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362
颗粒名称: 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3
页码: 116-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仙洲一九二四年六月间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情况和尔后追随蒋介石终于竟走上反革命的道路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山东 李仙洲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内容

一九二四年六月间,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开学。第一期学生共编四个队,我编在第三队第一区队。在开学前后,常听孙中山先生讲话,在开学前准备复试的时候,孙先生每天到中山大学给学生讲课。讲的主要内容,是《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和《建国方略》等。我和同学们也来参加听讲。那时孙先生已接受了共产党统一战线主张,实行国共合作,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讲民权主义时,按《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精神,强调指出:“国民党的民权则为全民所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语句时。我很受感动,对照在军阀张宗昌统治下的山东人民那有半点民主。听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也觉得很好。心想孙先生这些主张,如果得以实现,国家统一了,天下太平了,那该多好啊!现在回忆起来,孙先生当年讲话的声音笑貌,尚宛在目前,真是感人至深。在黄埔军校开学后,孙先生常乘小汽艇来给我们讲话。我们热情迎送,孙先生总是挥动白色博士帽含笑点头。他爱憎分明,对军阀、帝国主义极为痛恨,而对学生和广大群众,却是和蔼可亲。当时斯大林支援中国革命,派人送来一部分武器,从海上运到广州,黄埔军校同学去码头卸船,孙先生亲到军校召开晚会,表示欢迎,对斯大林的崇高国际主义精神,表示衷心感谢。
  孙先生全心全意为革命奔忙,为求民族解放、国家统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真不愧为革命先驱。毛主席给予高度评价,不是偶然的。还记得孙先生于一九二四年带病由广州去北京的时候,对黄埔军校学生和执信学校学生慷慨激昂的讲话,也是最后一次听他的讲话。孙先生一如既往,从容不迫,幽默地打着手势说:“文学生、武学生、男学生、女学生们:我这次上北京,是凶多吉少。明知凶多吉少,为什么还要去呢?归根到底一句话,我们是革命的。我们为了革命,什么也不怕!”孙先生那种为了革命,不怕自我牺牲的崇高品质,使我极为感动。
  我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最值得怀念,使我终生难忘的就是敬爱的周总理了。周总理开始是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后来是政治部主任。我当时个子大,站队是排头兵,周总理看到我总是那么亲切热情,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经常给我们讲政治课,阐述革命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说老实话,我当时也仅是从直观上听到讲的词句清楚明白,至于革命的真正涵义,为什么革命?为谁革命?革谁的命?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并不理解。我只是以一种朴素的爱国心,认为打倒当时卖国军阀就是革命的最终目的,同时也存在着借此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个人目的。所以只能认识出象张宗昌那样的花天酒地的狗肉将军式的旧军阀,就认识不出道貌岸然,张口正心诚意,闭口礼义廉耻,打着革命招牌的新军阀蒋介石。并且由于我一帆风顺,随着地位的日益提高,我对蒋介石的感恩知遇也就愈深,跟着他也就愈紧。我最初冒生命危险,来到黄埔军校,尔后追随蒋介石终于竟走上反革命的道路,这是我阶级本质所决定,并不是偶然的。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汇编,记述了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仙洲
责任者
靳星五
责任者
张宣武
责任者
吴章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仙洲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