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八九九年威海人民反抗英帝的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300
颗粒名称: 记一八九九年威海人民反抗英帝的斗争
分类号: K250.6
页数: 12
页码: 163-174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文史资料,戚其章的文章记一八九九年威海人民反抗英帝的斗争。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威海人民 反抗英帝

内容

戚其章
  一、英国强租威海卫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同日本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个条约是套在中国人民颈上的锁链。西方列强也趁火打劫,在中国强租海港,强设租界,展开划分势力范围的激烈争夺,出现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险形势。
  英国是最早用炮舰政策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鸦片战争后,英国已经侵略到长江流域。《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英国政府时刻伺机向中国进一步侵略。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沙俄强租旅顺、大连,英国政府便借口保持与沙俄的均势,训令其驻华公使窦纳乐向清政府提出了租借威海卫的要求。清朝统治者执行所谓“以夷治夷”和“联英制俄”的反动外交政策,满足英帝国主义的要求。同年六月,清政府派庆亲王奕劻、刑部尚书寥寿恒与窦纳乐谈判。七月一日,便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妄想让英国去牵制沙俄。
  这样,一纸《专约》就把威海人民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的土地出卖了。《专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英国租借威海卫的年限,与俄国租借旅顺的时间相
  同(为期二十五年)。
  (二)威海港湾沿岸十英里的范围内,包括刘公岛,为租借地,归英国管辖。
  (三)威海卫城内仍归中国官员管理,但不得对英国租借地的军备有所妨碍。
  (四)英国政府得利用租界线以外东经一百二十一度四十分以东的范围内为军事上的设备或驻扎军队。
  根据这个专约,不仅东至荣成大岚头,南至草庙子,西至鹿道口,均属英国的殖民地,而且租借地以外大约一千五百平方英里的范围内也都处于英国的军事控制之下。同年八月,清政府派员会同英国代表在刘公岛西海岸举行了交接仪式。威海卫从此便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了。
  英国殖民者从踏上威海土地的第一天起,就加强了对威海人民的经济掠夺。殖民政府除袭占了原官产七百多亩土地外,又以廉价强购农民土地三百余亩。刘公岛居民的土地房产也全部被强迫收购。英国资本家接踵而至,占土地,开洋行,设工厂,挖金矿等等。英人所设的和记洋行和泰茂洋行成为威海最大的垄断资本,完全掌握了威海的经济命脉。
  在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下,威海民族工商业被摧残殆尽,农业畸形发展,大搞花生生产,粮食生产极少,每年要大量进口“洋米”、“洋面”和关东包米。农民吃不起进口粮,生活陷于艰难境地。不仅如此,英国殖民者还从威海掠走了大量税银。据统计,一年的税银竟高达六十万银元。威海以十五万人计算,平均每人要缴纳四元,按当时的物价折算约合一千五百斤粮食。
  为了维持其殖民统治,便于从经济上压榨,政治上奴役威海人民,英国殖民者除设立严密的统治机构外,还将全区三百
  六十个村划为二十六个区,收买当地的劣绅和地痞充当区董和村董,监视人民的行动,镇压人民的反抗。但是,威海人民并没有屈服,相反地,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严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凶焰。
  二、崔寿山办团练
  威海人民对英国侵略者的仇恨由来已久。很早以前,英国传教士就来到威海,借着传教的名义,进行隐蔽的侵略活动。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英国强租威海的前夕,传教士的侵略活动便公开化了。英国传教士在日本占领军的支持下,强占土地,兴建教堂,并公然到处张贴告示,要清朝地方官对其强盗行径加以“保护”,“违者重罚”。这不能不引起威海人民的极大愤慨,当时就有七百多名群众自动地集合起来,撕下告示,将英国传教士的住所包围起来,并且用石头、砖块将其门窗和屋瓦砸碎,以示抗议。在甲午威海之战中,英帝国主义还是日本侵略军进攻威海的帮凶。威海人民目睹英、日帝国主义狼狈为奸,居心叵测,早已义愤填膺。日本占领军赖在威海三年,他们前脚刚走,英国侵略军后脚又伸进来了。到一八九九年春天,威海人民抗英的怒火终于熊熊地燃烧起来了。
  一八九九年春天,英国政府为了加强对威海的殖民统治,特派巴尔敦为英国驻威钦差大臣,巴尔敦下车伊始,就立即下令强征钱粮。他发布告示说:“自今以后,租界内之地丁、钱粮、捐输,不准再交于中国官。”英国殖民当局强征钱粮的命令,激起了威海人民更大的愤怒,都坚决拒绝缴纳,以表示对侵略者的抗议。威海人民知道殖民当局强征钱粮不成,继之而来的必然
  是武力镇压。因此,一场武装斗争正在酝酿当中。
  最先出来领导这场武装斗争的是崔寿山。他是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姜南庄村人,曾考中秀才,以教书为生,因为人正直,富有爱国思想,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后,崔寿山非常气愤,拍案而起,联络地方爱国人士,共同筹办团练,进行抗英斗争。
  一八九八年底,威海市区和西乡各村即有这样的传闻:崔寿山要办团练,反对英国人租借威海卫,谁拥护就一块起来干。当时许多群众听到这个消息后,振奋异常,准备参加这一抗英义举。其中有些人亲自去见崔寿山,对他表示支持,并听从他的领导,誓死抗英。参加筹办团练的人员,主要有张家皂村的张儒、莱海村的董绍亮和王惠武、姜南庄村的谷辉庭、于家夼村的丛志范等人。其中,除张儒和董绍亮是农民外,其余的多数都是下层知识分子。
  英国殖民当局催征钱粮的命令,使形势日趋紧张。崔寿山等商量后,认为时机刻不容缓,决定于四月四日(一八九九年夏历三月十四日),在张村慈圣寺召集团练大会,并向各村发出“火燎毛文书”。“火燎毛文书”是一种火急文书,又叫“鸡毛信”,信封的一角插有一根用火燎过的鸡毛,表示“十万火急”的意思。各村群众见到“火燎毛文书”后,情绪极为高涨,都在准备武器和干粮,以便按时参加大会。
  四月四日一大早,张村慈圣寺门前就挂起了用红布制成的团练大旗。崔寿山等抗英领导人都提前赶到庙前。各村群众各带着锨、叉、镢、棍、长矛、大刀或鸟枪等陆续进入会场。早晨六点多钟,已有一百多人来到。由于路程远近不一,还有几千名群众正在途中。而在这时,突然有人跑来报告说,前来开会
  的群众在半路上被英国人截住了。原来,英国殖民当局已经得到召开团练大会的情报,于是巴尔敦便命令沙巡查率领二百多名步骑兵前来镇压。沙巡查为人凶狠毒辣,威海群众对他恨之入骨,都叫他“沙鬼子”。他接受巴尔敦的命令后,天未亮就带队出发,因此赶到了多数群众的前头。
  虽然到会群众只有一百多人,崔寿山却坚持要把会开起来。这时慈圣寺前土炮三声轰鸣,崔寿山在谷辉庭、张儒、董绍亮、王惠武等人的簇拥下,登上慈圣寺前的戏台,向与会群众讲了办团练保家卫国的意义,然后宣布战斗号令:“击鼓前进,鸣锣后退”。会开始不久,英国殖民军即开到了张村。“沙鬼子”命令骑兵将慈圣寺包围了数层,接着鸣枪示警,冲进会场。由于群众人少力单,又无武器,终于被英国骑兵所分割包围,崔寿山也被敌人逮捕押送到威海码头。“沙鬼子”先是下令把崔寿山的发辫系在马尾巴上拖,把这位年近七十的抗英老人折磨得奄奄一息,后来又怕把崔寿山拖死,又搞来一辆独轮车推着他走。路旁的群众见此情景,人人悲痛流泪,个个骂英国侵略者。崔寿山稍微清醒以后,看到群众的悲愤情绪,大受感动。他口里吟诵着方孝孺“风吹枷锁满城香,簇簇争看员外郎”的诗句,决心迎接这严重的考验。崔寿山这种临危不惧的精神,使目睹当时情景的群众受到很大的鼓舞。
  崔寿山被押到码头后,又由英船载到刘公岛,囚禁在监狱里。最初,英国殖民当局企图以高官厚禄来收买他,但他们的算盘打错了。崔寿山一入狱,便以绝食表示对英国侵略者的抗议。巴尔敦见利诱不成,又转而采取威逼的手段,决定亲自提审崔寿山。受审时,崔寿山对巴尔敦始终怒目相视,仗义抗辩,据理痛斥,不为稍屈。并针对巴尔敦的无理言词,数次拍案予
  以回击,最后到怒火按捺不住时,猛然用手中的长杆烟袋的铜烟锅狠击巴尔敦的头脸。巴尔敦受到这突如其来的一击,一时疼痛难忍,丑态百出,双手抱着头狼狈溜出了审讯室。
  在监禁两个月后,巴尔敦见崔寿山毫不屈服,感到事情棘手:放吧,一无所得;不放吧,又成为包袱。最后,还是决定释放崔寿山,但提出一个条件,就是要崔寿山答应不再出面反对殖民当局催征钱粮。英国殖民者这一无耻要求,被崔寿山严词拒绝。巴尔敦为保全殖民当局的面子,又要崔寿山交出保金,即可释放出狱。崔寿山仍不理睬。巴尔敦计不得售,又怕群众酿成更大的反抗运动,只得将崔寿山释放出狱。崔寿山出狱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宁死不当鬼子使”!这句话有力地显示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崔寿山办团练虽然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而受到挫折,但对威海人民继续开展抗英斗争仍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威海人民的抗英斗争以此为起点,此起彼伏,不屈不挠,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三、砸烂“鬼子碑”
  英国殖民当局在镇压张村反英集会之后,认为威海局势已经稳定,便决定开始划区埋界石。当时会同英国驻威钦差大臣巴尔敦一起划界的官吏,有登莱青道李奇杰、交接委员程培清、文登知县陈景星和威海著名劣绅王慰农等。划界时,巴尔敦抓住清朝官吏一贯媚外恐洋的特点,任意将租界面积向外扩展。本来,根据《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的规定,租借区包括“威
  海全湾以沿岸以内十英里地方”,而实际划定的地区竟扩展到威海“沿岸约长七十英里,岸上约四十余英里,远近不等,从码头至东边界线竟至三十英里,最近者亦达十三英里”,比《专约》上所规定的面积扩大了好几倍。
  一八九九年五月间,巴尔敦派“沙鬼子”带领二百多步兵,十几名骑兵,并会同中国官绅,巡阅租界边境,插埋界石,按照预定的计划,这次埋界石是从最西面的鹿道口埋起,一直埋到最东面的北港西村。没料到在鹿道口遇到成千上万的群众示威,他们不敢久停,便转身南逃,想先将南段草庙子、道头一带的界石埋好再说。
  其实,威海南乡人民和西乡人民一样,也掀起了反对英国殖民当局划区埋界石的热潮。这次斗争的主要领导人,是西武林村的于冠敬和孙家滩村的孙义清。他们俩都是以教书为生的知识分子,在群众中素有威信。五月十六日上午,于冠敬在道北店召开了上万人参加的抗英誓师大会。会议刚刚结束,就有人来报告说,英兵正在卧龙村附近埋界石。听到这个消息,大家义愤填胸,一齐要求砸掉界石。于是,于冠敬便整理队伍,立即向卧龙村进发。
  当到达卧龙村附近时,发现英兵已在卧龙村的西北山后坡、西泊、西庙两头、东南河沟崖等处把界石埋上了。界石每隔约二里一块,上面刻着“大英租界”的字样。群众看到中国的土地上竟然埋上了外国的界石,心头的怒火按捺不住,大喊:“砸烂鬼子碑!”抡起镢头,就乒乒乓乓砸个粉碎。
  这时,又有人来报告,英兵正在卧龙村东山上埋界石。大伙儿愤怒地高喊:“找鬼子算帐去!”便朝着卧龙村东山奔去。等群众来到山下时,已是下午两点钟。大家见英兵正在山上忙
  着埋界石,便不顾疲劳,从四面八方冲上山顶。“沙鬼子”见事不妙,立即下令摆开阵势,企图以马队、步兵吓退群众,并接连朝天鸣枪,威慑群众。但是,群众毫无惧色,一个劲儿往上冲,包围圈越来越小。“沙鬼子”害怕不得脱身,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农民二人。群众更加愤怒,各持“武器”向敌人冲去。不巧,这时风雨突然大作,滑坡难攀,脚站不住,群众只好在半山腰停下来,双方形成僵持局面。
  恰在此时,陪同“沙鬼子”埋界石的清朝官吏来了。李奇杰、程培清坐着轿子走在前面,王慰农坐着“爬山虎”(即山轿子)跟在后面。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声:“登莱青道李奇杰来了!”马上就有无数群众一拥而上,把李奇杰一伙团团围住了。李奇杰想逃也已经晚了,便故作镇静,喝令群众散开。但群众哪里会听他的,便一齐高喊:“什么‘猫道’‘狗道’,快出来说话!”李奇杰见此情景,吓得死赖在轿里不肯出来。群众对他早就恨得要命,怎会轻易放他过去?人群里“砸轿子!”“打卖国贼!”的喊声彼伏此起。接着,有几个群众把他从轿里拖了出来,先一镢头砸掉了轿顶子,继之七手八脚地把轿子打翻在地。李奇杰被拖出轿来,知道众怒难犯,吓得心惊胆颤,半点儿威风也没有了。这时,于冠敬从人群里走出来,指着他的鼻子,大骂其为出卖祖宗和老百姓的卖国贼,“人人得而诛之”。李奇杰喏喏连声,不敢反驳。孙义清曾参加鹿道口的群众反英示威,想起李奇杰前番溜走的情景,越发气愤难忍,便朝其胸膛一头撞去,把他撞了个四肢朝天,红缨帽甩得老远,好半天爬不起来。
  当群众正要处置李奇杰的时候,文登知县陈景星却赶来了。他看到李道台那种狼狈相,一面感到护卫不周,吃罪不起;
  一面又怕群众真的打死了道台,责任会落到自己头上,便连忙向于冠敬、孙义清等赔礼求情,甚至趴到烂泥地上磕头,请求群众放走李道台。由于群众只顾和李奇杰纠缠,放松了对英兵的警惕,“沙鬼子”便乘机带着马队、步兵从东山坡逃窜了。在群众忙于追击“沙鬼子”、秩序紊乱的情况下,陈景星也乘机搀着李道台溜走了。至于程培清、王慰农这两个家伙,早在群众怒斥李奇杰的时候,就不知藏到哪里去了。
  威海南乡人民围困英国殖民军,面斥清朝卖国官吏,真是大快人心的事!因此,事过之后,威海便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卧龙山,围洋兵,鬼子个个吓掉魂。不是狗道解了围,教他一个活不成!”
  四、刘荆山起义
  在威海南乡人民掀起抗英斗争高潮的同时,威海东乡一带也正酝酿着更大规模的群众抗英斗争。这次斗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江家口村的刘荆山。此外,参加组织发动工作的,还有北虎口村的农民谢仁山和江家口村武秀才江正己等。
  刘荆山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反抗性格。他好练武术,有一身功夫,加上为人豪爽刚毅,正直勇敢,一向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英国强租威海后,他就准备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抗英斗争。当他听到英兵从卧龙山东窜,并要来马井泊一带埋界石的消息后,便决心以威海南乡人民为榜样,组织发动群众抗英。谢仁山、江正己等也积极支持他。他们决定举行抗英誓师大会,并作出三项决议:(一)誓师大会定于五月二
  十四日(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因这天正逢碑口庙会,便于召集群众;(二)大会地点确定在碑口南山庙里,这里靠近英兵埋界石的地方,便于行动;(三)号召每户出一人,自备锨、镢、叉、棍、土枪之类的“武器”,按时到指定地点集合。
  五月二十四日,威海东到泊于家一带,南到埋界线,北到北海岸,大约有一百五、六十个村庄的群众,以及文登、荣成的一些群众,都赶来参加抗英誓师大会。整个碑口村真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泻不通!誓师大会刚一结束,刘荆山便亲自把碑口南山的一块界石砸碎,并连碑的下半截也挖出来扔下山去。然后带着群众队伍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起义群众沿着英兵埋界石的路线前进,把一路上所遇到的界石全部砸碎拔掉。队伍一直走到太平顶,再没有发现界石,也没有找到英兵的踪影,这才返回了碑口村。
  当天夜里,刘荆山等领导人开了一夜会,研究对策。他们估计,英国殖民军虽然连遭打击,但决不会善罢甘休,必定还要施出更毒辣的手段来,因此必须赶紧查明敌人的动向,然后采取迅速的行动给以狠狠的打击。不过,这时他们对登莱青道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幻想,又推江正己起草《请愿书》,以争取李奇杰的同情。
  第二天,终于查清了英国殖民军的营盘已经移至垛山北面的临泉河边。刘荆山决定于次日对敌人发动攻击。五月二十六日拂晓,刘荆山在碑口庙外集合起义的群众,整队向东进发。队伍刚过临泉河,就看见登莱青道李奇杰骑马而来,后面还跟了大队的清兵。原来,他前次在卧龙山下吃了苦头,这回学乖了,从文登调来了三营清兵保镖。他有了军队保护,胆子也壮了,骑在马上耀武扬威而来。但是,起义的群众拥挤在路上,
  把李奇杰的去路挡住了。这时,便由江正己出来向道台递交《请愿书》。江正己胆量大,口才好,只见他从容不迫站在李道台马前,从怀里取出《请愿书》高声朗读起来。当他读到痛斥清朝官员出卖民族利益一节时,声色俱厉,义正词严。李奇杰无言答对,不禁恼羞成怒,指挥清兵拨开人群,打马扬长而去。群众看到道台一心屈膝媚外,根本不理睬人民的要求,个个怒火冲天,就要追上去跟他讲理。但是,刘荆山考虑,还是先打英国殖民军要紧,打跑了英兵再说。于是,他便劝说群众暂且放过李奇杰,继续东进。
  当起义群众走到马井泊南面的皇姑寺时,向东望去,只见河套里排列着六、七座英国行军帐篷。起义群众早就想打殖民军,便立即对着帐篷直奔而去。帐篷里只有几个英兵,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冲过来,吓得飞也似的逃向垛山顶了。刘荆山知道英国殖民军必在垛山顶上,便带领队伍向垛山顶上冲去。这时,“沙鬼子”正在垛山顶上指挥英兵埋界石,见事不好,便下令乱放排枪,企图吓退群众。群众见敌人开枪,更加恼怒,奋勇冲向前去。接着,便同敌人展开了搏斗。刘荆山一个箭步窜到“沙鬼子”跟前,一脚踢落了“沙鬼子”的手枪,又一扫〓腿把“沙鬼子”打了个狗吃屎。邓家店村的农民于云奎从旁顺手拣起枪,只听一声枪响,结束了这个恶贯满盈的帝国主义分子的性命。
  起义群众见“沙鬼子”已死,顿时精神倍增,冲杀得更猛了。卫家滩村农民周祯德,打起仗来既勇敢又灵活,他先从英兵手里夺了一支步枪,交给别人使用,又从另一个英兵手里夺枪,不幸中弹牺牲。大邓格村农民唐庆举被敌人刺中腹部,伤势严重,仍坚持同敌人搏斗,终于将一个英兵打倒在地,直至掐死为止,他自己也因流血过多而牺牲。宋家店农民杜老苍更是勇
  猛无比,他一人打死、打伤三个英兵,最后也牺牲了。还有报信村农民刘仁德、马井泊村农民王宿斋等,也都同时牺牲。江正己战斗也很勇敢,施展武艺,接连打倒了几个英兵后,也不幸中弹牺牲,他是威海为抗英而献出生命的知识分子。刘荆山自始至终毫无畏惧,冲杀在前;而万恶的敌人竟向刘荆山集中射击,枪杀了这位备受群众爱戴的抗英领袖。群众见英国殖民军枪杀了刘荆山,更加怒不可遏,齐呼“为刘荆山报仇!”向敌群冲去。英国殖民军在山顶上立脚不住,正准备逃窜,而李奇杰却带着三营清军赶来救援。这样一来,起义群众受到英兵和清兵的两面夹攻,又加上失去了坚强的领导者,便从山顶上撤了下来。
  崔寿山、于冠敬、刘荆山等人领导的抗英起义,虽然由于英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联合进攻而被镇压下去,却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它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刘荆山等的英雄形象,将永远留在威海人民的记忆中!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入:忆刘少奇同志对山东地区党的组织、工作的一次指示、护送少奇同志去山东等约1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戚其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