体浑厚雄劲,古朴大方。外函以高104厘米,边长89厘米的石板组成。石板内壁磨光无饰,与函体有3厘米的间隙。在间隙处发现360枚隋五铢和4枚北周“永通万国”铜钱。石函出土在方圆20余米的夯土层中,夯土层厚达2.5米。石函是在舍利塔的地宫内,地表应有直径18米的舍利塔。据最新考古资料,大隋皇帝敕建的舍利宝塔全国共36座,洪范池龙泉寺遗址的大隋皇帝舍利宝塔是其中之一。
  杨书杰
  李敢言墓志铭
  李敢言墓志铭1996年在孝直镇砖厂出土。墓志为长方形,长宽各76厘米,厚15厘米。四周有勾连云纹图案,失盖。志石正文共31行,满行33字,共1023字。淄青观察支使将士郎监察御使里行(兼做乡里户籍官)口口口撰文。不见书丹者姓名。正文以小楷写就,尖地阴刻。现藏于平阴县博物馆。
  据志文得知:李敢言,初名戢,赵郡枣强(今属河北)人。生于唐天宝三年(744),卒于唐元和六年(811),享年68岁。乃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麾下之将,仕至检校左散骑常使、御史大夫、兖州判使、兖州都团练使,卒赠洪州都督。该志铭史料丰富,对于研究唐代官制、政治、经济及平阴区划沿革、风土等,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且碑文书体雄健、深沉,法度严谨,是一件难得的书法珍品。
  王丽芬
  李云墓志铭
  李云墓志铭,1994年出土于孝直镇孝直村砖厂。墓志为一盒,两石。志石为方形,长宽各60厘米,厚约10厘米。志盖为覆斗形,小篆尖地阴刻,两行6字,已无法辨识。志文为小楷,约1.2厘米见方。正文21行,满行36字,共约500余字。现藏于平阴县博物馆。
  李云(797-862),李敢言之子。仕为石厢马步都虞侯。卒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同年十月葬于平阴县翔鸾乡孝直里祖茔。
  该志铭史料丰富,涉及唐代官制、政治、军事及孝直里沿革,是难得的史料。特别是铭中提到的“翔鸾之乡,孝直其里;既孝且直,子孙其嗣”,可知孝直里的悠久历史。
  王丽芬
  黄石公祠碑
  碑原立于东阿镇北庙头村黄石公祠旁,现立于黄石山南新建的黄石公祠内,俗称“唐碑”。
  碑身与碑帽为一体,共高2.05米,宽0.91米。碑帽为螭龙高浮雕,中间饰摩尼如意宝珠。底为龟趺,歪头顾盼形。
  该碑阴阳两面有文,皆系“前试义王府仓曹参军裴平书”。阴面圭首额题:“济州谷城黄石公祠记15字,篆书。正文为“黄石公祠记”、“布衣赵郡李卓撰”,共20行,满行31字,隶书。文中记述了黄石公当年授兵书于张良。使“良为帝之师,灭秦报韩成功,遂志祠黄石于济北谷城山下,盖谓是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史记·留侯传》所载张良“后十三年随高帝过济北……祠黄石”的记述。文中又记唐天宝间天大旱,太守裴序来黄石公祠祈雨……“使之感而遂通……泽润千里”。李卓故撰此文以记。文中又以“周之兴岐山鸣焉,汉兴有圯桥之事”等历史事件。肯定了姜太公、黄石公等仕外高人对改朝换代的历史功绩。
  碑阴额题:“黄石公记阴文”6字篆书。正文共13行,满行15字,隶书。唐御史高阳齐嵩撰文。记述当年李卓撰文后并未立碑,直至大历八年刑部郎中、郓州刺史马炫“尝勤雨于庙,不睹所记,遍搜李文以勒贞石”,但马炫立碑未成便谢病而归。后又由郭岑完成,并于当年七月十五日立碑于黄石公祠旁,前后逾20余年。
  碑侧有隶书一行,10字,系明提学郭登庸过此题记。碑此书体为隶,柔媚秀雅,有篆书之意,楷书之美,为历代文人称道。
  该碑被载入《金石萃编》,故宫博物院存有清代拓片。
  马文平
  吴道子观音画像碑
  该画像石在东阿镇少岱山原碧霞元君宫西、白衣阁内的北壁上。吴道子画,史志记载:明时,邑人秦泰会长子,由署内衙神庙掘井得之。任满将该石带回家,奉于家祠中。清康熙时,知县张楷移于少岱山上,建阁供奉。
  该刻石在解放初少岱山庙宇被拆除时,有目击者说,被一人用被单裹负而去,至今无下落。
  吴道子又名吴道玄,生年不详,卒于公元972年,河南阳翟(今禹县)人,被奉为我国画圣。善画人物,更善画释道人物,所画人物之衣纹有飘动之感,故人称“吴带当风”。但其画作几乎无真迹留下。此石像碑被掘得立于少岱山后,除去善男信女虔诚的祈拜,更因其是吴道子的画作被奉为至宝,也为少岱山增添了文化内涵。
  马文平
  玫城公园石经幢
  石经幢位于玫城公园东侧,拱桥之南。幢分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幢座,覆莲状。其下应为须弥座,已失。第二部分为幢身,呈八面体柱状。每面宽0.30米。通身刻经文。第三部分为幢顶,已失。幢身经文每面9行,满行55字,共约3600字。正文用隶书写就,尖地阴刻。字径一厘米左右,呈扁方形。经文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凡三千余言,唐、宋经幢上常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谓:佛告天地,若将该经文写在幢上,则幢影映在人身上可不为罪垢染污。因此,佛教徒多建经幢以作功德。
  该经幢造型比较复杂,雕刻技艺精美,隶书书体洒脱、俊逸、工整。对于研究古代的雕刻艺术、书法艺术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
  乔修罡
  米芾第一山碑
  北宋大书画家米芾(1051——1107)所书第一山碑,现立于泰安岱庙,原在东阿镇少岱山所存立。20世纪50年代初,少岱山庙宇人为拆除,第一山碑幸免于难,被运至岱庙。
  石碑高2.72米,宽1.07米。第一山三字,写的气势磅礴,有行云流水之感,又有意到笔到之内涵,深得书家赞许、观者心领神会之美。少岱山不大,却立于谷城之内,黄石山之南,又是阿胶之乡,是鲁西南商贾重地。山上庙寺很多,多仿泰山庙寺所建。碧霞元君行宫,管仲亭等,更是闻名遐迩。
  曹植在鱼山能听到天上梵乐悦耳,米芾在少岱山感叹这是第一山,可谓是神来之笔。是发自内心的赞颂少岱山的溢美之词。
  马文平
  金宣武将军侯义墓志铭
  金宣武将军侯义墓志铭,原在东阿镇冠山南侯丞相林的侯义墓内。“文化大革命”中侯丞相墓被扒,该墓被生产队盖入墙内,现藏于民间。
  该石刻四边已被凿去些许,仅剩长0.89米,宽0.47米,共刻字19行,字有损。该石刻两面有文,阳文是大定二十四年(1184)二月二十日平阴县乡贡进士王去非撰并书的“宣武将军侯公墓志”。文中记述“侯公讳义,字子仁,东阿县邢村(现东阿镇邢沟村)人”,死后其子向王去非“求志于石”,又记述了侯义当年因过淮破正阳城有功,循迁官至武德将军。大宝年间,擢升宣武将军,骑都尉,封上谷县……十一月十六日终于家等,因文有损,只能述其大致意思。
  墓志铭阴面是清道光七年撰写的“重修墓志铭记”。文中大体意思是侯义墓志铭是平阴王去非撰写“……几湮没”,其族人“侯永立、侯永澄”等“藏伏”。由其可知,侯义后人曾将其墓志铭“藏伏”,后又埋入墓中,“文化大革命”时被扒出。
  侯义官至宣武将军,其孙侯挚曾任金丞相。祖孙二人在金代文治武功上立下汗马功劳,在历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二人均被载入《金史》。
  王去非,字广道,平阴玫瑰石硖村人,与侯义同代。博学多才,在家办学育人,党怀英谓其学比韩欧门人,谥曰“醇德先生”。
  其名载人《金史》,为平阴古代名人。该墓志铭为其所写,是王去非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实物资料。
  马文平
  荐诚禅院罗汉浮图记碑
  荐诚禅院罗汉浮图记碑在东阿镇铁杨村中。
  荐诚禅院罗汉浮图记碑为圆首方趺。通高158厘米,
  宽72厘米。碑座长90厘米,宽52厘米。碑与座取材于当地青石。碑额篆书:“荐诚禅院罗汉浮图记”9字。此碑为金代的复制碑。原碑为苏东坡撰文,应为宋碑。住持僧人德进保留了苏的撰文,又撰写了附记,于金正隆二年题刻。
  碑文首行“郓州东阿县荐诚禅院五百罗汉浮图记”,次行书“兰台苏轼子瞻”。碑文中有僧人应言曰:“像已成,请为我记之”。附记中有“昔祖师言公尝建罗汉像于正殿乞苏公学士为之记”之语由此可见,“罗汉浮图记”确为苏轼撰写无疑。碑记正文12行,满行27字,约320余字。文中记:“熙宁十年”,因“河决澶渊,入巨野,首灌东平”,“建策凿清冷口,导积水”,“东平以安”的治洪功绩。记述应言“创精舍于郓之东阿北新桥镇,且造铁浮图十有三级,高百二十尺”,造“五百罗汉像”,“用钱五百万”之盛举。并标榜僧人应言“真有过人”之德行,“使天下士皆如言,论必作,作必成”。
  碑附记7行,满行38字约250字。记述正隆二年(1157)刊立此碑的有关事宜。附记中载,荐诚禅院“经兵火圮毁无存”,住持僧人德进“乃掇拾瓦木毁弃之余,嗣而构之,殿堂寮舍,俨然复新”。还记有“重念言公创作之难,又仰苏公文章之妙”,“惧将淹灭”,时于“正隆二年丁丑岁八月初三日”“乃丹刻诸石”,故此碑为金代碑刻。杨书杰
  云翠山天观记碑
  该碑现位于云翠山南天观中。碑身高2.74米,宽1.02米,碑首为滚龙透雕,龟蚨。碑阳总字24行,少损,近900字。文为元翰林学士承旨、中奉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李谦撰文,元代著名道士、峰山道观住持杨道元篆额,元至大四年(1311),由当时的南天观住持赵道宽和赵道昌同立。
  该碑阳文首先介绍了天观的位置、所处环境的优美。并指出南天观“背依山名丘子坪”,可能是乡人传说丘处机曾在此修炼而得名。又写了浪溪河出大〓山,西北流经谷城合西流泉入大清河。此记除《水经注》等志书外,又一次详证了谷城的详细位置。
  碑文记载了建观的原因:即60年前(1251),全真教弟子牛志淳、郭志仙两人游至此,乡人孙友见两人“气质古澹,志节坚苦,真远世辞俗之士”,便指云翠山对两人说:“山上曾有仙人隐居,至今遗址存焉”(即丘子坪),两人便在乡人引导下来此,见其景致,便“留之不忍去”,遂“裁正方隅,略定堪止”,后又有“同侪周志方、赵志古继至”。四人“凿坚凿壁,身服劳苦,殆无虚日”。不知几年几岁,又有了“乡之善士出资,成此佛观”。建成此观后“又安宝像(丘真人像)其上”。60年后元至大四年(1311),邱长春第二代弟子赵道宽,赵道昌(两人系天观住持),由李谦撰记,杨道元篆额,立此碑为记。
  碑阴刻绘了《全真教宗派之图》,用图示形式描述了天观全
  真教徒流派脉系。最初建观的牛志淳、郭志仙、周志方,赵志古四人,属丘处机弟子冲虚大师王志演派系,他们是此观的第一代住持。赵道宽、赵道昌是道号为淳和子的赵志古的弟子,二人是天观第二代住持。
  李谦,字受益,翰林学士,曾累官“万户府经历,太子左谕,侍读学士。大德六年(1302)召为翰林学士承旨”,“一时制诰多出 其手”,“文章醇厚有古风,不肖浮巧,学者守之”,且“工书,遒劲有法”。
  该碑记出李谦之手,又有“全真派之图”相佐,对研究南天观的历史,尤其是丘处机其嫡传弟子在这一带的活动,并证实该观是我国北方主要道观之一,对深化研究我国全真教乃至道教史有重要作用。其书法有重要研究价值。
  马文平
  东平郡桓肃公祠堂碑
  东平郡桓肃公祠堂碑,为螭首,龟蚨。碑首与碑身为一石雕成。碑首高140厘米,阔150厘米,厚40厘米,通高可达800厘米。碑首透雕四条螭龙戏珠图案,栩栩如生。额题“东平郡桓肃公祠堂碑铭”,篆书。这里原是扎剌王的祠堂,因黄河泛滥成灾,祠堂倾圮,碑也埋在地下。碑的正文是为扎剌王歌功颂德的叙文,时在元至正二年(1342)。
  据《兖州府志·人物志》“忽里忽都”条:忽里忽都,太师木华黎之侄孙也。姓扎剌尔氏。元并天下,以木华黎为国王。母弟带孙为东阿郡王,遂世居东阿。带孙卒,子秃满嗣。忽都即秃满之次子也”。以功臣子孙事世祖(忽必烈),勇武冠军。兄撒拉忽渡江战殁,以忽都袭其职,遣攻江南。未下诸城,授扬州路总管府。“大德二年(1298)改广西西江道宣慰使。峒徭叛服不常,忽都治之以静。蛮酋率所部来降者三万户。七年(1303),加辅国上将军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八年(1304)丁母忧居东阿,遂终于家。赠奉国上将军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东平郡公,谥“桓肃”。
  东平郡桓肃公祠堂碑铭,其雕刻、书法艺术均甚高,是研究元代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现立于东阿镇小河口村北。
  乔修罡
  云翠山天柱观记碑
  该碑现立于南天观内。碑身高2.38米,宽0.95米,龙首龟蚨。明万历癸巳年(1593),由赐进士第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前经筵日讲官、会典副总裁知起居住官于慎行撰文,赐进士第奉政大夫南京通政司参议孟一脉篆额,赐进士第中宪大夫知直隶庐州府事前工部营缮司郎中乔学诗书丹,故乡人又称其碑为“三进士碑”。由时任东阿县令王以旌等立。
  于慎行,所撰碑文,首先描述了云翠山险奇秀丽的景观,并第一次记载了此观叫南天观。文中又证实了元李谦碑中所说的“丘子坪”即因丘处机而得名。又对汉史记载的严子陵隐于此给以“邑在齐之南境”,严子陵“足迹及此,理亦有之”的肯定。
  碑文更详细记述了南天观在明代重修的经过,南天观在1251年建成后,因“元末观遭兵焚颓圮,化为仙禽野鹿之宫,来者无不慨叹。嘉靖丙寅年,濮阳人许道先始从濮阳来游,盘桓颀望,若有神启,遂诛茅结庐,隐于其上”。许道先为重修南天观是靠“施药拯济”及“四方士女东祠泰岳者道出山下往来谒礼”之所得,“皆庀徒鸠工,规灰观宇其所营造,日以宏侈,游者益多”。后又有“鲁王闻其贤赐金若干建玉皇阁”,后又重修了长春阁、凭虚阁,建了回阳洞、悟庵洞、三元殿等。从现在南天观遗迹看,南天观的规模应是当年许道先所建的规模。可惜如此壮丽的道观在解放初和“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仅存蓬莱阁。因此,于慎行评价许道先:“天柱峰自有观以来,探奇纵观之士始有,而许公之功德
  於山灵顾不大哉”。
  该碑与元李谦碑遥相呼应,分别记述了南天观在1251年始建全真道观,至明嘉靖年间又由许道先重建、扩建为规模宏大、一应道教殿阁俱全的道观。因此,该观在明、清、民国一度成为我国北方名观之一,周围诸多道观,多为该观分支。
  “三进士碑”对研究南天观的发展史,丰富中国道教史,对研究长江以北,东至海岱,南至邹峰,北至济南的道教名胜,均有重要价值。而孟一脉、乔学诗的笔迹亦有重要的书法价值。
  马文平
  重修东岳庙碑
  重修东岳庙神像碑,现藏于县文庙内。此碑圭首方蚨。碑料系采自当地青石琢磨而成。碑高1.46米,阔0.74米,厚0.23米,碑额阴刻篆书“重修东岳庙神像碑”9个大字。正文计15行,共542字。落款为“嘉靖壬戌(1562)三月十七,十二洞天使者受金符节雪蓑道人题石”。
  此碑碑额为篆书,正文则用正楷写就,偶杂以行草笔意。它记载的是明嘉靖年间,平阴城东东岳庙因岁久倾圮,重修神像的经过、发起人等。笔墨清奇瘦劲,秀中透出雄气。此碑虽是雪蓑晚年所作,笔力仍扎实稳健,且通篇给人以凝重感。雪蓑,姓苏名洲,明嘉靖时期人。原居河南杞县,后徙居唐县。他少时而孤,浪迹江湖。且“犹喜冒雪披蓑而行”,故名雪蓑。
  雪蓑是一代书法怪杰,晚年云游至平阴,适逢大留村民(大留,今属肥城县辖)张守□妻、时庠生张綖之母张氏,因夜梦女道流数人,云冠羽衣,执幡幢迎氏入琼楼玉宇中,与之语曰:“锡汝玉田三万亩为他日归养之计。”及寤,遂以修葺东岳庙“为心,限于力之弗迨也,乃约族人及亲识者共蓄以赀以为修葺之费”。“于是揆功庀役,凡瓴甓损缺、榱桷腐败者撤而更之”。神像暨户牖栏槛“咸一新之”。雪蓑遂为撰文题石以垂后,使知张氏之所以重修之。
  此碑远在平阴城东东岳庙。据传,民国年间曾有一县长欲将此碑运走,因受县学师生所阻,未成。旧东岳庙明代就“岁久倾”。
  虽经修葺,“咸一新之”,但距今又四百余载,历经变迁,庙已荡然无存。幸喜此碑移至文庙,保留至今。
  乔修罡
  张公生祠碑
  张公生祠碑记,俗称四进士碑,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立于东阿县(现平阴县东阿镇)张公生祠碑。1984年运至平阴县博物馆。
  碑高262厘米,宽82厘米,厚21厘米,圭首方蚨。额题3行8字“东阿县张公生祠记”,篆书,平地阴刻。碑正文计18行,滿行64字,共约730字。为柳体楷书,尖地阴刻。正文首行为”赐进士出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邑人于慎行撰文”。二行为“赐进士第南京通政使司掌事通政邑人孟一脉篆额”。三行为“赐进士第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邑人乔学诗书丹”。其后记述了为张公建生祠的过程及其政绩。
  张公,名凤彩,别号南禺,河南仪封人,进士,明万历年间知东阿县事。性仁厚,轻刑罚,简狱讼,衰息召。拜礼科给事中,祀名宦。整个碑文洒脱、俊秀、刚逸,结构严谨,气度非凡,有极高的书法价值和欣赏价值。
  路永敏
  东流泉诗刻碑
  东流泉诗刻碑在洪范池镇书院村东流泉之北。碑并列两块,坐北面南,均为齐首方蚨,规格相同。高240厘米,宽80厘米。右侧碑刻明万历进士光禄朱维京(字可大)撰写的五言诗。其诗文是:
  院傍三家市,屏开十里岑。
  石床云作幔,丹壑水成音。
  转树林飞玉,冲波月散金。
  不知行役苦,但觉空人心。
  左侧碑是朱应毂和朱维京的五言诗。其诗文是:
  清流环曲径,翠色映遥岑。
  山静少人迹,林深多鸟音。
  雨余云破练,月上洒浮金。
  千里来知己,同流惬素心。
  两碑同立于明万历年间,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杨书杰
  于慎行神道碑
  于慎行神道碑(俗称旧县龟驮碑),立于平阴县旧县乡旧县二村西古大道(现220国道旁)。系明代阁老邑人于慎行神道碑。
  该碑石料为当地产石灰石,其高度现无确切数据。据当地人与当年毁碑人回忆推算,通高应在18米左右,宽约1.8米,厚约0.6米左右。碑帽为蟠龙高浮雕。碑阳面边沿刻饰龙戏珠及花鸟等。底座龟蚨长约3.5米,形状精细逼真。
  此碑只阳面有文字,共50余字,中间阴刻大字32个为:“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谷山于公神道”。碑首额书:“大明”二字,款题为:“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十二月二日敕建,知东阿县郑国昌监制”等,为明代大书法家邢侗所书。
  其碑因形体高大,雕刻精妙,几百年来闻名遐迩。但又因其史志均无记载,又立在旧县境内,且距于慎行墓地(于林)甚远,故成为当地一谜。世人多有猜测,一是旧县古为大道,历代在此设有驿站,于氏后人为扬名,将碑立于此。二是碑料取材于旧县北寨子山上,因其太重无法过山运到洪范于林,故立碑于此。此碑,在当地又有很多传说,凡推车、大车过此,如不向龟嘴内抹油,车轴便“崴耳”、掉轮、出事。
  该碑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马文平
  于慎行夫妇墓志铭
  《大明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谷山于公墓志铭》一盒,汉白玉石质。志石志盖纵横各93厘米,厚25厘米。志盖圆地阴刻篆书7行,满行5字。字径纵14厘米横9厘米。志铭尖地阴刻。小楷54行,满行67字,共约3500字。1967年在洪范池镇于慎行墓址出土。
  志文中所涉人物50余人,大事件十多个,对于研究明代中晚朝野政治、经济、人文、风土、文学等,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一件书法石刻珍品。
  乔修罡
  虎豹川修路碑记碑
  虎豹川修路碑记碑,在栾湾乡兴隆镇村。建造于民国十八年(1929)。
  修路碑记碑及碑亭,取材于当地的青石,由当地石作艺人张传芹、刘振文、张绪珠等人主持建造。碑由八块高230厘米、宽60厘米的巨石扣结成八面体碑柱。修路记事碑文及募捐者姓名刻在八面体碑柱上。碑文由肥城人曾任临清、聊城等县知县的李传煦撰写,由平阴人清末翰林院翰林朱名炤书丹。碑文记述此处险要,“山径也,而以虎豹名,意险极矣”,“虎豹川虽名不见经传,然昔为齐鲁要塞,今为平肥通衢,群山拱抱,泉壑萦回”,“蜿蜒约四十里,连峰叠嶂,崇岗漫阜”,“或岭险耸峙,高不可攀,或断涧悬绝,深不可测”。记修路之艰难:“好义诸君,抱移山填海之志,历尽艰辛,百折不挠”,“募集巨金,自备赀斧,度越巉岩,不辞劳瘁”,“培洼缺,补崖聩,伐乱石,崎岖危径,飚成坦途”。赞修路之盛举:“自齐晋平阴之战迄今,……沧桑屡变,世代迭更,历二千余年而此川之险恶如故。未闻有恤行旅乏困,兴役平治者。直至今日,始化险为夷,易陂为平”。“旅客征宦,飞刍挽粟,牵车服贾,千暮百朝,负扶挈携,万趾鱼贯”。
  八面体碑柱上复三层与碑柱相应的八面体石沿,呈迭涩状。一层碑座亦呈八面体柱状,每面都有不同种类的花木浮雕图案。修路碑记碑外覆罩八角挑檐攒顶式碑亭。通高550厘米,内径320厘米。碑亭由八根方面石柱支撑。每根石柱外面阴刻楹联一条,
  楹联由当地名人高道远书写。石柱下有高55厘米,周长163厘米鼓形柱础。部分柱础浮雕精美的龙虎、果蔬、花卉、草木图案。
  杨书杰
  张凤昭墓碑
  张凤昭墓碑,位于县城东北的堂屋山南麓,碑为汉白玉石质,大理石碑坐,龙戏珠碑帽,通高2.2米,宽0.7米,厚0.16米,因碑文为孔德成书写而著名。孔德成是孔子的第77代孙,清末的衍圣公。晚年移居台湾,是著名的社会人士。此碑1996年所立。正面是××张凤昭之墓。碑阴是介绍其经历和事迹的碑文,正文21行,每行42字,约800余字,每字约3厘米见方。另有时间和落款各占一行。
  碑文载:“先生张凤昭字韶庭,世居山东平阴,自幼聪颖正值好学……”。“卒业于孙中山先生创办之测绘学堂,先后服务于山东黄河河务局及黄河水利委员会,以所学毕生致力治黄。1922年秋雨连绵,洪水暴发时任山东黄河下游总段段长,常驾舟巡视险长工段……负责尽职”。“……虽劳疾吐血,仍不稍歇。1938年6月河南郑州黄河决口,全河夺淄南流……”堵口时“为东坝主任,以勤恳任事,得全工好评”。堵口工程终于合拢。“1952年调迁山东工程大队……为工程进度寒暑不畏,风雨不辞,寝食俱废,……气节高昂。”末段评其“一生尊孔敬师崇儒,以实践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为念……有伯夷叔齐之风……”
  全文为柳体工笔正楷,一丝不苟,疏朗有力。孔德成先生以垂暮之年,留此佳作,可见功力之深厚。
  鹿传铎
  (二)古遗址
  周河遗址
  周河遗址,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周河村北的高台地上、狼溪河上游,狼溪河流域的山间谷地,总面积25万多平方米。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自古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在仅十几公里的狭长地段内,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竟有15处之多。周河遗址以面积大、时代早、延续时间长而著称。由采集到的标本考证,从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一直延续到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春秋战国又延续到封建社会的秦汉。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由山东大学考古系于1998年进行试发掘。发掘报告尚未发表。从遗址西侧、北侧临河的遗址边缘断崖上看,文化层厚1-2米不等。地表文化层在村民挖树坑、修地堰时受到破坏,暴露出大量的灰坑、烧坑、烧土块及石器、陶器残片等。另外还有陶拍、纺轮、骨针、石磬、石磨盘等。最能反映文化特点的是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夹砂陶质地较软,多呈黄褐色;泥质陶则火候高,陶质硬,色泽以红或红褐色为多。纹饰有堆纹、篦划纹、乳钉形纹、指甲纹、锥刺纹等;还有少数的带状纹。堆纹常以数条窄短的泥条成组排列,构成各种纹样。特别具有带状彩纹的红顶钵(残片),则是北辛文化的典型特征,据考证年代在7000年左右,在平阴尚属首次发现。
  还发现大汶口文化的鼎足、镂孔豆柄等大量夹砂红陶和混质红陶片,并有少量硬质白陶;发现龙山文化陶鬶代足、鬼脸鼎
  足等大量炊器、盛器残片。
  该遗址发现的最晚的文化内涵为汉代。经过遗物进行分类研究,该遗址自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汉代,延续7000多年,并且中间无缺环。是济南地区与鲁西南交界处的一处宝贵的史前遗址,对研究平阴地区史前至汉代的经济、艺术、人类活动等,是一部极为珍贵且没有缺页的教科书。
  陈洼遗址
  陈洼遗址,位于平阴县玫瑰镇陈洼村西。遗址东靠陈洼村民住宅,南临深沟,西靠山坡,保护范围约6000平方米。1995年12月,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是平阴时代早、面积较大的重要遗址之一。现场采集的文物标本,时代最早、最具特色的色属红顶碗陶片,另有大量的夹砂泥质红陶,釜形鼎足,深腹圆底罐残片,平底钵和支座等。陶器纹饰有堆纹、划纹、锥刺纹等多种。出土的磨制石器有磨棒,石斧等石器,为褐绿色花岗岩。这些遗物为北辛文化遗存。另外,还发现一定数量的大汶口文化遗物。此处属北辛文化至大汶口文化时期居住遗址。
  对于研究平阴的史前文化,研究新石器时代平阴聚落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张庄遗址
  张庄遗址,位于平阴县玫瑰镇张庄村西,距县城10公里。1973年文物普查时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在小山包顶部的高台地上。当地村民称之为朱家台。东距张庄联中100米,南300米处是玉带河,西距斗祭台遗址1.5公里,距北辛庄800米。遗址四周被辟为梯田。遗址上建有一条水渠,破坏严重。现存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5米,面积约7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较厚,深达2-4米不等,已暴露地面。遗址及周围的梯田的土均呈灰褐色。从断崖可见,文化层内包含物非常丰富。各类陶器的残片、磨光石器、兽骨、蚌壳等物,随手可得。采集的石器有:石斧,长20厘米,上窄下宽,最宽部7厘米,厚4厘米,仅刃部有磨制痕迹。石镰数枚,均背厚刃利。石凿残段,长13厘米,扁圆柱体。石器均为褐绿色大理石质。陶器有灰夹陶鬲,瘪裆袋足,短粗柄圈足陶豆,卷沿圆唇黑陶口沿,粗绳纹,刻划纹陶片等物。在大量的灰陶、红陶残片上,发现有刻划纹饰。另采有鹿角、蚌壳、兽骨等物。1988年,文物复查时,发现有红顶碗残片,证明有北辛文化遗存。
  该遗址的时代从北辛文化,一直延续到商周晚期,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期的居住遗址。
  邿邑故城遗址
  邿邑故城,位于东阿镇小屯村西,距县城15公里。原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遭受人为破坏,1973年文物普查中,改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西1500米临黄河,即古济水古道。东紧靠停山,处在依山傍水的险要地带。同时,也是古代水陆交通枢纽,群雄争战之地。据《平阴县志》古绩卷中载:“春秋襄公十八年,栾盈以下军克邿。杜注,平阴西有邿山。续考古录云,今名停山,在城西三十里。”《康熙字典》释“邿”字:“……山名,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平阴西有邿。”故遗址谓之邿邑故城。
  遗址处东邿山的顶部,遭受人为破坏严重,已看不出城址。遗址西北部因开山取石,破坏掉大部分,其它三面也辟为梯田,将文化层多数破坏掉。现存遗址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文化层南部向阳坡较厚,深约2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灶坑、红烧土块、红灰陶器残片、兽骨、蚌壳等物。并偶可见磨制石器。采集到的标本有:石斧、素面尖细红陶鬲足、口沿平直、浅腹外饰凸弦纹的灰陶豆盘,饰绳纹和附加堆纹的红灰陶片、扁凿形红鼎腿等物。据此考证,此居住遗址的年代上限是岳石文化,下限在战国。
  杨书杰
  斗祭台遗址
  斗祭台遗址,位于玫瑰镇王镐店村东,距县城13公里,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斗祭台在明清时就以古迹载人《平阴县志》。志中云:“斗祭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康王墓之东西二台相对。”“康王”指西周康王姬钊,此墓已无痕迹。“二台”指西台斗祭台(俗称杨家台),东台朱家台(俗称朱家咀,即张庄古遗址)。当地有“朱家咀、杨家台,康王墓中间埋”之说。“斗祭台”之名即由“康王墓中间埋”,东西二台相对,取争相祭祀之意而得。
  此遗址处在依山傍水的向阳坡地,北距山300米,南距玉带河200米。济菏公路沿遗址东南而过。遗址呈突兀而起的椭圆形高台地。现状破坏严重,西部及东部各挖进20多米,建有房屋及石灰窑。现存遗址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文化层由东北向西南渐深,浅者2米,深者5米。文化层中的遗物很丰富,有大量的灰坑、灶坑、兽骨、蚌壳、磨制石器、陶片等物。采集到的陶片有刻划纹灰陶簋圈足,绳纹高瘪裆红灰夹砂陶鬲足,外折方唇鬲口沿等。石器有磨制石斧、石凿、石铲,另有骨质箭镞、鹿角、兽骨、蚌镰等物。
  据所采集到的标本分析,最早属岳石文化,多数为商周时期的遗物,此处是商代早期至西周时期的居住遗址。
  杨书杰
  北安故城遗址
  北安故城原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文物复查中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6月平阴县人民政府公布保护。1982、1988年两次对该遗址进行复查。
  北安故城遗址在安城乡安城村东的高台地上,当地人俗称“土台子”。遗址南北长130米,东西宽70米,大部完整,西南角处村民取土挖去约200平方米。从四周断崖可见,暴露大量陶片、灰坑、窑坑等遗迹。文化层3至5米不等。调查采集到的标本有:红夹沙陶鬲足、鬲口沿,红陶鼎足、双唇小口灰陶罐口沿、磨制石铲、灰陶豆柄、鹿角等等。
  平阴县志载:“北安故城,《续考古录》云:在县城东10里,今安城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济北王宽,自到死,国除,为北安县,后并入庐。按:庐,在今长清。两汉俱有庐县,济北国除,则宽所都非庐”。《辞源》“济北”条云:“地名。汉文帝封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治庐故城在今长清县南”。前几年发现的双乳山济北王墓(今长清境内)距此不过三十里之遥。根据上述记载及地表遗迹,可以认为这里是汉代北安故城遗址。这里的文化层包含物以及采集到的标本可早到商代前期,历春秋战国一直到汉。
  杨书杰
  姜女坟遗址
  姜女坟遗址位于洪范池镇谢庄村南600米处。东距于慎行墓址250米,西临狼溪河。处于山涧狭谷地带。因常年冲刷,遗址现为高出地面10--12米的椭圆形堌堆,当地俗传为“姜女坟”,实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址。
  遗址是一个南北70米、东西35米的椭圆形台地。从断面可见,文化层深达8米,不规则叠压关系,有灰坑、灶坑,白、红、黑陶器物残片,兽骨、蚌壳、石器等遗物。1957年中央考古所山东考古队曾在此发掘,终以大汶口文化名之。这里除了发现大汶口文化彩陶以外,还发现蛋壳黑陶器物残片、磨制石器、红陶鬲足、石镰、石斧、石镞、陶鬲口沿灰陶片及兽骨、蚌壳、骨锥等等。
  1998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系专家,又对其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器物。从发掘的情况来看,此处遗址最早为大汶口文化,后为龙山文化。该遗址由平阴县人民政府于1980年公布为平阴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乔修罡
  (三)古墓葬
  新屯汉墓群
  新屯西汉墓群,位于距县城15公里处的刁山坡镇新屯村南,二郎山北麓坡地上。
  经市、县文物部门对此进行调查,确认此处是一战国至西汉的古墓葬群。1995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屯西汉古墓群,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280米,面积较大,墓葬密集。经调查,在新屯、李塘两村部的路旁和村民院内,暴露的墓穴和挖出的石椁板随处可见。在一村民建房所挖地基和一条因平整土地形成的断崖上,暴露数十座石椁或土坑墓。一般都在土坑墓壁上挖壁龛,放置随葬物品,也有的将随葬器物在土坑上边的角落里。石椁墓可分有画像和素面两种。对该墓区墓葬形制、画像石内容、随葬器物及其历史价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墓葬形制
  一号墓
  在墓区中部偏西处,坐北朝南,地面封土已无。墓室为石结构,平面呈“回”字形,南北长8.60米,东西宽6.98米,前室高2.86米,建在距现存地表约3米的土圹内,四周用土填实。墓顶铺一层厚2-4厘米的碎石,其上为夯土层。
  墓由墓道、墓大门、回廊、前室门、前室和东西两主室组成。
  二号墓
  西距一号墓约2米,为二次造长方形两室土圹石椁墓。其土圹、石椁成东西并列,东椁室依西椁室而建。西椁室为4块石板扣结而成。东西侧椁板长2.6米,高0.82米,厚0.12米,两端均凿内燕尾槽;南北档板宽0.88米,高厚与东西两侧椁板同,两端均凿斜角榫。底以不规则石板平铺。盖板为4块,宽1.09米,厚0.17米,长不等的石板。盖板以上向西挖一壁龛,放置随葬器物。西椁室四壁皆有画像。石椁内有木棺已朽烂。男性尸骨头北面东,侧身直肢。头顶及面前散存五铢钱39枚。胸前至两股间置一铁剑,腰部有一铜带钩,脚部有一具狗骨架。东椁室形制与西椁室大致相同,无画像。盖板上向南挖一壁龛,内置随葬物品。此椁室清理时已被村民破坏,椁内存物不清。
  二、画像石内容
  一号墓共出土画像石三块:铺首刻石,人面像画石和棺画像石。
  二号墓出土画像石四块,即西椁室的四块椁板,均为阴线刻竖纹衬地。多为人、轺车、武士、侍女、厅堂及高髻、长裙侍女、奔马、龙等内容的画像。
  三、随葬器物
  清理的两座墓出土的随葬器物较为丰富,计有陶器、铜器、铁器及铅器等。
  综合两座墓清理发掘所获得的各类资料分析,虽两座墓规模形制各不相同,但建造时期,同属西汉晚期,同为夫妻合葬墓,男性葬右室,女性葬左室,男室建造规格高于女室。一号回廊墓,在西汉晚期墓葬中当属大型墓,墓主人的身份应属中上层官员或大豪强地主。二号石椁墓主人的身份应属中上层官员或大豪强地主。二号石椁墓规格稍低,属一般地主阶层。画像石刻所表现的画像题材除早期流行的穿璧、应龙、门阙、楼阁、树、鸟等图案外,反映现实生活的车马出行和宴饮之类的题材也已出现,雕
  刻技法主要是阴线刻,粗壮简明,另有浮雕出现。一号大型石结构回廊墓和二号石椁其时的形制很具代表性。所出土的随葬物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诸方面的概况。
  杨书杰 乔修罡
  孟庄汉墓
  孟庄汉墓,位于东阿镇孟庄村南。原有高大封土的汉墓计8座,“文化大革命”中毁坏6座,现存2座。此墓即孟庄东汉画像石墓,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画像石墓,全以当地产巨型青石材扣结而成。墓为南北向,墓室顶部盖板高于地面约0.8米。从墓内测量,南北长11.5米,东西宽7.8米,内部最高度为3.22米。墓室内部面积78.8平方米。墓室平面呈凸字形,为前厅后室面局,计有前厅3间,中厅3间,后为棺室。墓门在南边中心部位,与前厅、中厅、棺室在一条直线上。由门楣、门框、门扉构成。墓门高约1.8米,宽1.2米。石质门扉两扇,上下有门枢,安装在门楣和石地板的臼窝内。门扉外饰浅浮雕铺首衔环图案,门楣饰高浮雕羊首图案。墓四壁以规整巨石砌成,全饰有细钻斜条纹和菱形图案,墓壁上沿刻垂帐纹和鱼纹。以方形和圆形石柱支撑巨型柱体过梁,将厅间隔为6间。方形石柱四面磨光,减地浅浮雕人物,动物图像。圆形石柱,高浮雕杂技百戏,神话故事图像。柱础均为高浮雕动物、人物故事图像。柱上纵横相连的青石过梁,均内侧面磨光,平面减地阴线刻车马人物画像。外侧面饰鱼纹。后棺室长方形,南北长约3.20米,宽2.70米。巨石平铺盖顶。墓底以石材铺平。墓室共用石材161块,其中31块刻有精美画像。
  1986年5月至7月,市县文物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汉墓进行了全面清理。完成了测量绘图、画像石拓片、遗物清理等工作。清
  出五铢钱几枚,铜器、陶器的残片,漆片等物。此墓画像石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一般墓难以相比的。棺室前柱栌斗上有“君故吏”,“军君故吏”,“君从吏”、“小吏也”等榜题文字,皆为隶书。画像石计有117幅,分布在墓门、各厅室、过梁、横额及石柱上。画像总面积60多平方米。画像主要反映墓主人的经历及社会活动场面,生活活动场面。画像采用高浮雕,浅浮雕,凹面刻平面减地阴线刻等技法。雕琢细腻,气魄雄浑,由此可见墓主人较高的名分。
  乔修罡
  李山头金墓
  金代画像石墓,位于洪范池镇南李山头村南。1998年3月发现,同年10月底由市县文物专业人员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该墓为石室墓,坐北朝面,由墓道、墓门、主室及东西两侧室组成。墓门高1.64米,宽1.04米,由3块弧形块石砌成半圆形券顶,半圆形门楣上阴刻4朵圆形花朵。门扉两扇,均高1.28米,西门扉宽0.52米,东门扉宽0.48米,各有门枢,安装在门楣和地面石板的臼窝内,由外向里开启。门扉外面阴刻有裙版装饰,上部刻球纹格,下部刻壶门。
  主室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为3.13米,室内高2.96米。墓壁墙高1.37米,在四隅上部各置一石梁,使墙壁上部呈八边形。各石梁立面浮雕一虎头。墓顶部呈穹窿顶,顶正为一浮雕莲花藻井,藻井中心部原镶嵌一铜镜,已被盗失。
  侧室在主室东西两侧,各有一门与主室相通,门高1.05米,宽1.03米,隔墙厚0.30米,侧室平面均为长方形,长2.54米,宽1.25米,壁墙高1.40米。在墙壁四隅上部压角叠涩4层石板材至顶,顶端呈长方形,刻有阴线图案。
  墓内均用石板铺地,主室地面在石板之上又铺一层条砖。主室和侧室墙壁上皆刻有浮雕人物故事和花卉等画像。画像内容有:装饰图案,风俗民情,如女子半启门,男仆女侍等。历史故事,如孝子义妇的故事等,这是画像中最为突出的部分。
  杨书杰
  臧庄商墓
  臧庄商墓,位于洪范池镇臧庄村中。1984年在距地表1.2米处发现了几件铜器。县文化部门闻讯后立即派员赶到现场调查,发现此处是一座商代墓葬。
  此墓在清理时已被扰乱,遗物多数被移动。通过调查和残存部分的清理得知,墓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约3.2米,宽约2.1米。葬有三具尸骨,因被扰乱,葬式不明。墓为东西向,墓主人头东脚西。在头端的土龛中,有陶罐3件,铜爵、觚、鼎各一件。遗物的表层均有腐朽的编织物痕迹。这些器物完好无损。另,腰坑里有铜削1件,足端有铜镞2件。均已遗失。墓底灰层厚约10厘米。墓中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有陶器3件,铜器6件(铜削、铜镞已失)。
  陶罐3件。均为小口,折肩、弧腹,最大直径在肩部。平底内凹,且又各有不同。1件为泥质褐陶,外施黄色化,卷沿圆唇,口微侈。颈以下饰绳纹,肩部有一抹痕。通高27.2厘米,口径13.5厘米。1件为泥质褐陶,直口圆唇,肩以下至底部均饰绳纹。通高22厘米,口径14厘米。1件为泥质灰陶。侈口,卷沿,底残。肩有一周棱线,腹部刻划三角纹。残高14厘米,口径11厘米。
  铜觚1件。大喇叭口,腹微鼓,高圈足。腹部上下各饰3周凹弦纹。通高24.6厘米,口径14.4厘米。
  此墓葬有3人,中为墓主人,两侧应为殉葬人。这种葬制与安阳大司空村商代中晚期53号墓类似。铜觚、爵器物组合与安阳大司空村及后冈等地商代小型墓葬随墓情况相似。从器物特征看,
  爵的柱在流与板之间的口沿上,三棱形锥足足尖外撇,腹部纹饰内容与山西灵石旌介村2号商墓出土的爵极为相似。觚通体素面,器壁较薄,与山东泗水商墓出土的觚相似。综上所述,此墓应是商代晚期的墓葬。
  臧庄在洪范池狭长山谷地带的最南端。这个山谷地带古遗址处处相连。在该村北50米处,就是一面积较大,内函丰富的商周居住遗址。村民动土时,常有古墓暴露,多见有商周时期遗物出土。这一带是较密集的商周古墓群区。
  杨书杰 乔修罡
  西山古墓群
  西山村古墓群,位于东阿镇西山村南,西南坝村西侧,小山丘东麓的台地上。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
  该墓区的墓葬被盗严重。根据已暴露的墓葬情况调查,此处是战国至汉代的高密度墓葬区。墓葬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土圹墓。此种墓有大小之分。大型墓有封土,填土有夯层。小型墓填土不见夯层,墓口为竖井式,一般长2米,宽0.7-1米。另一种为土圹石椁墓。墓区台地西高东低,墓向多为东西向。随葬器物较为丰富,大多是陶器,包括各类生活用陶具、陶俑、陶车马等。另有精美的铜器、玉器、铁器等物。
  1999年,济南市考古所在该墓区进行了研究性发掘,其发掘报告尚待公布。
  杨书杰
  李之绍墓
  李之绍墓,在玫瑰镇赵台村南,在双王墓之东,两墓相距40米。原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破坏,改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之绍,元代平阴人,字伯宗,号果斋。至元末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治年间,积官翰林侍讲学士。有《果斋文集》传世。与其同里人王去非、王去执称之为“平阴三贤”,故里建有三贤祠,祀其三者。
  其墓“文化大革命”前封土较大,墓前各类石刻齐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但墓室尚存。
  乔修罡
  双王墓
  王去非墓,在县城南13公里的玫瑰镇赵台村南。原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破坏严重,改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去非,金代平阴人,字广道,应试不得志,在家耕读,立馆教授。因贤德称之处士,卒后谥号醇德先生。其弟王去执,字明道,翰林。精医学,称榆山先生。与元代翰林、侍讲学士李之绍被誉为平阴三贤。元至正元年,在其故里南石硖建有三贤祠。三者卒后葬于同地。王氏兄弟墓,当地称之“双王墓”。曾有金代翰林党怀英撰写的墓表碑,墓前另有石人,石虎等。石刻全毁于“文化大革命”墓表封土被平,墓室尚存。
  乔修罡
  焦则墓
  焦则墓,在县城南10公里的玫瑰镇焦庄村南焦家林。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则是宋末元初人,故里玫瑰镇焦庄。家巨富而行善,故里誉为焦善人。其墓原有封土及墓表碑。1967年被铲平封土,扒开墓门,见其青砖砌成的墓室内有石棺椁。石棺没有打开,将其封土于墓内。墓表碑移于村内作桥板使用。现能看到“善人焦公墓表”、“大德十年”字样。
  乔修罡
  (四)铜器
  铜方鼎 商代遗物,鼎呈长方形,口上有两直方耳,腹下有四条柱足。鼎四角及柱足外角饰扉棱,器表饰乳钉纹。通高21.2厘米,纵长18厘米,横宽14厘米,重3.6公斤。1983年于栾弯乡让庄铺村东出土。
  圆腹鼎 青铜质,晚商遗物。鼎为圆口圆腹平底,上有两直立方耳,下有三条柱状足。通高18厘米,腹围46厘米,口径14.2厘米,足高8.5厘米,耳高3厘米,重1.5公斤。因铜锈较厚,故内不见铭文,外不见纹饰。于1984年出土于洪范池镇臧庄村商墓中。
  爵 饮酒器,晚商遗物。与圆腹鼎出土于同一墓中。爵鹅卵形腹,前有长流,后有短尾,旁有扁形板,内有大篆铭文两字:“子义”。口上近流处有菌状两柱,下有三条高尖足。腹部饰云雷纹。通高19.2厘米,腹围18厘米,口径7.8厘米,重0.9公斤。
  铜马 战国遗物。呈束尾昂首立姿,造形精美生动。高15厘米,长15厘米,重1.1公斤。腹下部有大篆铭文一个。于1978年在孝直镇张庄村东出土。
  铜牛 战国遗物。牛呈卧姿,犄角两分,两耳前支,回首顾盼状,腿蜷曲,一蹄外翻,尾盘曲臀部。通体镶钳松绿石。高9.7厘米,长14.5厘米,重1.25公斤。1978年出土于孝直镇张庄村东。
  三足盘 青铜质,战国实用物。盘呈圆形浅腹,直口平底,口上有直立上端外折两耳,耳中有方形。腹下有三条兽形足。通高13.5厘米,口直径36.5厘米,重3公斤。1983年出土于安城乡大官村东。
  铜敦 战国实用物。敦为圆形深腹,腹下有三兽足,腹两侧饰两环形耳。口上有圆形盖,盖上饰三个环形钮。通高16厘米,
  围18.3厘米,重1.5公斤,与三足盘同时同地出土。
  素面铜舟 盛器,战国实用物。舟呈椭圆形、素面平底,上有两环形耳,通高13.4厘米,纵长13.6厘米,横阔12厘米,重0.53公斤,与三足盘同时同地出土。
  提梁卣 铜质,战国遗物。卣呈长颈斜肩,鼓腹圈足,颈上有两扁耳,连接扣环链式提梁。腹上饰两道凸旋纹,通体素面,高23厘米,腹围49厘米,重2.7公斤。1976年于栾湾乡张营村出土。
  盖豆 铜质,战国遗物。豆为高柄圆腹,腹有环形耳一对,上有圆腹形盖,盖上有圈足,盖与豆合为球形。通高27.5厘米,腹围56.8厘米,重1.15公斤,与提梁卣同时同地出土。
  釜形鼎 铜质,战国实用物。鼎呈釜形,有盖,盖饰三环形钮,腹下有三兽足。盖及圆腹部饰螭虺纹。通高23厘米,腹围61.5厘米。口径16.5厘米,重2.1公斤。1981年于洪范池镇白雁村出土。
  乳钉纹铜舟 战国实用物。与釜形鼎出土于同时同地。舟计两件,椭圆形鼓腹有盖,底及盖均有四个兽足,腹饰有两环形耳。通体饰乳钉纹。高15厘米,腹部纵长18厘米,横15厘米,重1.25公斤。
  杨书杰
  东汉透光铜镜 1990年出土于洪范池镇纸坊村一东汉墓中。镜为圆形,直径7厘米,桥形钮。镜面微凸,光亮奇异无锈蚀痕。背饰三角纹。镜面若承日光照之,反射出去后“其背花俱现”。奇怪的是图案都是“反”的。即铜镜背面的图案,“凡突起之处,皆阴影”。这种能反射背面图案的铜镜谓之“透光铜镜”,是古代铜镜制作中的一大奇迹。当时全国共四面:上海博物馆二面,大连博物馆一面,平阴博物馆是第四面。后来见过唐代的透光镜报
  道,但汉代的透光镜仍鲜为人知。
  乔修罡
  铜钫 为汉代盛酒浆或食品的实用器。方形圈足,腹有兽首环耳。上有盖,盖上饰四动物形钮。通高32厘米。1983年于东阿镇庙头村窑坊出土。
  杨书杰
  盉 新屯西汉墓出土。口微敛,器身扁圆,圈底,三蹄形足。腹中部有一方筒形长板,与板呈直角的一边腹侧有一鸟首形鎏。鎏器腹部有一周凸棱。高17厘米,腹径16.8厘米。
  菱花铜镜 为八出菱花镜,唐代实用物。瓦形钮,背面饰飞禽走兽,直径12.5厘米,重0.65公斤。
  菩萨像 铜质,宋代遗物。菩萨静穆端坐仰莲圆座上。造形精美生动,通高11.4厘米,重0.35公斤。
  铜镜 元代遗物。镜呈圆形,直径16.4厘米。瓦形钮、镜背面饰人物、仙鹤、连理树等图案,边饰蒙文。1980年出土于平阴棉纺厂。
  八卦薰炉 为晚清实用物。炉体铜质。深腹平底,腹饰八卦及两铺首。底有三兽足。盖为紫檀木质,透雕花卉,上钳一白玉雕孩童。通高16.5厘米,口径9厘米,重1.15公斤。
  杨书杰
  (五)陶器
  陶罐 1988年在栾湾近镇出土。罐为灰陶,小口,卷沿,鼓腹,丰肩,小平底。口径15厘米,腹径32厘米,高32厘米。
  肩部分两处饰刻划文字共17字:一为“郭东亭里人”;一为“……容十升”,其它字尚难辨识,为东周遗物。
  乔修罡
  陶觯 酒器。泥质灰陶,手制。喇叭形口,束腰,圈足。高20厘米,口径7厘米,圈足径5.5厘米。1992年在玫瑰镇王桥村出土。共两件。
  乔修罡
  陶马 两件,黑、红、白多色彩绘,为汉代冥器。马无腿无尾,纵长30厘米,高25厘米。1979年于刁山坡镇张洼村汉墓中出土。
  彩陶 俑计十余件,汉代葬品。俑为灰陶质,呈拱揖状,外绘白、黑、兰、红等色。通高30厘米。1983年于洪范池镇周河村东池墓中出土。
  杨书杰
  新屯西汉墓出土的部分陶器 新屯西汉墓于1986年清理发掘,除出土一批画像石、铜器、铁器、铅器外,还出土40余件精美完整的陶器。
  (1)釜形鼎
  鼎、釜形,泥质灰陶,内外施金釉。敛口,圆肩,肩上有附耳,腹部有一周宽沿。圜底,底饰三蹄形足,通高17.2厘米,口径19.2厘米。
  (2)圆腹鼎
  鼎为泥质灰陶,敛口,鼓腹,圜底,下有三蹄形足,上有钉形钮盖,腹部有附耳。高14.4厘米,腹径19.5厘米,口径10.5厘米。
  (3)壶
  壶,同型5件,泥质灰陶。侈口束颈,鼓腹,圈足。腹饰两透孔鼻。上有钮石碗形盖。有彩绘痕迹,大部脱落。口径20厘米,腹径27.6厘米,底径21.3厘米,通高45.3厘米。
  (4)钟
  钟,计4件,均为釉陶,两件为酱色釉,两件黄色釉。盘口,束颈,鼓腹,圈足。肩、腹部各饰两周凸旋纹,两侧有对称的兽衔环铺首。口径15.5厘米,腹径30.5厘米,底径18厘米,通高37厘米。
  (5)盆
  盆,3件,泥质灰陶,卷沿,斜直腹,平底。腹部饰瓦纹,底饰细绳纹,口径24.6厘米,底径12厘米,高11.6厘米。
  (6)罐
  罐,计3件,分三型,均为泥质灰陶。Ⅰ型为圆唇,直口,鼓腹,平底,素面。Ⅱ型为方唇,侈口,束细颈,斜肩,折腹,平底,素面。Ⅲ型为直领,圆肩,平底,素面。肩上有两鼻。
  (7)熏炉
  熏炉,泥质灰陶,计3件,分三型。Ⅰ型为器身豆形,柄有两周凸棱,下有承盘,折曲状圈足。盖隆起,有三周三角形棱刻,钮为博山炉形。Ⅱ型酱色釉陶,器身子母口,鼓腹,底凹入,柄短。承盘折沿,折腹,平底中空,博山炉形盖。Ⅲ型器身半球形,子母口,细柄,覆碗式圈足。盖半球形,镂刻6周菱形孔,鸟形钮。
  (8)盘
  盘,3件,均为宽折沿,折腹,圈足。其一,泥质灰陶,折腹较浅,下腹壁斜直,器内饰划纹,绘鱼、鹤及鹤啄鱼图案。口径35.5厘米,高8.5厘米。其二,泥质灰陶,腹较深,器内饰划纹,绘鱼、
  等图案。口径39厘米,高9.7厘米。其三为酱色釉陶,腹较浅,口径37厘米,高10厘米。
  (9)甑
  甑,泥质灰陶,圆唇,直壁,平底,三矮蹄形足。口径16.8厘米,高18.9厘米。
  (10)灶
  灶,酱釉陶,为长方体,前置火门,上有遮烟檐,灶面两眼,各置一釜,后面釜置一甑。后有烟洞与灶腹通。长24.4厘米,宽15.8厘米,高17.2厘米。
  脊兽头 灰陶质,为隋代房脊饰物的残件。造型生动逼真。1982年与隋代舍利塔石函同时出土于洪范池南侧。
  杨书杰
  (六)瓷器
  青釉瓶 呈敛口,束颈,鼓腹圈足。颈部饰三道凹旋纹,上部着青釉,下部无釉。通高18厘米,腹围30厘米。1982年出土于李沟乡孔庄村小型隋墓中。出土时,瓶内有隋五铢钱一枚。
  三彩钵是典型的唐三彩器物。圆形平底,鼓腹敛口,三彩釉饰。高13厘米,口径10厘米。于东阿镇衙前村出土。
  钧窑碗 一件,豆青釉色,均窑瓷,呈圆形,圈足,侈口,口径10厘米,高5.2厘米,底径3.8厘米。此碗出土于玫瑰镇西胡庄村北胡十三翁墓中。宋代制品。
  瓷枕 辽代冥器。枕呈大半形,中凹,前低后高。绿釉,上有刻划填釉花卉。横29厘米,纵19厘米。1976年于县城东小型辽墓中出土。
  大吉利插花瓶 元代随葬品。瓶呈圆口,束颈,鼓腹,圈足。高17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5.6厘米。通体黑白两色釉色,腹部黑釉书“大吉利”三字。于安城乡西土村出土。
  兰花瓷觚 细瓷觚形器,白地兰花,纹饰上下分三层绘制,古朴典雅。高40厘米,口径19.2厘米,底径15.3厘米。为清康熙时仿古制品。
  象鼻描金祭兰瓶 直口鼓腹,象鼻耳,内外着祭兰釉,外饰细线描金竹鹤图案。高36.5厘米,腹围91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18.5厘米。底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为江西景德镇御窑制品。
  罗汉碗 计三件,为清仿明品。碗深腹平底圈足,口微外侈,白地彩绘,饰虫蝶花果等物。高8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6.7厘米。瓷质细腻,壁薄透明,为景德镇官窑制品。底楷书“成化年制”四字款,系仿明品。
  斗彩花碗 碗深腹圈足,嫩白釉色,外饰斗彩花卉,底部有“大清光绪年制”六字篆书款。为江西景德镇官窑制品。
  螭耳盘口开片瓷瓶 盘口束颈,圆腹圈足,颈部饰螭耳一对。通体开片,开片细密规整。高36.5厘米,腹围65厘米。底无款记。系清代制品。
  青釉八卦瓶 呈方形,圆口方肩。瓶体四面突饰八卦图案。高28厘米,口径8.8厘米。底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通体着嫩白釉色。为清景德镇官窑制品。
  鱼藻盆 为圆形,直口平底。高15厘米,口径37.5厘米,底径32厘米,着嫩白色釉。内外彩绘,内绘金鱼,水藻,外绘荷花,仙鹤、飞鸟等物。瓷质细腻,系清代官窑制品。
  兰花龙戏珠大盘 细瓷圆形,白地兰花,内精美笔绘二龙戏珠图案。盘高5厘米,口径34厘米。底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系景德镇官窑制品。
  粉彩龙戏珠大盘 圆形,白地彩绘。内粉彩绘制二龙戏珠精美图案。高5厘米,口径34厘米。底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系景德镇官窑制品。
  兰花云鹤瓶 计一对,为清仿明品。白釉兰花,敞口束颈,鼓腹圈足。腹绘云鹤纹饰。通高20.5厘米,口径6.8厘米。
  兰釉描金罐 为直颈,圆腹,通体着兰釉,细线描金绘人物花鸟图案。通高36厘米,口径14厘米,底部篆书“大清光绪”四字款。
  将军罐 清仿明品。高颈圆腹,盔形盖。白釉兰绘山水花卉人物。通高75厘米,口径23厘米。
  粉彩座墩 为圆柱形,粉彩绘花卉。通高48厘米,直径30厘米。清光绪时江西官窑制品。
  青花座墩 为圆形,兰绘花卉。通高48厘米,直径30厘米。清光绪时江西官窑制品。
  天球瓶 高直颈球腹,通高40厘米,口径9厘米。彩绘描金龙凤图案。底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款,是清末景德镇官窑制品。
  杨书杰
  (七)玉器
  鼻烟壶 琥珀质地,通体透明,标准琥珀色泽。扁圆形,两部浮雕兽首衔环。高5.9厘米,腹围11厘米。
  雕龙鼻烟壶 壶为青玉制品,呈长方体,通体嫩青色。两面浮雕:一面雕云龙,一面雕两兽。雕刻精细,浑然天成。
  杨书杰
  (八)石器
  石斧 以青色花岗岩通体磨制而成,上圆下扁,扁状。长27厘米,中8.5厘米。刃较锋利,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实用石器。出土于李沟乡胡坡遗址。
  石镰 计有两件,均以当地的石灰岩磨制而成,状如现代割草的铁镰。长形,中部微弯,刃两面磨制,较锋利,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遗物。一件出土于玫瑰镇张庄遗址。长9厘米,宽3.5厘米,背部厚0.9厘米。一件出土于洪范池镇姜女坟遗址,长10厘米,宽3.5厘米,背部厚0.8厘米。
  杨书杰
  (九)书画类
  于慎行年谱画册 此画册是于慎行60寿辰(即明万历三十三年),由会稽金生雅工写照、“生平履历,自幼至老,种种状貌衣冠及所遇之境,共成三十六幅,汇为一册。”
  于慎行除亲笔为其年谱画册写了两页题辞之外,又为每页画幅写了文字说明附页。加之后人题辞,原画册应有78页。其中画幅36页,文字说明36页,题跋封面6页。画册为绢本工笔设色,全绫装裱。纵57厘米,横43厘米。
  现仅存画页23张,文字页11张,总计34页。文字页中包括封面1页,扉页1张(上以小篆书“东阁衣冠”四字),于慎行题辞2张,文字说明5张,清嘉庆时冯云鹓题跋1张。
  年谱画册是明代珍品,画工精细,形象逼真,对研究明代礼仪、服饰、建筑、生活习俗及于慎行履历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于慎行肖像画轴由“会稽金生”所画,与其《年谱画册》出自一人之手。画绢本绫裱。画主人着礼部尚书官服及冠戴端坐式全身像。画心纵150厘米,横97厘米。
  于慎行之母肖像画轴 画像与于慎行画像出于同人之手,明万历三十二年由“会稽金生”所画。画为绢本绫裱。画主人着诰命服饰端坐式全身像。画心纵156厘米,横87厘米。
  山水六条屏为水墨山水,绢本绫裱。画心纵120厘米,横40厘米。清代作品,署名“华浦道人”。
  仕女花卉六条屏为着彩工笔人物花卉画,工笔浅色纸裱。画心纵30厘米,横33厘米。仕女画四幅,花卉画两幅,计为六幅。此画为清末著名画家黄山寿所画。
  楷书中堂立轴 为绢本绫裱。画心纵220厘米,横90厘米。字为楷书,6.5厘米见方,古朴遒劲。为清道光、咸丰时期进士、
  侍讲学士冯培元所书。
  行书对联 纸本绫边裱。画心纵142厘米,横40厘米。联曰:“今日扬雄一厘足,却追范蠡五湖中”。由晚清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和书。
  小篆手卷 由清代书画大家邓石如书。纸本纸裱。横100厘米,纵24厘米。小篆书为“随手拾得”四字。
  富贵平安图轴 画轴绘水墨牡丹花卉,画心纸本纸裱。清代高凤翰画。
  敕命书卷 计有5件,分别是嘉庆、道光、光绪朝颁给明礼部尚书于慎行后代的封赏、嘉奖的敕命书,即圣旨。敕命书全绢裱成长卷。均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并盖有当朝的御玺。
  杨书杰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山东平阴风物志》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平阴山河壮美,景色宜人。黄河如玉带流经全境,浪溪河碧绿如黛,美丽无比。洪范泉池个个吐珠散玉,常年流淌。大寨山、云翠山挺拔秀逸,林深藏幽。翠屏山山峦叠翠,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甚多等等。经过编撰人员的共同努力,它已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它是一部辑录平阴百科资料的新型的地方志书。这本书含地理概貌、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文物集锦、文化艺术、土特名产、乡风民情、城镇建设、历史名人、名人与平阴十个部分,旨在真实地介绍平阴。读此书会使你进入琼林仙境,解读一幅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