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斗争胜利,离开济南开往南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291
颗粒名称: 四、斗争胜利,离开济南开往南京
分类号: K250.6
页数: 3
页码: 144-146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文史资料的文章,斗争胜利,离开济南开往南京。
关键词: 文史资料 济南 南京

内容

从十一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整整三天,津浦路没有通车,这一事态影响严重,韩复榘亦感棘手。据我们了解,韩复榘已电行营参议蒋伯诚来济磋商。十二月一日上午,蒋伯诚乘专车来济南,未敢在济南站下车,在白马山下车后由韩复榘派汽车接至省府。据知情人透露,蒋伯诚到济的当日,即由韩复榘召集各厅长向蒋伯诚报告几天来学生组织请愿团,在车站等待赴京请愿情况。韩复榘并谈到此次学生人多势众,谁也不敢阻挡,但若让他们赴京,又恐违犯蒋介石的禁令,因此请蒋参议来济共商对策。何思源也在会上作了汇报。最后蒋伯诚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学生赴京请愿络绎不绝,声势浩大,不宜阻挡。外交部长王正廷,在上海遭到学生殴打,逃回南京辞职不干,换了顾维钧。既然济南市学生坚不回校,就赶快让他们去吧!韩复榘立即用电话叫来段长、站长,命令他们挂车放行,一切责任由他担负。
  十二月一日下午三时许,执法队带着站长来到车站,向反日宣委会同学们说:“今晚给你们挂车,送你们南下。”这时站长说:“我这就去调车室挂车。”可是他走了以后,一直到午夜十二时迄无消息,既不见车也不见人。执法队也着急了,对我们说:“主席替他们负责,他又吓跑了!同学们再辛苦一夜,我们回去报告上级找他。”我们只好在车站又等了一夜。
  十二月二日早饭后不久,执法队又将站长带来,这次我们接受教训,由总指挥派同学紧跟站长,和他一同找人调车。整整一天时间,才将车调齐,连同原有车厢共六十九个车厢。车厢有客车有铁皮车(俗称闷罐),因车厢较多,又在后面加挂一个机车。同学们顺序登上车厢,等待开车。
  二日晚七时许,在各校青年老师欢送声中,列车离开了济南。由于沿途要给正式客货车让路,列车行进很慢,行进一夜到三日拂晓才到达泰安。车停后不久,紧跟着又有一列车进站,原来是北京大学生赴京示威请愿团的列车。车上下来几个大学生,和我们反日宣委会同学交谈一下彼此情况,以后这两列车就先后向南开进。四日上午列车进入蚌埠车站,这时车站旗帜飘扬,原来是国民党反动派中央党部,派人在蚌埠车站,专门欢迎各地请愿团,这不过是一种欺骗手法罢了。车停下来,他们就围上来,向我们高呼“欢迎山东请愿团!”等口号,并在站台摆着饼干,烧饼等食品,但我们拒绝接受这些食品,不受反动派的拉拢。
  十二月五日下午,列车到达浦口车站,有七、八个前届高中毕业同学过江欢迎我们,他们是中央大学学生。这几个同学深表同情地对我们说:“过江后就住我们学校,千万不要住中央军校,青岛大学上他们当了,来到后住进军校,虽然食宿很
  好,但一天也没能出来请愿或者示威,住了三天就回去了”。我们对此有了警惕。总指挥命令同学下车,过江后略事休息,就列队打着“山东省济南市学生请愿团”的横标浩浩荡荡沿着中山路向市里前进,晚八时抵达中央大学。由上届毕业同学作响导,会见了他们大学里反日宣委会负责同志,对我们作了安排。
  晚九点反日宣委会同学召开会议,研究明(六)日请愿有关问题,正在这时来了一人,自称是中央党部派来给同学们送毯子和饼干的。反日宣委会同学研究后,认为同学们带的只有一床被子,没有铺的,所以决定将毯子收下,饼干请他带回。但那人坚决地说:“上级派我来送东西,怕同学们冻着饿着,我不敢带回去。”见他很为难,因此把饼干也就收下了。当时按实有人数每人一份,把饼干和毯子从汽车上搬下来,分到各个学校。
  会议继续进行,最后决定:明(六日)早六时吃饭,七时集合,七时半出发。请愿序列女师放在最前,高中次之,以后是一师、一中、乡师、育英……等校。在会上并决定留下一个班的同学做总务工作,为同学准备吃饭问题。散会后各校管总务的同学即到各饭馆去包饭,定好三元钱半个月,八人一桌八个菜,馒头、米饭随便吃。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入:忆刘少奇同志对山东地区党的组织、工作的一次指示、护送少奇同志去山东等约1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崔基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